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荷兰花卉

来源:华佗健康网


1. 农业分类

2. ----------------------------------------------------------------------------------------------------------

3. 农业分类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分成很多种

4. 水稻,小麦等主食属于arable farming,花卉行业属于horticulture,即园艺学。在horticulture下面有包含了很多种植物水果,花卉,真菌,甚至草的生产。在这我就不粗暴定义了,要不然伤了这些学园艺的同学的心。那么问题来了,花卉生产和真菌生产中间有任何关系吗?

5. 有的,当然是有。宏观上来说,生产它们都是为了提高人的动物福利。技术层面上来说,农业生产实际最重要的就是对于种植环境的控制,虽然种蘑菇不需要阳光,但是其他环境控制相关的技术都是通用的。所以说,花卉产业发达,实际上反映的是整个园艺相关产业的发达,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反过说,如果一个种植团伙能种出宇宙最好吃的蘑菇,那么他们也已经在相当程度上具备种花的能力了。

--------------------------------------------------------------------------------------------------------

6. 2.历史

7. ---------------------------------------------------------------------------------------------------------

自古以来,荷兰就是一个农业种植方面非常发达的地方。因为一方面,河流众多,土壤肥沃气候温和水源充足。另一方面,荷兰的名字,在英语里面也叫做Low Countries,法语里面Pays-Bas,都是低地的意思。有多低呢?1/4国土比海平面还低。这地方没山,没山就意味着没矿(别跟我提页岩气什么的啊).....虽然荷兰人和其他的日耳曼兄弟们的种族专精都点的是机械和冶金等,但是荷兰真的..什么都木有啊!!所以他们除了种地..真的在工业革命的时候没干什么...(他们有用新技术改良种地)二战荷兰人骑着自行车抵抗纳粹钢铁洪流...也真是难为他们了。

从16世纪开始,荷兰就已经开始发展园艺学。在戴尔福特和莱顿附近发展出了非常专业的市场。这帮人在17世纪初就开始专业种草莓,还开始搞林业(不是天朝圈地那种),还居然把树苗子往全欧洲卖。

在同时期,Carolus Clusius,著名植物学家,第一个将郁金香引入了荷兰,种植于莱顿大学。时值荷兰黄金时代,刚刚独立于西班牙,海权逐渐强大经济繁荣,各阶级人民产生了广泛的审美需求,于是郁金香变得非常受欢迎。,甚至出现了郁金香泡沫。

(这是人类有屎以来,第一次记录的商业投机活动,顺便说下荷兰人确实很会做生意,世界上第一个股份有限公司:荷兰东印度公司)

荷兰在十七世纪便已经改变了农业经营的方式,以莱顿为中心,开始从单纯的食物生产升级到了更高的形态并扩张出口。虽然郁金香泡沫导致郁金香价格一落千丈,但这场郁金香泡沫建立起了荷兰花卉,水果等的销售渠道,这个行业本身存活了下来。

这并不能完全解释荷兰花卉发展的历史根基。事实上,啤酒花的专业种植也是代表了荷兰农业远在中世纪结束的时候就已开始专业化,投机化。

在工业革命开始以后,大量的来自新大陆的食物打击了欧洲的小麦价格,同时生活水平提高的欧洲人对于食物的多样性有了更多的需求。由于荷兰本来地就不多还到处都湿湿的,使荷兰人开始倾向于种植经济作物。得益于工业发展,现在荷兰人可以把他们的产品更轻松的到处卖了。在这个时候正好英国有钱有势,荷兰的各类经济作物大量的出口到了英国,在这过程中又反哺了国内市场,再一次促进了农业模式的发展。19世纪中期荷兰和德国的铁路系统连接以后,大量的花卉出口到了德国。从1846年到1870年左右之间,荷兰各类horticultural的产品出口量翻了8倍多。。。。再往后到了20世纪初,如果不考虑货币贬值,相比1870年,又翻了将近20倍。。。。

从中世纪结束打下的底子,再到19世纪结束借助工业发展完成的爆发式增长,荷兰的每一步其实都走的并不刻意,恰恰是时机正确,地理位置优越,加上荷兰人重商有头脑,使荷兰在一个世纪以前便成为了一个农业强国。

----------------------------------------------------------------------------------------------------------

3.近代发展

----------------------------------------------------------------------------------------------------------

如上述,在进入二十世纪以前,荷兰就已经成为了一个农业强国。在一战时期荷兰已经开始每年出口2500万公斤的花卉产品。到了1930年代,虽然面临着严重的经济萧条,花卉出口仍然增加到了5000万公斤。

和荷兰的种植产品以及国土面积有关,荷兰的农民拥有的土地总是很有限,在20世纪初的调查显示这些horticulture的职业的种植户只拥有2.8公顷土地(其实不多,因为还得种土豆)。所以他们在有限的土地上自发的开始逐渐开始大量使用温室技术....(开始开挂了).也就是说荷兰人,在一百多年前就开始逐渐使用温室技术,从简单变得逐渐复杂,从使用低矮的玻璃棚到开始使用更接近现代意义的真正温室。

在这,必须提到一个对花卉市场促进极大的发明:

flower auctions, 鲜花拍卖行。这个机制的存在,使荷兰的园艺产业很少再出现滞销的情况,虽然行情有好有坏,但是他们总能及时地把东西卖出去,让种植户没了后顾之忧。

----------------------------------------------------------------------------------------------------------

4.现代定型

----------------------------------------------------------------------------------------------------------

以二战为分水岭,如果说荷兰在之前是由于历史机缘成为了农业强国,那么在之后,荷兰农业站在世界之巅却是因为科技。

二战后,得益于欧洲经济的迅速发展荷兰的出口事业保持了良好的势头。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城市发展,荷兰从总的耕地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上来看都在逐渐减少。解决这

个问题唯一的方案就是提高经济作物的种植比例,同时努力提升单位面积的产量。大量的新科技,新技术应用到了农业生产商。其中50年代发展起来的荷兰Venlo式温室也成为了现代温室的代表。

如下图数据显示,花卉类的种植比例在二战后又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到了90年代,50%以上的荷兰温室进行的是花卉种植。

到了2011年,荷兰的花卉交易已占到了全世界花卉交易的50%,其中,郁金香等球茎类花卉的交易占到了全世界交易的80%。与此同时,荷兰也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西红柿,洋葱,种子产品出口国。

在整个过程中,天然气给荷兰温室种植带来的影响巨大。简单说来,最初天然气只是为了取代煤作为温室的加热能源,而在应用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工程改进。比如CHP的应用,通过燃烧天然气产热来加热温室,产生洁净的二氧化碳来供给植物使用,同时产生电能来供应逐渐部署的人工光源,甚至到现在可以出售富于的电能。由于天然气的价格波动,促使了荷兰人绞尽脑汁利用每一J的能量,而这带来的便是温室结构材料,传感技术,新能源,光源乃至国家电网的综合进步,使荷兰人在温室气候控制方面逐渐做到了世界的极致。到现在他们仍然没有停下步伐。

对于荷兰本土的销售渠道,在荷兰的童鞋们应该发现荷兰基本上没有小卖部这种东西。其实之前是有的,但是到现在基本上全部变成了大的超市,一个城市往往只有数个大的超市覆盖几个不同的中心区域,而这样的超市基本上是从包子(没错他们卖包子),花卉到五金什么都卖。专业的花店当然也有,但是人家主打的是情怀。事实上大部分的国内销售农产品全部是进入了这些大超市。

现今荷兰在农业上的优势尤其体现在技术层面。

得益于研究机构和种植行业的紧密联系,每年欧洲出现的各类农产新品种中有七成是荷兰培育的,荷兰花农和研究人员对于花卉变异植株有高度的敏感性。

在设备上,荷兰温室也代表了现代温室最高的发展水平。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一个荷兰典型温室的装备。

关于荷兰的花卉市场为什么这么发达的原因,我觉得是多方面的,但是现在想来觉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自然条件。和大田作物是不一样的是,矫情的常年生长在温室的花朵需要安逸的环境。荷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天“相对”温暖,夏天“相对”凉爽,这种气候的优势就是温室加热降温的成本相对比较低。国内很多地方都曾引进荷兰venlo型玻璃温室,最后由于高额的加热降温的成本而闲置。

第二是市场条件,我觉得确实是发达国家,人们的精神需求相对比较高,会舍得花一些钱三天两头的就去买些花放在家里,这些“花”不是国内大家比较接受的常绿盆栽“花卉”,而是鲜切花,二者区别在于,绿植一年下来,你可能就只需要消费一两盆,而鲜切花你可能需要一周就要消费一两次。在这样的市场推动下,花卉种植公司就会非常有动力的去种花,要知道一只鲜切花的成本是非常高的,荷兰常年下雨,阳光非常不充足,为了保证鲜切花的品相,up的特征,需要补光,但是补光的成本也非常高,我导师曾告诉我说在鹿特丹,海牙,阿姆斯特丹的几个片区(上图所示,不仅仅是花卉的温室哈)常年夜晚也都是灯火通明啊,原因就是那些地方的温室对那些植物补光,当然也是为了可以增加产量。同时为了迎合不同消费者的喜好,荷兰的花卉育种公司也是蛮拼的。时代不同,人们

对花的选择不一样,育种公司拿出所谓的“有竞争力”的花也就不一样了。也许早些年,人们都觉得大花美,此时为了迎合市场,花卉育种公司就应该拿出大花品种;而这些年,人们觉得小花品种比较可爱,所以公司就应该推出新的迷你品种。在同一时代下,人和人之间的偏好也存在差异,比如我自己一直喜欢淡粉色的非洲菊,而我一个朋友就喜欢奶黄色的,所以,在这样的状况下,花卉育种公司就应该有足够多的品种来应对不同人们的不同喜好。公司基于对最终利益的偏爱,促使他们必须花较多的成本用于新品种的选育,拥有大量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前提是,几乎每个销售商品花卉的公司真的已经拥有了大量的种植资源库,大量的品种积累,一批爱育种的breeder,一系列规范的选育体系,所以年年都会推出各种花型,花色的新品种,扩繁一大批,然后放在陈列温室,就像选秀一样,世界各地的买家根据本国市场的口味去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啊。P.S. 当然了,资本主义国民拥有的小花园也是需要各种植物来点缀的,所以定期烧一点各种花卉产业的商品是必

第三是政策条件,据说欧盟对所有成员国有一些功能划区,荷兰主要负责的是一些园艺产品的供给,所以在政府在政策上应该会有一些倾斜。

---------------

------------------------

1.荷兰概况

荷兰是北海边的一个小国,人口大概1700万,与德国和比利时接壤。荷兰在国际贸易方面有很悠久的历史。截至2009年,荷兰是世界上第22大的经济体,人均GDP全球第9,达到$41,367。荷兰的物流网络非常发达。就业市场受教育水平很高,大概33%的人有高等教育学历。荷兰对于国际企业的税收有特别优惠,较欧洲平均水平要低,荷兰的

企业监管标准在世界上非常领先。在荷兰做贸易非常容易,她是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 和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成员国。荷兰第三产业占比GDP 73%,主要集中在物流,商业服务,银行和保险等。石油和天然气在2008年荷兰出口额占比9.4%,荷兰是世界上第三大的石油天然气生产商和欧洲第二大的出口商。鹿特丹是非常重要的国际石油转运中心。荷兰是传统农业国家,农业贡献了 2%的GDP和3%的就业,但在总出口额中占比17%

2.花卉产业

在鲜花交易市场的鲜花已经被采摘过,很容易腐烂,保鲜期为5-8天,主要交易的花卉有玫瑰(rose),康乃馨(carnations)和菊花(chrysanthemums)。花卉经过精心培育,以提高其品质,各种经过多代选择的花卉能很好的满足不同客户群的需求。每个鲜花工厂的生命周期大概是3年,而每种花的成长周期则各不相同。鲜花的收割,评级和包装一般都是手工完成。一旦经过采摘,鲜花非常容易腐烂。鲜花在运输过程中有盒子保护,有各种不同尺寸的盒子能保证鲜花在运输过程中不至于损伤,此外,高度发达的物流系统能控制运输时的温度,让鲜花经过拍卖行,仓库,零售商或者超市最终呈现到消费者面前时依然光鲜亮丽。

消费者购买鲜花用于做礼物,婚礼/丧礼等特殊场合,也作为室内装饰或者公众场合的修饰。鲜花价格根据其稀缺程度、质量和季节波动很大,富裕的国家人均鲜花花费很高,荷兰在这项上排名第三,仅次于挪威和瑞士。50%以上的鲜花通过花店售出,虽然目前互联网只占鲜花销售的1%,但是发展迅猛,潜力巨大。

全球主要花卉生产国有荷兰、哥伦比亚和美国。而主要的出口商则是荷兰、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和肯尼亚。德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鲜花进口国,其次是英国、美国、荷兰和法国。

荷兰通过拍卖会的形式大量进口鲜花再出口到欧洲或者世界其它国家

3.荷兰花卉产业集群

提到荷兰鲜花就不得不提到郁金香,这种花在1570年从土耳其进口到荷兰,在1610到1637年间繁荣的郁金香泡沫中,牛顿作为接盘侠损失惨重。早期荷兰的鲜花主要出口到德国、法国、英国和俄罗斯,两个鲜花交易市场(Bloemenlust and Centrale Aalsmeerse Veiling) 在1912年由鲜花种植商和中间交易商集资建成。随着欧洲整体的经济状况提升,鲜花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多。到在20世纪60年代,荷兰拍卖的鲜花经由卡车运送到欧洲各国,各个欧洲主要的鲜花出口商纷纷开始在荷兰建立机构,截至2009年,KLM(荷兰皇家航空)每天运送超过 10,000磅鲜花到美国。

早在20世纪50年代,荷兰就开始在鲜花种植上和其它国家建立联系。在鲜花的生产和创新上荷兰人一直处在领先地位,如特别的物流管理和鲜花运输(1972),人工照明(1978),温室气候控制(1983),机械种植和收割(1985)。

荷兰的鲜花,包含再出口的话,在2009年占到全球鲜花出口额的60%和欧洲的66%。超过90%的鲜花被出口到德国,法国,丹麦,芬兰等国家。相对来说,在有自己鲜花生产的国家,如西班牙和意大利,荷兰鲜花在当地的市场份额较低,分别只有20%和29%。荷兰产的郁金香和集合花占到全球出口额的100%,而玫瑰也占到24%。

据估计大概80%的荷兰鲜花是通过拍卖形式卖出,而在荷兰鲜花拍卖会中卖的的鲜花占全球鲜花交易的40%。

截至2009年,有超过10个国家每年鲜花出口额超过1亿美金。哥伦比亚,厄瓜多尔

和肯尼亚是西半球崛起的三个鲜花供应商。而中国生产和消费鲜花的能力也与日俱增,有望成为这个市场上的有力竞争者。

哥伦比亚是全球第二大的鲜花生产商,仅次于荷兰,其主要市场是美国。哥伦比亚出口的鲜花中物流费用占到最终鲜花价格的75%到80%。

在1998到2008年间,厄瓜多尔每年鲜花出口额已13%的速度增长,达到了5.66亿美金,其主要出口国家有三个:美国 (72%), 俄罗斯 (10%)以及荷兰(6.7%)。同哥伦比亚一样,厄瓜多尔的鲜花物流费用也占到70%到85%之间。这点同荷兰经营了差不多一个世纪的物流运输网络无法相比。

截至2008年,70%的肯尼亚鲜花生产企业为荷兰种植商所有,而鲜花产业是肯尼亚第三大外汇来源,仅次于旅游业和茶业。肯尼亚的鲜花被运送到欧洲,通过荷兰的拍卖网络卖往世界各地。联同荷兰农业部,Wageningen大学和肯尼亚农业部早在1994年就建立了学生交换项目。

尽管现在中国鲜花只占到全球1%出口额,但是增长迅速,中国生产的鲜花90%流向了北京和上海。据统计,早在2007年,中国就拥有全球最大的鲜花种植基地,占地72,700公顷的温室和 224,600公顷室外种植地。昆明的鲜花市场和荷兰的拍卖行也有过合作。

未来挑战

荷兰鲜花市场面临价格上升和环境方面的挑战。在2006到2008年间,天然气的价格涨了一倍,而这个是荷兰鲜花产业一个重要的供应。

此外,越来越多的拍卖行客户只希望使用部分拍卖行的系统而非整套服务,如物流系统服务。荷兰外的一些批发零售商也开始越过拍卖行,直接和鲜花种植商接触,越来越多的交易在网上发生。荷兰鲜花产业下一步应该走向何处?是更关注于产业的增值服务:如物流支持和品种培育,还是进行本土生产以进一步提高竞争力呢?看到这个问题有瓦大的大牛的回答,我只能做有限的补充了。

以上答案都忽略了荷兰花卉产业的一个重要组织FloraHolland! 荷兰鲜花拍卖公司。这个公司是花卉销售上的一个重要一环:连接growers & wholesales ,为他们提供销售平台。而且加入FloraHolland的购买者在交易完成后3天内必须给growers付款,这样大大减轻了growers资金链上的压力。所以荷兰花卉90%的出口均是在Flora的行经行的。

很有意思的是荷兰鲜花拍卖同其他物品的拍卖恰恰相反:从高价到低价。

拍卖后花卉会通过荷兰发达物流链运往世界。大体上90%左右的花卉通过卡车,10%左右通过飞机和轮船。

荷兰花卉产业的发达不仅仅体现在种植技术,也体现在supply chain。全世界其他的花卉拍卖行都是在模仿荷兰。

不光花卉产业发达,除了粮食作物,农业都很强。不说人的因素了

1气候温和,夏无烈日,冬无严寒。

2.水资源充沛,河流分布广。

3.靠近北海气田,冬季加温成本低。

4.海运发达,运输成本低

以郁金香为例子吧原产中国古代西域及西藏新疆一带,早在1300多年前,中国唐朝大诗人李白留下的“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即为明证。后经丝绸之路至传至中亚,又经中亚流入欧洲及世界各地

荷兰的郁金香那么火的原因通俗地认为有这几点

1.地儿好

荷兰位于北纬的五十一到五十度之间,并且还受到了大西洋的暖流的较大影响,使得有着特殊的纬度位置再加上极好的地理位置的荷兰的气候正式成为温带海洋性气候,而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正是全年的温和湿润。荷兰位于北纬的五十一到五十度之间,并且还受到了大西洋的暖流的较大影响,使得有着特殊的纬度位置再加上极好的地理位置的荷兰的气候正式成为温带海洋性气候,而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正是全年的温和湿润。

内陆的夏季气温大约是十七摄氏度上下,而冬季则是在二摄氏度。

冬暖夏凉是郁金香的最爱

2.养得早

1554年,奥地利驻君士坦丁堡的大使在奥斯曼帝国的宫廷花园里初识了高贵的郁金香,惊艳之余,他把一些郁金香的种子带回维也纳,送给他的好友、在维也纳皇家花园当园丁的克卢修斯。克卢修斯是知名的植物学家,经过他的悉心栽培,登陆欧洲的郁金香种子终于发芽、生长、开花了。1593年,克卢修斯受聘担任荷兰莱顿大学植物园的主管,就随身

携带了一些郁金香鳞茎来到荷兰。1593年也就是明神宗的时候,荷兰人就开始种它啦!

3.高端货啊

著名的郁金香效应

17世纪初期,一些珍品卖到了不同寻常的高价,而富人们也竞相在他们的花园中展示最新和最稀有的品种。到17世纪30年代初期,这一时尚导致了一场经典的投机狂热

因为郁金香球茎能长时间保存并且还能变异(郁金香在培植过程中常受到一种\"花叶病\"的非致命病毒的侵袭。病毒使郁金香花瓣产生了一些色彩对比非常鲜明的彩色条或\"火焰\",荷兰人极其珍视这些被称之为\"稀奇古怪\"的受感染的球茎。\"花叶病\"促使人们更疯狂的投机。不久,公众一致的鉴别标准就成为:\"一个球茎越古怪其价格就越高!\")

谁都不知道自己的球茎会变成什么样子,使郁金香有了不确定性,长得好价值暴涨,长得一般可能一文不值。

郁金香就这样成了种期货

他在用红酒泡郁金香,想使郁金香产生奇特的变异。(红酒郁金香?开出红酒瓶形状的花?这哥们好奇葩)

在这次泡沫中郁金香不但没躺枪而且因此出名了!

标准化,自动化。

这都是郁金香泡沫后遗症。郁金香原产地在中国,后来顺着丝绸之路传到了欧洲。由于这种花很难种,很稀有,比较好看,又带表了东方文化,所以在欧洲很值钱。后来,荷兰人开始疯狂投资这种花,形成了人类历史上最著的投资泡沫——郁金香泡沫。泡沫破裂后,荷兰鲜花产业走上了良性发展道路。几百年后的今天,很多人忘记了郁金香泡沫,只记得发达的鲜花产业。

荷兰的鲜花市场实际上也不只是表面上的那样风光亮丽,荷兰鲜花市场面临价格上升和环境方面的挑战。在2006到2008年间,天然气的价格涨了一倍,而这个是荷兰鲜花产业一个重要的供应。此外,越来越多的拍卖行客户只希望使用部分拍卖行的系统而非整套服务,如物流系统服务。荷兰外的一些批发零售商也开始越过拍卖行,直接和鲜花种植商接触,越来越多的交易在网上发生。

早在20世纪50年代,荷兰就开始在鲜花种植上和其它国家建立联系。在鲜花的生产和创新上荷兰人一直处在领先地位,如特别的物流管理和鲜花运输(1972),人工照明(1978),温室气候控制(1983),机械种植和收割(1985)。荷兰的鲜花,包含再出口的话,在2009年占到全球鲜花出口额的60%和欧洲的66%。超过90%的鲜花被出口到德国,法国,丹麦,芬兰等国家。相对来说,在有自己鲜花生产的国家,如西班牙和意大利,荷兰鲜花在当地的市场份额较低,分别只有20%和29%。荷兰产的郁金香和集合花占到全球出口额的100%,而玫瑰也占到24%。

荷兰是世界上鲜花花种培育和供应的领导者,也是世界级鲜花培育组织的集散中心,在这里各种新品种被源源不断地培育出来。

————————————

先说为什么它的花卉产业发达:

好多回答,各种材料数据,其实都是在描述些已经发生的荷兰花卉产业的各种角度看过去的样子。并没有说明为什么。那到底是为什么呢?最确切的答案是“想多赚点钱讨生活,恰好碰上了这么个机会并抓住了”。

荷兰的地质矿藏资源是相对比较贫乏的,而气候条件又多阴雨极少阳光普照。早些时候想要好的资源就靠领先的航海技术去各种打啊抢啊,后来各地文明也都发展起来能打扛住打击了,他们不好抢了。然后生活条件又想继续提高发展,抢不动就拿东西换吧,恰好外面资源相对丰富的地方都富裕了,该提高精神生活了,对花卉有需求,荷兰天气种郁金香还正好合适,那就搞吧,既然都种郁金香了,那再弄点切花月季也能创收,那能赚钱的都种,都研究呗。然后花卉产业就发达了。

再说荷兰花卉产业优势:

其实,优势什么的都外面人说的,他们自己心里是苦逼的。实在是没办法了啊,发展制造业?没那么些适合的劳动力啊;种粮食?天气不好,成本降不下来,没有养牛挤牛奶划算……他们也很想发展点别的,只是绝大多数的国家主要经济基础都是一步步注定要走上扬长避短的道路上,外面我们能看出来的优势越尖端越突出,代表着这样的经济越不稳定,跟生态系统稳定性类似,能依靠的经济收入来源越多,出了问题后影响越小,好比我大中华,没有说哪个行业崩盘了大中华就彻底崩了,荷兰就说不准了。

————————

国家企业个人都相通的,某方面发达优势一定是先天条件和自身投入和机会共同作用

的结果。

人人羡慕的长处优势,很有可能是拥有者最大的软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