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边沟首件工程施工总结报告
排⽔边沟⾸件⼯程施⼯总结报告1、⼯程概况
本合同段起点桩号为K0+000,终点桩号为K25+415.871,路线全长25.969公⾥。其中K0+000~K1+070段为完全利⽤城镇道路,长度1.07km,实际建设⾥程为24.899km。为了确保我合同段内的边沟⼯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及技术标准,根据我项⽬部对现场实际情况的深⼊考察选取K19+380-K19+550段排⽔边沟为⾸件⼯程。2、⾸件⼯程意义
通过排⽔边沟⾸件⼯程施⼯,确定劳动⼒、机械设备等的最佳组合,以及各⼯序之间的衔接,并以此为依据指导全施⼯段排⽔边沟施⼯,确保⼯程质量。为了能尽快使排⽔边沟的施⼯步⼊正轨,我标段进⾏了排⽔边沟⾸件⼯程施⼯,安排⼯程技术⼈员全过程旁站,监理⼯程师参与全过程监控,确保排⽔边沟进场原材料为合格原材料,排⽔边沟砼严格按照实验配合⽐拌制,砼强度、外观质量均达到设计规范要求。3、施⼯准备
3.1边坡防护⼯程安排及⼯期⽬标
我部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取K19+380-K19+550段排⽔边沟作为我部排⽔边沟⾸件⼯程。计划开⼯时间:2018年6⽉23⽇开⼯,2018年7⽉2⽇完⼯,计划⼯期10天。3.2⼈员组织
3.2.1为保证排⽔边沟⼯程施⼯质量,在施⼯前应对现场施⼯技术⼈员特别是⼀线操作⼯⼈的技术⽔平加以提⾼。⾸先对所有参与施⼯的⼈员进⾏严格技术交底,使其充分掌握具体施⼯⼯艺,树⽴质量第⼀的意识。组织以项⽬总⼯为主的技术培训会,使操作⼯⼈对挂⽹喷砼技术熟悉掌握,做到⼼中有数,使⼯⼈充分了解施⼯⼯艺,做到施⼯有序,保证现场施⼯在受控、有序进⾏。
3.2.2 其次严格作业值班制度,保证现场每⼀作业时间段内都有主要施⼯负责⼈进⾏现场管理和技术指导⼯作,投⼊⾜够的施⼯⼀线⼈员,保证⼯⼈轮班作业,不搞疲劳战术。
3.2.3 本⼯程管理⼈员配备如下表所⽰:
本分项⼯程⼈员配备:测量、⼟⽅施⼯、及配套辅助⼈员,如下表所⽰:
3.3技术准备
(1)路基施⼯完毕,边坡刷坡已完成。
(2)根据结构尺⼨,准备好模板,由技术⼈员对模板进⾏验收。(3)现场技术⼈员、施⼯⼈员必须熟悉施⼯图纸。
(4)测量放样,根据图纸要求放出边沟中线位置,再由中线及边沟尺⼨确定具体位置,并向监理报验合格后进⾏沟底开挖的施⼯。3.4机具准备
4、施⼯⽅案与技术措施4.1排⽔边沟施⼯⼯艺流程
施⼯准备→测量放样→基坑开挖→⾃检→报监理检验→⽀模→报监理检验→C25砼底板现浇→⽀模→C25砼沟⾝现浇→拆除模板→养⽣→沟背回填。4.2施⼯场地准备
①测量放线,定出桩位中⼼线及开挖边界线。
②清除边沟⽤地范围内的树桩、杂草、垃圾等所有障碍物;在基槽周围挖设排⽔沟,排除地表⽔。4.3基槽开挖
测量⼈员将基坑开挖边线放好后,采⽤挖掘机开挖基坑,挖⾄离基底还有5~10cm时,改⽤⼈⼯开挖⾄设计标⾼并清理基底。4.4 C25底板施⼯
1、基底经监理检验合格后安装模板,模板固定要牢固,结构尺⼨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按(10~15m)设置沉降缝。2、模板采⽤⽊模配D48×3.5钢架管横、竖龙⾻加固。
3、振捣:采⽤砼振动棒振捣,快进慢出,间距30~50cm,振动棒离模板5~10cm 振捣,振捣⾄砼不在下沉和不在冒泡就说明砼已经振捣密实。4.5 C25墙⾝施⼯
1、测量放样:底板浇筑完成后,根据设计图及现场⾼程放出两侧沟⾝浇筑边线。2、模板安装
①模板采⽤⽊模,禁⽌使⽤有缺⾓、破损的模板。
②保证混凝⼟结构和构件各部分设计形状尺⼨和相互间位置正确;
③具有⾜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承受新浇筑混凝⼟的重⼒侧压⼒及施⼯中可能产⽣的各项负荷。④模板的接缝不得漏浆;在浇筑砼前,模板应光滑。
⑤模板与砼的接触⾯应清理⼲净并涂刷脱膜剂,模板使⽤后应按规定修整保存。⑥模板之间粘贴双⾯不⼲胶带,以减⼩模板缝防⽌漏浆,以保证砼⾯的观感质量。
⑦模板采⽤M14×500螺栓与预埋钢筋拉结配D48×3.5钢架管横、竖龙⾻加固,并配以⼤号蝶形卡紧固,对拉螺杆按1000×500的间距布置,紧贴模板的竖向龙⾻间距不得⼤于500㎜。3、浇筑砼
①混凝⼟浇筑前应做好如下准备⼯作:
a)制定浇筑⼯艺,明确结构分段分块的间隔浇筑顺序,浇筑由底往⾼⼀次浇筑完成。b)施⼯前应仔细检查模版的紧固程度。
②边沟混凝⼟统⼀在拌合站拌制,采⽤混凝⼟运输车运⾄现场浇筑,浇筑混凝⼟时应符合下列要求:a)混凝⼟采⽤沿槽浇筑,浇筑过程中,选⽤C25砼,严格控制配合⽐。保证结构物的质量。
b)混凝⼟浇筑应连续进⾏。当因故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应⼩于前层混凝⼟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的时间。
c)在浇筑混凝⼟过程中或浇筑完成时,如混凝⼟表⾯泌⽔较多,在不扰动已浇筑混凝⼟的条件下,采取措施减少泌⽔。d)浇筑混凝⼟期间,应设专⼈检查模板稳定情况,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应及时处理。e)浇筑混凝⼟时,应填写混凝⼟施⼯记录。③混凝⼟振捣
a)混凝⼟浇筑过程中,随时对混凝⼟进⾏振捣并使其均匀密实。采⽤插⼊式50型振动棒经⾏振捣,混凝⼟振捣密实,振捣过程中快插慢抽。⽆漏振,⽆蜂窝⿇⾯等。
b). 混凝⼟振捣过程中,避免重复振捣,防⽌过振。应加强检查模板⽀撑的稳定性和接缝的密合情况,防⽌在振捣混凝⼟过程中产⽣漏浆。c)采⽤机械振捣混凝⼟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采⽤插⼊式振捣器振捣混凝⼟时,插⼊式振捣器的移动间距不宜⼤于振捣器作⽤半径的1.5倍。
2)避免碰撞模板。
3)每⼀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宜为20~30s,以混凝⼟不在沉落,不在出⽓泡、表⾯呈现浮浆为度,防⽌过振,漏振。4)混凝⼟振捣完成后,应及时休整、抹平混凝⼟标⾼控制⾯,待定浆后再抹第⼆遍并压光。抹⾯时严禁晒⽔,并应防⽌过渡操作影响表⾯层混凝⼟的质量。尤其要注意施⼯抹⾯⼯序的质量保证。4.6沟背回填及沉降缝设置
当墙⾝混凝⼟达到设计强度85%以上时进⾏挡⼟墙墙背回填,以确保混凝⼟墙体的质量。墙背回填材料采⽤透⽔性填料,按15cm⼀层分层填筑夯实。4.7混凝⼟养护
拆模后混凝⼟养护期间,重点加强混凝⼟的湿度和温度控制,及时对混凝⼟暴露⾯进⾏洒⽔养护,并保持暴露⾯持续湿润。混凝⼟养护期间,采取包裹、浇⽔两种⽅式相结合。通过喷淋洒⽔措施进⾏保湿、潮湿养护,保证各结构⾯不⾄失⽔⼲燥。拆模后,采取塑料薄膜整体包裹砼体,砼体周边塑料薄膜⽤绳扎紧并细⼟陪紧。混凝⼟养护期间,对混凝⼟的养护过程做详细记录,并建⽴严格的岗位责任制。4.8混凝⼟拆模
混凝⼟拆模时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提出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侧模应在混凝⼟强度达到2.5Mpa以上,且表⾯季棱⾓不因拆模⽽损失时,⽅可
混凝⼟拆模时间除需考虑拆模时的混凝⼟强度应满⾜上⼀条的规定外,还应考虑拆模时混凝⼟的温度(由⽔泥⽔化热引起)不能过⾼,以免混凝⼟接触空⽓时降温过快⽽开裂,更不能在此时浇筑凉⽔养护。混凝⼟内部开始降温以前以及混凝⼟内部温度最⾼时不得拆模。
拆模宜按⽴模顺序逆向进⾏,不得损伤混凝⼟,并减少模板破损。5、质量检验
经⾃检、监理抽检,砼强度合格率100%,⽔沟外露混凝⼟表⾯平整,⽆蜂窝、⽆⿇⾯现象,⽆明显⽓泡。外露混凝⼟⾊泽⼀致,接缝平滑顺接,线形基本直顺美观。6、⼏个异常情况的处理(1)排⽔沟表⾯有少许⽓泡。(2)⽔沟顶⾯局部平整度。(3)局部线型不顺直;
为避免以上问题重复发⽣,我项⽬部决定在今后的路基填筑施⼯中采⽤以下措施保证路基质量:
(1)模板表⾯清理⼲净,不得粘有⼲硬⽔泥砂浆等杂物;浇灌混凝⼟前,模板缝隙,⽤油毡纸、腻⼦等堵严;选⽤长效的模板隔离剂: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混凝⼟分层均匀振捣密实,⾄排除⽓泡为⽌。
(2)严格按施⼯要求操作,灌筑混凝⼟后,根据⽔平控制标专或弹线⽤抹⼦找平、压光,终凝后浇⽔养护;模板有⾜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在坚实地基上,有⾜够的⽀承⾯积,并防浸⽔,以保证不发⽣下沉;(3)对于曲线路段的边沟,5—10m布设⼀个控制桩,保证曲线圆顺。7、排⽔边沟施⼯注意事项
(1)现浇混凝⼟边沟施⼯时要控制好边沟的断⾯尺⼨,严格按照施⼯设计图及规范要求进⾏施⼯。
(2)现浇混凝⼟边沟模板⽀设过程中,⽀撑系统要牢固,不可将斜撑设置在另⼀侧已浇筑的沟⾝上部;若两侧同时浇筑则应保持两侧墙⾝相互间的整体稳
(3)现浇混凝⼟边沟在砼浇筑时,振捣要均匀,且不可长时间在同⼀位置振捣避免震动太⼤引起模板变形;另外注意将掉在路⾯的混凝⼟及时清理、冲洗⼲净,严禁污染路基路⾯。
(4)在沟⾝模板拆除时要轻慢进⾏,避免损坏边沟棱⾓,模板拆除后及时⽤毡布或⼟⼯布覆盖并洒⽔养⽣。(5)钢筋混凝⼟预制盖板施⼯时控制好保护层厚度、强度、混凝⼟的坍落度,另外振捣要密实,收⾯要平整。
(6)边沟盖板在安装时沥青油⽑毡垫层在边沟顶垫平。8、⾸件⼯程施⼯技术总结
⾸件施⼯前,对施⼯前的原材料进⾏送检,并达到要求。对现场搅拌站各项功能进⾏调试,使其达到施⼯使⽤的要求。测量队依据设计图和现场情况,使⽤全站仪逐点放样,对边沟中线撒灰线,并按检验标准进⾏了检验。对参加排⽔边沟施⼯作业的⼈员,从设计图、施⼯技术要求进⾏了施⼯前的技术交底,掌握施⼯要点,关键⼯序及衔接,检测项⽬及技术指标,做到⼈⼈⼼中有数,杜绝违反施⼯规范的现象发⽣。根据排⽔边沟⾸件⼯程施⼯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在下⼀步的路基边沟施⼯中会加⼤⼒度检查各项施⼯的准备情况,提前发现问题、提前处理问题,将施⼯隐患完全排除。同时在后续施⼯中我们将发扬⾸件⼯程中的优点,继续改进和优化⼯艺⽅案,杜绝在⾸件⼯程的问题再次发⽣,吸取施⼯中的经验、教训及时调整不能满⾜施⼯要求的⼈、机、料和施⼯⼯艺等,通过上述措施减少了质量通病的出现,优质安全的完成我项⽬部所有的施⼯。本成果可以指导⼤⾯积排⽔边沟的施⼯,我们将把此⾸件⼯程成果推⼴和⽤在以后的施⼯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