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培征文2012.09
我和开发区共成长
1992年8月8日,淮安经济开发区正式成立了,18年后国务院正式批准淮安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是江苏开放型经济的一个亮点。开发区已经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成为开放和创新的一个重要载体。近年来,淮安经济开发区全力打造“南有昆山,北有淮安”台资集聚新高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开放型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淮安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一个强大引擎。
20年来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把握机遇,以更高的目标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吹响“二次创业”的嘹亮号角,勇当全市跨越发展的排头兵,加快了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在更高层次扩大开放,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城市,不断完善功能配套,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和管理服务水平,努力打造开放型经济的“示范区”、现代化新城区的“经典区”、各类高端人才资源集聚的“精华区”、高端产品荟萃的“精萃区”,为淮安市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开发区有关部门领导进一步增强开放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尽心竭力为落户开发区的企业和项目提供优质高效服务,这将全力助推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
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不仅注重经济发展,更注重人才培养和教育工作。把教育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超前规划,加大投入。“教育发展水平是区域发展最为关键的指标,也是最为重要的投资环境。”这是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党政领导的共识。最近几年来,开发区加大力度,合理规划从幼儿园到高职院校各个类别的学校。在高教园区的大学城,坐落着淮阴工学院、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食品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财金职业技术学院、淮阴商校等大专院校。这几年几个大专院校在淮安市委、市政府及开发区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得到快速发展,师资力量得到大幅度提高,人才培养模式得到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大幅提高,为开发区培养了大量合格的中高级技术人才,为开发区经济建设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使得教育、人才、经济发展相辅相成,形成了优势互补的格局。
开发区不仅重视高等职业教育,更加注重中小学基础教育。据悉,到目前为止,开发区已投入数亿元新建、扩建10多所中小学校。09年,投资1.2亿元建成的天津路小学开始招生,纳入淮安实小集团,由淮安实小派出校长和骨干教师。此外,李集中学与苏南发达地区的宜兴实验中学结对,富士康实验学校则牵手常州怀德苑小学……渠道多元,形式多样,让新建的学校一开始就跃上了较高的发展平台。
开发区的高速发展,给园区内每个人的生活都带来了实处。刘淑婉是我今年所带小班的一名小朋友,刚入园时刘淑婉的爸爸在一次家长会后和我有了第一次交流,因为同是从事教育工作,因此话题就聊开了。2005年刘淑婉的爸爸毕业后来到淮阴工学院工作,那个时候,大学城还处于建设中,周围的住宅、商业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善,交通也不够便利,他就暂住在学校的周转房里。经过几年的建设和发展,大学城初具规模,周围的生活设施、商业设施逐渐配套完善,交通也很便利。这几年刘淑婉的父母经过了买房、结婚、生子的幸福生活,孩子也顺利进入天津路幼儿园上学。什么是幸福,他们这样不就是幸福吗。在闲聊中可以听出他们非常感谢开发区政府,正是区内经济的快速发展,支持了他们学校的发展,也带动了天津路幼儿园的建设,而这提高了他们的收入并解决了孩子的教育问题,使得他们能够安心工作,没有了后顾之忧。
相信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目前开发区内,公司企业众多、配套的住宅小区林立、商业设施完善,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正是开发区20年发展的成果。20年风雨,20年奋进,20年图强,我们相信开发区的明天更美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