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题
初一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季梁)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①,方②北面而持其驾③,告臣曰:‘吾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④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⑤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注解:①小行(háng):大路。②方:正在。③抱持其驾为:拿着缰绳,驾为着他的车子。④奚为:何为,搞什么。⑤御者:车夫。18、译者以下句子。
①吾欲之楚。②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19、①用一个成语概括本文内容,这个成语是②读了这则短文后,你受到什么启发?
七、铁杵磨针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回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反问之,曰:\\欲并作针。\\太白美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存有武氏岩。
注:[媪](ǎo)年老的妇人。[杵](chǔ)棒槌。[卒业]完成学业20、加点词的意思去:()方:()欲()还:()21、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么
1)反问之,曰:\\欲并作针。\\)2)研习而时习之()22、译者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23、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
魏武将见到匈奴并使,自以行陋,严重不足雄远国,并使崔季代,帝自手笔公床头。既许,而令间谍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手笔人,此实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捕此使。《世说新语知书》 4、简要分析魏王是个怎样的人。(3分)
5、“手笔”流传下来已沦为一个紧固词语。不密词典,恶搞斟酌的读法,对“手笔”展开表述(4[斟酌]传说唐代诗人贾岛骑着驴搞诗,获得“鸟宿池边一棵,僧敲打月clades”两句。第二句的“敲打”字又想要转用“发推”字,犹豫不决,就用手作发推、敲打的样子,无意中遇上了韩愈,向韩愈表明原委。韩愈想要了一会儿说道,用“敲打”字不好
(载于《苕溪渔引丛话》卷十九惹来《刘公嘉话》)。后人就用“斟酌”去比喻推敲字句,反反复复揣摩。基准:反复推敲/斟酌词句。
[捉刀]6、用“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一成语形容文中的魏王是否恰当?为什么?(3分)7、用匈奴使的眼光,对魏王作一个肖像描写。(4分) 指着那床头手笔人,十一、写作下面文段,提问12――14题(14分后)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回去南海,无人知晓几千里也,僧富者无法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刘不如蜀鄙之僧哉?就是故聪与俊,李元度而不容恃也;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晕与和正,可限而不容减半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12、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8分)①蜀之鄙有二僧:_________②吾欲之南海:__________..
③刘不如蜀鄙之僧哉:________④就是故聪与俊___________...13、译者划出横线的语句。(2分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作者分别举“贫者”“富者”的例,采用的是一种________方法,这样写,是为了说明人之为学,关键在____________。(4分)
十二、王冕僧寺开卷《宋学士文集》(15分后)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
出营坐佛膝上,执策百花长明灯念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狂暴,;冕小儿,恬若无人知晓。15、融合文意,表述以下句中加点的词。①窃入学比涅②辄逐字逐句..③儿痴如此④恬若不见踪影..⑤父怒挞之⑥曷不听到其所为?.. 16、翻译下列句子:
王冕者,诸暨人。夜出营坐佛膝上,执策百花长明灯念之
17、从本文中可以看出,王冕后来之所以成为著名的画家、诗人,其根本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8至19题(10分)
(季梁)往见到王曰:“今者臣去,见到人于大行①,方②北面而抱持其驾为③②,宣告臣曰:‘吾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④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荣,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⑤仁义!’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离耳。”
注释:①大行(háng):大路。②方:正在。③持其驾:拿着缰绳,驾着他的车子。④奚为:何为,做什么。⑤御者:车夫。18.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吾欲之楚。②马虽荣,此非楚之路也。
19.(6分)①用一个成语概括本文内容,这个成语是②读了这则短文后,你受到什么启发?
十四、写作下面一段文言文,顺利完成20至22题(13分后)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2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解]1菱:又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喝。2挤:因为。20.认知文中加点词语,顺利完成题目。(6分后) (1)席上食菱(2)欲以去热也..
21.用现代汉语表述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后)夫菱出生水而曰土产,此坐强无人知晓以为言也.
22.阅读本文,说说你对北人”强不知以为知”的看法.(3分) 参考答案一、《请君入瓮》
周兴和丘神藓匣锬狈矗太后让来俊臣来审讯他。来俊臣趁着跟周兴一边吃饭一边研究事情的当
口,对周兴说道:“犯人大多不敢供出,应实行什么办法?”周兴说道:“这很难,拎一个小坛子,用炭火在周围煮,使犯人入至里边,什么事敢于不宣称!”“来俊臣于是打听去一个小坛子,按魏玄同的方法周围飘扬炭火,东站出来对周兴说道:“宫内有人递状辞举发你诛杀,恳请兄躲到这大坛子里回去吧!”周兴惊恐万状,连忙跪拜无罪。 一、1、正在,正当2、承认3、应当4、于是,就二、1、代词,代周兴2、代词,代囚犯三、l、周兴说:“这很容易!拿一个大坛子,用炭火在周围烤,让犯人进到里边,什么事敢不承认!”2.于是站起来对周兴说:“宫中有人递出状辞检举你,请你进到这大坛子里去吧!”四、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二、《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孔融被拘捕,朝廷内外非常惊愕。当时孔融的儿子小的九岁,大的八岁。两个儿子还和原来一样在玩玩金玉绑游戏,一点惧怕的样子都没。孔融对使者说道:“期望罪责仅限于自己一身,两个儿子可以挽回损失性命吗?”他的儿子淡然地进谏说道:“父亲难道见过沉没的鸟巢下面除了完备铲刀的鸟蛋吗?”不一会儿拘捕他们的人也到来了。 一、1、逮捕2、希望3、同“否”4、不久
二、1、父亲难道看见过沉没的鸟巢下面除了完备铲刀的鸟蛋吗?2、两个儿子仍然在玩玩金玉绑游戏,一点惧怕的样子都没。三、覆巢并无岂可。比喻整体祸及,个体无法幸免。《鲁人曹沫》
译文:曹沫,是鲁国人,凭借勇力侍奉鲁庄公。庄公喜好勇士,曹沫为鲁国将军,与齐国作战,三战三败。鲁庄公害怕了,就献上遂邑这块地方求和,但仍然用曹沫为将。齐桓公答应和鲁国在柯地会盟订约。桓公与庄公已经在坛上订了盟约,曹沫手持匕首胁迫齐桓公,桓公左右没有人敢动手,问道:“你想干什么?”曹沫说:“齐国强鲁国弱,而贵国侵犯鲁国也太过分了。现在鲁国城墙塌坏就能压到齐国国境上,大王一定要考虑考虑这件事!”桓公于是答应全部归还鲁国被侵占的土地。桓公说完话,曹沫就扔掉匕首,走下盟坛,朝北回到群臣的位置上,脸色不变,言辞从容如故。桓公大怒,要背弃自己的誓约,管仲说:“不可。贪图小利来使自己快意,在诸侯中失去信义,失去各国的帮助,不如给它。”这样,桓公就割还了侵占的鲁国领土,曹沫三次战役所失去的土地,全部都还给了鲁国。1、(1)、来(2)、在(3)、失去(4)、通“背”,违背(5)答应2、(1)、你想干什么?(2)、现在鲁国城墙塌坏就能压到齐国国境上,大王一定要考虑考虑这件事。3、他们“为知己者死”的道德准则和守志不屈的人格魅力。(言之成理即可)《马价十倍》 译文:有个买骏马的人,相继三天在市场上东站着卖马,结果没一个识马的。他前去谒见伯乐,说:“我存有一匹骏马想买下,可是相继三天在市场上东站着买,没有人去反问一声,我期望您回去围著马转一圈看一看,返回的时候再回过头来看看,我愿送给您一早晨的费用。”伯乐于是回去市场上环绕着马看看了一圈,返回的时候又转头来看一会,结果一天之中马的价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