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318沥青路面施工方案

来源:华佗健康网
预制小箱梁作业指导书

国道318线公路拉曲段改建工程A合同段

沥青路面施工方案

(K4648+245-K4648+891,K4653+546.4-K4674+700)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预制小箱梁作业指导书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国道318线公路拉萨至曲水大桥段改建工程项目部

2015年5月

目录

第一章 编制依据 .................................................................................................................. 1 第二章 工程总体概况 ........................................................................................................... 2

一、工程概况 ................................................................................................................... 2 二、自然地理概况 ........................................................................................................... 2 三、路面结构设计 ........................................................................................................... 4 第三章 材料要求 ................................................................................................................... 5

一、沥青 ........................................................................................................................... 5 二、粗集料 ....................................................................................................................... 6 三、细集料 ....................................................................................................................... 6 四、矿粉 ........................................................................................................................... 7 第四章 路面的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 ................................................................................... 7

一、施工准备 ................................................................................................................... 7 二、沥青混合料的拌制 ................................................................................................... 8 三、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 9

16

预制小箱梁作业指导书

四、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 9 五、沥青混合料的碾压成型 ......................................................................................... 10 六、接缝 ......................................................................................................................... 11 七、试铺路段施工 ......................................................................................................... 11 第五章 沥青混泥土面层施工工艺流程图及说明 ............................................................. 12 第六章 质量标准 ................................................................................................................. 13

一、 基本要求 ............................................................................................................... 13 二、外观鉴定 ................................................................................................................. 14 第七章 成品保护 ................................................................................................................. 14 第八章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措施 ............................................................................. 15

一、环境管理措施 ......................................................................................................... 15 二、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措施 ....................................................................................... 15

16

预制小箱梁作业指导书

第一章 编制依据

一、国道318线公路拉萨至曲水大桥段改建工程施工A合同段招标文件。

二、国道318线公路拉萨至曲水大桥段改建工程施工A合同段招标图纸。

三、国家和交通部现行的有关设计、施工的规范、规则及验收标准。

四、相关技术文件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3、《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4、《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规范》(GB 50220-95) 5、《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90) 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7、《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 9、《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 9、《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10、《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 1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16

预制小箱梁作业指导书

12、《国道318线中尼公路拉萨至曲水大桥段改建工程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13年3月)

第二章 工程总体概况

一、工程概况

现有国道318线中尼公路拉萨至曲水大桥段公路(以下简称拉曲路)在一九五七年修建初通。公路使用至今,经过多次改建,但未对拉曲路整体进行改建,现有公路难以满足沿线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发展需求。

国道318线中尼公路拉萨至曲水大桥段改建工程A合同段全长21.799公路,采用二级公路标准,双向二车道,设计时速60km/h,桥梁涵洞荷载标准采用公路-Ⅰ级,并全线桥梁设置人行道。A合同段路线起点位于拉萨市堆龙德庆县东嘎大桥以南130米处,里程桩K4648+245,终点桩号为K4674+700,其中K4648+891-K4653+546.4段为大庆工程,已提前实施。 二、自然地理概况

1、地形、地貌

项目区位于青藏高原中南部,北邻念青唐古拉山脉,南靠喜马拉雅山脉,中跨冈底斯山脉东缘,大型山脉总体东西走向布展,小型山

16

预制小箱梁作业指导书

脉多为南北向布展,地势总体北高南低,西高东低。路线所通地形地貌主要为两大类:山间冲洪积宽谷地貌、山前坡洪积平原地貌。全线最低海拔为3050m,最高海拔为6500m,平均海拔为3780m。切割较深,起伏较大,总体表现为高原高山河谷地貌。本项目线路均以拉萨河右岸展布,路线所通过的地貌主要为两大类:山间冲洪基宽谷地貌、山前坡洪基平原地貌。全线最低海拔为3581.38m,最高海拔为3644.5m,平均海拔3587.05m。沿线主要河流为拉萨河与雅鲁藏布江,水系为雅鲁藏布江,项目起点K4688-K496段路线基本与拉萨河平行展布,其中K4653+460-K4646+660、K4666+260-K4673+460、K4678+400-K4682+700段拉萨河沿溪线,K4697+300-K4698+920为雅鲁藏布江沿溪线。

2、气候、气象

堆龙德庆县、曲水县境内气候以空气稀薄、干燥缺氧、阳光充足、低温寒冷、日温差大为特征,属于高原温带半旱季风气候,年降水量200-510毫升,平均气压500-650毫巴,一般空气密度为700-800g/m3,一般含氧量为150-190 g/m3,年平均气温5-8℃,空气相对湿度40-45%,年日照时数为3000-3200h,全年无霜期100-120天。夏秋多雨,雨季集中在6-9月份,空气相对湿润;冬季多风,霜期较长,空气相对干燥。

沿线土壤肥沃,为农田保护区,为西藏商品粮生产基地县之一。由于沿线水热条件较好,植被生长茂盛,生长真以西藏狼牙刺种类为主的植物与矮丛灌木,沿线两侧种植大量行道树。局部困难路段生态系统脆弱,因注意加强坏境保护。

16

预制小箱梁作业指导书

三、路面结构设计

1、拟定的结构参数

厚层号 材料名称 度(cm) 平均抗压模量(弯沉)模量标准差(弯沉)平均抗压模量(弯拉)模量标准差(弯拉)极限劈裂度(MPa) (MPa) (MPa) (MPa) (MPa) 1100 1100 1200 1200 1800 1800 3200 3200 1 中粒式沥青混泥土 中粒式沥青混泥土 水泥稳定砂砾 水泥稳定砂砾 5 0 0 1.4 2 6 0 0 0.5 3 X 0 0 0.5 4 17 20 -0 0 0.5 5 级配砾石 170 0 160 -- -- 6 基土 36 16

0 -- -- -- 预制小箱梁作业指导书

- 2、设计厚度

以弯沉为设计标准时的设计厚度:17.2cm,《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要求的水泥稳定层压实适宜厚度为18~20cm,取18cm。

3、设计结构

设计弯沉值1d=49.5(0.01mm) 路表实际设计弯沉1s=45.4(0.01mm)

层 号 计算模量材料名称 (弯沉)(MPa) 中粒式沥青混泥土AC-16 中粒式沥青混泥土AC-20 水泥稳定砂砾 级配砾石 土基 厚度(cm) 交工验收弯沉值(0.01mm) 1 1100 5 45.4 2 1100 6 53.9 3 4 6 1200 170 -- 35 20 -- 68.1 263.3 --

第三章 材料要求

一、沥青

沥青性能整套检验应由业主委托有关试验单位进行。各施工单位和驻地监理组工地试验室仅对针入度、延度和软化点进行检验,并留

16

预制小箱梁作业指导书

样备检。

检查频率:施工单位每车检验一次,监理组每五车抽检一次,指挥部每天轮流抽检一个标段一次。 二、粗集料

粗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粗集料有二个破碎面颗粒比例不少于75%,应选用反击式破碎机轧制的碎石。

沥青混合料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要求表1

项 目 压碎值 洛杉矶磨耗损失 不大于28% 表观相对密度 吸水率 坚固性 针片状颗粒含量 不大于15% 面 层 不大于26% 不小于2.6 不大于2.0% 不大于12% 沥青混合料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要求表2

项 目 面 层

水洗去<0.075颗粒含量 软石含量 不大于3 与沥青的粘附性 磨光值PSV 不小于38 不大于1% 不小于4

三、细集料

细集料必须掺入天然砂,天然砂的含量不宜大于集料总量的

16

预制小箱梁作业指导书

15%。

集料质量应从源头抓起,派专人进驻集料加工厂,不合格者不可出厂。

沥青混合料细集料质量技术要求表

项 目 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 坚固性(>0.3mm部分),不小于 含泥量(小于0.075的含量),不大于 砂当量,不小于 亚甲蓝值,不大于 棱角性(流动时机),不小于

单位 - % % % g/Kg S 指标值 2.5 12 3 60 25 30 四、矿粉

沥青混合料的矿粉宜采用石灰石加工而得,矿粉应干燥、洁净,不得将拌和机回收的粉尘作为矿粉使用,矿粉每200T检验一次。

沥青混合料用矿粉质量技术要求表

表观密度含水量<0粒度范围(%) 外<0.16mm 90~100 <0.075mm 75~100 16

亲水系数 <1 塑性指加热安(t/m3) (%) .6mm 不小于2.5 不大于1 100 观 数(%) 定性 <4 无团粒实测记预制小箱梁作业指导书

结块

录 第四章 路面的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施工准备

1、 沥青路面面层的施工工艺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

2、 铺筑沥青面层前,对基层表面应进行彻底清扫,清除纹槽内泥土杂物,均匀喷洒透层沥青,方可开始施工。

3、 施工前应对进场的材料按批进行抽检,以保证材料质量。 4、施工前应对施工机具进行全面检查、调整,以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状态,特别是拌和楼、摊铺机、压路机的计量设备,如电子称、自动找平装置等必须进行计量标定的调校。

5、 应有充分的电源和备份设备,确保在一个施工工作日不致因停电或某一设备的故障,造成生产的中断。

6、 各种矿料必须分类堆放,不同集料应分别放置在硬化场地的堆放场,防止被其它颗粒材料污染。 二、沥青混合料的拌制

1、 沥青混合料配比和级配。

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应符合目标配合比及生产配合比的要求。 2、 沥青混合料必须在沥青拌和厂采用拌和机械拌制,拌和厂的设置除应符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消防、安全等外,还应具备下列条

16

预制小箱梁作业指导书

件:各种矿料应分散堆放,不得混杂;集料(尤其是细集料)、矿粉不得受潮,须搭设防雨顶棚储存。

3、 沥青混合料应采用间隙式拌和机拌和,拌和机应有防止矿粉飞扬散失的密封性能及除尘设备,并有检测拌和温度的装置和自动打印装置。

4、 沥青混合料拌和时间以混合料拌和均匀、所有矿料颗粒全部裹覆沥青胶结料为度。

5、 拌和厂拌制的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结团块或严重的粗细料分离现象,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6、 混合料不得在储料仓中储存过夜。 三、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1、混合料应采用大吨位自卸车运输,为防止沥青与车厢板粘结,车厢侧面板和底板可涂一层薄层隔离剂,但不得有余液积聚在车厢底部。绝对不允许使用柴油和水的混合料作为隔离剂。

2、为了保证摊铺温度,运输时必须采取加盖棉被或苫布等切实可行的保温措施。每车到现场均应测量混合料温度,低于摊铺温度时,混合料不得卸车。

3、为了保证连续摊铺,开始摊铺时,现场待卸料车辆不得少于5辆。

4、在卸料时,运输车辆不得撞击摊铺机,以保证摊铺出的路面的平整度。

四、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1、摊铺前必须将工作面清扫干净,如用水冲,必须晒干后才能进行摊铺作业。

16

预制小箱梁作业指导书

2、混合料必须采用机械摊铺机,在摊铺前应检查确认基层和下封层的质量,质量不合格时,不得进行铺筑作业。摊铺机应调整到最佳状态,使铺面均匀一致,不得出现离析现象。

3、进行作业的摊铺机必须具有自动调节厚度及找平的装置,必须具有振动熨平或振动夯实等初步压实装置。下面层摊铺应采用钢丝引导的高程控制方式,中面层摊铺宜采用移动式自动找平基准装置。 4、摊铺机的摊铺速度应调节至与供料、压实速度相平衡,保证连续不断的均衡摊铺,中间不停顿。

5、改性沥青混合料摊铺温度宜大于150℃,重交通AH-70沥青混合料摊铺温度宜大于140℃,混合料温度在卡车卸料到摊铺机上时测量。当路表温度低于15℃时,不宜摊铺沥青路面混合料。 6、沥青路面的松铺系数应根据试铺段确定,摊铺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摊铺层厚度及路拱、横坡,达不到要求时,立刻进行调整。 五、沥青混合料的碾压成型

1、高性能沥青混合料应在摊铺后立即压实,不应等候。 2、混合料的压实按初压、复压、终压三阶段进行,压路机应以不大于5km/h的速度进行均匀的碾压。初压用10T或10T以上钢轮压路机紧随摊铺机碾压,复压应在初压完成后紧接着进行,用20吨~25吨轮胎压路机碾压。终压用较宽的钢轮压路机碾压。压路机的碾压遍数及组合方式依据试铺段确定。

3、现场混合料压实度不小于实测最大理论密度的93%,不得大于97%,空隙率在3~7%之间。应采用钻孔法及核子密度仪检测密度。 4、注意碾压温度和碾压程序,不得将集料颗粒压碎。改性沥青碾压终了温度应不低于90℃,普通沥青碾压终了温度应不低于80℃。

5、压路机静压时相邻辗压带应重叠1/3cm轮宽,振动时相邻碾

16

预制小箱梁作业指导书

压常重叠宽度不得超过15~20cm。要将驱动轮面对摊铺机方向,防止混合料产生推移。压路机的起动、停止必须减速缓慢进行。 六、接缝

1、采用两台摊铺机时的纵向接缝应采用热接缝,施工时将已铺混合料部分留下10~20cm宽暂不辗压,作为后铺部分的高程基准面,然后再跨缝碾压以消除缝迹。

2、应特别注意横向接缝处的平整度,切缝位置应通过3m直尺测量确定。

3、在施工缝及构造物两端连接处必须仔细操作保持紧密、平顺。 七、试铺路段施工

1、面层正式施工前,各施工单位应进行试铺路面施工,试铺路段长度不小于300米。

2、试铺路面施工分试拌和试铺两阶段。

3、试铺段施工时,业主、施工单位、监理部门应互相配合,做到按标准施工、按规范检查、互相学习、及时写好试铺总结,经批准后,作为正式施工申请的依据。

第五章 沥青混泥土面层施工工艺流程图及说明

16

预制小箱梁作业指导书

施工

沥青混泥土面层施工工艺流程图

基层或中、下面层检查与施沥青混合料成品混合料摊 过磅运输 接缝处理 初

钻芯检测 报

16

预制小箱梁作业指导书

一、首先对原材料进行试验,并按进度备足各种材料,并检查基层密实度是否合格,若不满足规范要求,继续碾压。

二、对面层进行中线、水平放线测量,对不合格的进行整修。 三、清扫基层,浇洒乳化沥青下封层。

四、沥青拌合站拌合成的抗滑表层沥青混泥土混合料,由自卸车运输到工作面,由沥青摊铺机按试验的各种施工参数进行摊铺、碾压,处理接缝。

五、检测路面压实度、平整度、厚度等不合格铲除,重新拌和摊铺碾压,直至合格。

第六章 质量标准

一、 基本要求

1、沥青混合料的矿料质量及矿料级配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2、严格控制各种矿料和沥青用量及各种材料和沥青混合料的加热温度,沥青材料及混合料的各项指标应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沥青混合料的生产,每日应做抽提试验、马歇尔稳定度试验。矿料级配、沥青含量、马歇尔稳定度等结果的合格率不小于90%。 3、拌和后的沥青混合料均匀一致,无花白,无粗细料分离和结团成块现象。

4、基层必须碾压密实,表面干燥、清洁、无浮土,其平整度和路拱度符合要求。

5、摊铺时应严格控制摊铺厚度和平整度,避免离析,注意控制

16

预制小箱梁作业指导书

摊铺和碾压温度,碾压至要求的密实度。 二、外观鉴定

1、表面应平整密实,不应有泛油、松散、裂缝和明显离析等现象。半刚性基层的反射裂缝可不计作施工缺陷,但应及时进行灌缝处理。

2、搭接处应紧密、平顺,烫缝不应枯焦。

3、面层与路缘石及其他构筑物应密贴接顺,不得有积水或漏水现象。

第七章 成品保护

一、设专人维护压实成型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必要时设置围挡,完全冷却后(一般不少于24h)才能开放交通。

二、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路缘石、绿化等附属工程的保护,路边缘应采用小型机械压实。

三、施工人员不得随意在未压实成型的沥青混凝土路面上行走。 四、当天碾压完成的沥青混凝土路面上不得停放一切施工设备,以免发生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变形。

五、严防设备漏油污染路面。

第八章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措施

一、环境管理措施

1、严格执行作业时间,尽量避免噪声扰民,控制强噪声机械在夜间作业。

16

预制小箱梁作业指导书

2、对施工剩余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材料及凿除接茬的废渣,不得随意扔弃,应集中外运到规定地点进行处理。

3、喷洒粘油时,对路缘石进行防护以免污染周围环境及其他工序。

4、清扫路面基层时,应先洒水润湿,防止扬尘。 二、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措施

1、所有机械操作手都必须持证上岗,严禁酒后操作设备。 2、做好施工机械设备日常维修保养,保证机械安全使用性能。严禁故障机械进入施工现场。

3、现场施工人员必须配备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 4、从事沥青混合料的操作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检,对沥青材料过敏者和皮肤病患者不宜从事此项工作。对核子密度仪的试验人员也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5、施工现场设专人指挥运输车辆。运输车辆进入现场应注意控制车速,安全行驶。

1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