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梦妮
教学对像
六年级学生,与低年级学生比较,无论音乐知识,情感理解和学习方法等都提高了,有了学习的主动性,更能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音乐素质,无论在听音,还是歌唱水平都能达到一定的水平。在课堂上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还让学生乐学,好学,从而感到音乐的美。
教材分析
《小黄鹂鸟》原是一首蒙古族短调民歌,也是一首纯朴的情歌。 这首歌,就其歌名而言,“小黄鹂鸟”是对恋人的一种爱称。就其歌词而言,两朵、四朵、八朵等量词,都隐含着成双成对的意思,表达了蒙古族人民憧憬幸福生活的意愿。歌曲的旋律优美流畅,速度稍慢,表现出一种细腻、爽朗的情绪特征。
重新填词的《小黄鹂鸟》赋予了它崭新的含义。歌中的“小黄鹂鸟”,既可是翱翔在天空的 、被拟人化的黄鹂鸟,也可以是自己直面相对的亲朋好友和自己所热爱着的一切人。总之,歌中的主人公是在面对他们抒发着自己热爱草原、热爱家乡、热爱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的。
《小黄鹂鸟》采用五声宫调式构成旋律,2/4拍,小快板速度。 整首歌虽分为齐唱、轮唱两部分;而实质上,它依然为单乐段结构。轮唱部分基本上是原曲模仿式的卡农。
从音乐风格上看,《小黄鹂鸟》属于蒙古族的短调歌曲(也有人称之为“短调”或“短歌”)。
知识技能
能有感情的演唱《小黄鹂鸟》歌曲主旋律声部,并熟练掌握轮唱部分的演唱技巧。
过程方法
通过教师引导及学生对歌曲旋律的学习,感受五声调式音阶及音乐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的重要成员,并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族文化,喜欢蒙古族音乐。
重点难点
1、训练学生能用和谐自然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 2、初步感受五声调式,体验五声调式的旋律风格。
教学用具
光碟、多媒体设备、电子琴。
复习引入
1上一节课我们欣赏了哪个民族的音乐?最有印象的是哪首歌曲?属于蒙古民歌的哪一种类型?
2、欣赏过的短调歌曲是什么? 3、这节课我们就学唱一首重新填词而成的蒙古族短调民歌《小黄鹂鸟》,放光盘。 复习巩固短调民歌的特点及与长调的特点的对比。 学生初听歌曲,体验情绪,感受节奏.
分析歌谱 出示歌谱
请同学们分两部分,(生很容易就能分出单行与双行或者从歌词重复来分)
学生观察歌谱
对照歌谱分两部分
学生感观接确两个声部,区分单声部与双声部 师生互动交流
观察歌谱,第一部分为齐唱,第二部分为合唱,尤其第二部分开头两句,就是歌曲第一部分“卡农”二部轮唱法。
在老师引导复习 “卡农”练习曲 学习单声部齐唱
我们来学习一下歌曲第一部分 2、出示单声部歌谱
(1)和老师来唱一唱这第一部分
(2)师生随机纠正不准确旋律。教师注意节奏,速度及大跳
预设1:第二乐句(这就是„„)学生唱不准节奏,多巩固几遍,
预设2:分析歌词,引导歌曲主题(表达了作者对草原,家张,幸福生活的热爱) 预设3:小黄鹂还可以换成对谁说?
单声部轮唱练习
将学生分两组,教师指挥,演唱第一声部,注意节拍。 学生看老师指挥,第一声部卡农合唱练习两次。 采用单声部轮唱法,既巩固学生这部分旋律,又为学生学习第二部分双声部演唱作铺垫
学习双声部合唱
出示第二声部歌谱,学唱旋律 纠正第二声部难点易错部分
观察第二声部有几个音符,感受五声调式旋律。
师弹琴伴奏
学生完整演唱全曲
拓展教学
开头老师介绍这是一首重新填词的歌曲,想不想听听原词演唱?出 (师放课件) 原词中是对谁抒发情感了呢?你还能再填新词演唱吗?学生聆听,随之轻唱
教学反思:这节课我的目标就是上一节平常课,踏踏实实的让学生学到一点知识,课后认真回忆觉得在课堂中,状态还是不错的,自己能投入到情景中去了,教态自然大方,语言没有那么华丽不实。学生的表现应该是不错的,但感觉不够活,
师生互动的效果不理想, 反思:感觉学生好像还是以我为中心,显得过于谨慎。 或者是教师的激励语言不够丰富,可能是我想把六年级的音乐上成知识型的,还有待提高自己,以后要多多积累,多多学习,才能作到一个自己理想型的音乐教师。 本节课我的主要目标就是让学生能掌握二声部合唱,但要求不是太高,因为经过一个月的了解,我感觉学生们的知识水平与音乐素质达不到六年级应该有的水平,但是我还是按六年级应有水平备课,
反思:是不是应该按照学生的现有水平备课,那才叫因材施教,但那样,对于部分能达到一定水平的学生来说,不公平。所以应该让学生利用课堂乐器竖笛自学合唱第声部旋律,我安排了部分学生自学,其它学生,还是跟琴学唱的。感觉还是教师教得多,学生自主学习的少。如果学生的基础好,合唱的效果要比本节课美妙,不过,真得不能要求学生太高标准,有的学生新并校过来,还不知道什么叫合唱,所以能分出层次,掌握节拍合唱,就已经有很高水平啦。我很满意这节课学生表现及我对学生的教学结果。
拓展部分,我下载了一首原词《小黄鹂鸟》视频,同学们在好奇中,把填词知识巩固了,还延伸了可以对其它对像抒发感情,使这首歌的感情目标得以升华。 反思:这部分我安排了最后,尤其填词部分,让同学作为课下作业完成,我感觉这个知识很容易,所以安排在课下,没有占上课的时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19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