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校精品课程资源共享中的问题探析

来源:华佗健康网
‘寒藕 恕 :W{ R懿}e i l 鼗l!S 矗lI; }{ .___同 I C==| 校精品课程资源共享 中的问题探析 杨玉娟 (苏州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苏州215123) 摘要:资源共享是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目的,对于缓解教育资源不足、提高高校教学质量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精品课程建设取得了巨大发展,精品课程资源越来越丰富,但是在资源共 享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对共享的认识不足、版权问题、更新缓慢等。对此,本文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与建议,以期提高精品课程资源共享的速度与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 关键词:高校精品课程;课程资源;共享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0)35—0038—03 高等学校的不断扩招将精英教育转化为了大众教育, 应用,共建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实现精品课程优质资源对 更有利于实现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目的。然而,在扩招的 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作用。 背后,资源短缺、教学质量、学生素质等一系列问题却逐 一、高校精品课程资源共享的重要意义 步突显出来,高等学校面临着重大挑战。如何利用有限资 为了缓解凶高校扩招带来的教育资源不足以及教育质 源,使之发挥最大作用,进而保证教育教学的顺利展开, 量下降的现实问题,更为了适应全球化趋势和优质教育教 最终保证高校教学质量。尤其是克服因优质资源短缺问题 学资源开放、共享的时代精神,我国在2003年4月正式启 而对高等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影响,必须建设一批精品课程 动高校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以满足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需 优质资源,并且充分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将此作为解决 求,因此,高等院校精品课程资源共享具有重大的现实意 高校资源短缺问题、保证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任务。 义。 为了促进高校优质资源建设与共享,教育部在 1.精品课程资源共享体现了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本质 《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内提出启动精品课程 要求 建设项目,计划用五年时间建设15ool'q国家精品课程,将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是敦育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 课程的相关内容上网并免费开放。…截至2006年,已经评 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该工程明确提出要“切实 审出国家精品课程1 l391'‘】。2007年发布的《教育部财政部 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 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 中的应用,共享优质教学资源”。精品课程建设需要对一 提出,继续推进国家精品课程建设,2006年至2010年再遴 流的课程资源进行分析整合,建设一批一流的课程精品, 选3oooH课程进行重点建设。在进行精品课程建设的同 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对精品课程资源的共享提升其内在价 时,教育部十分重视精品课程资源的开放共享。通过国家 值,有效促进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网站,公布了已评出的国家精品课程资 2.推动其它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促进高等教育 料和网址链接,该网站目前日均点击量为20万次左右。 l通 质量的整体提高 过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精品课程建设工作门户网站的检索, 高校精品课程资源的共享对其它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 哉II 目前,2003年至2010年国家精品课程集成项目共有 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成功施行,必 3693项。 然带来共享观念的变革以及促进相关共享机制的运行,同 精品课程建设,不仅需要建设一批具有一流教学质量 时更要发挥其具有示范性和辐射性的价值。国家精品课程 的精品课程,更重要地是要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 资源的开放和共享,能将优质教学资源传递给有需求的学 收稿日期:2010一l1一O4 作者简介:杨玉娟,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 0 _ 僳程建设 v^~~ …~ 校、教师和学生,以缓解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同教育 体的规范,以致资源网站的模块结构以及内容的发布格式 资源不足之间的矛盾。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过程中,精 品课程资源的共享势必会推动高校其它优质教学资源的共 享,以实现当前我国乃至世界教育资源信息的充分使用, 发挥其最大价值,进而有力地推动高校教学改革与发展, 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 二、高校精品课程资源共享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精品课程资源共享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 精品课程在促进优质资源共享上所发挥的作用,得到了科 各种各样,功能也参差不齐,这些都会降低精品课程资源 的可利用性,更不利于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 3.精品课程资源共享中缺乏互动交流,不利于优质资 源的深入建设和持续发展 由于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和MIT OCW(麻省理工学院开 放式课程)项目一样,都不是远程教育,不承诺提供学位 以及教师的交互支持,仅仅是向社会提供了一批可以免费 获取的优秀课程资源。所以,目前国家精品课程还没有为 研人员和高校师生的普遍肯定与高度评价。但是,在高校 精品课程资源共享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1.对精品课程资源共享的认识不足 精品课程资源共享的目的是为不同需求的科研人员和 师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优质教育资源,缓解教育资源不足 的问题,其最终目的是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然 而,在具体的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部分高校对其目的性 认识不够深人,缺乏优质资源共享的意识。一些高校甚至 抱有传统封闭的思想,认为把优质资源向社会大众免费开 放和共享会影响和削弱本校“精品课程”的竞争力,没有 认识到本校同样可以学习和借鉴其它学校优质教学资源, 以促进自身的发展,提升高等学校的社会形象。还有一些 高校和教师功利性太强,把通过国家精品课程评审作为突 击性的根本目标,建设过程粗糙,通过国家精品课程评审 后忽视更新,共享水平低,课程资源质量也不高。 2.高校精品课程资源共享中的版权问题 高校精品课程资源的共享是通过网络公布精品课程的 成果,这有助于提高精品课程信息的公布效率,加快优质 资源信息的共享速度,同时也为后续的更新和完善提供便 利,有利于精品课程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与价值。 然而,由于网络的公开性,精品课程资源开放共享的过程 中很可能会出现版权的泄露或者遗失,甚至有些精品课程 资源会被不法商业机构窃取。这些精品课程资源共享过程 中出现的恶意行为,对版权保护构成了威胁。精品课程都 是高校和教师积累经验、辛苦劳动的成果,版权得不到有 效保护,会直接影响教师的积极性。现行版权制度的缺陷 也给高校精品课程资源共享中的版权保护造成诸多困难。 3.精品课程资源更新缓慢,网站呈现的内容和结构缺 乏统一规范 精品课程资源是在课堂教学和研究中产生和使用的核 心资源,应该随着教学和科研的发展而不断更新与发展。 当前精品课程资源网站普遍重开发而轻更新和应用,一定 程度上影响了精品课程优质资源的质量,并且不利于精品 课程建设的持续性发展。虽然教育部在国家精品课程申报 时要求课程资源上网,对课程网站内容也提出了基本要 求。但是没有对网站结构及其它内容呈现形式、格式作具 使用者提供相互交流、讨论以及共享共建的支持系统。因 此课程建设者无法了解到使用者的情况、意见等反馈信 息,也就无法与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该领域的专家、学者 进行有效的沟通,其课程资源仅仅局限于本课程组的教 学、研究成果,无法完全体现课程资源的优质内容。 三、推动高校精品课程资源高校的对策 】.打破传统观念,提高对精品课程优质资源共享的认 识 首先,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高校领导者应当正确认识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目的和精品课程资源共享的功能与意 义,分析本校在精品课程建设中的机遇与挑战,改革办学 理念和模式,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精品课程的建设与 共享,以此来促进本校以及整个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和持续发展。其次,作为高校精品课程建设主体的高校教 师,应改变应付国家精品课程评审的功利性目的,要正确 领会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与共享的目的与作用,积极主动地 投入到精品课程建设的项目中,促进高校精品课程优质资 源的共享。 2 4定和完善相关制度,保护精品课程资源共享中的 知识产权 在精品课程资源共享过程中如果缺乏相关的保护制 度,一些教师呕心沥血得来的教育成果会被他人轻而易举 地剽窃,这不仅会严重损伤精品课教师的教学与课件制作 积极性,更会助长懒惰、抄袭等不正之风的泛滥,难以提 高精品课程的质量。 。国家、教育部门以及高校等应当采 取有效措施,保护精品课教师的知识产权。对于网络教学 资源的保护,国家应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和制 度,同家可对精品课程提供资助,引入竞争机制,完善监 督机制,既要防止有些教师和机构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也要保护精品课教师的合法权益。国家还可以采取奖励和 惩罚措施,对精品课程资源进行奖励,提高高校教师创作 的积极性,使优质教学资源得以共享,最大限度地发挥其 功能。同时,对非法窃取他人劳动成果的个人及机构采取 严厉的惩罚措施,杜绝网络精品课程资源共享中的侵权行 为。 3.建立精品课程资源网络更新机制,建立网站内容呈 玉藩嚣持屯 I 39 2010年1 2月(中旬)总第207期l 彩谭雅 屯 { : l 麓 嚣S %转{ l{ 现的基本标准 近些年,部分师范院 校在相关专业开设了“信 息技术教育应用”、“多 技术,使人类处理和利用 信息的能力得到空前的提 高,标志着信息技术发展 到一个新的阶段一一现代 教育管理部门对精品课内容有定期更新的要求。例 如,教育部在《关于2007年度同家精品课程申报T作的 通知》中强调: “为加大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的力度,申 报课程被评为困家精品课程后,要保证课程网站畅通, 不断更新上网内容,逐年增加上网的授课录像。”更新 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 “多媒体信息处理”等课 程。从2004年起,湛江师 范学院(以下简称“我 院”)也先后为教育学专 业的本科生开设了这类课 信息技术阶段。当今,在 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领 域,人们往往在一个比较 的工作量大,要求的技术水平较高,需要建立精品课程 资源网络更新机制。应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来调动学校 狭义的范围内理解“信息 技术”这一概念。国内著 和教师更新网站资源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也可采取惩罚 措施,对于从不更新课程资源的单位及个人给予处罚, 消除其不良影响,以此促进精品课程资源的不断更新与 共享,发挥最大作用。精品课程建设需要建立统一的标 准与规范,包括精品课程资源网站的设计、模块设嚣、 内容格式以及导航等,便于不同条件的访问者能够有效 使用课程资源,提高精品课程资源的共享水平。 4.力Ⅱ强精品课程资源共享中的互动交流,健全动态 监控机制,促进精品课程建设的持续发展 精品课程建设数量已经具有相当大的规模,课程资 源比较丰富,但是精品课程资源在分享巾缺乏互动交 流,缺少反馈信息,不利于精品课程建设的深入发展。 可以学习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开放课件项目弓1人开放学 习支持系统经验,建立我国精品课程建设的互动交流系 统。课程建设者与使用者应当积极互动交流,充分利用 课程资源中的优质内容,对一些不全面、不合理甚至错 误的内容及时反馈并及时完善或者纠正,保证精品课程 资源的质量。同时还要对精品课程资源进行动态管理, 建立相应的监控和检查制度,提高精品课程资源的共享 速度与水平,促进精品课程建设的持续发展。 高校精品课程的建设与资源的共享是一项系统T 程,对缓解教育资源不足以及提高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 具有重大的价值。目前,精品课程资源建设已经取得了 较大的进步和丰硕的成果,为精品课程资源的开放共享 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要继续从保证精品课程资源的深入 建设和持续共享川发,探索合理有效的共享机制,从而 真正实现高校精品课程资源共享的目的与价值。 参考文献: 【l墩育部高教司.关于扁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 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z].2003,(1). [2]唐景莉.精品课程建设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国家精品 课程网站总点击量超过2亿次[Nj.中国教育报,2007—9—30. 【3】陈以海.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共享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lJl冲国教育信息化,2008,(7). f4]文宁,陈鑫铭.精品课程资源共享中的版权保护研究 ….现代教育技术,2010,(5). 40 f 禹疆疆再魁 l 201o年1 2月(中旬)总第20 7期 程。由于这类课程往往名 称不统一,内容较杂,所 以我院2008年制订的教育 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中,使用了“教育信息技 术”这一课程名称。 I 一、教育信息技术及 『 相关概念的诠释 1.信息活动与信息技 术  j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是  l与信息利用分不开的。人 类获取、加工、储存、表  l达和传递信息的过程,被 称为信息活动。信息活动 j 的有效进行和开展,离不 I 开信息技术。从广义上 . 看,信息技术是指涉及信 息的采集、传输、储存、 f 加工和表达等活动,并以 I 充分利用和扩展人类信息 器官功能为目的的各种方 法、工具和技术的总和。  l从这种意义上理解,人类  l对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利 用,纵贯古今。在古代, 祖先发明的“结绳记 事”、“甲骨刻字”、 【 “活字印刷”、“烽火告  I急”等工具和方法,就是 』 人类最初的信息技术——  f古代信息技术。大约从 I 2O世纪中叶开始兴起的计 l 算机技术、智能技术、感 测技术、通讯技术和控制 名教育专家南国农教授把 这样的理解概括为i种: “①信息技术就是计算机 技术;②信息技术是计算 技术与网络技术的整合; ③信息技术包括三种技 术:视听技术、计算机技 术、整合技术。”… 2.教育信息活动与教 育信息技术 在教育过程中,人们 获取、加工、储存、表达 和传递教育信息的活动, 就是教育信息活动。从信 息利用的角度看,人类的 教育活动实质上都是信息 活动。在教育信息活动 中,为有效地获取、加 T、储存、表达和传递教 育信息而采用的各种方 法、工具和技术的总和, 就是教育信息技术。 从信息技术的角度考 察,教育信息技术是指在 教育领域所运用的信息技 术。人类信息器官的功能 是有限的,教育者和受教 育者的信息活动不可避免 地受到时间、空间等因素 的制约。例如,教师不能 让原始人类生活的场景重 演,学生难以向地球之外 的天体直接获取信息,即 使是人们易于触及的事 物,也不可能让它们统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