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解析高中地理课堂案例导入模式

来源:华佗健康网
2013一O9 课堂内外 解析高中地理课堂亲例导入模式 文,张治 摘要:“导入”是课堂教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俗语说“万事开头难”,“导入”若能引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唤醒他们的求知欲望,促进教学互动的先声,从而使学生产生力求掌握知识的理智感,集中注意力,使学生的心理活动处于亢奋 状态,才能潜移默化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从而形成爱好地理的良好学习风气。 关键词:地理课堂;导入;情境教学 当学生进入高中以后,往往在各种因素的引导下,自觉或不自 分析气候的垂直变化。引用“醉时不觉乾坤转,醒时才知星斗移” 巡天遥看一天河”来讲述地球公转、自转。 觉地产生地理是一门副课的错误想法,甚至大部分学生刚入高中, “坐地日行八万里,就给自己的“奋斗目标和爱好志趣”定位在理科上,充其量只要应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导入新课 付小高考即行。由此而来,这些学生谈不上有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内 多媒体可以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 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比 在需要,从而无法产生学习地理的积极动机,自然,明显地影响了 化静为动,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必修1《地球的运动》是教学的一个难点,也是中学地理一个最 其思维与主观能动性,结果,当然是觉得地理是不好学的。所以,如 如,大的难点,可以这么说:得“地球的运动”者得“地理”。在对这一单 何设计地理课堂的导入去激发学生产生地理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对 元进行教学时,利用制作的课件,把地球的自转、公转、方向、晨昏 地理教学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线、黄赤交角等等内容用动画形式体现出来,使抽象内容变得更直 运用教师的亲身经历,导入新课 观,有利于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效果就更明显,这样的教学, 在新课教学中,假如教师叙说与课堂教学有关的自身经历的 可把学生带入特定的课堂教学情境中去,形成一种崇尚知识,努力 故事,更能紧紧抓住学生的“心”,引导学生主动追求知识,从而达 探求地理知识的一种良好氛围。 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我在讲地球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时,为 实践证明,地理对学生来说并不是难学而是不愿学,如何激发 了吸引学生的眼球,在上课之前我把大学里参加教育实习的时候 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课堂导入尤为关键。所以在新课程的创新教 一、在华山和泰山上面拍韵照片展示给大家看,在看的过程中还向大 学中,教师在导语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家描述了自己当时爬山的感受,学生不仅看得很专注,而且对学习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变“苦学”为“乐学”。 地理也产生了很大的兴趣。这种教学,不仅简洁明了,而且善于把 由此形成教与学的良好循环,达到促进学生学习意识的转化,掌握 学生的“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相结合,促其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转 正确的学习方法。 化”,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学习。 二、赏析诗文。陶冶学生情趣。导入新课 参考文献: [1]杨新.地理教学论.湖南师范大学,2000—10. [2]刘宁.地理教学如何引导学生做课堂主人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如,在讲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的时候,以一首诗导入“千锤万凿 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出深山,烈火焚烧只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引 2000(02).(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中学) 师总结:我们的生活凝结着科技发展的成果,科技的发展改善了我 进入原子时代。学生只有勇于求异,敢于标新立异,才能培养勇于 敢于创造的独创精神,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取得成效。 们的生活,使我们更方便、更快捷。这时,有位学生冷不防地冒出一 探索、周川在《科学的教育价值》一书中说:“如果说,思维是人的智 句“电视机会爆炸。”我思考了一会,想通过引导,锻炼一下学生的 批判性思维。首先肯定了这位别出心裁的同学,并说明这可能是质 慧中最美丽的花朵,那么科学思维就是这朵花里最高贵的花蕊。换 言之,如果承认科学知识是人的最高智慧的结晶,那么科学思维则 是这个结晶体内最活跃的晶核。”创新思维就是一种科学思维。所 量问题,也可能是使用不当的原因。接着,让学生深入讨论“科技的 发展也会给我们带来危险和灾难吗?”同学们进一步举例:计算机 以,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势在必行,需要我们为之进行 网络——有些人痴迷网游;手机上网——有些同学通宵达旦看小 不懈努力,我们坚信只要深入贯彻实施创新教育理念,大胆改革, 说;汽车普及——碳排放,污染环境;修建核电站——核泄露…… 勇于实践,学生的创造能力定会得到长足发展。 师生共同总结: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应该合理、有效、可持 续地开发和利用,尽最大努力预防和避免危害的发生。通过师生的 参考文献: [1]王靖靖.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学问,2009(20). 交流、讨论,学生逐步掌握了辩证法,锤炼了创造性思维。 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异心,而思维的求异 [2]朱侠.新课标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几点做法.考试周刊, 2010(34). [3]朱洁.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思考.现代教育科学, 往往是创造的开始。在教学中我们要宽容学生的异,允许学生提出 2012(06). 独特见解,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以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独 心说”,爱因斯坦超越牛顿经典力学理论,创立相对论,从而使人类 [4]胡庆芳.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品质的课堂实践研究.教育理论 创精神。历史告诉我们,哥白尼否定封建教会的“地心说”提出“日 与实践,2012(02). (作者单位 苏州市吴江区北厍中学) 一6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