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2年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检测9大气的水平运动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含解析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

来源:华佗健康网
大气的水平运动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

[基础练]

下图为安徽省6月某日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合肥此时的风向是( )

A.东北风 B.西北风

C.偏南风 D.偏西风

2.此时,图示地区( )

A.合肥比淮北气压高

B.黄山比淮北气压低

C.淮河流域比长江流域风速大

1

D.淮河流域比长江流域风速小

解析:1.C 2.D 第1题,在合肥所在地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且垂直于等压线,在图中大致指向西北方),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转一定角度(约30°~45°)即为当地近地面风向,所以此时合肥吹偏南风,故选C。第2题,读图可知,合肥气压小于1 000 hPa,淮北气压应大于1 010 hPa,所以合肥气压低于淮北,A错;图中相邻等压线之间的气压间隔不同,无法明确黄山和淮北气压的具体数值和气压范围,所以无法明确黄山和淮北两地气压的高低,排除B;淮河流域等压线较稀疏,风力较小,长江流域等压线较密集,风速较大,所以淮河流域比长江流域风速小,C错,D正确。

读某等压线与风向变化示意图(图中X、Y、Z为气压值),回答3~4题。

3.该地的空间位置可能是( )

A.北半球;近地面 B.北半球;高空

C.南半球;近地面 D.南半球;高空

4.若该地位于上海4 000米的高空,则此时上海的天气状况为( )

2

A.高温多雨 B.低温少雨

C.阴雨连绵 D.晴朗干燥

解析:3.B 4.D 第3题,据图,根据地转偏向力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右偏可判断,该地位于北半球;根据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可确定该地位于高空。第4题,若该地位于上海4 000米的高空,则可判断上海的高空是低压,近地面为高压,气流下沉,天气晴朗干燥。

读大气环流示意图,回答5~6题。

5.若③④间的风向为西南风,则图示的环流为( )

A.北半球低纬环流

B.南半球中纬环流

C.北半球中纬环流

D.南半球高纬环流

6.若③地为南半球极地高压中心,则③④间的风向为( )

3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解析:5.C 6.A 第5题,若③④间的风向为西南风,则此图为北半球中纬环流。第6题,若③地为南半球极地高压中心,则③④之间为极地东风带,风向为东南风。

读地球近地面主要风带示意图,回答7~8题。

7.表示北半球西风带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下图为三圈环流的局部图,图中甲、乙两风带分别对应的是( )

A.甲—①,乙—②

B.甲—③,乙—④

C.甲—②,乙—④ D.甲—①,乙—③

4

解析:7.B 8.B 第7题,根据纬度位置和风向判断,①②③④四个近地面风带分别是信风带、西风带、信风带、西风带。其中属于北半球的风带是①②,属于南半球的风带是③④,故②为北半球西风带。第8题,由图可知,乙处南部形成极锋,位于副极地低气压带。结合图中方向,甲、乙两风带属于南半球,分别是信风带和西风带。

9.读北半球大气环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

A是________带,B是________带,C是________带,D是________带。

(2)在B、D、F代表的风带内画出风向箭头。

(3)低纬环流除高空风外,近地面包括的气压带是______和________,风带是________。(填字母)在图中标注低纬环流的环流方向。

(4)在A、C、E、G四地,盛行上升气流的是________,盛行下沉气流的是________。在图中标注分布地区中心位置的纬度数。

解析:A为赤道低气压带,B为东北信风带,C为副热带高气压带,三者与高空中的风共同组成低纬环流。D为盛行西风带,盛行西南风;E为副极地低气压带,气流上升;F为极地东风带,盛行东北风;G为极地高气压带,气流下沉。

5

答案:(1)赤道低气压 东北信风 副热带高气压 盛行西风

(2)略。(B为东北风,D为西南风,F为东北风)

(3)A C B 标注略。(顺时针)

(4)A、E C、G 标注略。(A→0° C→30°N E→60°N G→90°N)

[提升练]

下图示意2020年7月1日澳大利亚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珀斯夏季以微风为主,一天中风向多变;冬季风力强劲,素有澳大利亚“风城”之称。读图,完成1~2题。

1.此刻珀斯的风向是( )

A.东南风 B.西南风

C.偏东风 D.偏北风

6

2.珀斯夏季风向日变化明显,主要表现是( )

A.山谷风变换 B.绿洲风多变

C.海陆风交替 D.城市风轮回

解析:1.D 2.C 第1题,判定一地的风向,首先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作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然后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南半球风向向左偏转(一般不超过45°)。由此可判断珀斯的风向是偏北风。第2题,珀斯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多晴天,昼夜温差大,海陆风变化明显,所以说夏季风向日变化明显,C正确;珀斯所在地区不是山谷,A错误;珀斯所在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而绿洲应发育在沙漠地区,B错误;城市风没有昼夜变化,D错误。

如图为三圈环流局部示意图,图中甲、乙表示风带,丙表示气压带。读图,回答下题。

3.若甲、乙风向相反,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风带为低纬信风带

B.受乙控制的地区温和多雨

C.受丙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

7

D.乙风带为极地东风带

解析:选C 若甲、乙风向相反,说明丙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受下沉气流控制而多晴朗天气。由于不能确定甲、乙所处半球,故不能确定甲和乙哪个是信风带哪个是盛行西风带。

南极大陆气候酷寒,与大气环流关系密切。下图为某月南极大陆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读图,完成4~6题。

4.M地气压最高的主要原因是( )

A.风力小,冷空气大量堆积

B.冰层厚,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强

C.海拔高,极夜时间漫长

D.气温低,利于空气下沉

8

5.图中等压线呈环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 B.纬度

C.海拔 D.洋流

6.图示月份,风力最大的海域是( )

A.德雷克海峡 B.威德尔海

C.罗斯海 D.别林斯高晋海

解析:4.D 5.B 6.C 第4题,从图中等压线分布可知,M地为极地高压中心。极地高压形成的原因是热力因素,即纬度高,太阳辐射弱,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形成,D正确。南极地区多大风,A错;海拔越高,气压越低,C错;冰层厚度大,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强不是气压低的主要原因,B错。第5题,图中M为极地高压中心,位于南极点附近,由于纬度高,气压状况以南极点为中心呈闭合环状分布,与纬度关系密切,B对。等压线形状为环状与海陆、海拔和洋流无关,A、C、D错。第6题,从图中等压线分布疏密分析,罗斯海附近等压线密集,风力大,其他几个地区的等压线较稀疏,风力较小,故选C。

7.下图中,图甲为地表三圈环流局部剖面图,N为北极点;图乙为某季节某半球近地面气压带、风带分布模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9

(1)图甲中表示纬度为30°、60°的字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图甲中B处风带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它与图乙中________(a或b)风带风向相一致。

(3)写出图甲中C处气压带和D处风带的名称。

(4)分别分析N、E两气压带的形成原因。

解析:第(1)题,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可知,C、E分别为30°和60°纬线。第(2)题,图甲中B处风带为东北信风带,根据图乙中风向右偏可知,图乙为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图。由此可知,B处风带的风向与图乙中a处风向一致。第(3)题,图甲中C处为副热带高气压带,D处为盛行西风带。第(4)题,N为极地高气压带,它的成因是极地地区气温低,气流下沉,空气在近地面积聚形成高气压。E为副极地低气压带,它的成因是北上的西风与南下的极地东风在此相遇,暖湿气流爬升到冷气流之上,形成低气压。

答案:(1)C E

(2)东北信风带 a

10

(3)C处为副热带高气压带,D处为盛行西风带。

(4)极地地区接受太阳光热少,终年寒冷,气流下沉形成极地高气压带(N)。寒冷的极地东风与较暖的西风相遇,暖湿气流爬升到冷气流之上,形成上升气流,使近地面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E)。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