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元活血汤临床新用医案3则
第 1405 期
作者 / 1胡⾦成 2陈明达 1湖北荆门市第⼀⼈民医院 2湖北荆门市中医医院编辑 / 刘刚 ⊙ 校对 / 赵馨
复元活⾎汤出⾃⾦元四⼤家之⼀李杲的《医学发明》,⽅由柴胡、天花粉、⽢草、炮穿⼭甲、当归、⼤黄(酒浸)、红花、桃仁(酒浸去⽪尖)组成。全⽅具有活⾎祛瘀、疏肝通络的功效,主要治疗跌打损伤,瘀⾎留于胁下,痛不可忍者。笔者多年来运⽤该⽅辨证加减,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附睾炎、前列腺肥⼤伴急性尿潴留等疾病,疗效确切。现将医案介绍如下。
1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张某,男,50岁。2013年5⽉8⽇初诊。患者诉1⽉前因右侧肋背部带状疱疹住院治疗后,⽪损好转、疼痛略有减轻⽽出院。出院后⼗余天,仍感右侧肋部、背部疼痛,呈闪电样灼痛,阵发性加重,尤以夜间明显,伴睡眠差,甚感痛苦。遂于今⽇再来诊治。症见:右侧肋部、背部疼痛,呈钝痛,阵发性加重,呈(本⽂由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整理校对编发)闪电样灼痛,烦躁不安,⼝苦、⼝⼲,⽆发热,纳可,⼆便调,睡眠差,⾆暗红、⾆苔黄,脉弦细。查体局部⽪肤⽆异常。既往⽆⾼⾎压、糖尿病及肝炎等病史,经查⾎常规⽆异常。西医诊断: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中医诊断:胁病。证属⽓滞⾎瘀,余毒未清。拟复元活⾎汤加味治疗。
处⽅:天花粉、延胡索、忍冬花、太⼦参各15 g,川芎、当归、红花、桃仁各10 g,夜交藤20g,⼤黄5 g,炮穿⼭甲3 g,川楝⼦、⽢草各6 g。共7剂,每天1剂,⽔煎服。并嘱情志舒畅,慎⾟辣、酒等⾷物。服药后患者⾃觉症状有所缓解。效不更⽅,再服10剂,疼痛明显减轻,能正常上班。
按:本病是因疱疹病毒侵犯神经⽽致,其持续时间较长,有的长达数年之久,是困扰中、⽼年⼈的顽固性病症之⼀。患者因疼痛,不仅情绪低落,⽽且⼯作和社交能⼒降低,有的(本⽂由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整理校对编发)甚⾄会对⽣活失去信⼼。中医学认为,胸胁部为⾜厥阴肝经循⾏之地,疱疹病毒之余毒未清,阻塞其经络,病久则⽓滞⾎瘀,不通则痛。故治当以复元活⾎汤疏肝通络、活⾎化瘀,再以延胡索、川芎、川楝⼦以⾏⽓⽌痛;以忍冬藤解⼊络之余毒⽽⽌痛;太⼦参以补⽓阴⽽助化瘀。诸药合⽤,可使余毒清,瘀⾎除,⽓⾎⾏,络脉通,则痛可⽌。
2 附睾炎
官某,男,65岁。2016年3⽉20⽇初诊。患者2天前⽆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腹股沟疼痛,呈胀痛,后疼痛慢慢转移致右侧阴囊,且阴囊逐渐增⼤,活动及劳累后上述症状加重,伴有尿痛,⽆畏寒发热,⽆尿频尿急、⽆⾁眼⾎尿及恶⼼、呕吐等症,未⾏特殊诊治。既往主要病史:慢性前列腺炎病史多年,否认⾼⾎压、糖尿病、冠⼼病、肺结核、肝炎等疾病,⽆外伤、⼿术病史。过敏史:对头孢类、青霉素类(本⽂由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整理校对编发)及磺胺类药物过敏(表现为意识丧失及休克等)。症见:右侧阴囊疼痛肿⼤,尿痛,⾷纳可,⼤便正常,体⼒、睡眠尚可,⾆暗红、苔薄黄根腻,脉濡数。查体⼀般可,⽆发热,右侧阴囊肿⼤,右侧睾丸(本⽂由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整理校对编发)触痛明显,右侧附睾增⼤,压痛明显,⽆波动感,左侧睾丸附睾⽆压痛,阴囊⽪肤⽆红肿表现,双下肢不肿。西医诊断:附睾炎。中医诊断:⼦痈。证属⽓滞⾎瘀,湿热下注。
湿热之邪滞留下焦,煎熬津液,耗伤肾⽓,则⾎⾏不畅,且湿热为有形之邪,其性粘滞重浊,最易阻遏⽓机。本案患者总归(本⽂由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整理校对编发)⽓滞⾎瘀,湿热下注之属。故当以复元活⾎汤疏通肝络、活⾎化瘀,龙胆泻肝汤以泻肝经湿热;再以虎杖清热解毒通便,散瘀定痛;马鞭草活⾎散瘀,解毒,利⽔消肿;败酱草清热解毒,利湿排浊,活⾎化瘀⽌痛;瞿麦、夏枯草、荔枝核均可⼊肝经,解毒散滞,消肿⽌痛,是治疗睾丸炎症及附睾炎症的有效药;苏⽊⾏⾎破瘀,消肿⽌痛,特别治⽇久⼊络之痛。诸药合⽤,共奏清热解毒除湿、⾏⽓活⾎散瘀之功,使毒邪清,络脉通,疼痛⽌,⽽获痊愈。
3 前列腺肥⼤伴急性尿潴留
周某,男,74岁。2016年9⽉18⽇初诊。患者于2⽉前因反复出现⼩便点滴不出,多次⾏导尿,疗效不佳。因患者⼀般情况较差,已不能⾏⼿术治疗。故1⽉前改为膀胱穿刺引流,姑息治疗。既往有前列腺增⽣及慢性前列腺炎病史15年;有⾼⾎压病、糖尿病、⼼脏病病史10年余。症见:⼝⼲、⼤便⼲结,⼩腹时感胀痛不适,伴头晕,乏⼒,纳可,夜寐⼀般,苔薄黄,⾆颤、质暗红、边有瘀点,脉弦细。查体:精神⽋佳,⾎压:150/85 mmHg,⼝唇轻度发绀,语⾳低微,肚脐下3⼨处(本⽂由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整理校对编发)有⼀造瘘管引⾄体外,双下肢⽔肿。西医诊断:前列腺肥⼤伴急性尿潴留。中医诊断:癃闭。证属浊瘀阻塞型,病机乃⽓滞⾎瘀,肾⽓不⾜,膀胱⽓化不利所致。治以消癥散结、疏肝通络、解痉利⽔之法。⽅药以复元活⾎汤合解痉利⽔⽅加减。处⽅:天花粉、马鞭草各15 g,⽢草、当归、柴胡、桃仁、路路通、鳖甲、浙贝母各10 g,黄芪50 g,威灵仙12 g,⼤黄8 g,地龙9 g,鱼腥草20 g,穿⼭甲、⽔蛭各3 g。
按:前列腺肥⼤伴急性尿潴留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也属急症之⼀。中医学认为,前列腺亦为肝经循⾏之地,其发病与多脏器有关,尤与肝、膀胱、肾关系密切。肝郁⽓滞、肾⽓不化、膀胱⽓化不利均可导致本病的发⽣。因此,本案以复元活⾎汤疏肝通络、活⾎化瘀,再合解痉利⽔⽅ (国医⼤师王琦经验⽅,即黄芪、⽢草、路路通、威灵仙等)以解痉利⽔通淋;再加⽔蛭、鳖甲、地龙、穿⼭甲、浙贝母以消癥散结;⿅衔草(本⽂由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整理校对编发)清热解毒、固摄;鱼腥草清热利尿通淋;虎杖化瘀⽌痛;马鞭草清热解毒、利⽔消肿。该类患者多伴有肛门及会阴部坠胀、⼼神不宁、烦躁不安等,故加琥珀,以⼊⼼、肝、膀胱之经,启宁⼼安神、活⾎化瘀、利尿通淋之功。诸药合⽤,共奏疏肝通络、消癥散结、解痉利⽔之功。另外,此类患者⼼理疏导必不可少,⿎励患者要有战胜疾病的勇⽓,树⽴⽣活的信⼼,如此,⾝⼼同治,⽅能事半功倍。
4 结语
以上各案例虽均⽆明显外伤史,然⽓滞⾎瘀之病机与外伤相同,且病变及疼痛部位均为肝脉循⾏之处,故⽤复元活⾎汤(本⽂由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整理校对编发)治疗疗效肯定。因此,笔者认为,只要病位在肝经循⾏之上,病机属⽓滞⾎瘀,掌握好适应症,避开禁忌(本⽅⼤多为活⾎祛瘀药物,孕妇忌⽤),辨病、辨位和辨证相结合,在该⽅的基础上,随证加减,可获良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