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x号线管片生产组织设计
南京地铁3号线管片生产组织
(一)技术准备
1.1 根据工程进度、工程质量要求、生产环境条件、设备的性能、合理组织生产。 1.2 对管片生产质量管理及质量保证体系。推行全过程质量控制是确保管片质量稳定并不断改进。
1.3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方案的目的是使管片生产有序、合理安排,采取各种预控措施,保证质量。 (二)生产准备
2.1 管片制作材料:钢筋(甲供)、石子、砂子、水泥(江南小野田52.5)、水、外加剂(江苏建科院JM-B)等。
2.2 管片制作钢模现有上海隧道管模厂制造的钢模7套(直线模4套,右转2套,左转1套)。并且和扬州牧羊集团订购5套直线钢模。 2.3 管片质量检查仪器(表1)。
表1 检测器具 内径千分尺 游标卡尺 游标卡尺 卷尺 量程 0—1200mm 0—1200mm 0—500mm 0—5m 厂家 成都计量 成都计量 成都计量 南京 数量 3 2 2 若干 2.4劳动力组织(见附表2) 2.5质量组织 (见附表3) 2.6设备组织 (见附表4) ( 三) 工艺设计和控制要求 3.1 技术要求
3.1.1 合模与脱模
(1) 模具清理和脱模剂涂刷质量直接影响成型后的管片外观质量,因此,模具必须清理干净,并喷涂脱模剂。
(2) 由于不同厂家生产的模具合模方法可能不同,因此,应按说明书规定合模。合模完毕后应检查合模标记并对模具尺寸进行量测。
(3) 管片各预留孔与模板接触部位不漏浆、埋件与混凝土粘接良好。
(4) 由于混凝土强度不足容易导致拆模时管片缺棱掉角、开裂和粘模等缺陷,为保证结构的安全、使用功能和管片外观质量,提出了脱模时对混凝土强度的要求。该强度为同条件养护混凝土试件的强度。
(5) 管片表面及棱角损伤会影响其防水功能,故脱模时应做好产品保护,避免损伤。同时,也应保护模具,以保证模具精度并延长模具使用寿命。
(6) 为尽可能减少温差裂缝,应减小出模时管片与环境的温差。
(7) 管片模具周转一定次数后可能会超出规定的偏差,因此,应对模具进行量
测及整修。
3.1.2 钢筋加工
(1) 管片钢筋必须严格按设计图纸加工,不得随意改动。
(2) 管片主筋呈弧形,加工时应防止出现翘曲,以免影响骨架质量。
(3) 对钢筋弯钩、弯折和箍筋的弯弧内直径、弯折角度、弯后平直部分长度提出了要求。上述各项对于保证钢筋与混凝土协同受力非常重要。
(4) 以盘条供应的钢筋使用前需要调直。调直宜优先采用机械方法,以有效控制调直钢筋的质量;也可采用冷拉方法,但应控制冷拉伸长率,以免影响钢筋的力学性能。
3.1.3 混凝土浇筑
(1) 管片混凝土必须连续浇筑,遇特殊情况(停电、设备故障等)间断时间不得超过已浇筑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2) 初凝前压面有利于减少混凝土表面的塑性裂缝。 3.1.4 混凝土养护
目前,在非冬季施工期间主要有水中养护和喷淋养护两种方法。在条件允许时,优先采用水中养护,一般是在水中养护14天后进入贮存养护。实践证明,采用喷淋法养护时,通过对喷淋时间间隔、喷淋方式等加强控制可以避免干湿交替养护,也可达到预期的养护效果。 3.2 材料质量要求
3.2.1 所有原材料的选用均应满足设计及相关规范的要求,并进行复验。 3.2.2 管模加工保证措施
(1)选择线长系数小的钢材,通过精心的结构强度和刚度设计,确保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变形小,且能生产出高精度管片;
(2)钢模加工允许的尺寸误差必须控制在允许偏差范围内;
(3)每块管片模具在生产过程中,要经常对模具进行清洗和尺寸检查,保养和更换易损件,确保管模各部尺寸精度在允许范围;
3.2.3 钢筋骨架采用焊接方法成型后,其钢筋连接牢固,骨架强度高,不变形。由于弧形骨架加工尺寸不易保证,所以要求骨架必须试制,检验合格后才能批量制作,且应该在预先制作好的胎具上进行骨架成型,以便于保证骨架的成型精度。 3.2.4 混凝土
(1) 混凝土应根据实际采用的原材料进行配合比设计并按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等标准进行试验、试配,以满足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的要求,不得采用经验配合比。同时,应符合经济、合理的原则。低坍落度有利于减少管片裂缝的出现,坍落度不宜大于70mm。随着混凝土技术的发展,当有可靠的技术保证时也可采用大流动性混凝土。
(2) 防水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不得少于280kg/m3。
(3) 对混凝土中碱含量和氯离子含量加以限制和确保管片的抗渗等级是保证管片耐久性的有效措施。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混凝土结
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混凝土碱含量限值标准》CECS53:93对此都有明确的规定,应遵照执行。 3.3 职业健康安全要求
3.3.1 管片制作过程中,安全员应随时检查安全情况。 3.3.2 所有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后方可上岗。 3.4 环境要求
3.4.1 制作管片时的废水、废料应严格管理。 3.4.2 应控制制作管片时的噪声。 (四) 施工工艺
4.1 工艺流程(见图1)。
图1钢筋混凝土管片制作流程图
4.2 操作工艺
4.2.1 管片钢模
(1)钢筋混凝土管片精度是以钢模加工和合龙振捣后的精度作保证的,因此钢
模在正式投入管片制作前必须经过四阶段检测。即加工装配精度检测、运输到厂钢模定位后的精度复测、试生产后的钢模精度同实物精度对比检测及管片三环水平拼装精度的综合检测。
(2)在正常生产状态下,对钢模实施两种检查的管理,即浇捣前的快速检查和钢模定期检查。浇捣前的快速为暂定检查周期。如有特殊情况,可缩短其检查周期或作针对性检查。
(3)对管片脱模和起吊后的钢模,必须在不损伤钢模本体的前提下进行彻底清理。确保钢模内表面和拼接缝不留有残浆和微小颗粒,以保证钢模合龙的精度。
(4)脱模剂应用专门工具均匀喷刷在混凝土所有接触面上,要不留有影响管片质量的隐患,确保脱模剂喷刷质量。 4.2.2 管片钢架制作和入模 (1) 钢筋原材料检验
① 根据采购程序控制对钢筋供应商进行严格评审,选择信誉好、质量优、价格合理的钢筋供应商,并提交工程师审核认可后,再正式确定供应商。
② 每批钢筋进场要有该批钢筋的质量保证书,且必须是相同钢筋等级、相同直径、相同铸造号码、相同批号(堆号)方可称为同一批。
③ 钢筋原材料复试验检测频率以每≤60t为一单位,样本从不同堆按检验要求取相应的尺寸和数量,按国家规范规定项目和要求进行测试。
④ 测试单位由业主指定的有资质的第三方进行测试,并出具有效的测试报告。经工程师确认后.该批钢筋挂片牌标识进入待用状态。 (2) 钢筋材料运输和堆放
钢筋吊运不得损伤钢筋,严禁钢筋自落卸车和运输途中被污梁。钢筋进场后,要分类、整齐堆放在水平支架上,标识状态,确保钢筋不发生畸变。 (3) 钢筋断料和变曲成型
① 进入断料和弯曲成型阶段的钢筋必须是标识可用状态的钢筋。
② 断料、弯曲成型之前必须要有经过详细翻样确认的尺寸、形状明细表,并准备好样棒和校核基模,以保证在断料、弯曲成型过程中快速检测。
③ 切断和弯曲工序的操作和公差控制应遵从有关条款的规定。切断和弯曲成型后的钢筋应分类存放在支架上,并标识状态。 (4)钢筋骨架总装
① 根据管片钢筋骨架制作的精度特殊性,要求各单体部件制作成型精度必须满足总装精度要求。为此根据各单体部件和总装工艺的精度,专门加工相应的制作靠模,来达到各自要求和总装的精度要求。
② 各单体部件和总装工序中钢筋连接均采用低温焊接工艺。焊接操作工应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凭证上岗。
③ 按照设计和规定的要求对总装完成的钢筋骨架严格进行质量检查,主要内容包括:外观、焊接和精度(公差)三个方面,检查合格确认后可挂牌标识进入成品堆放区待用。
(5)成品堆放和运输
① 钢筋骨架成品堆放应按批准的施工平面布置图分类整齐.并呈拱形堆放在指定区域内。堆放高度不允许超过规定的高度。
② 钢筋骨架吊装采用横担式专用工具,确保骨架在吊装过程中不产生变形。 ③ 钢筋骨架运输采用手推支架车的运输方案.以保证钢筋骨架运输的速度能满足管片制作的需要。 (6)钢筋骨架入模
① 钢筋骨架的隔离器采用专用塑料支架。选用标准:应符合厚度、承受力和稳定性要求,承载力和耐久性不低于管片混凝土,支架颜色同管片混凝土保持基本一致,并经工程师检验认可。
② 隔离器根据不同部位分别选用齿轮形和支架形两种。其中支架形用于内弧底部,对称设垫6只,封顶块底部对称设垫4只;齿轮形用于侧面和端面.除封顶块外每块两侧面设垫6只、封顶块设垫4只,端面每块两侧设垫均为8只。隔离器设垫位置正确、布设均匀。
③ 钢筋骨架入模条件:应该是经检验合格认可的骨架,形状同钢模相符合的,钢筋骨 架表面是符合要求的(一直要保持到混凝土浇捣前)。若钢筋骨架表面有恶化,不符合使用标准,则应采用工程师无异议的方法处理.处理后经工程师认可,方能进行下道工序作业。
④ 钢筋骨架入模位置应保持正确,骨架任何部分不得同钢模、模芯等相接触,并应有规定的间隙。入模工序全部完成后,必须经工程师检查认可,方能进行混凝土浇筑工序。
4.2.3 管片混凝土浇筑
(1)管片混凝土浇筑必须具备条件:钢模合拢精度和钢筋骨架入模均符合要求并已认可;混凝土搅拌系统处于正常状态和振捣器能正常运作。 (2)混凝土供料和运输
① 混凝土由搅拌站供应。搅拌上料系统和搅拌系统及试验室等辅助设施均应经工程师确认能满足本标段管片制作的要求。
② 管片混凝土搅拌配合比经模拟对比试验后,由工程师指定的配合比作为管片混凝土的基本配合比。每天混凝土开拌前根据气候、气温和骨料的含水量变化,出具当日搅拌的混凝土配合比。
③ 根据当日混凝土配比单,调整好称量、计量系统。称量、计量系统应定期校核,把称量、计量公差控制在允许公差之内,以保证上料计量系统始终在受控状态下工作。
④ 混凝土搅拌要充分、均匀,现场测试混凝土坍落度公差<±10mm>。
⑤ 混凝土试块留置每次浇捣不少于3组。其中2组进标养室标养,作28天强度试验(其中有1组作备用);另1组同管片同条件养护,测得到吊时的抗压强度。
⑥ 混凝土倒入专用1m3贮料斗内,由汽车运输到管片车间内,经桁车作垂直提升运到浇筑位置,下料入模。
4.2.4 混凝土布料、振捣和成型
(1)开始阶段混凝土由贮料斗从钢模一侧均匀进行布料。当盖板封上后,混凝土从钢模中间下料。下料速度应同振动效果相匹配,尤其是在每块钢模即将布满时,更要控制布料速度,防止混凝土溢出钢模外。
(2)振捣是管片成型质量的关键工序。振动时间、混凝土坍落度、布料速度和振动器的效率等是构成振捣效果的四大要素。因此在管片正式生产前.必须经过模块试验和试生产来确定有关制作参数。
(3)成型后的管片外弧面的混凝土收水应根据气温间隔一定时间后进行,间隔时间一般以管片外弧面混凝土表面已达初凝来控制。收水的目的是使混凝土表面压实抹光,保证外弧面的平整和顺,因此该工序应有熟练的抹面工来操作。
(4)钢模内侧面和端面螺孔芯棒,严禁向外抽动。当混凝土初凝后,对芯棒再次松动,直到混凝土达到自立强度后方可拆下螺孔芯棒(混凝土自立强度一般根据气温凭经验控制拆芯棒间隔时间) 4.2.5 管片脱模、养生
(1)在浇捣结束后静养2h后开始蒸养。
(2)升温速度:每小时不得超过15℃,最高温度为55℃。恒温时间2h,在恒温时相对湿度不小于90%。降温速度每小时不超过20℃。在整个蒸养过程中应有专人负责检查,并做好记录。
(3)整个蒸养过程中,蒸养控制室值班人员加强责任心,如实记录各温度测点的温度变化,确保同一蒸养窑内的温度的同一性,使管片均匀升温或降温。
(4)管片蒸养后达到规定的强度便可脱模,脱模应注意事项:
① 先拆卸侧板,再卸端头板,在脱模时严禁硬橇硬敲,以免损坏管片和钢模; ② 管片脱模要用专门吊具,平稳起吊,不允许单侧或强行起吊,起吊时吊具和钢丝绳必须垂直;
③ 起吊的管片应在专用翻身架上成侧立状态;
④ 管片翻身架上拆除螺栓手孔活络模芯及其它附件,并清除管片外露构件表面的砂浆,拆除时应按规定进行,不得硬撬硬敲,以防止损坏活络模芯、附件及管片。
⑤ 翻身架与管片接触部位必须有柔性材料予以保护;
⑥ 管片在内弧面醒目处应注明管片型号、生产日期和钢模编号。
⑦ 脱模过程中遇有管片混凝土剥落、缺损,大缺角应用SC--1混凝土粘结剂修补,密封垫沟槽两侧、底面的大麻点应用107号胶结剂加水泥腻子填平,并经监理认可后方可出厂。
⑧ 管片脱模后吊运至养护水池进行14天水养护,注意管片与水的温度差不得大于20℃。
4.2.6 管片出厂检验
(1)每块管片必须经过严格质量检验,并须逐块填写好检验表,检验合格后的管片应在统一部位盖上合格章以及检验人员代号,合格的管片才能运出。管片运到
工地后,须经盾构施工单位验收合格后,方可认为管片出厂。 (2)管片出厂检验内容:
① 生产期达到28天,管片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才能出厂; ② 管片无缺角掉边,无麻面露筋; ③ 管片预埋件完好,位置 正确;
④ 管片型号和生产日期的标志醒目、无误。
⑤ 检查进场钢筋、水泥、石子等所有材料、成品 ⑥ 按规定随机抽取材料样品,监督送样;
⑦ 监督做好试块、构件的强度试验、渗漏试验、管片拼装试验。
(五) 质量标准
5.1 管片混凝土制作
(1) 做好浇注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对各种机械设备(混凝土搅拌站、运输、浇注、蒸汽养护设备)进行检查,以保证整个工作日施工过程中正常运转;
(2) 钢模内清理干净,表面无混凝土残屑粘附;脱模剂稠稀适当,表面均匀; (3) 钢筋骨架净保护层厚度要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值为±5mm;
(4) 混凝土工序质检员应将入模后合格钢筋骨架、预埋件等检查验收,资料应在混凝土浇注前准备好,供监理工程师随机检查;
(5) 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混凝土工序质检员应随机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流动性、和易性,并做好记录,以备检查;
(6) 应采取正确的浇捣方法,不漏振、欠振或过振.达到外光内实,管片外型平整光洁,螺栓孔保持光滑。
① 特别强调浇捣时保证混凝土表面密实,振捣之后应进行两道收水;
② 管片的制作将接受监理工程师的检查,监理工程师在整个合理的时间内应有权进入正在制作管片的场地,可以自由地在任何阶段来检查管片的制作,观察所需的试验.对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应停止使用于管片生产中,对巳使用的,应采取必要措施,并等待处理;
③ 水泥、骨料、混凝土、外加剂等取样及试验,按规范及标书规定执行。在管片制作过程中,应按监理工程师要求单独进行有关试验或测试;
④ 管片混凝土浇注完成后.应静置一段时间。注意做好蒸汽养护工作,蒸汽养护温度不高于55℃,严格执行养护程序;
⑤ 管片脱模后须详细检查成型管片的质量,包括管片外观尺寸,有无出现小裂缝、气孔、蜂窝、麻面,管片不能因蒸汽养护等原因产生大于规定的裂缝等缺陷,如孔洞直径小于3mm或深度不超过2mm,裂缝长度小于50mm,棱角或缝宽≤0.2mm,边角损伤在50mm、深30mm范围内,可自行修补;修补时,应及时做好记录并通知监理工程师处理;
⑥ 脱模后管片须在养护池内养护7d。立方体试块28d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管片
才可使用在工程中。
(六) 成品保护
6.1 管片堆放
6.1.1 管片应按生产日期及型号排列堆放整齐,并应搁置在柔性垫条上,垫条厚度要一致,搁置部位上下一致。
6.1.2 管片堆场坚实平整,管片应内弧面呈元宝形堆放整齐,堆放高度以四块为宜。
6.2 管片运输
6.2.1 管片出厂到工地时,管片应内弧面向上平稳地放于有专用支架的运输车辆的车斗内。
6.2.2 在同一车装运两块以上管片时,管片之间应附有柔性材料的垫料。 6.2.3 配备能满足盾构施工需要的管片运输车辆,确保盾构推进连续性。
2.4劳动力组织(附表2) 人员 车间主任 钢筋车间工长 砼车间工长 钢筋和砼质量员 数量 1 1 1 5 工作 车间办公室 钢筋车间 混凝土车间 混凝土车间和钢筋车间 职责 生产统筹安排,质量控制,安全生产 负责跟班组织施工,协调各工种交叉作业等 负责跟班组织施工,协调各工种交叉作业等 负责跟班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问题、编写技术措施等 负责跟班检查安全措施、安全措施的执行情况及安全教育工作,对安全生产负责。 负责跟班检查工程质量,组织各工种交接及质量保证措施的执行情况 ,对工程质量负责 负责制作管片。 钢筋笼焊接 负责管片混凝土的上料、拌和、等工作。 负责管片混凝土时向各钢模内的运输与浇灌 负责钢筋和钢筋笼起吊 进出水和归堆,运输 负责管片的生产的振捣、抹平、养护、拆模、搬运等。 负责管片混凝土各种原材料的材质、试 验 工 蒸汽养护工
安 全 员 1 管片生产车间 质量检查员 钢 筋 工 CO2焊工 混凝土拌和工 1 8 9 5 3 管片生产车间 钢筋车间 钢筋车间 混凝土拌和场 管片生产车间 钢筋生产车间 堆场 管片生产车间 桁车司机 1 3 管片制作工 18 2 2 实验室 管片生产车间 配合比与密实度、强度的抽样试验工作 4 蒸汽养护
2.5质量组织(附表3)
项目经理生产经理总工程师钢筋工长砼工长质量科长试验主任钢筋质量员砼质量员砼质量员砼质量员砼质量员质量员试验员试验员
设备组织 (见附表4)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名称 管片钢模 (管片钢模) 卧式强搅拌机 桥式起重机 桥式起重机 门式起重机 门式起重机 汽车吊 CO2电焊机 切断机 弯曲机 调直机 规格 1200 1200 750L 10t 5t 10t 5t 10t 5t 10t QY16 G-40A 6—10mm 数量 7套 5套 2台 2台 3台 3台 1台 1辆 8台 3台 4台 1台 10台 2台 2台 4台 2辆 2台 厂家 上海隧道 扬州牧羊 徐州同一 河南 河南 河南 河南 浦沅 松下 无锡 无锡 无锡 安阳 安阳 搅拌楼 搅拌楼 自制 常林 备注 直4;右2;左1 意向购置(直5) 钢筋车间 砼车间 车间东侧 车间西侧 钢筋车间 钢筋车间 钢筋车间 钢筋车间 砼车间 砼车间 插入式震捣器 Φ50,Φ70 附着式震捣器 空压机 混凝土料斗 砼运输小车 装载机 1立方 1t 2立方
管片生产能力(现有钢模)
月份 11年7 8 9 10 11 12 12年1 2 3 合计 钢模数量 7套 7套 7套 7套 7套 7套 7套 7套 7套 每日产量 14环 14环 14环 14环 14环 11环 11环 11环 11环 月产量 420 420 420 420 420 330 330 220 330 直线环 240 240 240 240 240 240 240 160 240 右转环 120 120 120 120 120 60 60 40 60 左转环 60 60 60 60 60 30 30 20 30 3310 2080 820 410 ①以上统计为7套钢模生产量;采用蒸汽养护,周转二次;2010年7月为假定开工时间,具体时间待定,以上每月按30个工作日计算,其中2012年2月采用20个工作日计算;
管片生产能力(增加钢模)
月份 11年7 8 9 10 11 12 合计 钢模数量 7套 7套 7套 12套 12套 12套 每日产量 14环 14环 14环 24环 24环 24环 月产量 420 420 420 720 720 630 直线环 240 240 240 540 540 540 右转环 120 120 120 120 120 60 左转环 60 60 60 60 60 30 3330 2340 660 330 ①考虑混凝土管片需供应多方单位,确保及时提供管片,已经和扬州牧羊集团意向订购5套直线环钢模;
②2011年7月到9月采用7套钢模生产;扬州牧羊3个月进场后钢模增至12套;采用蒸汽养护,周转二次;2010年7月为假定开工时间,具体时间待定,以上每月按30个工作日计算,其中2012年2月采用20个工作日计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