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家属如何递交取保申请书?

来源:华佗健康网

取保候审申请程序及条件:家属向公安局递交取保申请,公安局三日内答复,符合条件即批准,缴纳保证金后回家。取保候审到期前15天,执行机关通知决定机关解除或变更措施。条件包括可能被判刑或拘留、不危害社会等。更容易办理的情形包括认罪、孕妇、承认错误并承担责任、重病、非暴力犯罪、可能被判三年以下刑。起诉阶段申请取保候审较难,除非和解或检察院证据不足退回侦查阶段。法院判决前也可申请取保候审。

法律分析

一、家属如何递交取保申请书?

一般是向公安局提出取保候审申请,公安局应当在三日内给以明确答复,如果符合取保候审条件,公安局就批准取保候审,按时缴纳取保候审保证金,然后就可以回家。

《取保候审规定》第二十条

取保候审即将到期的,执行机关应当在期限届满十五日前书面通知决定机关,由决定机关作出解除取保候审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并于期限届满前书面通知执行机关。

执行机关收到决定机关的《解除取保候审决定书》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的通知后,应当立即执行,并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决定机关。

二、取保候审的条件有哪些?

(一)当然也不是所有嫌疑人都能被保的,只有符合以下条件的才能申请取保候审:

1、可能将会被判处拘留、管制或其他的附加刑的;

2、可能会被判处有期徒刑或其他更重的处罚的,采取取保候审的行为不会导致其危害社会的。

(二)以下几种情形更容易办理取保候审:

1、主动认罪的;

2、孕妇;

3、积极承认错误并且积极承担相应责任的;

4、身患重病,有可能危害到生命的(在实际生活中,只有重病到危及生命的,才可能批准)

5、案件中并没有通过暴力犯罪的;

6、可能被判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的。

一般来说,嫌疑人在被拘留之后其家属就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当然也可以自己提交申请。缴纳保证金或者提供保证人之后,承诺违反了规定愿意承担相应的惩罚的,即可取保候审。

但到了起诉阶段再申请取保候审的就会比较难,因为检察院会将已掌握了充足证据的案件移送到法院,除非能在此阶段达成和解的案件,才有可能在起诉阶段办理取保候审。若检察院没有掌握充足的证据,那么案件将会重新被退回侦查阶段,家属可在侦查阶段申请取保候审。当移送至法院后,在法院判决之前也可以申请取保候审。

结语

家属可向公安局提出取保候审申请,符合条件后缴纳保证金即可回家。取保候审到期时,执行机关将通知决定机关解除或变更强制措施。嫌疑人需符合一定条件,如可能被判处拘留或有期徒刑,且不危害社会。主动认罪、孕妇、积极承担责任等情况更容易办理取保候审。申请时机需注意,起诉阶段较难,但可在侦查阶段或法院判决前申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强制措施第六十九条保证人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与本案无牵连;

(二)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

(三)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

(四)有固定的住处和收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强制措施第七十二条取保候审的决定机关应当综合考虑保证诉讼活动正常进行的需要,被取保候审人的社会危险性,案件的性质、情节,可能判处刑罚的轻重,被取保候审人的经济状况等情况,确定保证金的数额。

提供保证金的人应当将保证金存入执行机关指定银行的专门账户。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强制措施第七十九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