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铁路安全生产

来源:华佗健康网


铁路职工安全教育考试题

一、填空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于2002年6月29日通过,自2002年11月1日起旅行。

2、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3、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4、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依法获得安全生产保障的权利,并应当依法履行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

5、工会依法组织职工参加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维护职工在安全方面的合法权益

6、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7、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8、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9、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

1

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10、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11、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教育和督促从业人员严格执行本单位的安 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

12、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

13、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载明有关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防止职业危害的事项。

14、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15、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16、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17、托运人应当如实填报托运单,铁路运输企业有权对填报的货物和包裹的品名、重量、数量进行检查。经检查,申报与实际不符的,检查费用由托运人承担,申报与实际相

2

符的,检查费用由铁路运输企业承担

18、铁路职工玩忽职守、违反规章制度造成铁路运营事故的,滥用职权、利用办理运输业务之便谋取私利的,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构杨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19、《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制定

20、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及铁路管理机构应当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铁路治安事件、重大自然灾害及火灾事故、重大铁路运输安全事故及其他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畅通的突发性事件,制定应急预案。

21、铁路建设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项目概算。

22、根据事故造成的人员伤直接经济损失、列车脱转辆数、中断铁路行车时间等情形,事故等级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

23、事故责任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重要责任、次要责任和同等责任。

24、特别重大事故的调查期限为60日

25、事故认定书是事故赔偿、事故处理以及事故责任追究的依据。

二、选择题

3

1、组织事故调查组的机关或者铁路管理机构应当自事故调查组工作结束之日起(B)日内,根据事故调查报告,制作事故认定书。

A、10 B、15 C、30 D、60

2、禁止在铁路线路两 侧(C)米以内或者铁路防护林地内放牧

A、10 B、15 C、20 D、25

3、破坏轨道、桥梁、隧道、公路、机场、航道、灯塔、标志或者进行其他破坏活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飞机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B)有期徒刑。

A、三年以下 B、三年以上十年以下

C、五年以上十年以下 D、十年以上

4、事故调查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展事故调查,一般事故的调查期限为(D)日

A、60 B、30 C、20 D、10

5、下列那种情况属特别重大事故:(A)

A、死亡人数30人以上的 B、直接经济损失达9000千万

C、辆客车脱轨16辆

D、货运列车脱轨60

4

6、事故造成1人死亡属(B)

A、一般A类事故 B、一般B类事故

C、一般C类事故 D、一般D类事故

7、下列不属于一般D类事故的是(D)

A、调车冲突 B、列车拉铁鞋开车

C、货运列车分离 D、关闭折角塞门发出列车

8、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A、商业保险 B、工伤社会保险

C、补充养老保险 D、补充医疗保险

9、编入列车的关门车数超过现车总数()时需要填发制动效能证明书

A、4% B、6% C、8% D、10%

10、列车中相互连挂的车钩中心水平线的高度差不得超过(B)

A、50mm B、75mm C、100mm D、125mm

5

三、判断题

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

2、生产经营单位可以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

3、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4、事故调查处理,需要委托有关机构进行技术鉴定或者对铁路设备、设施及其他财产损失状况以及中断铁路行车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进评估的,技术鉴定或者评估所需时间应计入事故调查期限(× )

5、重大事故的调查期限为20日(×)

6、事故调查期限自事故调查组成立之日起计算(×)

7、货物列车本务机车在车站调车作业时,与本列的车辆摘挂和软管接结由机车乘务组连接(×)

8、线路坡度超过6‰长度为8KM及以上的坡道为长大坡道(√)

9、调车作业由车站调度员统一指挥(×)

10、引导接车时,列车以不超过30km/h速度进站(×)

6

四、问答题

1、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制定本法。

2、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下列责任:

(1)、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2)、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3)、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4)、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5)、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求援预案;

(6)、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3、行车作业人身安全通用标准

(1)、班前禁止饮酒,班中接规定着装,佩戴防护用品

(2)、顺线路走时,应走两线中中间,并注意邻线机车、车辆和货物装载状态。严禁

7

在道心、枕木头上行走,不准脚踏钢轨面、道岔连接杆,尖轨等。

(3)、横越线路时,应一站、二看、三通过,注意左右机车、车辆的动态及脚下有无障碍物。

(4)、横越停有机车、车辆的线路时,先确认机车、车辆暂不移动,然后在该机车、车辆较远处通过。严禁在运行中的机车、车辆前抢越

(5)、必须横越列车、车列时,应先确认列车、车列暂不移动,然后由通过台或两 车车钩上越过,勿碰开钩销,要注意邻线有无机车、车辆运行。严禁钻车

(6)、不准在钢轨上、车底下、枕木头、道心里坐卧或站立

(7)严禁扒乘机车、车辆,以车代步

4、铁路运输企业对承运的货物、包裹、行李自接受承运时起到交付时止发生的灭失、短少、变质、污染或者损坏,如何承担赔偿责任:

(1)、托运人或者旅客根据自愿申请办理保价运输的,按照实际损失赔偿,但最高不超过保价额。

(2)、未按保价运输承运的,按照实际损失赔偿,但最高不超过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规定的赔偿限额; 如果损失是由于铁路运输企业的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不适用赔偿限额的规定,按照实际损失赔偿。

(3)托运人或者旅客根据自愿可以向保险公司办理货物运输保险,保险公司按照保险

8

合同的约定承担赔偿责任。

(4)托运人或者旅客根据自愿,可以办理保价运输,也可以办理货物运输保险; 还可以既不办理保价运输,也不办理货物运输保险。不得以任何方式强迫办理保价运输或者货物运输保险。

5、铁路行车事故及其他铁路运营事故造成人身伤亡的,责任如 何划分?

因铁路行车事故及其他铁路运营事故造成人身伤亡的,铁路运输企业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如果人身伤亡是因不可抗力或者由于受害人自身的原因造成的,铁路运输企业不承担赔偿责任。

违章通过平交道口或者人行过道,或者在铁路线路上行车、坐卧造成的人身伤亡,属于受害人自身的原因造成的人身伤亡。

6、在铁路线中安全保护区内,除必要的铁路施工、作业、抢险活动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实施那些行为:

(1)、建造建筑物、构筑物

(2)、取土、挖砂、挖沟

(3)采空作业

(4)堆放、悬挂物品。

9

(5)、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内烧荒、放养牲畜、种植影响铁路线路安全和行车瞭望的树木等植物。

7、办理超限、超长、超重、集重货物运输的承运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装载加固、运输工具及其他设施、设备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安全要求;

(2)有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

(3)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

(4)有事帮处理应急预案。

8、事故报告应当包括那些内容:

(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区间(线名、公里、米)、事故相关单位和人员;

(2)、发生事故的列车种类、车次、部位,计长、机车型号、牵引辆数、吨数;

(3)承运旅客人数或者货物品名、装载情况;

(4)、人员伤亡情况,机车车辆、线路设施、道路车辆的损坏情况,对铁路德国的影响情况;

(5)、事故原因的初步判断;

10

(6)、事故发生后采邓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

(7)、具体求援请求。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