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健康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彩超检查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

浅谈彩超检查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

来源:华佗健康网
浅谈彩超检查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4-08-07T13:50:59.28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22期供稿 作者: 陈新舂

[导读] 随着如今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影像学检测的普遍应用,脂肪肝的患病率日趋增高,且发病年龄范围扩大。陈新舂

(新疆哈密地区巴里坤县人民医院 839200)

【摘要】脂肪肝是危害人体健康的一种重要疾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其发病率正呈逐年上升之势,且患病年龄范围亦逐渐扩大.资料显示,我国城镇人口脂肪肝患病率为10.9%,大中城市脑力劳动者脂肪肝患病率最高达36.8%.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脑力劳动者患病率高于体力劳动者.通过对895例健康体检者行彩超检查,并对检出的164例脂肪肝的一般情况和病因进行调查,同时结合实验室检查,以探讨彩超检查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并为脂肪肝的早期预防和培养人们对待脂肪肝的科学态度提供帮助。 【关键词】彩超检查诊断脂肪肝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2-0129-01

脂肪肝为临床上一种常见的肝脏异常,是由过量饮酒、肥胖、慢性肝病、糖尿病、心力衰竭和药物毒性作用等原因引起的,病变主要在肝小叶,以肝细胞脂肪变性为主要病理的临床综合征。正常肝脏脂肪含量占肝湿重的5%,脂肪在组织细胞内贮积超过肝重量的5%或在组织学上有30%的肝细胞出现脂肪变性称为脂肪肝[1]。临床上有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之分。随着如今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影像学检测的普遍应用,脂肪肝的患病率日趋增高,且发病年龄范围扩大。 脂肪肝分为三度:轻度、中度、重度。轻度脂肪肝一般无症状,中、重度可出现乏力,肝压陷痛或肝功能损害,长期发展为肝硬化。通过对我院2012年3月-2013年8月895名体检者行彩超检查共检出164例脂肪肝患者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所选取895例受检者均为我院健康体检中行腹部彩超检查者,其中男性486例,女性409例,年龄17-78岁,脑力劳动者68%,体力劳动者32%。

1.2仪器philips 55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腹部凸阵探头频率25 mhz。

1.3方法嘱受检者行超声检查前空腹检查时取平卧位和侧卧位进行常规肝脏扫描。观察肝脏的形态、大小、边界、包膜、内部回声、光点分布、远场图象及肝内管道走行情况等然后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检查观察肝内血管显示、走形情况。检查时要小心肠气的干扰并注意与周围的脾、肾实质回声进行对照。 2、结果

2.1 895例健康体检者行彩超检查,共检出脂肪肝164例,占18.35%,其中男129例,女36例,30岁以下患脂肪肝15例,占9.26%。对164例脂肪肝的生活习惯调查显示:85例(51.94%)长期饮酒>8年,酒精量>50 g/d;51例(31.00%)喜高脂饮食。实验室检查发现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明显增高的有86例,占52.31%,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的142例,占86.42%。

2.2根据肝脏声像图特征将脂肪肝分为轻、中、重三度,其中轻度41例(24.91%),超声见肝脏大小正常,表面光滑,边缘锐利,肝实质回声致密增强,后方无明显衰减,肝内血管显示清晰,肝内血流色彩稍暗淡。门脉主干直径<1.3cm。脾脏大小正常。中度脂肪肝91例,占55.54%;声像图肝脏稍大,形态饱满,边缘变钝,肝实质回声前方致密增强,后方有轻度衰减,后缘轮廓可见,肝内血管细少,肝内血流色彩暗淡,门脉主干直径≤1.3cm。脾脏大小正常或稍大。重度脂肪肝32例,占19.55%,声像图肝脏明显增大,边缘圆钝,实质回声前方明显致密增强呈“云雾”状,远场明显衰减,后缘轮廓显示不清,肝内血管显示不清,肝内血流色彩暗淡,血管走行间断。门脉主干直径≥1.4 cm。脾脏多明显增厚。其中不均匀脂肪肝8例,占4.87%,表现为肝内局限性回声减低区,有不同的解释,有学者认为是脂肪堆积或是局限性脂肪组织所致;也有学者认为是脂肪肝内的局限性正常肝组织回声。 3、 讨论

肝脏是脂肪代谢的重要器官,正常肝内脂肪占肝重的2%-4%,内含甘油三酯、脂肪酸、磷脂、胆固醇及胆固醇脂,当肝内脂肪积聚超过5%时,即称为脂肪肝。其病变机制主要为:(1)肝细胞内脂肪酸增多,如高脂饮食或营养不良时体内脂肪组织分解,过多的脂肪酸经由血液入肝;或因缺氧致肝细胞乳酸大量转化为脂肪酸;或因氧化障碍使脂肪酸利用下降,脂肪酸相对增多。(2)甘油三酯合成过多:如饮酒可改变线粒体功能,使a-磷酸甘油合成甘油三酸。(3)脂蛋白、载体蛋白减少:缺氧中毒或营养不良时,肝细胞中脂蛋白合成减少,脂肪输出受阻而堆积于细胞内。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少数有食欲减退、恶心、腹胀、肝部不适等症状。

由于我县是哈萨克自治县,主要有哈萨克族、蒙古族、一日三餐有饮酒的习惯,由于长期饮酒使肝内脂肪合成增加,脂肪从肝脏中的排泄减少,同时酒精还抑制肝细胞内脂肪酸的活性,肝细胞分解脂肪的能力下降,导致脂肪在肝细胞内堆积。多数病人的酒精性脂肪肝是完全可逆的,一般情况下戒酒后脂肪肝逐渐消失。如果长期过度饮酒,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坏死。最终发展为酒精性肝炎及酒精性肝硬化,严重者危及人的生命[2]。因此为了有效预防酒精性脂肪肝,应加强宣传饮酒的危害性,使人们对本病有足够的认识和重视。

由于生活条件不断提高、饮酒、暴饮暴食,过多进食高脂高热量食物,年轻人缺乏锻炼等,都是脂肪肝发病的潜在因素,应引起高度警惕。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合理膳食、戒酒,有效控制体重,增加体力活动和身体锻炼,避免食用各种对肝脏损害的药物。 参考文献

[1] 曹海根,王金锐,第2版,实用腹部超声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2] 白人驹,马大庆,张雪林,等.医学影像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19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