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交叉配血法的临床应用评价
来源:华佗健康网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3年10月,第4J4卷第10期 ・819・ 三种交叉配血法的临床应用评价 侯艳香(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检验系,032200) 摘要: 目的 探讨盐水介质法、凝聚胺法与微柱凝胶法在临床交叉配血中的应用。 方法 对汾阳医院需要输血的2 108 例患者用盐水介质法和凝聚胺法进行交叉配血,这两种方法进行交叉配血后的阳性及可疑标本再用微柱凝胶法进行配血复 查对比,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在所有的交叉配血中,发现2例患者有针对供血者的不完全抗体,盐水介质法未查出不 规则抗体,凝聚胺法和微柱凝胶法则同时检测出2例不完全抗体者,最终为红细胞浓度过高和恶性肿瘤患者。 结论盐水 介质法敏感性较差;凝聚胺法简单、快速、自动化性高;微柱凝胶法敏感性更高,安全性更好,实用性更强。 关键词:盐水介质法;凝聚胺法;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 中图分类号:R44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6611(2013)10—0819—03 DOI:10.3969/J.ISSN.1007—6611.2013.10.018 在临床输血技术中,快速、准确地进行交叉配血 有无溶血,再斜持试管轻轻转动或弹动试管,观察管 试验可为临床紧急、大量输血提供安全保障。交叉 底反应物有无。 配血的目的是检查受、供血者血液间的不配合性,检 1.3.3凝聚胺法①取小试管2支,分别标明主、 出不相合的抗原、抗体成分,以保证受血者的输血安 次侧,在主侧管中分别加受血者血清和供血者5% 全¨】J。本研究对于汾阳医院自2009—07~2012— 的红细胞悬液各1滴,混匀,次侧管反之。②在主、 05需要申请输血的患者进行交叉配血,并微柱凝胶 次侧管中分别加入低离子强度溶液0.6 ml,混匀后 法复查的资料进行总结,并对结果分析,现报道如 再加凝聚胺液2滴,混匀,15 s后以1 000 r/min离 下。 心1 min,弃去上清液,观察试管底部红细胞聚集情 1资料与方法 况,若2管中的反应物全部不出现凝集,则必须重 1.1 资料来源 做。③最后在2管中分别加入解聚液2滴,轻轻转 选择2009—07—2012—05在汾阳医院申请输 动试管混匀并及时观察结果。如果在30—60 s内 血的患者2 108例,其中男性1 171例,女性937例, 凝集散开,代表是由解聚液引起的非特异性凝集,配 年龄11—85岁。供血者为市血液中心供血袋中所 血结果相符;如凝集不散开,则为红细胞抗原抗体结 预留的血样。对采用盐水介质法和凝聚胺法进行交 合的特异性反应,配血结果不相合 j。如反应可 叉配血后的阳性及可疑标本再用微柱凝胶法进行配 疑,可进一步在玻片上用显微镜观察。 血复查对比。 1.3.4微柱凝胶法①在凝胶卡上标记主、次侧, 1.2试剂及器材 用加样器分别吸取受、供血者5%的红细胞悬液5O 生理盐水、凝聚胺试剂盒(由三部分组成,低离 l,受、供者血清25 l置相应微管腔上端,于37℃ 子强度溶液、凝聚胺液和解聚液)、小试管、尖滴管、 孵育15 min取出,以1 500 r/min离心3 min后肉眼 离心机、显微镜、记号笔、加样器(0—200 1)、微柱 观察结果。②红细胞均匀沉于凝胶管底部为阴性, 凝胶孵育器 悬浮于微柱凝胶表面或凝胶中为阳性 。 1.3试验方法 2结果 1.3.1标本准备①取受血者和供血者抗凝静脉 在2 108例交叉配血中,三种方法极大部分配 血(EDTA抗凝充分)5 ml,以3 000 r/rain离心5 血结果相同。对所有的阳性标本加做间接抗体确证 min,分离血清。②血清标本用硫酸铵盐析充分去除 试验,结果为:盐水介质法出现假阳性结果1例,因 纤维蛋白后备用。③用生理盐水分别将受血者和供 标本污染所致,未检测出不规则抗体。凝聚胺法出 血者的血液稀释成5%的红细胞悬液备用。 现假阳性结果4例,后查明因标本污染因素2例,抗 1.3.2盐水介质法①取小试管2支,分别标明 凝不完全引起的假阳性1例,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 主、次侧,在主侧管中分别加受血者血清和供血者 1例;检测出不规则抗体2例,后查明为红细胞浓度 5%的红细胞悬液各1滴,混匀,次侧管反之。②以 过高和恶性肿瘤患者。微柱凝胶法对阳性及可疑标 1 000 r/min离心1 min,观察结果,先观察试管上清 本检查共20例,检测出不规则抗体2例,与凝聚胺 ・820・ 法检测出的标本一致(见表1)。 表1 三种交叉配血方法检测结果 (例) 标本为阳性及可疑标本 3讨论 对比三种方法,极大部分配血结果相同。盐水介 质法出现假阳性1例,未检测出不规则抗体。凝聚胺 法出现假阳性4例,检测出不规则抗体2例。微柱凝 胶法对阳性及可疑标本检查20例,检测出不规则抗 体2例,与凝聚胺法检测出的2例阳性标本一致。从 试验结果中可以看出盐水介质法敏感性不高,易出现 假阴性,不能检测出相应的不规则抗体,而凝聚胺法 与微柱凝胶法均能检测出相应的阳性抗体。 盐水介质法是天然IgM类血型抗体与对应的红 细胞抗原相遇,在室温下盐水介质中出现凝集反应。 通过离心,观察受血者血清与供血者红细胞以及受 血者红细胞与供血者血清之问有无凝集现象,判断 供、受血者之间有无ABO血型不相合的情况 。 主、次侧均无凝集只说明受、供者间无不相合IgM类 抗原抗体反应,不能排除IgG类免疫性抗体所致的 不相合情况,因其仅能检测天然存在的IgM类血型 抗体,故只适用于初次输血病人的交叉配血。20世 纪9O年代前,输血前的交叉配血工作只使用盐水 法,这种方法通常不能发现不规则抗体。在输血过 程中或输血后,可能会发生一些不良的输血反应,其 中最有临床诊断意义的是免疫性溶血性输血反应, 造成此反应的发病机制就是由于输入不相容的全 血、红细胞或血浆时,红细胞与相应的抗体结合,直 接激活补体,使大量红细胞在血管内凝集破坏,形成 溶血性输血反应,严重者可危及病人的生命。说明 盐水介质法虽操作简便,但敏感性低,只能检测出血 清中存在的完全抗体及ABO血型不合引起的凝集, 无法检测血清中存在的不完全抗体,这也是其逐渐 被其他方法取代的主要原因。对有异体血液输入史 (特别是有过输血反应的病人)、妊娠免疫病史和器 官移植史者不宜使用本法。但此方法材料易得价 廉,操作方便简单,适合用来初检。 凝聚胺介质法是凝聚胺分子带有高价阳离子的 J Shanxi Med Univ,Oct 2013,Vol 44 No 10 多聚季铵盐,溶解后带有很多正电荷,可以中和红细 胞表面的负电荷,有利于红细胞聚集,低离子强度溶 液也能降低红细胞的Zeta电位,可进一步增加抗原 抗体问的吸引力。当血清中存在IgM或IgG类血型 抗体时,与红细胞发生紧密结合,此时加入枸橼酸盐 解聚液以消除凝聚胺的正电荷,由IgM或IgG类血 型抗体与红细胞产生的凝集不会散开,出现凝集,产 生阳性结果;如血清中不存在IgM或IgG类血型抗 体,加入解聚液可使非特异性凝集消失。本试验2 例含IgG不规则抗体的标本在加入解聚液仍有凝 集,表现为阳性结果。此结果和盐水介质法对比表 明该法操作简便、快速、敏感性强、结果准确可靠,能 检测除天然IgM类血型抗体以外的其他类型抗体及 不规则抗体,被广泛采用,适用于各类输血病人的配 血。但操作要求相对较高,配血过程中加样比例、反 应时间、离心速度,试验温度、细菌污染等都会导致 出现假阳性结果,结果观察也带有一定的主观性,特 别从凝集到不凝集过程的把握,因操作者的不同有 判断差异,部分阳性结果会随着放置时间延长而消 失,工作中必须要认真、严谨、快捷。本实验出现的 假阳性4例应将配血结果置于37℃水浴箱温浴之 后反复观看找出原因分析。 微柱凝胶法是利用葡萄糖凝胶具有分子筛效应 或亲和效应,将红细胞和血清加在凝胶的表面发生 反应,离心后凝集红细胞将受到凝胶的阻碍而停留 在凝胶微柱的表面或凝胶中,发生凝集反应,可判为 凝集反应阳性;反之,红细胞停留在凝胶微柱底部, 证明未发生凝集反应,则可判为凝集反应阴性 J。 本实验2例含IgG不规则抗体标本中的红细胞悬浮 于微柱凝胶表面,表现为阳性结果。此结果和前两 种配血法对比,具有以下特点:①检测项目齐全、应 用广(包括常规血型鉴定、特殊血型检查、交叉配 血、抗体筛检、直接抗球蛋白及间接抗球蛋白试验 等)。②灵敏度高,特别在交叉配血时,能捕捉到非 常微弱的抗原抗体反应。③特异性强,试剂中含有 抗人球蛋白,能促进红细胞的特异性凝集。④重复 性好,采用标准化定量操作,最大限度减少操作人员 的随意性。⑤客观性好,由于采用了凝胶分子筛技 术,将凝集红细胞和游离红细胞分开,使结果一目了 然,避免了显微镜下主观判断的影响。⑥可节省样 品红细胞、血清和试剂,检测结果可以较长时间保 存。⑦操作方式可以采用手工、半自动及全自动模 式,灵活方便。尤其是自动化操作,可减少人为误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3年10月,第44卷第10期 ・82l・ 颈前路PEEK椎间融合器治疗单间隙颈椎病37例报告 宋焕瑾 ,陈富春 ,林 磊 ,程院骨科; 汉中市中心医院骨科) 摘要: 目的 探讨颈前路减压PEEK融合器治疗单间隙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治疗37例颈椎病患者,评价其治疗效果。 结果采用颈前路减压PEEK融合器内固定 斌 (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科,西安710004; 陕西省第四人民医 患者均获随访,时间24个月。术后早期四肢运动功能恢复较好,感觉障碍 恢复较慢;术前肌张力高者术后肌张力下降;患者肢体灵活性改善。骨性融合时间为10一l5周。术后患者JOA评分明显高 于术前。 结论颈前路减压PEEK融合器内固定治疗颈椎退变性疾病,假关节及邻近节段的退变发生率较低,是治疗颈椎 病安全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颈椎问盘突出;PEEK融合器;颈前路减压融合 中图分类号:R681.5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6611(2013)10—0821—03 DOI:10.3969/J.ISSN.1007~6611.2013.10.019 Anterior cervical fusion with polyetheretherketone(PEEK)cage for single-gap cervical spondylosis in 37 cases SONG Huanjin’,CHEN Fuchun ,LIN Lei ,CHENG Bin ( 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Second Afilfiated Hospital f oXi’an Jiaotong U- nivemity,Xi’an 710004,China; Department fOrothopaedics,Fourth People’S Hospital ofShaanxi Province; Department ofOrthopae— dies.Hanzhong Center Hospital ofShaanxi尸rovince) Abstract: D 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icacyf of the 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 with PEEK(polyetherether— ketone)in treatment of single—gap cervical spondylosis. Methods All 37 cases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were treated with anterior cer— vical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 PEEK fixation.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24 months. Results The early postoperative recovery of motor function of limbs was better,while the sensory disturbances slowly recovered.The muscle tension decreased in patients with pre— operative high muscle tension.The limb flexibility was improved after surgery.The bony fusion time ranged from 10 to 15 weeks.JOA score decreased signiicantfly after surgery. Conclusion Anterior decompression with PEEK fixation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method to treat cervical degenerative diseases with lower incidences of false joints and 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 Key words: cervical spondylosis;polyetheretherketQne(PEEK)cage; 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增大,颈椎间 盘突出症患者大量增多,病变程度也越来越重,许多 —03—2010—03对37例单间隙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进行了前路减压自锁式椎间融合器(PEEK)植人手 术,取得良好的近、远期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患者只有通过手术才能彻底缓解症状。我院于2009 差,保障安全输血,并可实现计算机管理。但是成本 较昂贵,需要专用的孵育器及离心机,难以普及推广 应用 。 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262—266. [2]施顺秋.凝聚胺法与微柱凝胶法在交叉配血中应用效果比较 [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7):956—957. 目前微柱凝胶法虽具有操作简单、结果准确等 优点,但仍不能完全替代盐水介质法和凝聚胺法,三 者各有优点。在日常工作中,急诊受血者的标本用 [3] 赵小燕,王风玉,张英,等.两种方法在交叉配血中联合应用的 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09,7(14):22—23. [4] 王志红,陈善华,马红丽,等.探讨疑难配血三步法在实际工作 中的应用[J].中国输血,2011,24(3):246—247. [5] 庐格,李焱火,钱星光.几种交叉配血方法的效果评价[J].实 验与检验医学,2008,26(6):722—723. [6] 刘成玉,罗春丽.临床检验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81—85. 盐水介质法配合凝聚胺法进行交叉配血,用微柱凝 胶法进行交叉配血复查,发现有阳性结果的标本再 用两种方法同时测定,这样既保证了临床及时用血, 又能减少输血反应的发生,提高了临床输血安全。 参考文献: [1] 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等.全国l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南 作者简介:侯艳香,女,1977—12生,本科,实验师. [收稿Et期:2013—06—0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