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渗透劳动教育
摘要: 幼儿园教育活动要体现“立德树人”的理念和素质教育理念,教师
就必须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渗透劳动教育,以此来充实幼儿的精神世界,引导幼儿正确认知自我、发现自我,在生活中有所感悟,以培育幼儿积极的劳动情感、良好的劳动意识。
关键词:幼儿园 一日生活 劳动教育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渗透劳动教育,教师要循序渐进地让幼儿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使幼儿在创造劳动成果的过程中获得满足感,感知到参与劳动活动的快乐,从而提高幼儿的自我认知、自我肯定意识。同时,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教师要站在幼儿的视角去设定劳动内容、劳动活动方案,以培育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使他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体会到劳动人民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培育自身良好的劳动情感。
一、幼儿园劳动教育的重要价值解析
劳动发生在一日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最基础的教育,也是真正的生活教育。这个阶段的幼儿,正是认知意识和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教师引导他们学习劳动技能,理解劳动知识端正劳动观念,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幼儿参与劳动锻炼,能提升动作的协调能力,促进身体发育和健康成长。其次,在手脑并用的参与过程中,有利于促进幼儿的思维发散和创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智力的发展。最后,幼儿在劳动参与的过程中,能体验到自我存在的价值,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并且实现艰苦奋斗、奉献他人的良好精神培养。
二、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渗透劳动教育的意义
(一)激发幼儿创新精神,培养幼儿实践能力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渗透劳动教育,可以激发幼儿自身的创新精神,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不仅关注理论知识、技能的传授与讲解,更为关注增强幼儿的劳
动体验,让幼儿在亲身参与中践行劳动情感。幼儿在社会场所、真实生活中动手操作,能够激发出创造、创新精神。同时,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只有把一日生活和劳动教育融合在一起,才能够为幼儿呈现一个真实的劳动情境,让幼儿与客观世界产生更多的接触,用心去感悟、反思,逐渐提升幼儿的实践能力,留给幼儿足够的发展空间和时间,使他们在实践中获得进步、成功,从而激发出幼儿勇于创新、乐于创新的劳动精神。
(二)通过劳动体验活动,感知自我存在价值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渗透劳动教育,既能够让幼儿掌握更多的生活技能、劳动技能,还能够引导幼儿感知自我的存在价值,增强幼儿参与劳动实践活动的自豪感、荣誉感,培养幼儿积极的劳动情感。一日生活涉及幼儿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是真实的生活教育,也是最基础的教育形式。幼儿正处于身心发展、价值观塑造的重要时期,通过一日生活来渗透劳动教育,能够端正幼儿的劳动观念,使其理解劳动理论知识,学习劳动能力,从而提升幼儿的动作协调能力,使其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体验自我价值,进而激发出幼儿奉献社会、艰苦奋斗的劳动精神。
(三)通过劳动实践,促使幼儿全面成长
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通过劳动实践能够促进幼儿的全面成长。幼儿正处于心理、身体发展的重要阶段,教师在一日活动中开展劳动主题活动,增强幼儿的自我认同感,使其感知到自我存在的价值,不断形成健康的心理,塑造强健的身体素质,进而展示出劳动教育的功能与优势,提高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教育质量。在一日生活中开展劳动实践活动,能够让幼儿之间形成相互沟通、相互分享的习惯,并激发出幼儿的助人精神,增强幼儿的满足感、幸福感,这对幼儿的身心成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能够让他们成为一日生活中的主人公,从而成长为更加完美的人才,实现自身的全面成长,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三、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渗透劳动教育的策略
(一)结合一日活动各个环节,提升幼儿的自理性劳动能力
在幼儿离园或者入园的环节,以及在日常的喝水等活动中,都需要幼儿具备良好的自理能力。幼儿的这部分能力也是在后天的实践锻炼中逐步培养和提升的,由于家庭等外在环境影响的不同,幼儿在这方面的表现能力也是参差不齐。教师要认真观察幼儿的活动表现,提出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不断提升自理性劳动能力。
比如在晨间来园之后,教师要提醒幼儿按照顺序把个人小书包放到固定的位置,并检查个人的水杯等物品摆放和整理,洗手擦消毒液,然后再展开下一项活动。在面对刚入园的小班幼儿时,教师要全程陪同,观察幼儿的劳动表现,并提供语言上的鼓励和支持,使他们获得良好的劳动体验,并为个人能力的成长,产生内心的欣喜和满足,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的成长。又比如在午休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幼儿自己叠被子,自己穿脱衣物,并且不能马马虎虎地应对被子的整齐程度,鞋子的摆放有序,丰富幼儿对仪表整洁和舒适温馨的认知感受程度,从而提升发现美、感受美、表达美的认知,最终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理性劳动能力,头个人的独立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结合一日活动安排,培养幼儿的服务性劳动能力
劳动活动除了满足自我的生活需要之外,还涉及服务和帮助其他人的类型。在集体的生活学习中,这样的情况经常发生。例如餐前进行餐具的摆放,帮忙放好不使用的水杯,帮助教师整理体育器材,收拾伙伴玩耍后的玩具等等。这不仅是幼儿劳动教育的内容,也有利于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因此教师要引导幼儿有序参与其中,培养他们的劳动性服务能力,提升他们的团结协作能力,并且深化集体精神和集体意识。
比如在午餐的活动中,关于餐具摆放这一内容,教师可以把幼儿分成不同的小组,轮流参与这项活动。教师可以通过对劳动成品的展示,引导其他幼儿的感恩心理,并目使参与活动的幼儿获得内心的荣誉感和成就感,从而提高劳动参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顺利实现劳动教育的多重目标。其实这样的锻炼机会很多,活动前的场地布置,活动后的卫生打扫,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引导,不断提升劳动教育素养。
(三)结合一日活动设计,锻炼幼儿的学习性劳动能力
除了日常的常规性劳动教育,还有探究性的劳动教育,就是通过主题学习的方式,深化不劳动参与的概念理解,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认知视野和思维能力的拓展和延伸。这就和各领域的教学活动密切相关。教师要认真进行教学规划,明确教学目标和培养方向,从而实现促进幼儿全面成长和发展的目的。
总而言之,落实对幼儿的劳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在以前的一日活动中,教师给予幼儿劳动锻炼的机会太少,甚至在自理性的活动过程中,都会过度给予帮助,导致部分幼儿的依赖性非常强,自理能力非常差。在服务性和探究性劳动教育方面,相关的活动设计和内容安排更少,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认直结合实际情况,丰富劳动教育形式,给予幼儿更多的劳动锻炼机会,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教师要给予幼儿更多自主参与劳动实践活动的机会,引导幼儿在“做”中学习,实现做和的统一,让幼儿在生活体验中感知劳动的价值与意义,使幼儿在增强身体素质的同时,培育积极的劳动情感,促进劳动素养的提升。从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高翔,胡露,卢霞娥.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成都市金牛区机关三幼教集团劳动教育实践探索[J].教育科学论坛,2020(20).
[2]邱志华.从一日活动谈幼儿园劳动教育--以深圳市盐田区机关幼儿园为例[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0(14).
[3]巫燕华.多方合作共促劳动教养-以“五一”主题活动开展劳动教育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6).
[4]吴昊东民族文化资源引入幼儿园课程的实践与探索--以黔东地区土家族文化资源为例[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9(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