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腹腔穿刺治疗阑尾脓肿22例的临床效果分析
来源:华佗健康网
・38・ 吉觫瞑掌2011年1月第32器第1 超声引导腹腔穿刺治疗阑尾脓肿22例的临床效果分析 李耀灯。,李介秋 (1.广东省博罗县人民医院外一科,广东博罗516100;2.中国人民解放军163中心医院普外科, 湖南长沙[摘410003) 要]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腹腔穿刺治疗阑尾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3例阑尾周围脓肿22例,在超声引导 下经腹行脓腔穿刺抽脓,并对两组病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全身症状明显改善,血象中WBC下降明显,脓肿很快缩小消 失,病程明显缩短,后期需做手术者阑尾周围未见明显粘连。结论:超声弓l导脓肿穿刺效果确切,优于传统的治疗方法,安全可靠, 并发症少,方便经济,患者易接受。 [关键词] 阑尾脓肿;腹腔穿刺;趔声显像;引导 阑尾脓肿是急性阑尾炎常见的合并症,其手术适应汪很 难掌握,临床上往往倾向于保守疗法。保守治疗使患者的病 程延长,而且可能导致脓肿破裂,形成腹膜炎,甚至危及患者 的生命。笔者采取随机的方式选择病例并分为两组,试验组 行脓肿B超引导下穿刺抽脓,同时采用传统的中西医结合治 疗,对照组仅采用传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并比较观察,现报 告如下。 行抽脓。如脓液浓 , 以川九菌生埋盐爪反复稀释冲.冼 每次注人量应少于抽出垃的2/3,尽量抽干脓液后注入相应的 抗生素药液。术毕,局部役盖无菌纱块,观察2 ho根据病情 和治疗的需要,每隔3~5 d进行1次,每次应避免在同一针孔 内进针。 2结果 试验组病例在B型超声显像诊断引导下穿刺治疗后,脓 1资料与方法 腔明显缩小。每次抽出脓液量多者】20 m1,最少者2O rnl。穿 1.1 一般资料:病例采集时间为2007年1月一2009年12 月,对照组21例,男11例,女10例;平均年龄32.5岁,病程4 —刺次数最小1次,最多3次。全部治愈,无并发症。经过l5— 30 d随访,B型超声诊断显尔脓腔消失。 6 d。试验组患者22例,男12例,女19例;平均年龄33.5 2.1 全身症状改善情况:试验组术后第l天开始体温降至正 常:而对照组术后第3灭体泌才逐渐下降。 岁,病程4—5 d。两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 可比性。均有转移性右下腹痛、压痛、反跳痛,并且可以扪及 2.2 血像中WBC的改善情况:试验组入院当天WBC术后第 一明显的腹部包块。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明显升高(13.3— 16.2×10 /L)。B型超声显像诊断显示:右下腹单腔无回声 或不均匀杂乱的低回声图像,脓腔大小前后径5.8—7.5 12m, 边界清楚。试验组采用超声引导腹腔穿刺抽脓,同时采用中 天开始WBC明显下降,第3天降至正常;对照组第3天开 始下降,第5天降至正常;脓肿缩小的程度:实验组术后1周 复查未见脓液,2周后复查肿块消失,1月后复查未见脓肿复 发;对照组治疗1周后复查脓肿有所缩小,而两周后复查肿块 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仅采用传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1.2 仪器与方法:采用SDL一310B超声显像仪,探头频率 3.5 MHz。患者取平卧位,常规作腹部扫查,重点在右下腹部, 仍在,1月后复查基本消失。 2.3病程:试验组为2周,对照组为1月。 2.4 后期手术阑尾周围粘连情况:实验组3月后行阑尾切除 术者16例,术中仅见阑尾与周围组织有轻度粘连,易于分离, 手术时间为15~35 lnill,术中无副损伤,术后无并发症;对照 组后期需作阑尾切除术者】7例,其中术中可见明显粘连者15 例,术中有12例出现不 程度的浆肌层损伤,于术时问为1~ 1.5 h,术后有5例出现切口感染;在穿刺抽脓治疗过程中无一 例出现并发症,见表1。 记录有关图像和数据,明确脓肿的位置,脓腔的大小、距离体 表的深度以及与毗邻脏器的关系。确定距脓腔最近的穿刺点 和进针深度,其进针深度应小于腹壁厚度加脓腔的前后径。 常规消毒、铺单、局部麻醉。选用5 ml以及5O m1注射器,9号 注射针头。首先用5 ral注射器,按已确定的穿刺点斜行刺人 皮下,然后垂直进人脓腔。抽取部分脓液常规送实验室检查, 作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固定针头,更换50 m1注射器进 表1两组病例物理检查结果对比(i±s)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②P>0.05 吉林医学2011年1月第32卷第1期 39・ 3讨论 导穿刺抽脓后疗效确切。 目前对于阑尾周围脓肿治疗的基本概念:①绝大多数采 用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即抗生素联合中药治疗;②肿块缩 小,局部无疼痛可出院,3个月后行阑尾切除;③脓肿不能控 制,全身有中毒症状可行脓肿切开置管引流,3个月后再切除 超声引导穿刺抽脓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疗效确切,安全可 靠,并发症少,优于传统的治疗方法,而且方便,一般患者易接 受。它较手术痛苦小,比急诊行阑尾脓肿引流或阑尾切除并 发症少。如有脓液污染,术后继发切口感染、裂开、腹腔内感 染及肠粘连、肠梗阻等给患者带来很多的痛苦和麻烦。特别 是后者给患者带来多次手术及更大痛苦。对于病程长、体质 阑尾,情况许可也可行阑尾切除。B型超声显像诊断是一种 无创伤,元痛苦,可以重复进行的诊断技术。超声引导下穿刺 抽脓具有灵敏度高,引导准确,损伤小的特点。选择恰当的穿 刺途径,能够缩短穿刺距离,提高命中率,降低并发症。由于 差、生命体征不稳、全身中毒症状较重者可急诊行阑尾脓肿切 开引流,千万不可拖延,以免发生意外。如脓肿的前后径< 操作简单,费用低廉,患者易于接受。本组病例均为单腔阑尾 3.0 cm,不必急于进行穿刺,仍然可以在严密观察下采取抗炎 脓肿,位置表浅,紧邻腹壁,并且比较固定。此时B型超声诊 和支持疗法,达到治愈的目的。 断引导穿刺,一般不致误伤其他脏器。临床实践证明,只要用 细针,仍是安全的 J。阑尾脓肿随阑尾在腹腔中的部位不同 4参考文献 而异,有的位置比较深,如盲肠后位、直肠侧位和回肠后位。 [1]周永昌,郭万学.趟声医学[M].第3版.北京:科学技 虽然临床体格检查中可以扪及腹部包块,但由于受到肠腔气 术文献出版社,1999:j351. 体的干扰,超声图像往往显示模糊不清,不能盲目进行穿刺。 [2]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M].第5版.北京:人 阑尾脓肿不总是一个腔的积脓,常是一个炎性团块的网膜和 民卫生出版社,1992:t230. 小肠间有显微镜下散在的小脓肿,此类脓肿比较容易吸收 。 [3]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 如阑尾穿孑L已被包裹形成阑尾周围脓肿,病情较稳定,宜用抗 出版社,2009:471. 生素治疗或同时联合中药治疗促进脓肿吸收消退,也可在超 [收稿日期:2010~05—04编校:赵淼] 声引导下穿刺抽脓或置管引流 J。本组22冽患者经超声引 不同腰硬联合阻滞法用于经皮肾镜碎石术的麻醉安全性分析 巩固,袁利邦(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麻醉科,四川成都610083) [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腰硬联合麻醉(CSEA)方式(一点法,两点法)用于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安 全性。方法:选择ASA I~Ⅱ级,在不同腰硬联合麻醉方法下行PCNI 手术患者52例,根据不同麻醉方式随机分为两组。观察两 组患者术中循环系统的变化及缩血管药的使用率。结果:一点法麻醉组患者血压有明显下降,有l2冽患者(46.15%)血压下降, 需要使用升压药,两点法麻醉组只有4例患者(15.38%)血压下降,需要使用缩血管药。结论:两种麻醉方式对患者的循环功能 影响程度不同,两点法较一点法更安全有效。 [关键词] 经皮肾镜碎石术;不同麻醉方式;安全性 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主要用于较大直径或体外震波 15)kg;随机分两组,一点法组(I组26例),两点法组(Ⅱ组 碎石有困难的结石取出…。因其属微创手术,且结石取净率 26例),对这两组患者的术前一般资料(主要指年龄、性别、体 高,近年来发展较快。其主要步骤是:患者麻醉后,于截石位 重、术前并V症如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等)进行比较,组问无 经尿道逆行输尿管外支架插管再转俯卧位或侧卧位,在超声 显著性差异。 或x线引导下行经皮肾穿刺至结石区,在肾镜明视下碎石后, 1.2 方法:术前30 min lf;tO,l注射地西泮】O mg、阿托品0.5 mg。 经外支架管逆行冲洗或经取石钳取出。本文报道不同腰硬联 人室开放上肢静脉通道后,I组采用一点法,选 一 椎间隙行腰 合阻滞方法(一点法,两点法)用于此类手术,比较使用这两种 硬联合穿刺置管;Ⅱ组采用两点法,于L1一 椎间隙行蛛网膜下腔 不同麻醉方式的两组患者在手术期间血压变化及需要使用升 穿刺,T。 间隙进行硬膜外穿刺,腰麻给药及硬膜外腔置管均 压药物的百分率,对这两种麻醉方式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进 向头端,腰麻用药为0.75%布比卡因,硬膜外用药为l%利多卡 行分析,为临床工作提供依据。 因+0.375%布比卡因。两组均于体位变动前阻滞平面固定在 T6以下。监测两组患者术中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 1资料与方法 脉搏血氧饱和度及患者感受。当术中患者MAP下降超过术前 1.1 研究对象:选择双肾或单肾结石行PCNL的患者52例, 的25%时给予升压药或加Jfj阿托品处理。 ASA I一Ⅱ级,男28例,女24例,年龄31~68岁,体重(62± 1.3 统计学分析:采j{{两样本率的比较使用 检验,P<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