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石膏衬垫[实用新型专利]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09032784 U(45)授权公告日 2019.06.28
(21)申请号 201820507812.9(22)申请日 2018.04.11
(73)专利权人 河南亚都实业有限公司
地址 453400 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县建蒲西
路234号(72)发明人 韩立涛 张正男 王华栋 闫钧
张瑞芳 段书霞 石沛龙 付迎坤 常聪 苏军胜 (51)Int.Cl.
A61F 5/05(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5页
CN 209032784 U(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多功能石膏衬垫(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石膏衬垫,包括气囊组件、设置在气囊组件外表面的保护层以及设置在保护层后侧的复合层;所述的气囊组件包括充气气囊连通管和若干个充气气囊,充气气囊连通管横向设置,若干个充气气囊从左至右竖向均匀间隔设置且位于充气气囊连通管下方,每个充气气囊的上部均通过连接导管与充气气囊连通管连通,位于每个充气气囊的上部设置的连接导管两侧的充气气囊连通管上均设置有转动阀门;复合层包括外罩和设置在外罩内的填充层、活性炭层和柔性材料层。本实用新型既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和防水性能,又能有效防止患者受伤部位消肿后造成的石膏板松动现象。
CN 209032784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多功能石膏衬垫,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囊组件、设置在气囊组件外表面的保护层以及设置在保护层后侧的复合层;所述的气囊组件包括充气气囊连通管和若干个充气气囊,充气气囊连通管横向设置,若干个充气气囊从左至右竖向均匀间隔设置且位于充气气囊连通管下方,每个充气气囊的上部均通过连接导管与充气气囊连通管连通,位于每个充气气囊的上部设置的连接导管两侧的充气气囊连通管上均设置有转动阀门,转动阀门包括滑动连接的圆柱形的左阀体和右阀体,左阀体的左端面设置有充气气囊连通管滑槽,左阀体左侧的充气气囊连通管通过充气气囊连通管滑槽与左阀体连接,左阀体的右端面设置有环形的右阀体滑槽,右阀体的左端面设置有环形的左阀体滑块,右阀体的右端面设置有充气气囊连通管滑槽,左阀体和右阀体均沿轴向偏心设置有气体通孔,右阀体右侧的充气气囊连通管通过充气气囊连通管滑槽与右阀体连接,左阀体和右阀体上的气体通孔均位于对应的充气气囊连通管的端面所在范围内;充气气囊连通管最左端设置有突出于保护层的充气管,充气管的上端设置有充气阀门,充气管的下端与充气气囊连通管连通;保护层包裹在气囊组件外表面,保护层的后侧设置有复合层连接结构,保护层通过复合层连接结构与复合层连接;所述的复合层包括外罩和设置在外罩内的填充层、活性炭层和柔性材料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石膏衬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气管上端设置的充气阀门通过气源连接导管连接气源的输出口,气源连接导管上设置有单向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石膏衬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层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透气孔,透气孔位于气囊组件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石膏衬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源采用微型气泵或按压式气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石膏衬垫,其特征在于:任意两个相邻的充气气囊之间的保护层上均设置有剪裁线,且剪裁线位于这两个充气气囊中左侧充气气囊的右侧所设置的转动阀门与这两个充气气囊中右侧充气气囊的左侧所设置的转动阀门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石膏衬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层连接结构采用粘扣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石膏衬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充层前表面设置有均匀设置有若干组凹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石膏衬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层表面设置有防水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石膏衬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层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透气孔。
2
CN 209032784 U
说 明 书一种多功能石膏衬垫
1/3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石膏衬垫。
背景技术
[0002]目前, 医生在对骨折患者进行处理时,往往会使用石膏进行固定,以防止患者因移动碰撞等意外情况造成患者恢复不佳,同时,石膏衬垫也能预防因石膏压迫可能导致的压疮、缺血性挛缩、溃烂和感染等症状。现有的石膏衬垫大多采用棉花、棉纸等材料制成,透气性能差,防水性能差。另一方面,随着患者受伤部位消肿,在受伤部分设置的石膏板可能产生松动,降低了石膏固定效果。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石膏衬垫,既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和防水性能,又能有效防止患者受伤部位消肿后造成的石膏板松动现象。[0004]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0005]一种多功能石膏衬垫,包括气囊组件、设置在气囊组件外表面的保护层以及设置在保护层后侧的复合层;所述的气囊组件包括充气气囊连通管和若干个充气气囊,充气气囊连通管横向设置,若干个充气气囊从左至右竖向均匀间隔设置且位于充气气囊连通管下方,每个充气气囊的上部均通过连接导管与充气气囊连通管连通,位于每个充气气囊的上部设置的连接导管两侧的充气气囊连通管上均设置有转动阀门,转动阀门包括滑动连接的圆柱形的左阀体和右阀体,左阀体的左端面设置有充气气囊连通管滑槽,左阀体左侧的充气气囊连通管通过充气气囊连通管滑槽与左阀体连接,左阀体的右端面设置有环形的右阀体滑槽,右阀体的左端面设置有环形的左阀体滑块,右阀体的右端面设置有充气气囊连通管滑槽,左阀体和右阀体均沿轴向偏心设置有气体通孔,右阀体右侧的充气气囊连通管通过充气气囊连通管滑槽与右阀体连接,左阀体和右阀体上的气体通孔均位于对应的充气气囊连通管的端面所在范围内;充气气囊连通管最左端设置有突出于保护层的充气管,充气管的上端设置有充气阀门,充气管的下端与充气气囊连通管连通;保护层包裹在气囊组件外表面,保护层的后侧设置有复合层连接结构,保护层通过复合层连接结构与复合层连接;所述的复合层包括外罩和设置在外罩内的填充层、活性炭层和柔性材料层。
[0006]所述的充气管上端设置的充气阀门通过气源连接导管连接气源的输出口,气源连接导管上设置有单向阀。
[0007]所述的保护层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透气孔,透气孔位于气囊组件外部。[0008]所述的气源采用微型气泵或按压式气囊。
[0009]任意两个相邻的充气气囊之间的保护层上均设置有剪裁线,且剪裁线位于这两个充气气囊中左侧充气气囊的右侧所设置的转动阀门与这两个充气气囊中右侧充气气囊的左侧所设置的转动阀门之间。
[0010]所述的复合层连接结构采用粘扣带。
3
CN 209032784 U[0011]
说 明 书
2/3页
所述的填充层前表面设置有均匀设置有若干组凹槽。
[0012]所述的保护层表面设置有防水层。
[0013]所述的复合层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透气孔。[0014]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医护人员可根据患者实际使用需求对进行剪裁,然后转动准备使用的保护层1内的每一个转动阀门,使每一个转动阀门的左阀体和右阀体的气体通孔处于同轴状态,即使每一个转动阀门均处于导通状态,此时实现了各个充气气囊的导通,随后利用复合层连接结构将保护层与复合层连接。然后将本实用新型放置与石膏内侧的患者肢体患处上,使外罩与患者皮肤接触,且无需向充气气囊内充气,并使充气管上端设置得充气阀门位于石膏外侧。在患者复查后,若存在因患处消肿导致石膏板松动,医护人员即可气源对石膏内部的充气气囊进行充气,充气过程中,根据患者肢体末梢血液运行情况及患者体感,随时停止充气。本实用新型能够随意剪裁,既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和防水性能,又能有效防止患者受伤部位消肿后造成的石膏板松动现象。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左阀体的结构示意图;[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右阀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转动阀门封闭时的结构示意图;[0019]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转动阀门导通时的结构示意图;[0020]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复合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以详细的描述:[0022]如图1至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功能石膏衬垫,包括气囊组件、设置在气囊组件外表面的保护层1及设置在保护层后侧的复合层;所述的气囊组件包括充气气囊连通管2和若干个充气气囊3,充气气囊连通管2横向设置,若干个充气气囊3从左至右竖向均匀间隔设置且位于充气气囊连通管2下方,每个充气气囊3的上部均通过连接导管4与充气气囊连通管2连通,位于每个充气气囊3的上部设置的连接导管4两侧的充气气囊连通管2上均设置有转动阀门5,转动阀门5包括滑动连接的圆柱形的左阀体6和右阀体7,左阀体6的左端面设置有充气气囊连通管滑槽15-1,左阀体6左侧的充气气囊连通管2通过充气气囊连通管滑槽15-1与左阀体6连接,左阀体6的右端面设置有环形的右阀体滑槽8,右阀体7的左端面设置有环形的左阀体滑块9,左阀体6和右阀体7利用右阀体滑槽8和左阀体滑块9实现转动连接,右阀体7的右端面设置有充气气囊连通管滑槽15-2,右阀体7右侧的充气气囊连通管2通过充气气囊连通管滑槽15-2与右阀体7连接,左阀体6和右阀体7均沿轴向偏心设置有气体通孔10,左阀体6和右阀体7上的气体通孔10均位于对应的充气气囊连通管2的端面所在范围内;充气气囊连通管2最左端设置有突出于保护层1的充气管11,充气管11的上端设置有充气阀门12,充气管11的下端与充气气囊连通管2连通。保护层1包裹在气囊组件外表面,保护层1的后侧设置有复合层连接结构,保护层1通过复合层连接结构与复合层连接;所述的复合层包括外罩16和设置在外罩16内的填充层17、活性炭层18和柔性材料层19。复合层连接
4
CN 209032784 U
说 明 书
3/3页
结构可采用粘扣带,粘扣带中设置有细软的纤维的一面设置在保护层的后侧表面上,粘扣带中设置有带有勾刺的弹性纤维的一面设置在外罩16的前表面。活性炭层18能够有效吸附石膏中脱离的石膏粉尘,避免石膏粉尘与患者皮肤接触,降低患者皮肤过敏的概率。柔性材料层19可使用带有透气孔的细海绵,以降低患者的不适感。外罩16可采用超细面料的柔软布料。
[0023]本实用新型中,充气管11上端设置的充气阀门12通过气源连接导管4连接气源的输出口,气源连接导管4上设置有单向阀。气源采用微型气泵或按压式气囊,医护人员可以利用微型气泵或按压式气囊对各个充气气囊3进行充气。为了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透气性能,保护层1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透气孔13-1,透气孔13-1位于气囊组件外部,即透气孔13-1不与充气气囊3和充气气囊连通管2导通,不会破坏气囊组件的相对密闭性。保护层1前表面还可以设置有防水层,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防水效果。填充层17可采用硅胶材质制成,通过柔性材质起到缓冲作用,填充层17前表面设置有均匀设置有若干组凹槽20,凹槽20能够在填充层17和保护层1之间形成透气空间,以增强本实用新型的透气性能。本实施例中,复合层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透气孔13-2,进一步增强本实用新型的透气性能。本实施例中,透气孔13-1、凹槽20和透气孔13-2可对应设置。
[0024]为了便于医护人员根据患者实际需求使用不同尺寸,本实用新型中,任意两个相邻的充气气囊3之间的保护层1上均设置有剪裁线14,且剪裁线14位于这两个充气气囊3中左侧充气气囊3的右侧所设置的转动阀门5-1,与这两个充气气囊3中右侧充气气囊3的左侧所设置的转动阀门5-2之间。由于每一个转动阀门5都可以实现各自的密封或导通,因此医护人员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进行剪裁。[0025]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医护人员可根据患者实际使用需求对进行剪裁,然后转动准备使用的保护层1内的每一个转动阀门5,使每一个转动阀门5的左阀体6和右阀体7的气体通孔10处于同轴状态,即使每一个转动阀门5均处于导通状态,此时实现了各个充气气囊3的导通,随后利用复合层连接结构将保护层与复合层连接。然后将本实用新型放置与石膏内侧的患者肢体患处上,使外罩16与患者皮肤接触,且无需向充气气囊3内充气,并使充气管11上端设置得充气阀门12位于石膏外侧。在患者复查后,若存在因患处消肿导致石膏板松动,医护人员即可气源对石膏内部的充气气囊3进行充气,充气过程中,根据患者肢体末梢血液运行情况及患者体感,随时停止充气。本实用新型能够随意剪裁,既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和防水性能,又能有效防止患者受伤部位消肿后造成的石膏板松动现象。
5
CN 209032784 U
说 明 书 附 图
1/5页
图1
图2
6
CN 209032784 U
说 明 书 附 图
2/5页
图3
7
CN 209032784 U
说 明 书 附 图
3/5页
图4
8
CN 209032784 U
说 明 书 附 图
4/5页
图5
9
CN 209032784 U
说 明 书 附 图
5/5页
图6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