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对外汉语教学中以“形声字”为基础的汉字教学-2019年精选文档

来源:华佗健康网


对外汉语教学中以“形声字”为基础的汉字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中,对留学生而言,将汉字的形体与读音确凿无误的联系在一起已是件较为困难的学习任务,又要求学生正确书写汉字更是一件难度指数极高的事情。由于上述原因,出于求简心理和实用主义,对部分留学生而言,学习心理和实际中都会将汉字的学习视为可有可无的部分,甚至一些对外汉语教师也在片面淡化汉字教学的严重性。但是汉字作为记录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载体,对留学生深刻理解中华文明和扩大中文书籍的阅读量显然是非常严重的,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对汉字的对外汉语教学进行不懈的探索。

法国汉学家白乐桑在自己的汉学教学生涯中,不断地归纳总结,构架出自己的“字本位”汉语汉字教学就是对汉字教学的一次创新,不再拘泥于现代汉语传统上的语素教学倾向。针对白乐桑构架出的“字本位”汉语教学体系,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武汉大学语言文字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张朋朋提出的“语文分离,语文分进”的教学模式中主张在汉语的学习中,将语言和文字分开进行,对汉字的教学采取“滚雪球”的模式,从以上成果中我们可以看到前人对于汉字教学的探索一直从未停歇,笔者受《说文解字》的影响,也对对外汉语教学当中汉字的教学进行了思考。

一、现代汉语形声字的定义

关于形声字,最早提出“形声”这个概念并为之定义的是东汉时期的语言文字学家许慎。许慎在《说文解字序》里是这样给形声字下定义的: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段玉裁云:以事为名,谓半义也;取譬相成。谓半声也。梁东汉、裘锡圭等都赞成这一观点。形声字一半表音,一半表意,表音的部分称为声旁或者音符;表意的部分称为形旁或者义符。现代汉语对于形声字的定义有三点:在字源上就是形声字;其原始结构并未因隶变、简化等因素而遭到破坏和其声符、形符仍起着表音表意的作用。据有关统计,现代汉语有85%以上是形声字。从研究时间来看,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中形声字的教学研究比较晚,大致始于20世纪九十年代,现行汉字形旁总体的表意的高达

43.79%,若从形旁和意义相关的角度来分析,则85.92%的形声字与意义相关。

1 / 4

二、以“形声字”为基础教学的可行性

王宁(1997)认为现代形声字中有用提示声音的比例占77%左右,义符有用表意的比例占83%。形声字的声旁读音与整字读音的关系有三种:完全相同、不完全相同和完全例外(周有光,1978)。有关研究表明形声字总体的表音度为66.04%。且85.92%的形声字与意义相关。而《汉语水平考试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将留学生需要掌握的汉字分为甲、乙、丙、丁四个等级,其中形声字占68.6%,形声字的全部表音度为68.6%、形声字的全部表意度为62.3%,由此可见,利用形声字的表音表意来将汉字进行整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对汉字进行教学,显然是可取的。三、以“形声字”为基础教学的方法

(一)以“形声字”的八种结构进行教学

早期的形声字形旁和声旁不不变,随着字形的演化,在成熟的楷书里,形旁和声旁的配合方式逐渐不变下来。除极少数以外,绝大多数形声字的形旁声旁的配置方式符合不外乎以下八种类型:

(1)左形右声:清、松、城、渔、狸、情、描、帽、纺等。 (2)右行左声:功、领、救、战、郊、放、鸭、飘、歌等。

(3)上形下声:茅、空、简、芳、菲、竿、蓝、苋、篮、董、篼、芒、花、茗、篱等。

(4)上声下形:盂、岱、悠、鲨、腐、基、裳、姿、梨、案、贡、凳等。 (5)声占一角:旗,房,症,赶,帮形占一角:腾,颖,修,荆,监等。 (6)形占一角:栽、糜:栽、座:甸、声占一角、恐、疆、裁、旗、载等。

(7)外形内声:固、围、阔、圆、运、凰、闺、阁、园、病、衷、囤、匣、裹、围、闷等。

(8)外声内形辩、辫、闷、瓣等。

2 / 4

首先我们应按照上述结构将《汉语水平考试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汉字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按照留学生习得层次――甲、乙、丙、丁四个等级对这些汉字再次进行分类,这样将使留学生对汉字结构的掌握趋于简单化,而这些形声字又表音表意就使留学生学习汉字的难度大为降低。此外,留学生起初面对汉字的直观感受是图形,这种做法就使这些汉字图形规律化和形式化,也就是说留学生需掌握的结构大致只有八种。

(二)以形旁的类属进行教学

形声字的形旁所表示的意思主要是事物的类属,比如:属于人事方面的加人旁:们、伶、仃、任、何等。

与嘴巴相关的加口旁:哼、呼、噜、哈、呵、嘿、唉、哦、嗯、吱等。 属于思想感情方面的加心旁:思、想、感、忌、忍、愿、怒、怠、愁等。 属于疾病方面的加疒旁:疾、病、疗、疟、痔、疮等。 与水相关加氵旁:江、河、湖、海、汇、汗、沟、源等。

接受知识都有一个归纳然后类推的过程,在留学生掌握了一些“×”形旁的一类字的基础上,进一步归纳总结出这一类字都具有一定的内涵,从而在此后的学习过程当中进行类推,掌握这一形旁的字就趋于简便了。这种识字写字方法在母语为汉语的小学阶段的汉字教学中已得到检验,我们可以将其延伸到对外汉语教学当中的汉字教学上来,按照此法给形声字分类,进行分类分项学习,来检验以“形声字”为基础的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实际效果。

(三)按照音同音近分类进行教学

形声字的声旁具有表音作用,声符与字音有的相同,有的相近。一般说来在韵母方面相同者居多,在声母方面则不尽相同,有很多的形声字只取其发音部位相同,不过,声母完全相同的还是占大多数,这为我们按照音同音近分类教学提供了可能。例如下面的情况:

共:恭、拱、供、xx、(烘、xx、哄)等

3 / 4

工:功、攻、贡、汞、巩、(红、江、扛、项、虹)等可以将表音文字又细分三类:音完全相同;音部分相同和音完全例外(少数)来进行教学。通过向相同的音结合例外的形,使留学生进一步走出同音字混淆的误区,确凿同音而例外形的汉字的意义和用法。

以“形声字”为基础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进行汉字教学,是一件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的长期的具有延续性的科研任务,首先要将《汉语水平考试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形声字全部找出来,然后按照等级分类,再按照结构、属性和读音进行综合分类,还要编写相适应的教材,教材需同时兼顾留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才能达到对外汉语教学中简化汉字教学的效果,这是一项长期且琐碎的工作,需要学者不断探究补充理论和通过教学实践来一步步验证。本文只是一个初步的设想,没有经过教学检验,其中的不够还须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望能为对外汉语的汉字教学拓宽思路。

4 /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