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百姓的好支书

来源:华佗健康网
年过50的泸溪县兴隆场镇巴斗山 提起他们的杨支书,村里男女老少 就莫修路!''讨债的人气势汹汹j面对苍 支部书记杨兴刚患了喉癌。全村村 都有说不完的话儿。在这些朴实的话语 天,面对哭哭啼啼的妻儿,杨兴刚欲哭 上了土特产、山鸡蛋,往返150余公 里,笔者感到了巴斗山人对杨兴刚支书 无泪,反复就是一句话:“字签了,牵牛 程到湘西州人民医院去探望了他 发自内心的感激。 卖屋也只能由他了。” 县委书记刘时进驱车200余里专程 牵牛卖屋只因修路I早在1999年, 2002年底,巴斗山公路已修到“血 拔800多米山高路险的巴斗山村去 杨兴刚担任巴斗山村秘书时,就立下了 肉模糊”的地步,到必须放炮开山的时 他{ 宏愿。他说:“古有愚公移山,现在我们 刻,却因没有列入计划,买不到炸药。没 他病了,他值得探望!因为他是百 要修路出山!I'可是,巴斗山山高坡陡路 有炸药,就得停工,全村人的血汗就白 好支书1 险,要修公路,谈何容易!当时,县交通 流了!杨兴刚看在眼里急在心中,多次 1O月8日,笔者驱车前往巴斗山采 到县交通局请求支持。有一天早 ,默默地整合他生命不息,奋 上,他硬是蹲在交通局的大门口把 止的动人事迹…… 门堵了。还有一次他干脆爬到管业 血泪撒“天路” 务副局长的车子里躺着,领导下乡 他也下乡,领导回局里他也回局里 巴斗山是泸溪县最高的山, ……软磨硬缠几乎变成了“强讨恶 <n海拔884米。巴斗山村坐落在近700 要”!交通局的领导被他的精神感 米的山腰上。巍巍的巴斗山上盘旋 动了,破例给巴斗山村提供炸药支 着两条14.2公里通村公路,被人们 持,表示只要是修路所需,优先解 称为“泸溪的天路”。这是巴斗山人 决!现在谈起往事,杨支书言语里 的骄傲,承载着支书杨兴刚道不完 仍然流露出当年的无奈。他说,“我 的故事。 当时已经没有退路了,要好丑有好 “如果没有老兴,这路绝对还 丑,就是讨也要讨几吨炸药,但怕 修不通{我们看到他倾家荡产都在 丑的就是修不通路{” 坚持,大家才有了信心。”刚进村, 挨冷五年放炮三千。巴斗山公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村民说,“你们 向民贵杨玲 路连续修了五年,这五年的冬天,杨 要把我们支书写好点,我们支书确 兴刚都是在工地上度过,既当指挥 实是个大好人啊j” 局考虑到巴斗山修路的难度太大,需要 长,又当放炮手。在他的印象里,“冬天在 “以前买个东西从山下挑上来路上 资金太多,不敢把巴斗山的通村公路纳 山上修路,风大,很冷!III‘没有机械,全靠 要歇十几气才能盘到山顶,豆腐都盘成 入计划。广大村民普遍认为没有上面的 手工,难得很!”“最难受的是冰冻时修 了肉价钱。”“没有这路,村里的辣椒和 支持,修路简直是白日做梦,不肯集资 路,大家的手、脸都裂了,口子流了血。” 李子硬是一树树烂在地里,让人揪心的 投工。怎么办?杨兴刚没有退缩,“要用 那个时候全村人开大会,每家分一段路, 痛!”“以前巴斗山人最怕是害病!有一 实际行动感动上面 ‘要用实际行动感 不出人就出钱。“村里的政策硬得很!”为 次村民杨广猛得了重病,硬是6个汉子 动群众I”修路需要启动资金,他带头从 了带动广大村民投工投劳,他把自己的 轮番抬下山才捡回了一条命,至今想起 并不富裕的家里拿出了3万元。公路要 妻子、儿子、女儿、女婿一起叫到工地上 来还心有余悸。”“以前我们村有40多个 占用五里坪 ̄'-J123亩农田补偿款要15.2 投工投劳修路,全家投7-1200个以上。为 ‘光棍汉’娶不到媳妇哟!罗通军和女友 万元,他与村主任一起签字画押,拿自 了确保放炮安全,他一家人担负起了打 订了婚就因为路不通而吹了,陈国强结 家的房子和耕牛作担保!当年年底,兑 炮眼、放炮等任务。打一天风炮机,父子 婚还不到半年,妻子因为受不了无路的 现的最后期限到了,村里却仍然未筹够 三人的耳朵边就似有数不清的蝉鸣,一 艰辛也离家出走了。” 资金,别人都忙着杀猪过年了,杨兴刚 个冬天,耳朵听话都“背”了,在山上放 却落到了牵牛抵账的境地。“没有本事 炮,一点火就得飞快跑,草深剌厚,手上、 脸上全是剌扎的“花子”……说起放炮, 红的辣椒,还有那白色或棕色的羊群牛 都是点缀在巴斗山上的一道道亮丽 杨支书脸上满是自豪。“五年差不多放了 群,三千炮!炮声加上回声,一浪一浪,整个 风景。 巴斗山都吼得起了{” 经过杨兴刚多年的努力,全村产业 功夫不负苦心人!巴斗山村从1999 开发红红火火,共发展301线椒160亩, 年12月至2006年元月相继修通了巴斗 开发碰柑200多亩,养殖大户杨通富当 山崇山峻岭、悬崖陡峭的14.2公里“天 起了“羊司令”,发了“羊财”,全村从以 路”!按预算要260多万元}上面只支持 了70余万元,创造了人问修路的奇迹! 蓝图绘金山 如果说10年前的巴斗山是脱了毛 的凤凰,那么现在的巴斗山则是盛装转 世的孔雀!人们清楚地记得,巴斗山上 曾经的林海,曾经的参天大树,历经实 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几十年的消融已 损失殆尽,只剩下了莽莽荒山、斑斑秃 岭!但今天,巴斗山又恢复了茫茫林海, 勃勃生机带给村民们无尽的希望…… 2001年,泸溪县实施退耕还林工 程。杨兴刚深知靠山吃山的道理,把退 耕还林当作全村最大的产业、最根本的 出路来抓。他为村民们算大账,巴斗山 有万多亩山地,人均17亩多,全部退耕 还林、封山育林后,年人均政策性补贴 可达700多元,林木蓄积量折算现金收 入可达年人均3000余元。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他干方百计造 林。面对部分村民的疑虑,杨兴刚挨家 挨户开导,化解了村民心中的疑虑。为 了保证质量,他与村里其他村干部严把 技术关,做到“横成排,竖成列”。为了保 护巴斗山的植被,他铁面无私封山,组 织村民选举出3:g“巡山员”轮流看守。 扎实的工作造就了巴斗山如今这样葱 郁的植被。 如果说如今巴斗山茂密翠绿的树 林像是披在山上的一袭华丽的裘袍,那 全村红火的产业则像是镶嵌在这绿色 裘袍上的一朵朵金花。金黄的槿柑、鲜 前的年人均纯收入720元一跃递增为 2986元。在杨支书的带领下,堪称泸溪 “青藏高原”的巴斗山村实现了通路、通 电、通电话、通电视、通自来水。如今光 棍汉也不打光棍了,金凤凰飞进巴斗山 了……巴斗山村先后10次被评为全镇 “先进党支部”和“全县先进基层党组 织”:他本人先后8次被评为全镇“优秀 共产党员”和全县“优秀共产党员”,并 当选为县第十次党代会代表。他的动人 事迹在湘西自治州“创先争优”活动中 作为重大典型推广,先进事迹报告会在 全州引起强烈反响。 精神在延伸 杨支书告诉我,他的病是去年6月 发现的,按医生讲,“弄得不好可能就只 有二三年时间了。”说这话时,他表情是 那么平静,似乎不是在讲自己!他仍旧 很忙,看不出是一个身患绝症的人…… 巴斗山有两名非常困难的五保老 人,杨兴刚每个月都要从自己家里拿出 粮食给两位老人送去。到了冬天,他还 要给两位老人买炭取暖。为了让两位老 人没有心理负担,他说这些都是政府给 予他们的额外补贴照顾。笔者和杨支书 来到这两位五保户老人的家中时,老人 一看到杨支书便迎上来紧握住他的双 手说着:“你来了,你来了。”笔者向老人 表明来意,老人说:“杨支书是个大好 人,我们两个老人和他非亲非故,他一 直照顾了我们这么多年了,不得他帮 忙,我俩老日子难过哟。” 宽,适合养牛。”“巴斗山山高,山下的辣≮ 子到9月底都死了,我们山上朝南背风的 地方要推迟一个多月,种辣子相当好。” 听他说这些话时,我们默默感动于他已 经身患不治之症却还在考虑村民致富! 之后,他果然将一份请求养牛的报告送 到了县委书记手上,还接受了镇政府在 巴斗山建一百亩反季节辣椒生产示范基 地的任务。而在这期间,他的家庭正在遭 遇着新的不幸!他的儿子突然腰部剧疼 送到怀化治疗,他自己也因疝气病重到 县人民医院动手术。当镇党委书记杨永 忠到医院探望他时,还不能下床的他竟 然汇报起了村里的工作…… 采访杨支书,笔者已经感受到了他 声音的沙哑,不知道这是不是意味他病 情的恶化。但是,我们深深感受到的是 他想做事的急切与执著,让人充满敬佩 和心酸。谈起人生的愿望,他说,“住院 动手术有那么多人来看我,县委刘时进 书记都来了!一个农民活到这个份上,,,r 我很满足了……” , 杨支书虽然病倒了,但我们分明看… 见,他的精神沿着村里的大道在一路延- 伸开去。 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