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小学低年级道德情感的培养

来源:华佗健康网
浅谈小学低年级道德情感的培养

中国是文明古国,有着数千年文明传统.中国公民大多数人已经熟记而且学会使用\"文明礼貌十个字\"了,但是,我们还不能说我们已经完全懂得了什么叫文明和道德。当我们真的用“文明”打量我们自己和我们周围时,我们会尴尬地发现我们其实真的不怎么合格。 每一天,我们都能感受到身边还非常粗糙的文明环境,比如公共场合旁若无人地大声说话,比如影剧院里此起彼伏的手机铃声,比如公共洗手池前水花四溅。很多人都认为这是很小很小的细节,没有人注意到孩子们正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着文明,也很少有人告诉他们,这样会给他人带来麻烦。心理学研究表明,三年级前是学生道德品质、情感发展的关键年龄阶段。因此,抓好低年级学生道德情感,对其今后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怎样进行培养呢?

一、利用低年级学生的行为特点,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

1.分享是低年级学生处事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与他人分享方面,常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慷慨”。因此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教师可以按照一定的社会准则,鼓励学生相互帮助,奉献“多余”的生活用品、学习用品。合作是低年级学生的另一个特征,教师要善于抓住教育活动中的契机,为学生创造合作的环境。可以开设“传帮带”学习互助小组,规定每位品学兼优的学生带一名活动、学习差的学生,参加班内组织的“看谁红花多”的活动竞赛。

2.严格控制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行为表现很早,到6-9岁仍然突出。就小学低年级而言,一般表现语言攻击性和身体攻击性两方面,并且男生的攻击性强于女生。低年级的攻击性行为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意识比较淡薄,如果不及时阻止、控制,就会影响今后道德品质的发展。例如班内经常出现追逐打闹、骂人喊叫,教师就应该充分重视。首先要找出制造“麻烦”的带头人,了解事情真相,让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评价,训练学生理解他人的行为,理解事情发生时对他人的影响,必要时,可以多次善意制止。同时对学生表现的点滴进步进行表扬、奖励,从而稳固地加强其道德行为。

二、利用学生的自我评价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

1.利用学校因素调节学生的自我评价。低年级学生喜欢听表扬、爱看优秀有趣的童话读物、想当班干部、想表现自己„„教师如果能不定期评选优秀学生、优

秀队员、学习标兵、优秀班干部等荣誉称号,让学生沉浸在自我评价的喜悦之中,始终以高标准严要求对待自己,那么自我评价的水平会前后一致,自我评价也能从表现上深化为实质。

2.利用学生因素调节学生的自我评价。低年级学生很想让自己的发言举动引起其他同学的注意。因此老师可以利用全班同学的力量来调节学生的自我评价。例如可以开展“向他看齐”的大评比,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冠以一个名字,张榜公布,号召其他同学向他学习。如卫生好小组、路队好小组、纪律好小组、学习好小组、助人好小组„„使全班同学学有榜样,赶有方向。 三、利用学生的道德评价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

1.以成人的道德判断去影响学生。低年级学生大部分具有向师性,对成人的“奖惩”大部分持肯定态度,他们的道德判断尚不能摆脱成人的影响,只能根据成人的“奖惩”判断行为是非。例如,某个同学因为拿了同桌的铅笔被老师批评了一顿,委屈地哭了。其他同学可能会想,就一只铅笔几毛钱,老师就大发雷霆。这时老师应该告诉全体同学:这种行为不对,今后必须杜绝。一方面这种行为不道德,另一方面发展下去养成恶习甚至导致犯罪,给社会带来危害。从简单的“称赞”=“好”,“惩罚”=“坏”中,学生提高了明辨是非的能力。

2.根据直接结果去影响学生。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受污染的地方去观察,让学生发现这里怎么了?污染从哪里来?还有哪些垃圾?如果大家不爱护环境又会怎样?用生活中的例子来直接教育学生。

儿童的道德思想观念是关系国家的前途民族命运的千秋大业,而教师又是他们的直接影响者和教育者,因此,教师的担子任重而道远,必须立足于现实,稳抓稳打,从点滴入手,从小事着眼,循序渐进,才会有效果,我们的学生才会一代胜一代。担起他们应负的责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