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小兴安岭》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并能把喜爱的段落背诵下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学习作者抓住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1、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2、学习作者抓住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喜欢旅游吗?这节课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到我国东北去看看,那里有一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小兴安岭。齐读课题。
2、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作者的感受。(出示句子)谁能读出作者由衷的赞美?(指名读)
3、读了这句话老师不禁产生了一个问题,你有什么问题吗?(指名说)是啊,作者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呢?让我们一起到文中寻找答案吧!
(二)学习主要景物——树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文章是按照春夏秋冬的季节顺序写的,请你找出各个季节描写树的句子,认真读一读,想一想你
体会到了什么。
(1)出示“自学指导一”,指名读要求。 (2)生按要求自学。 (3)小组交流。 2、集体交流。
(1)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句子。
(2)为什么各个季节都写了树?(师补充介绍:小兴安岭主要的我国主要的林业产区,那里的森林覆盖率达72.6%。)
(3)理解句子:“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抽出”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不用“长出”而用“抽出”? 师补充:让我们一起体会一下“抽出”,你们就是小树,胳膊就是小枝条,春天到了,小枝条长出来了,过了两天,又长出一节,又过了几天,长出一大节,当你再看时,小枝条全长出来了。这个动词让人感觉枝条生长的速度很快。谁能读出这种感觉?(指名读句子)
你想用哪个四字词语形容这个季节的树木?板书:生机勃勃。 (4)理解句子: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是从那些内容中体会到的? 深入理解叠词“葱葱茏茏、密密层层、严严实实”,动词“封、挡、遮”。
预设:什么是“葱葱茏茏、密密层层、严严实实”? 树是如何“封、挡、遮”的?
师引导:同学们,现在我们就来到了葱葱茏茏的树林,你周围都是长得十分茂盛的树木,怎么也出不去,因为枝叶长得太多了,密密层层的把森林封的没有缝隙,严严实实的;往前看,你只能看到树,别的什么也看不见,因为树把你的视线全——挡住了;抬头看,也看不到天空,因为头上的天空被密密层层的枝叶——遮住了。作者一连用了三个AABB式的叠词和三个拟人化的动词,把夏天树木的特点形象的描写出来了,你们想不想句子记住呀?(出示填空,帮助学生积累。)
你想用哪个四字词语形容这个季节的树木?板书:枝繁叶茂。 (5) 理解句子: 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苍翠了。
你想用哪个四字词语形容这个季节的树木?板书:多姿多彩。 请你想象一下,这个季节的树还有那些色彩?那是什么树? 让我们齐读句子。
(6)理解句子: 树上积满了白雪。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你想用哪个四字词语形容这个季节的树木?板书:银装素裹。
作者通过细心的观察,抓住了各个季节树木的特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那全篇只写树行不行呢?为什么?
(三)学习描写的其它景物
1、出示“自学指导二”:默读第3自然段,看看作者还描写了哪些景物?用曲线画下你最欣赏的句子,想一想这样写的好处。”
指名读要求。 2、生按要求自学。 3、集体交流。
(1)谁能按顺序说出作者还写了哪些景物?(指名说,说不全让别人补充)
(2)随机出示句子,引导体会语言特点等。
预设:什么是“浸”?(洗衣服的时候把衣服放进水里,文中是写雾太大,人们都看不见树了。)
预设:你们见过千万缕利剑一样的金光吗?(出示图片) 读到这,我真想说——生接: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四)总结写法,当堂训练
1、老师很佩服作者,能抓住小兴安岭的主要景物树按季节顺序描写,为了不单调,还描写了其它物产。我们也学习这种写法,写一写家乡的七里海好不好?
2、(出示图片)七里海一年四季都很美丽,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写夏天的芦苇荡吧。
请你仔细观察,夏天的芦苇有什么特点?在这里会有哪些物。产?用上你积累的好词好句,写一写。
3、大约5分钟后展示优秀作品,师生点评。 (五)作业
请你课下试着把其它季节的景色也写一写,组成一篇按季节顺序
描写的文章好不好?再给文章娶个生动的题目怎么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