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粽子教案大班美术反思
端午节粽子教案大班美术反思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因为有吴起赐粽的故事而被称为“粽子节”。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人们喜欢吃粽子,同时也想要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我在大班美术课上开展了一项粽子制作活动并进行了反思。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起源和传统文化; 2.认识粽子的种类和制作方法; 3.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意思维; 4.感受协作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用资料让孩子了解端午节的起源和传统文化。准备好所需材料和工具,如竹叶、糯米、糖、红枣、花椒等。
2.制作粽子:分成小组,每组三五个孩子,将糯米浸泡至少2小时。然后将竹叶煮沸后,用水冲洗干净,备用。每个小组里的孩子按照自己想象和创意,制作出不同形态和口味的粽子。
3.画画展示:孩子们用颜料进行画画活动,表达制作粽子的过程和体会。然后把作品放在展示的地方上,一起品尝当天所制作的粽子。
三、教学反思
1.过程掌握:在料理学和画画过程中,存在一些孩子掌握不住的情况。例如,孩子们不知道粽子的包法,炊饭时加水不适当,涂色时色彩不够丰富,缺少想象力等。这需要老师和家长在平时多进行宣传和教育。
2.内容复杂:粽子的制作过程有点复杂,需要家长或老师的帮助。如果在孩子身边没有有经验的“帮手”,孩子自己难以完成任务。下次我们可以尝试提前联系学校让家长帮助制作和教导。
3.操作安全:我们在上课前,已经对孩子的健康和安全问题进行了讲解。但在制作过程中,还是有孩子在对糯米进行操作时,发生了不小的烫伤。下次我们可以更注重安全教育和操作培训。
4.感受体验:粽子是一种民俗食品,最初是作为节日食品制作的。通过制作过程,让孩子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美好和精髓,更好地传承下去。同时,也让孩子锻炼了自己的独立协作能力和创造力。这是一种有着深刻体验和感悟的教育。
综上所述,端午节粽子教案大班美术反思详细介绍了本次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的优点和问题,目的在于通过自我反思,总结经验,为今后的教学改进提供有效的参考。希望我的反思能
够帮助广大老师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培养孩子们的各项能力,并为我们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做出贡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