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构建居家老年健康管理系统的可行性研究

来源:华佗健康网


远程医疗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11级信工(二)班

姓名:

学号:

构建居家老年健康管理系统的可行性研究

【摘要】 随着社会老龄化速度加快,使得传统的医药服务模式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同时也为新兴的居家健康管理创造了开阔的发展前景。然而,现行远程医疗的发展和配套政策的限制,使得居家健康管理系统的构建和整合的效果并不显著。本文主要探讨老年居家健康管理系统的内涵及内容,分析当前居家健康管理系统发展的现实意义,论证这一系统构建的可行性以及推动居家健康管理系统的发展,从而降低医疗成本,加强对自身健康状况的了解以及促进积极持续的自我健康管理。 【关键词】居家健康管理;老年人;慢性病;物联网;远程医疗 【Abstract】 With accerleration of aging process of population, a

severe challenge has been posed to our nation’s tranditional health care service mode. Meanwhile, tele-home health management industry is floursing . Due to the limitation of tele-medicine development and supporting policies, however, effect of integr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tele-health management system for the elderly is not satisfactory. Here we probe into intension of tele-home health management system for the elderly, analyze the

significance of its development, and demonstrate the feasibility to construct this system, with a purpos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ele-home health management service and reduce general cost of healthcare, to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personal health condition and promote positive and persistent health self-management.

【key words】tele-home health management; the elderly; chronic diesaes; Internet of things; tele-medicine

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时代,预计2025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

年人将达到2.9亿人,约占总人口的1/5。人口持续老龄化使得慢性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上升,社会和个体医疗成本增加,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给我国卫生系统带来严峻挑战[1]。面对严峻的老年慢性病发病率高的现状,我国已经将高血压。脑卒中。心脏病、糖尿病确定为慢性疾病控制重点,期望通过疾病管理和健康管理等干预措施遏制慢性疾病快速上升的趋势,从而达到减少慢性病死亡和伤残,并降低经济负担的目的[2]。老年慢性疾病已经成为困扰我国乃至全球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其具有病程长、医疗费用高、老年人群行动不便以及经济问题等特点,需要长期跟踪照料和关怀,这些特点决定了其防治模式由以医院为中心向社区以及家庭的转变。同时,发展家居健康管理还可以提升医院的形象,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为医院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因此构建居家老年健康管理系统对我国应对老年人慢性疾病的控制以及医院效益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 1 居家健康管理系统的内涵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慢性病患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且慢性病患病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由感染性疾病向非感染性疾病转型非常明显。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地区,循环系统疾病的患病率上升迅速,成为威胁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同时也导致医疗费用的迅速上涨,医疗资源急剧紧缺,从而给卫生系统带来严峻的挑战。

居民健康管理系统的知识依托是远程医学,是计算机及通信技术与医疗技术结合的产物。Demiris[3]等认为,远程健康管理是利用视频及远程通讯等技术,促进存在地理距离的患者和健康服务提供机构之间的沟通,使即便处于偏远地区或医疗资源未广泛覆盖地区的老年人也能获得健康服务。目前,美、英、日、法等国及我国台湾地区都在积极探索远程健康服务模式,希望能以先进的通讯技术实现远程健康管理,延缓老年人的老化进程,使其可以在家或在社区安享晚年。 2 居家健康管理系统的内容

完整的居家老年健康管理系统集健康数据采集终端、健康管理系统、医院信息系统和远程医学平台于一体,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障碍,为患者提供双向、互动的居家健康监测、健康评估、健康干预和健康咨询服务。居家老年健康管理服务可包括以下内容:

( 1) 健康信息采集:

通过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生理参数识别设备和无线射频识别装置,采集和监测生理数据,如血糖、血压、心电图等,并通过网络传输至健康服务提供端。

( 2) 健康评估:

健康服务提供端的健康管理师或医务人员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潜在的健康危险预先报警,并根据患者健康信息的变化对健康干预方案进行合理、科学的调整。同时,个人健康数据可传输到医院信息系统,实现动态积累和储存,有助于构建电子健康档案数据中心。

( 3) 健康咨询:

通过远程健康管理网站和视频%通讯设备,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在线咨询、健康教育等服务。

( 4) 紧急医疗救助:

对于老年人,紧急救助功能的嵌入也十分重要。发生意外时,患者通过启动求救器发出求助信号,健康服务提供端即可通过安全监控屏幕与其进行交谈,进一步了解求救者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予以通知家属,提供接诊等医疗帮助。 3 构建居家健康管理系统的现实意义 3.1

患者层面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来获取健康信息,然而形式多样、内容多样的健康知识的真实性以及可靠性无法得到保障,而且对于老年人而言,网络并不是他们所熟知的领域,所以通过媒体来获取健康知识对于老年人而言还是比较困难的。但是通过居家健康管理系统,通过家庭医生工作站的建立可以使得患者与医生一对一的实时交流,患者可以便捷的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并且可以保证所获取到信息的真实性以及准确性。《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研究》显示,85%以上的老年人有享受居家养老服务的意愿[4]。现代健康管理模式通过网络、电话短信、视频等现代化的计算机管理手段,引进客户关系管理模式和知己健康管理等新概念,构建知识管理信息平台和客户服务信息平台[5]。其优点是不受时间

和空间的限制,传播速度快,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满足多样化的人群需求。居家老年健康管理系统突破了单纯以健康体检为中心的传统健康管理模式,符合现代健康管理理念,以先进的通讯手段、物联网技术和健康管理方法为依托,具有实时监测、双向数据传输、在线沟通、便捷有效等优势,可帮助使用者掌握动态、实时的生理参数,更客观地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减少就医成本和医疗资源的盲目占用。因此,对于老年慢性病患者来说,居家健康管理能够降低医疗保健成本,同时可以加深个体对自我健康状况的认识,促进其积极参与自我健康管理和自我照顾[6]。 3.2

医院层面

一方面,居家老年健康管理系统的构建以远程医学平台为基础,可促进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成果应用于健康管理。远程医学进入家庭是医学信息化的重要目标之一[7]。通过信息高速公路进行家庭远程咨询和保健,将有效地预防疾病和提高医院的管理效率,降低医疗成本,使医疗费用的增长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另一方面,居家老年健康管理系统可为医护人员提供在线的健康服务平台,提高服务效率,使患者在家也能享受健康管理服务,提高患者忠诚度,有助于树立医院的品牌和形象,拓宽服务市场。

3.3 社会层面

家庭医疗模式的开展除了便捷、跨越时空的限制以外,通过

医生患者一对一的沟通交流,可以增进医患关系,为医院树立形象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家庭医疗模式的引入既延伸了传统医疗的覆盖能力,又节省了传统医疗方式的时间、空间成本及医疗费用,能够有效地缓解老龄化带给整个社会医疗系统的巨大负担[8]。智能化的家庭健康服务能提高患者的自我健康管理意识,实现医疗卫生服务重心前移和全民健康管理。此外,居家健康管理系统能为卫生管理者提供健康数据,有助于建立完备、标准化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区域卫生信息共享平台,使政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和应急体系的运转更为高效、准确。

4 构建居家健康管理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4.1

技术支持

构建居家健康管理系统的基础在于发展一系列微型化、低成本、便携的医疗检测、监护及治疗设备,当前生物医学、无线通讯、网络技术的进展及这些技术之间的集成使其成为可能[9]目前市场上出现了许多便携式的心电监测仪、脂肪测量仪、电子血压计等生理数据检测产品。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的无线传

感器网络在检测人体生理数据、老年人健康状况以及远程医疗等方面可以发挥出色的作用[10]。通过在患者身上安置体温、血压等测量传感器或可穿戴式远程健康监测传感器,医生可以远程了解患者的实时情况。在物联网技术的推动下,以远程医学平台为基础,健康管理模块得以更好地嵌入远程医学和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从而促使远程医学走向家庭,实现居家健康管理。 4.2

市场需求

据 《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研究》 预测,中国城市居家养

老、护理服务的潜在市场规模约 1300亿,如果其中10%的市场使用物联网进行监测,市场规模约为 130 亿元,老年健康产业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4]。目前,虽然已有很多健康网站可提供健康咨询服务,但由于网站内容繁杂,不便于老年人进行操作; 同时,由于其缺乏与正规医院的有效联系和丰富医疗资源的支撑,无法为老年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健康服务。凭借物联网健康监测设备和健康管理系统,医疗机构经验丰富的专家可获得患者实时的生理参数,为老年人提出相关疾病的健康保健措施和疾病诊治方案,这极大地满足了老年人积极治已病与治未病的需求[11]。从未来发展趋势上看,老年居家健康管理系统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的产物。

4.3 政治导向

中国人口与卫生科技发展战略确定了 “战略前移”和“重

心下移”的方针战略,前者指的是对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实行有效的控制与管理,从以治疗为中心转向以预防为中心; 后者则是指将卫生防病工作的重点放在社区和家庭[12],这为开展居家健康管理服务指明了政策方向。我国政府十分关注物联网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国家物联网 “十二五“规划提出 “智能医疗”的概念,指出要 “以人体生理和医学参数采集及分析为切入点面向家庭开展远程医疗服务”[13],推动了物联网技术与远程居家健康管理的跨行业结合;“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 “中国人个人健康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与应用”[14]则是以学科建设的形式支持健康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旨在围绕健康信息管理、健康状态评估、健康促进等健康管理环节,实现采集、储存、管理、查询、使用个人健康信息,构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 5

小结

我国的家居健康健康管理系统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以及广阔发展前景,然后相关的行业体系以及学科落后使得家居健康管理的成效不显著。所以要保证家居健康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发展

成效需要从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收集老年患者对医疗服务模式的需求,研究他们的生活习惯、可负担的成本,其次要优化当前的医疗政策,只有有效的政策领导才能促进行业的发展,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提高学科技术,培养通讯、计算机、医疗等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致力于研究这方面的技术。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整合先进通讯技术和健康管理服务的居家老年健康管理服务将是健康管理发展的必然方向,也必将引发健康行业的革命。

参考文献:

[1] 饶克勤,钱军成,陈红敬,等. 我国人口老龄化对卫生系统的

挑战及其应对策略 [J].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2,6 (1):6-8.

[2] 贾丽娜,袁平,庄海林,等 . 社区老年慢性病患病现状及与

生命质量关系 [J] . 中国公共卫生,2011,27 (11):1361-1364.

[3] Demiris G , Doorenbos AZ , Towle C . Ethical

considerations regaerding the use of technology for old adults [J] .Research in Gerontological Nursing , 2009 , 2 (2) :128-136.

[4] 10部门联合下发关于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 [EB/OL]

http://www.gov.cn/jrzg/2008 -02/21/content_ 896316.htm. 2008-02-21.

[5] 赵文,步肇洪. 妇幼健康教育现代管理模式的探讨 [J] .中国数

字医学,2007,2(9):22-24.

[6] Demiris G. Work shop on transatlantic collaboration in

telehealth and telework [J] .Journal of Telemedicine and Telecares, 2006, 12 (2) : 108.

[7] 刘尚辉,马瑾. 家庭远程医疗监护系统的发展及应用 [J] . 中国

全科医学,2012,15(5):1542.

[8] 孙琳,魏勤,潘登,等. 家庭医疗漫步于物联网医学 [J] .中

国信息界e医疗,2011,4 (11):56-57.

[9] Shmulewitz A,Langer R.The ascendance of combination

products [J] . Natrue ,2006,24 (3): 277-280.

[10] 庞训磊.无线传感器网络联网技术研究 [D] . 安徽:中国科学

技术大学,2007.

[11] 金新政,舒占坤,陈先波.老年人健康服务新模式:智能腕带

[J]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1,18 (2):89-91.

[12] 陈君石,黄建始 .健康管理师 [M] . 北京: 中国协和医科大

学出版社,2007: 29

[13] 《物 联 网 “十 二 五”发 展 规 划 》发 布 [EB/OL] .

http://www.gov.cn/zwgk/2012 -02/14/content_2065999.htm.2012 -02-14

[14] 关于发布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生物技术

产品中试与规模化生产配套技术与工艺的研究与示范”重点项目和“中国人个人健康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与应用”重点项目课题申报指南的通知

[EB/OL] .http://www.most.gov.cn/tztg/200804/t20080430_61047.htm.2008-0403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