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观后感
100年前,以国父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辛亥革命虽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但它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探索了道路。
影片中国父孙中山先生深情并茂的演讲使我记忆深刻:“这些死去的年轻人,有的才华横溢,有的家境优越,有的新婚燕尔,他们何以不惜身家性命不计成败利害,甘死如饴,只因信仰二字。”当秋瑾站在断头台前大义凛然的说出“我此番赴死,是为革命〃〃〃革命是为给天下人造一个风雨不侵的家,给孩子一个温和宁静的世界。”革命的舞台上,有许多革命者因为信仰而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他们深信自己的牺牲可以换得一种光明和幸福。正是一代代共产党人为了改变旧中国柔弱不堪、任人宰割的命运,抱着对中国美好未来的憧憬,才有了社会主义的新中国。信仰,是一种无坚不摧的力量;信仰,是共产党人走向胜利,走向辉煌的精神保障。
信仰是极其重要的,一个人如果有了信仰,在人生的大海中航行,即便遭遇到大风暴,或者当周围的人都失去安宁,你却觉得有一种神奇的保障,有信心可以渡过难关。作为八零后的我们,正是风华正茂,激情正举的年轻人,也正是当前社会各行各业续接上一代人社会责任的年轻人。有的人却因为现实的需要开始更多的注重现实的,物质的,很有时效性的东西,为生存所逼渐渐放弃了理想信仰,而过多的去追求所谓的荣华富贵,长此以往,便会觉得这是一个缺乏信仰的时代。其实,只要仔细观察,或是读一读历史,或是听老人们讲讲,就会发现,原来,信仰不是个遥远的名词,而是就在我们的身边。
党优秀的女战士郭纲琳,被捕后,哥哥耗费千元营救,都因她拒绝在国民党的悔过书上签字而作罢,牺牲时年仅27岁。张闻天心语——“我相信,我将永远相信,人生虽是到处充满了黑暗,但这黑暗的中间,时时有一点光明在闪耀着……(我)将认真地开始做一个无私的光明的找求者了。邓中夏狱中寄语——“一个人遇到挫折是难免的,也是不可怕的,可怕的是受到挫折便失去了信心。……敌人只能伤害我们的肉体,却不能动摇我们的革命意志,更不能动摇我们忠于马列主义。” 再次重温先辈们的事迹、诗篇、寄语,让我又一真正感悟到了什么是信仰的力量。
人活着,总要相信一些东西,坚持一些东西。失去信仰的人生,常常会迷失自己的生活方向;失去信仰的民族,必定难以拥有恒久的前进动能。而一个失去信仰的政党,更不会持久地赢得民心和大地的力量。无论是昨天、今天,抑或是未来——信仰,将永远扎根在我们的心中,镌刻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