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发展的社会环境及自我完善措施
来源:华佗健康网
2009年第1期 黑龙江对外经贸 No.1,2009 总第175期 HL『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Trade Serial No.175 [民营视角] 民营企业发展的社会 环境及自我完善措施 张龙李武武 (江南大学商学院,江苏无锡214122) [摘要]近年来,我国民营企业发展势头较好,同时诚信度不高、整体素质不高、创新能力不强等自身问 题日益凸显。除完善社会环境外,发展中的民营企业必须强化自我完善,尤其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科学 管理、增强创新意识。 [关键词]民营经济;企业组织;自我完善 [中图分类号]F276.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l(X)2—2880(2009)01—0111—02 一、民营企业发展现状 4.产业结构不断调整,行业呈现多样化。民营企业所 多年来,我国的民营企业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做 从事的产业涵盖三大产业,其中从事第三产业的企业数 出了重大的贡献。在特定环境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有其 量占私营企业总户数的66.7%,第一产业占1.96%,第二 自身发展的特点。再加上我国政策的优化,使得民营企 产业占33.34%。现代服务业增长非常迅速,包括新兴的 业在新时期呈现出新的特点: 物流、计算机软件等。尤其是江浙一带在rr产业、现代高 1.民营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据 效农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教育、物流等领域均打破 国家工商总局统计,到2006年底,全国登记注册的民营企 限制,允许鼓励民间资本大规模进入。 业达到498.1万户,比2005年增加68.1万户,增加 二、民营企业发展存在的自身问题 15.8%,占全国企业总数的57.4%。注册资金总数为 我国的民营企业本身是在一个不公平的条件下逐步 76028.5亿元,比2005年增加24%。民营企业从业人数 发展起来的,外部环境并不宽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 6586.4万人,比2005年同期增加762.4万人,增加 方面:一是存在法律歧视。由于缺乏有效的法律保护和 l3.09%。2006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 监督机制,民营企业除了税收负担较重以外,还要承受名 入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增加值为79752亿元,平均增 目繁多的乱收费、乱罚款等各种不正当的负担。二是政 加率为16.6%。其中民营工业的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率高 策歧视。同国企相比,民营企业在投资区域、上市标准、 于全国水平,增长率为24.4%。近年来,民营企业的年产 行业准入等各方面不能享受同等的待遇,这也限制了民 值增长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远远高于同期国民经济 营经济的发展。三是信用歧视。缺乏合理有效的融资渠 增长速度。民营经济拥有的资产占全社会资产的比重已 道,贷款手续繁琐、要求苛刻,导致民营企业的融资相当 超过20%,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GDP中所占比重已达到 困难。不利的经济社会环境使得民营企业自身问题日益 61%,产值已从“二分天下有其一”过渡到“三分天下有其 凸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一o 1.诚信度不高,影响了企业的声誉和竞争力。在商场 2.民营企业的自身素质有了一定的提升。一是大多 中,经常出现违约不诚信的事件。 数民营企业家逐渐认识到企业与社会不可分割,社会责 2.家族集权式的治理结构没有得到很好的转变。民 任感加强。二是大多数民营企业家意识到科学管理的重 营企业的创业时期一般适合集权式的管理方式,但随着 要性。三是通过各种途径引进人才,有些企业还加大了 规模的扩大,管理的方式并没有做出相应的调整,许多企 对员工的培训。四是企业依法经营,重视企业信誉和品 业仍然推行家族式管理。引入职业经理人应该是民营企 牌的培养。五是企业的自主创新意识加强。 业的必然选择,但自身的文化特点使得职业经理人在工 3.民营企业的组织形式不断改善,逐步向公司制的企 作中感觉推行改革的阻力很大,使得民营企业不能有效 业发展。随着民营企业的不断壮大,所有权和经营权的 的进行经营管理的变革。没有建立现代企业制或公司 分离是必然的结果,企业逐步进行了现代企业的组织改 制,经营权与所有权不能有效分离。 造,例如聘请职业经理人,并且健康发展的企业积极上 3.粗放型的企业发展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大 市。目前,全国有300多家由民营企业控股的上市公司, 部分企业属于粗放型的企业,在主要表现为生产和管理 占全部上市公司的20%左右。仅2O06年私营控股上市公 粗放,生产的产品或者提供的服务的经济附加值较低,掌 司增加了28家,占全国新增上市公司数量的39.4%。 握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能力偏低,导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l】1一 张龙李武武:民营企业发展的社会环境及自我完善措施 好监督工作,防止不合格的咨询机构误导民营企业的发 展,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 (二)抓住机遇,利用政府提供的社会环境,企业要注 重自我完善 缺失。当面临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时,企业的适应和抗 风险的能力弱。比如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都给 企业带来巨大的挑战,在我国长三角地区有6.7万家企业 已经倒闭,其中绝大部分为民营企业。其中纺织业就有 1.8万家之多,还有很多处于半倒闭的状态。 4.企业的整体素质不高,创新能力不强,亟待加强。 2o世纪90年代末温州民营企业家小学毕业在3.86%、初 1.民营企业必须增强创新意识。民营企业的创新工 作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民营企业要在体制上进行 创新。体制创新是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结合民 营企业自身的特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二是管理上创 新。管理创新是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管理水平 中毕业占40.3%,高中毕业在38%,大专毕业占14.1%, 本科毕业占3.1%。这表明,民营企业家的主体部分的学 历还是普遍偏低。在我国的欠发达地区的民营企业普遍 的落后已经成为制约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原 规模小,普遍沿袭“家庭式管理,作坊式生产,粗放式经 营”的模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企业的整体素质 影响了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潜力的发挥,另外企业在 创新和研发的资金上投入不到位,最终民营企业绝大部 门逃不过“短命”的怪圈。 5.部分民营企业家的质量和品牌意识还有待提高。 在私营企业中,管理者的质量和品牌意识不强。尤其是 一些制造业,对自己产品没有建立合格的标准。只是进 行粗放式的生产,对不合格的产品和顾客的抱怨也没有 引起足够的重视。受短期利益的驱动,相当一部分民营 企业做起了贴牌生产,没有品牌意识。导致自己永远替 别人打工。 三、完善社会环境。强化民营企业自我完善 (一)营造和完善社会环境是提升民营企业素质的基础 1.确定市场准入的统一标准。一是对于目前仍保持 垄断经营的非自然的垄断行业要在政企分开的基础上大 力引进竞争机制,逐步放开经营。二是对于具有天然垄 断性质,今后还要实行垄断经营的行业,要尽快制定在服 务标准、价格等方面实行社会规范的法规。三是对外资 开放的行业,都应当对民营企业开放。 2.建立和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拓宽融资渠道。在现代 的金融体系中,金融机构可以应该发展多层次的金融体 系和信贷担保体系,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多、更便捷的金融 服务。例如浙江商业银行的主要客户就是浙江的中小民 营企业,双方实现了“双赢”。其次,资本市场可以为民营 企业所用,加快创业板市场的建设,促进民营企业健康上 市。最后,国家商务部应该做好民营企业的信用等级评 估工作,以此促使国家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资金支持。 3.在政策上要加强对民营企业的引导和充分的支持。 民营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目前中 国就业压力严峻的情况下,每年民营企业为国家的就业 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国家应该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 比如政府要鼓励支持高新技术民营企业的发展,在某些 方面能给予优惠的政策。 4.关注社会环境的培养,提升全社会对民营企业的认 识高度。在社会中对民营企业存在偏见,包括毕业生在 就业选择时对民营企业也存在误解。政府、企业和相关 商务机构要加大对民营企业的宣传,提高民营企业的社 会形象。另外,现在民营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缺乏科 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咨询公司要建立起双方的信任,积 极开展有效的针对民营企业的管理咨询服务。国家要做 一l12一 因。民营企业要更新管理的理念,尤其是激励机制的健 全,放权授权的合理运用,积极鼓励员工参与管理,提高 企业的决策水平。三是要重视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民 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民营企业可以采用引进、消 化、吸收、改进、创新的方法加强企业的创新。另外,政府 也要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 2.民营企业家要重视自身修养的提高,塑造企业文 化。首先,要提高民营企业家的素质。在民营企业中,企 业家的价值观、行为准则、精神状态对其员工都有重大的 影响,所以企业家的素质优秀对企业的整体素质的提高 有牵引作用。其次,要形成积极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 神。企业存在于社会中,要被社会接受,就必须形成积极 的价值观,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最后要塑造并传播 全新的企业形象。结合符合自身特点的优秀企业文化, 树立良好的企业社会形象。企业形象可以体现在各个方 面,比如产品的质量、服务水平、社会责任等。 3.民营企业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所有权与管理 权相分离,尤其是科学的人才管理制度。两权分离是民 营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其重要标志就是企业用人制度 的改变。不再是用人唯亲,更新用人理念,重视用人哲 学。逐步淡化家族式管理,任人为贤。特别要注重薪酬 的分配公平,将薪酬作为企业的激励措施之一,同时增加 培训和晋升机会。在现代企业制度中,值得一提的是现 代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要提高对财务的认识高度。 4.尽快熟悉wro的“游戏规则”,按照国际惯例办事。 wro是以规则为基础的体制,民营企业能否充分获益,很 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这些具体规则的了解程度,以及 对于这些规则给予他们的权力和赋予的义务是否有足够 的认识,只有熟悉了wro的宗旨、原则、规则、程序及实际 运作情况,企业才能为自身制定长期的发展战略。为企 业的长远发展打好基础,避免走国际化路线的时候出现 侵权或者倾销的事件。 [参考文献] [1]冯莉.民营企业发展现状与问题的实证分析[J]. 发展研究,20o8(7). [2]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全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 (2oo6—2007)[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3]晓亮.论民营经济中的十个认识问题[J].南方经 济,2004(1). (责任编辑:牟洪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