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CAN总线在燃料电池轿车电动空调系统中的应用

来源:华佗健康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33卷 第l7期 Vo1.33 No.I7 计算机工程 2007年9月 September 2007 Computer Engineering ・工程应用技术与实现・ 文章缩号。1000 ̄3428(2007)17---0257---02 文献标识码:A 中圈分类号 TP336 CAN总线在燃料电池轿车电动空调系统中的应用 蒋伟。,鄣家虎 ,王振亚 (1.安徽理工大学电气工程系,淮南232001;2.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上海200072;3.同济大学汽车学院,上海200092) 摘要:介绍了CAN总线在燃料电池轿车中的具体应用,通过研究CAN协议的原理及应用技术,根据燃料电池轿车辅助系统控制策略的 要求,设计了新的CAN线应用层协议。该协议对网络信息进行了分类及合理的优先权分配,而且在CAN2.0的基础上重新定义了标识符, 实现了广播式和点对点的通信。讨论了以Philips公司8位单片机P89C58X2FN为核心的CAN总线智能节点的软硬件实现。 关翻:燃料电池轿车;CAN;协议 Application of CAN in Electrical Air Condition System 0fFuel Cell Vehicle JIANG Wei‘,GUO Jia.hu ,WANG Zhen.ya3 (1.Department ofElectricalEngineering,AnhuiUniversity ofScience andTechnology,Huainan 232001; 2.College of Mechatronics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Shanghai University,Shanghai 200072; 3.College of Automobile,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 200092) [Abst ̄ctl This paper introduces n aapplication of CAN of fuel cell vehicles.A new CAN application layer is designed for the control network of fuel cell vehicles.Messages in the network are classified and he tpriorities of messages are assigned according to heitr classes with he tredefined ID ielfd of CAN2.0.The protocol includes speciic destfination communications and broadcast communications.The hardware and software of CAN is discussed emphatically,which is designed based on P89C58x2FN of Philips. [Key wordsl fuel cell vehicle;controller rea network(CAN);praotocol 在油价飙升的今天,燃料电池汽车作为“绿色新能源车”, 已经成为国内外厂商纷纷竞逐的一种时尚。它采用电一电混合 动力系统方案,以燃料电池发动机为主要动力源,配以高功 率锂电子电池,能够回收下坡和制动能量,因此,具有零排 放、效率高、噪声低和动力性好等特点。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总线是一种串行多主站控制器局域网总线和有效支 持分布式控制或实时控制的串行通信网络。燃料电池汽车上 电磁干扰相当严重,为保证各ECU之间能够安全通信,设计 了符合燃料电池汽车控制要求的CAN网络应用层协议,并给 出了一种软硬件的实现方案。 总线 圈1奎科电il轿车籍髓系统同络拓扑鳍构 表1籍髓系统总线节点定义 节点名称 阿桥 VMS Air Conditioner 地址 J 88 160 目的寻址的报文编号 卜J0 J71—175 l燃料电池轿车辅助系统网络的设计方案 1.1燃料电池轿车辅助系统同络拓扑结构 燃料电池轿车整车总线通信网络分为动力总线和辅助系 统总线(BA),其中,辅助系统共有6个节点,分别是车辆控 Driver Vehicle Interface 161 162 176—1 80 1 81—1 85 辅助系统 子网 Electric Center Water Cooling System Display 163 J64 1 86~190 J9 J~195 制器(VMS)、空调控制器(air conditioner)、驾驶员车辆接I:1 (driver vehicle interface)、电源控制中 i ̄,(electric center)、水冷 系统控制器(water cooling system)和信息状态显示器 (display)。车辆控制器VMS具有2个CAN总线端I:1,作为 网桥负责连接辅助系统总线和动力总线。 1.2 CAN同络遥信管理及控制策略 网络周期性正常通信方式:各零部件控制单元目前只与 整车控制器(VMS)之间进行周期性通信,各零部件ECU之间 基金硬日: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基金资助项目(04DZ15011) 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每个ECU节点 至少应有一个名称和一个与之关联的地址,名称表示了所执 行的主要功能,地址为报文规定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提供了 根据。 本协议中辅助系统总线节点地址定义如表1。 作者筒介:蒋伟(1982--),男,硕士研究生,主研方向:电力电子 与电力传动,汽车自动空调控制;郭家虎,副教授、博士研究生; 王振亚,副教授 收稿日期:2006—10—23 E-mail:jwauto@163.corn 一257—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不进行通信。 辅助系统子网 目前采用 125Kb/s的通 信速率,整车 控制器初始运 行后,每隔 30ms发送其 数据帧,各部 件收到VMS 发来的第1 帧, 延迟 5 【188一(节点 地址+23)]ms, 马上发送其自 身数据给 VMS,在一个 周期里只发送 一圈2 CAN接口胄c理圈 次(在收到VMS数据后的30ms内)。当汽车零部件发生故障后,各相关控制器具有故障数据 82C250,光电耦合器6N136。 3燃料电池轿车辅助系统CAN通信软件设计 燃料电池轿车辅助系统CAN通信软件设计主要分为以 下几个部分: 记录功能,对于相关故障,以事件触发的方式在线通知整车 控制器,并通过VMS发送到显示模块进行故障指示。 1.3控 网络的应甩层协议 本协议参照CAN2.0规范,采用了扩展信息帧的报文格 式,标识符(ID)为29位,主要对CAN2.0的仲裁场进行了重 新定义,分配如表2所示。其中,优先级为3位,可以有8 (1)初始化子程序 初始化子程序主要完成工作方式的设置、接收滤波方式 的设置、接收屏蔽寄存器AMR和接收代码寄存器ACR的设 置、波特率参数设置和中断允许寄存器IER的设置等。 (2)发送子程序 个优先级;R一般固定为0;DP固定为0;8位的PDU FORMAT 为报文的代码;8位的PDU SPECIFIC为目标地址或组扩展; 8位的SOURCE ADDRESS为发送此报文的源地址。 表2报文结构 IDENTIFIER IDENTIFIER EXTENS10N PDU SRR lDE PDU PDU S0URCE PRIORITY R DP FORMAT FORMAT SPECIFIC ADDRESS 3~l l l 8~3 2~l 8~l 8一l 发送子程序负责节点报文的发送,发送时用户只须将待 发送的数据按指定格式组合成一帧,报文送入SJA1000发送 即可。当然,在往SJA1000发送缓存区送报文前,必须先作 一些判断。 (3)接收子程序 接收子程序负责处理节点报文的接收以及其他情况,接 收子程序比发送子程序略复杂一点,因为在接收报文的过程 2燃料电池轿车辅助系统CAN通信硬件设计 2.1棱心芯片 在燃料电池轿车辅助系统中,以空调控制器这个节点为 例,它的核心芯片选用Philips公司的高性能8位微处理器 中同时要对诸如总线脱离错误、报警接收溢出等情况进行 处理。 4结束语 燃料电池轿车CAN应用层协议已在超越系列燃料电池 P89C58X2FN。无论从处理能力,存储容量,还是外围资源 以及网络可扩展性方面来评价,P89C58 X2FN都是一款出色 轿车上得到成功验证。结果表明,协议具有可靠性高、网络 负载小和通信实时性好等特点。与普通的CAN总线应用电路 设计相比较,基于本网络协议的软硬件设计简单易行,抗干 的微处理器,适用工控电子等各个领域。 2.2网络硬件的要求 (1)CAN总线通信电缆采用屏蔽双绞线(阻燃0.5mm), 由双绞线CAN—H、CAN—L和屏蔽线CAN—SHLD组成; 扰性强,可以很好地实现燃料电池轿车的控制策略。 参考文献 l邬宽明.CAN总线原理和应用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 大学出版社,l996. (2)网络线CAN—H和CAN—L在各部件的插座里各有2 个插针,分别为一进一出; (3)所有节点均有光耦隔离,总线驱动均采用Philips的 PCA82C250芯片(1MHz,抗干扰性强),并且光耦与 PCA82C250的电源须隔离; (4)电缆屏蔽层在车内连续导通,要求每个部件的网络插 座有屏蔽层的接头。 2.3 CAN接口电路 2苏凯,刘庆国,陈国平.MCS一5 l系列单片机系统原理与设计fM】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3. 3 Suzuki Electric Vehicle Air Conditioning[J].Automotive Engineering,1996,l 8(9):1l 3—117. 4 Tindell K w_Hansson H.Wellings A J.Analysing Real—time CAN总线硬件电路如图2所示。主要由4部分所构成: Communications:Controller Area Network[C]//Proc.of Real—time Systems Symposium.1994:259—263. P89C58×2FN,CAN通信控制器SJA1000,CAN总线收发器 一25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