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磁体的两极实验说课稿

来源:华佗健康网


实验教学设计说课文字稿

教师姓名 所属区县 说课学科 实验名称 李岩 红桥区 小学科学 团队成员 学校全称 授课学段 磁铁的两极 实验教学预达目标 根据教材以及课标的要求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 通过实验验证同一块磁铁的不同部分的磁力是不同的,磁铁有两个磁极。 2.了解两个磁极接近时,有时相互吸引;有时相互排斥,并且这种作用是相互的。认识到一块磁铁的两极是不同的。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经历磁铁磁力大小的探究过程,体验证明推测的方法和过程。 2.掌握交流的技巧,借助磁铁特征的研究训练学生的交流习惯与能力。 3.通过对磁铁两极是不同的研究,使学生体验采点研究、穷举实验等典型的实验方法,掌握科学探究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 意识到不能被事物表面现象所迷惑,找到其中的道理才是最终的目的,并形成用充分的证据证明自己推测,而不轻下论断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在科学实验中认真细致的良好习惯,并认识到实验在学习中省时高效的优势。 实验教学内容 《磁铁的两极》一课是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磁铁单元第3课。在之前的学习中对磁铁有了初步的认识,了解到磁铁具有磁性,发现了磁铁能够隔物吸铁,知道磁铁常见的种类和生活中的应用,为了使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进行探究学习本课知识,完成教学目标,教材中为我们提供了以下实验方法。 实验一:教材中第一个实验是直接用条形磁铁和蹄形磁铁去两端和中间部分吸小铁珠,来证明一块磁铁上磁力大小不同。实验难度太大,学生很难成功。其次现在的实验用磁铁多是磁粉压制,由于工艺原因造成两端有磁性,中间大部分无磁性。其他部分均没有什么磁力,用小铁珠根本无法将实验做成功。这样做也不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将其改为用小魔术:包在双面印有小鸟的盒子里蹄形磁铁的两端细铁钉来发现磁铁两极所在的鸟嘴可

李岩、张楠 新村小学 中段 —1—

以吸起裘皮钉,磁铁其他位置所对的鸟嘴吸不起裘皮钉。这样可以引出一块磁铁各部分磁力大小可能是不同的。这样用裘皮钉替换小铁珠为接下来的实验打下伏笔。 实验二:教材中第二个实验是验证条形磁铁不同点位磁力的大小,在条形磁铁上设定A、B、C、D、E五个点去吸回形针,通过A和E位置吸起回形针最多来证明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同时证明磁铁有两极。我在教学前的准备时发现由于回形针个体质量很小,在做一块环形磁铁的实验是需要悬挂50余个回形针,将近耗时5分多钟,致使实验时间过长。同时也是由于回形针的个体质量过小,各组使用相同的磁铁,相同的回形针,相同的实验方法所得到的实验数据回形针的数量会有10-15个的误差,误差过大实验数据无法进行比较。其实验得到的数据在后边的数据分析环节无法进行分析比较,得不出结论,达不到预想的要求。我将实验材料使用纯铁材质的裘皮钉代替回形针。同时放弃使用铁架台和棉线,改用塑料水管来作为支架来固定磁铁。 其原因是我所选用裘皮钉的重量与条形磁铁相互匹配。条形磁铁上的A和E位置恰好可以依次首尾相连的吸起裘皮钉,数量恰好控制在7个。我选用的裘皮钉质量为12克,如果小于12克,一块条形磁铁所吸球皮钉的数量有可能会出现7个或8个,而如果大于12克,一块条形磁铁所吸裘皮钉的数量有可能会出现6个或7个,只有选用裘皮钉,才能控制吸7个裘皮钉,使实验数据的误差控制到最小。同样,使用裘皮钉,在条形磁铁上的B和D位置恰好可以依次首尾相连的吸起裘皮钉,数量恰好控制在3个。我选用的裘皮钉质量为12克,如果小于12克,一块条形磁铁所吸裘皮钉的数量有可能会出现3个或4个,而如果大于12克,一块条形磁铁所吸螺母的数量有可能会出现2个或3个,只有选用裘皮钉,才能控制吸3个裘皮钉。C点磁力最小,吸不起裘皮钉。这样做使实验数据的误差控制到最小,并且测的是磁铁上某一点的磁力大小,而不是某一部分的磁力大小。在实验数据分析研究环节给予了有效的数据支撑。为达成科学概念目标1中的通过实验验证同一块磁铁的不同部分的磁力是不同的,磁铁有两个磁极服务。同时也是由于所选用的裘皮钉质量大小的原因,学生在实验操作时所吸引的裘皮钉数量也比较合适,节省了学生实验的时间,为后边的教学活动赢得了时间。 在实验的方法上,教材的安排是将大量的回形针挂在与磁铁相吸引的一个回形针上,由于悬挂回形针的力度、方法、角度都会影响到实验的准确性,也增加了实验的难度。于是我将实验方法进行改进。我设计在实验中选择条形磁铁生的点,利用球皮钉首尾相连,方便学生实验,降低实验难度,方法快捷,简便。 实验三:教材中第三个实验是磁铁两极的研究,用白纸分别包住两块相同的条形磁铁,并给磁铁标上A、B、C、D标号,将它们的磁极相互接近,观察他们的吸引和排斥现象,通过不同实验结果的分析,说明磁铁的两极是不同的。在这个实验中往往老师讲解的是异极吸引和同极相斥,但教材实际的安排不是这一意图,因为后面一课《磁极的相互作用》是具体研究磁铁的两极有什么不同,而本课就是让学生通过分析知道同一块磁铁的两极是不同的这一结果。 —2—

实验环境设计 这样的实验改进需要有以下几点要求: 1、 实验仪器稳定,实验方法正确。 我使用塑料水管作为基础。防止因为摇晃而造成实验失败。同时指导学生实验操作的方法,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 2 、条形磁铁的搭配。 为了能够很好的得到方便学生分析的数据,要挑选规格一致的条磁铁进行实验。控制好磁铁磁力这一变量,便于学生实验操作与分析。 3 、裘皮钉的选择。 市场上球皮钉质量参差不平,重量不尽相同。使用这样的球皮钉对实验的数据影响很大。应选用规格一致重量相同的球皮钉,致使每次实验数据一致,便于实验和总结。 试验方法设计 我为了更便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研究的层次性,将本课实验分为三组进行。用双面印有小鸟的盒子里蹄形磁铁去吸裘皮钉。为后边的学习打好基础。用塑料管支撑条形磁铁,在条形磁铁的A、B、C、D、E五个点分别吸球皮钉,测量那个点吸起的裘皮钉多,来验证磁铁两极磁力最大,称为磁极,完成本课科学概念目标1。为后边的实验做好准备。用外表被包裹的两块条形磁铁两端分别进行接触,进行分析比较,得出磁铁两极是不同的,完成本课科学概念目标2。 实验过程设计 根据本课教学目标,我将本课设计为三个环节。分别是:引入,研究同一块磁铁不同部分磁力大小不同,磁铁的两极是不同的。 第一个环节:引入 这一环节的目的是引起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磁铁可以吸铁现象的关注,激发起学生研究磁铁的兴趣。为此我准备了一个小魔术,将请学生用两面均画有小鸟图案并装有蹄形磁铁的小盒子去吸裘皮钉,说名盒子里有磁铁。而学生用盒子另一面去吸就没有吸起裘皮钉,让学生猜测。学生打开小盒子,发现里面有一块蹄形磁铁。教师刚才是用磁铁的这一端来吸裘皮钉的;而那位同学是用另一端来吸的!(一边说一边演示)大家之所以产生迷惑是因为小盒两面有2只相同的小鸟!却产生了不同的现象。同一块磁铁一端可以吸引裘皮钉;另

—3—

一端就吸不上来了,从而引出推测,“一块磁铁各部分磁力大小可能是不同的”。 这里为后边“外表相同的磁铁两极存在不同”打下基础,埋下伏笔。 本环节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一的培养,通过引入环节使学生意识到在科学学习中要透过表象探究事物的本质。 教材中在第一个实验中运用蓝红相间的磁铁,我们觉得这样会使学生在研究磁铁过程中受到暗示,在本课中无论蹄型磁铁还是条形磁铁我们都将其涂为白色,意在使学生将磁铁作为整体研究,不同磁性、磁力、两极都是一块磁铁表现出的外在属性。这也是从一个侧面向学生渗透现象与本质的区别。和微观研究整体看待的观念。 第二个环节:研究同一块磁铁不同部分磁力大小不同 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带领学生通过实验知道磁铁上磁力最强的地方叫做 “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这一环节第一步我将引导学生到探究实验问题的方法:需要什么、怎么做、注意什么。引导学生认识蹄形磁铁就是一块弯曲的条形磁铁,确定把磁铁放在塑料支架上就可以方便的进行试验了!接下来确定用裘皮钉来试验。教师再向学生渗透选取几个有代表性的点进行检测从而进行采点实验,数据推论的典型实验方法。 教师指导将一把小铁钉都吸在磁铁上,不是那一点磁力的大小而是一片磁铁磁力的大小了;依次把裘皮钉都连在一起看能不能吸在磁铁上。可以保证只测量磁铁上一点磁力的大小。(并出示课件) 第二步学生实验,在这个实验过程中,学生记录A、B、C、D、E五个点上每一个位置最多能吸住小铁钉数量。(确订多点采集实验数据)教师下组指导。 第三个步:实验汇报总结 学生通过实验发现磁铁两端吸起的铁钉最多,中间吸起的最少,得出磁铁两端磁力最大。我讲解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总结能够吸引上裘皮钉的是蹄形磁铁的磁极;而不能吸引上裘皮钉的部分是他磁力最弱的区域,类似于条形磁铁的中间部分。从而解释魔术的活动起到首尾呼应和过程性检测的目的。并再次使学生体验自己在用实证中的证据验证自己最初的推测。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同一块磁铁的两个磁极磁力最强,都能够吸引很多铁质物品,虽然一块 —4—

磁铁的两个磁极形状、大小、外观这样的类似,我们能不能说这两个磁极是相同的呢?来引出下一环节。 第三个环节:磁铁的两极是不同的 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带领学生通过实验知道磁铁上两极是不同的。 我先让学生猜一猜,拿一块没有标志的磁铁的磁极分别靠近另一块没有标志的磁铁的磁极,手有什么感觉?再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感觉磁极有时吸在一起,有时往两边推。我还设计了把一根磁铁固定,用另一块磁铁的磁极靠近它,让学生直观的看到磁极接近时相互吸引和相互排斥的现象,并板书相吸、相斥。最后设计用电脑动态演示这个过程。通过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亲身感受磁极接近时的相互作用。 然后让学生准确说出,是哪两个磁极在相互作用,有什么办法证明。然后我引导学生给一块磁铁的磁极编号A、B,另一块磁铁的磁极编号C、D,再让学生动手试一试,磁极间的不同作用,并且记录实验结果,发现每组实验结果有所不同,从而证明磁铁的两极是不同的。为下一节课具体研究磁极的相互作用而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实验教学效果测量与评价方法 本课课前设定通过三组实验来完成书上的教学任务。学生根据三组实验的操作,充分达成我制定以下的教学目标。尤为突出的是学生经过三组实验的操作,多角度、多方法了解了磁铁的性质。每个实验在实施前都引导学生首先理清思路,然后付诸于行动。在探究过程中利用多方举证,多种角度论证自己的猜想,这是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 在本课中我们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在研讨用裘皮钉检测磁铁磁力的具体操作方法,无非是为了暗示学生只有细致严谨的实验操作,才能获得有效的证据,才能推导出科学的结论。我们统一实验标准不仅是为了交流的方便,更是为了让学生明白实验检测必须有一定的标准,违反这个标准获得的证据就是无效的。在整节课的教学中,学生不仅充分的动手实验,同时学生在科学概念的建立的基础上,探究能力进一步发展,科学精神目标进一步落实。 评价学生实验操作时,我抓住统一标准不仅是为了交流的方便,更是为了让学生明白实验

—5—

检测必须有一定的标准,违反这个标准获得的证据就是无效的。这种细致严谨的实验操作技能能使学生受用一生,从而突出公平实验这一初衷。 其它支撑材料与附件提供说明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