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燕子山矿石炭系巷道支护优化设计

来源:华佗健康网
实用技术doi:10.3969/j.issn.1005-2798.2020.01.021

 总第245期燕子山矿石炭系巷道支护优化设计

关崇伟

(大同煤矿集团晋华宫矿ꎬ山西大同 037003)

摘 要:为了解决燕子山矿石炭系煤层巷道支护强度和成本过高的问题ꎬ从巷道掘进和使用特点入手ꎬ优化巷道支护方案ꎬ实现了顶锚杆、锚索协同支护ꎬ使两帮对顶板支护能力增加ꎬ消除了巷道顶底角的应力集中ꎬ有效提高了巷道支护效果ꎬ技术经济效益显著ꎮ关键词:石炭系煤层ꎻ巷道支护ꎻ优化

中图分类号:TD35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798(2020)01􀆼0055􀆼02

  大同煤矿集团燕子山矿现开采石炭系C3号煤层ꎬ该煤层平均厚度7.63mꎬ采用综采放顶煤采煤法开采ꎮ由于生产地质条件复杂ꎬ巷道支护设计仍然采用工程类比法ꎬ设计理念不够先进ꎬ导致巷道支护设计保守ꎬ单排锚索支护强度过高ꎬ但锚索布置排距大ꎬ与锚杆协同支护性差ꎬ且锚索锚固岩层岩性为砾岩ꎬ施工锚索成本高ꎬ严重影响掘进效率ꎮ针对巷道的特点ꎬ必须运用先进的支护理论和手段[1-2]ꎬ对巷道支护进行优化设计ꎬ实现安全生产和节支提效ꎮ

1 工程概况

本文选取燕子山矿2220巷为研究对象ꎬ该巷道设计长度2700mꎬ断面为5.4m(宽)×3.6m(高)ꎬ沿煤层底板掘进ꎬ煤层埋深约500mꎬ煤层顶底板岩性见表1ꎬ原支护设计如下:

表1 煤层顶底板岩性

顶底板名称

老顶

岩石名称砂砾岩

砾岩砂泥岩粉砂岩炭泥岩砂泥岩高岭岩含砾砂岩砾岩

厚度/m5.83~8.05

6.750.50~5.72

2.823.30~7.32

3.202.50~11.37

6.94

岩性特征灰白色ꎬ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ꎮ致密ꎬ较坚硬-坚硬ꎮ次棱角-次圆状ꎮ黑色、浅灰色、灰白色炭泥岩、砂泥岩粉砂岩ꎬ局部上为炭质泥岩ꎬ下为粉砂岩ꎮ块状ꎬ性脆ꎮ深灰色或灰褐色、黑褐色ꎬ贝壳状断口ꎮ下部夹薄煤层ꎮ灰白色ꎬ成分以石英为主、长石次之ꎮ偶含煤屑ꎬ胶结致密ꎮ

直接顶

直接底

老底

顶板采用D20mm×2400mm的螺纹钢锚杆ꎬ每排7根ꎬ排距900mmꎬ间距800mmꎬ最外侧两根锚杆向外倾斜10°安装ꎬ在顶板铺设D4mm×

100mm×100mm菱形金属网ꎬ采用5100mm×280mm×3mm的W钢带压网ꎬ配套碟形垫规格为130mm×130mm×10mmꎻ锚索采用D21.8mm×8000mm高预应力锚索ꎬ每排5根ꎬ排距2700mmꎬ中间3根间距为1600mmꎬ两边为1100mmꎬ中间锚索配套钢托板规格为250mm×250mm×16mmꎬ两侧两角锚索向外倾斜20°安装ꎬ角锚索端头护表构件采用小段工字钢ꎮ

采煤帮采用D20mm×2000mm的玻璃钢锚杆ꎬ每排4根ꎬ排距900mmꎬ间距900mmꎬ上侧锚杆向上倾斜10°安装ꎬ与顶板距离150mmꎬ下侧锚杆与底板距离750mmꎬ挂D4mm×100mm×100mm的菱形金属网ꎬ采用450mm×220mm×4mm的W型钢护板压网ꎬ配套碟形垫规格为110mm×110mm×10mmꎮ

非采煤帮采用D18mm×2000mm的螺纹钢锚杆ꎬ每排4根ꎬ排距900mmꎬ间距900mmꎬ上侧锚杆向上倾斜10°安装ꎬ与顶板距离为150mmꎬ下侧锚杆与底板距离为750mmꎬ铺设D4mm×100mm×100mm的菱形金属网ꎬ采用450mm×220mm×4mm的W型钢护板压网ꎬ配套碟形垫型号为110mm×110mm×10mmꎮ

底板支护采用C25混凝土铺底ꎬ铺底厚度200mmꎮ

  在掘进过程中ꎬ顶板及两帮煤体随掘随落ꎬ导致巷道表面不平整ꎬ成形不规则ꎬ后期巷道变形量也较大ꎬ出现应力集中现象ꎮ分析认为巷道支护设计不合理、巷道两帮支护强度较低致使巷帮对顶板的支撑作用较差ꎬ顶板锚索单排布置过于密集而排距又较大ꎬ难以与锚杆协同支护ꎮ角锚索工字钢腹板平行巷道顶板布置ꎬ导致两侧工字钢腿对顶板产生了

收稿日期:2019􀆼09􀆼10

作者简介:关崇伟(1995-)ꎬ男ꎬ山西临汾人ꎬ助理工程师ꎬ从事煤炭生产技术管理工作ꎮ

55

2020年1月          关崇伟:燕子山矿石炭系巷道支护优化设计           第29卷第1期

切割ꎬ一定程度上破坏了顶板完整性ꎬ且小段工字钢护表面积较小ꎬ仅能提供较大抗弯刚度与强度ꎬ认为其支护效果不如托板ꎮ

2 巷道支护特点及要求

1) 该巷道为大断面全煤巷道ꎬ顶煤厚度为4m左右ꎬ围岩较软弱ꎬ支护困难ꎬ支护成本高、效率

5100mm×280mm×3mm的W钢带压网ꎬ配套碟形垫规格为150mm×150mm×10mmꎻ锚索采用D21.8mm×7000mm的高预应力锚索ꎬ每排2根ꎬ间距3200mmꎬ排距1800mmꎬ与巷道中心对称布置ꎬ配套钢托板规格为300mm×300mm×16mmꎮ采煤帮采用D20mm×2000mm的玻璃钢锚杆ꎬ每排5根ꎬ排距900mmꎬ间距750mmꎬ上侧锚杆向上倾斜10°安装ꎬ与顶板距离为150mmꎬ下侧锚杆向下倾斜10°安装ꎬ与底板距离450mmꎬ挂塑料网并配套相应托板ꎮ

非采煤帮采用D18mm×2000mm的螺纹钢锚低ꎬ且掘进期间巷道受到断层等特殊地质与应力条件的影响ꎬ巷道围岩变形较大ꎮ

2) 工作面回采方法为综放开采ꎬ由于C3号煤层老顶为坚硬的砂砾岩ꎬ顶板完整性较好ꎬ形成的采场空间大、从而形成的老顶悬臂梁结构也较大ꎬ进而使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的峰值和影响范围比普通综采更大ꎬ在回采期间对巷道的结构及受力状态影响严重服务期间对巷道稳定性要求高3) ꎬ使支护的难度增大该回采巷道的服务年限较长ꎮ

ꎬ整个工作面回采过ꎬ为2a左右ꎬ程中ꎬ巷道必须稳定可靠ꎬ以保证工作面回采工作的正常进行ꎮ由于巷道断面较大ꎬ且应保证整个回采过程中的巷道稳定性ꎬ所以在正常生产要求的前提下ꎬ不允许巷道有大的表面位移ꎮ

3 支护优化

为了适应综放工作面生产需要ꎬ结合2220大断面厚顶煤回采巷道支护现状ꎬ从巷道掘进和使用特点入手ꎬ完善巷道支护方案、改进支护参数、增加综合支护能力、提高安全性能ꎮ具体要求为:优化顶板锚杆、索及护表构件的布置形式与参数ꎬ达到锚杆、锚索协同支护的目的ꎻ优化两帮及角支护ꎬ增强巷道对顶板的支撑作用ꎻ最后要确保2220回采巷道在使用期间稳定可靠的支护效果ꎬ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节约支护材料、降低成本、提高支护效率ꎮ支护优化方案如下:

7杆向外根ꎬ顶板布置排距倾斜900D10°mmꎬ20安装间距为mm×2ꎬ距帮800400300mmꎬmm的螺纹钢锚杆mmꎬ最外侧两根锚在顶板铺设D4mm×100mm×100mm的菱形金属网ꎬ采用

56

杆ꎬ每排5根ꎬ排距900mmꎬ间距750mmꎬ上侧锚杆向上倾斜10°安装ꎬ与顶板距离为150mmꎬ下侧锚杆向下倾斜10°安装ꎬ与底板距离450mmꎬ铺设D4504mm相应钢托板mm××100220mm×100mm的菱形金属网ꎬ采用ꎮ

mm×4mm的W型钢护板压网ꎬ配套200底板支护采用C25混凝土铺底ꎬ铺底厚度4 结mmꎮ

 语

本文在保证巷道安全的前提下ꎬ对巷道支护方案进行优化ꎬ实现了顶锚杆、锚索协同支护ꎻ增加两帮锚杆支护密度使得两帮对顶板支护能力增加ꎬ消除了巷道顶底角的应力集中ꎮ通过现场观测比对ꎬ支护优化后巷道的顶底板移近量减少41mmꎬ两帮移近量减少了36mmꎮ同时支护成本显著降低ꎬ每米巷道支护材料费用减少260元ꎬ支护效率明显提升ꎬ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技术效果ꎮ参考文献:

[1] 张煤 ꎬ2019ꎬ28(9):21科ꎬ王高峰.大断面全煤回采巷道支护优化-24.

[J].[2] 梁文明国煤炭.ꎬ2014ꎬ40(1):54大断面煤巷支护设计优化及应用研究-57.

[J].中

[责任编辑:常丽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