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来源:华佗健康网

  《三个儿子》学案设计

  基本内容:

  《三个儿子》是小学语文人教版第四册中的一篇课文。课文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三个妈妈在井边打水,她们一边打水一边夸自己的儿子。当母亲们拎着很重的一桶水回家的时候,三个儿子都来了,但只有一个儿子接过妈妈的水桶。在有趣故事的叙述中,揭示了一个深刻而又厚重的道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本课教学中,我们不必给二年级的孩子们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细抠文章的思想内涵,只要在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先抓住三个母亲对儿子不同的评价来引导孩子们去读书,读出神,读出味,读出情感体验。然后再抓住“明明有在个儿子同时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这一问题引导孩子们带着自己强烈的情感体验去读书讨论,明白事理,并从中升华情感。

  学案设计中,充分体现合作探究,把课堂还给学生。新课程尤其倡导要培养学生的个人意识和团体协作能力,所以我也将课堂中学生所能解决的问题抛给学生,如:水桶这么重,连妈妈都要走走停停,而且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为什么第三个儿子要接过水桶呢?为什么老爷爷说只有一个儿子呀?这些问题在互动的学习中相信很快就能够迎刃而解。因此在设计中,我多次设计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在个体感悟的基础上,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

  学案设计过程

  一、初学提纲

  1.自由读文,划出生字词,标自然段

  2.生字认读,交流识字方法

  学生活动:a.同桌相互交流识字方法

  b.同桌互当小老师读生字

  3.词语认读,并用喜欢的词语说话

  教师活动:出示词语卡片

  学生活动:a.小组合作,读词语

  b.小组汇报认读词语。荡”单独读第四声,在此词中读轻声;沉甸甸中的“甸”单独读第四声,在abb类词中读第一声,并通过学生拎装满水的水桶体会水重而沉就是沉甸甸的意思。

  教师活动:出示没有生字注音的生词。

  学生活动:齐读生字

  4. 读课文,找出三位妈妈的话。用“———”画出来。

  二、深学提纲

  (一)自读自悟、合作研讨:三位妈妈是怎样夸自己的儿子的。

  1.及时鼓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活动:老师发现你们今天都表现特别好,大家都是这个?(竖大拇指)同学们,这是什么?(生:这是“棒”、这是“行”的意思)哎哟,我发现大家还不够自信。同学们,你们就是最棒的,最行的。生字认得好,课文读的好听,孩子们,你们瞧,老师们在表扬大家呢。那让我们回忆回忆,在过去的生活中,你们的妈妈曾经怎样表扬过你呢?

  学生活动:回忆,在过去的生活中,妈妈曾经怎样表扬自己的,在小组内交流,自由回答

  『设计意图』:在复习生字的时候,给孩子们带去的是枯燥的,乏味的信息,但是,利用老师真诚的表扬,通过联系生活,回忆妈妈的夸奖,马上就使孩子们从枯燥中走出来,进入兴奋的状态,为后面课文的感情朗读垫定了基础,是孩子们表达真实感情的需要。同时,在回忆妈妈的话,讲述妈妈的话的同时,提高要求,让孩子们把妈妈的动作和神态也表现出来,经过这样的加工,一个为自己的孩子而感到骄傲的妈妈的形象就有血有肉地呈现在孩子们的面前。

  2.课文里的三位妈妈是怎样夸自己的儿子的。

  教师活动:出示学习要求:把自己就当成妈妈,读一读妈妈的话,读出妈妈的感情来

  学生活动:1.合作交流,找出三位妈妈的话

  2. 把自己当成妈妈,多种方法进行朗读,读出妈妈的感情来。

  “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这位妈妈说这句话时是怎样的心情?(自豪、骄傲等),说这句话时会有怎么样的表情?(抬头,笑,眼睛放光) 再进行朗读练习。个别读。齐读。

  “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学生活动:a.体会这位妈妈的心情,骄傲,自豪的朗读。

  b.边读边做动作,体会妈妈的心情。

  教师导语:两位妈妈都夸奖了自己的儿子,而第三位妈妈却什么也没有说,这是为什么?这个妈妈的话应该怎么读? 这位妈妈说这句话时什么心情?

  学生活动:1. 自由说自己的想法

  2.体会交流(这妈妈不好意思,没什么自豪,不爱夸耀)

  3. 谦虚地读一读第三位妈妈的话。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让孩子们更进一步地把自己转化成妈妈的角色,读了以后访问同学,其实时时处处都在提醒他们:你说的话是妈妈说的话。这样挖掘内心的交流,让孩子们很快就体会到作为一个妈妈在介绍自己的孩子的时候是怎样的骄傲和自豪。然后再自由练读,提供练习提高的空间,试图把“授之以鱼”转换成“受之以渔场”。

  (二)品读文本,体会“孝敬”美德

  1.朗读7、8自然段,体会“水重”

  教师活动:a.导语: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三位妈妈打完了水向家走去。妈妈提着水桶她们走走停停,走走停停,这是为什么呀?

  b.出示学习要求:找出课文描写水重的词语或句子,把它读出来,体会水桶的重,(2)请学生上台表演妈妈提水桶,体会水桶重。

  学生活动:a.默读课文7、8自然段。

  b.用----划出描写水重的词语或句子。

  “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c. 请学生上台表演妈妈提水桶的样子。

  d.朗读表现水桶重,最需要有人帮助。

  e朗读提高

  『设计意图』:自主发现是这套教材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每个《语文园地》里都有“我的发现”这样一个内容,经过快一年的实践,感觉到孩子们的观察发现能力已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因此,这里设计了一个通过自主发现,领悟文章的深层含义的环节,从细小的地方发现水桶很重,更进一步发现儿子对妈妈的一片真情。

  2、朗读9,10自然段,找出三个儿子面对这么重的水的做法,画上自己喜欢的符号。

  学生活动:a.用“一个(只)……一个(只)……另一个(只)……”说句完整的话。

  b.体会:第三个儿子有什么优点,被老爷爷看到了?在老爷爷心中怎么样的儿子是好儿子?

  c.读第三个儿子帮妈妈提水的句子

  教师活动:a.导语:看到这样的孩子,你体会到了什么?想说些什么?体会感悟,挖掘孩子内心的想法。

  学生活动:自由交流

  3.指明中心,升华主题

  教师导语:其中一位妈妈和老爷爷也有一段对话,和同桌分角色读。

  学生活动:和同桌分角色读妈妈和老爷爷的对话。

  教师活动:采访“老爷爷”:奇怪了,明明有三个儿子,老爷爷您为什么说只有一个儿子呢?(指名回答)

  只有              的孩子,才是              的孩子。

  学生活动:a.体会:第三个儿子有什么优点,被老爷爷看到了? 在老爷爷心中怎么样的儿子是好儿子?

  b.再读第三个儿子帮妈妈提水的句子。

  4.小结:爸爸、妈妈给了我们生命,养育了我们,多辛苦啊!只有孝敬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好孩子。同学们,现在条件好了,水桶是不用你们提了,你觉得从今天开始你们可以帮爸爸、妈妈做些什么事来孝敬他们?(生自由说)回忆父母曾经为我们的付出、给我们的关爱,请在这张空白的心形卡片上写下你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几句心里话。

  学生活动:a.在自己准备的纸上写出想对父母说的话。

  b. 请几位学生读一读卡片上的话

  三、练习提纲

  1、词语认读,并用喜欢的词语说话

  既然   嗓子   晃荡   胳膊   沉甸甸   拎着 水桶

  2、用“一个(只)……一个(只)……另一个(只)……”说句完整的话。

  3、体会感悟

  只有              的孩子,才是             的孩子。

  2                   在自己准备的纸上写出想对父母说的话。

  《三个儿子》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理解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材分析:

  《三个儿子》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单元教材围绕人物的优秀品质来选编课文,以诚信、孝敬贯穿始终,把优秀的思想品质教育融合在生动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中。课文中的三个儿子面对三位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力气大的只顾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唱歌,他们对妈妈手里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儿子,却能实实在在帮助妈妈拎水桶,他才是真正能够孝敬父母的儿子。

  《三个儿子》语言十分浅显,但在浅显中却包含着朴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因此在教学中无需逐字逐句地给学生讲课文的思想内涵,但要正确巧妙地引导学生阅读,能让学生融入生活场景,自主学习,体验阅读的乐趣,获得阅读后的成就感,并能从第三个儿子的身上发现他的闪光点影射到自己的身上。

  学情分析:

  由于二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课堂上容易感到疲倦,而且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既要努力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校学生素质较高,大部分学生语感较好,把课文读流利不存在什么问题。因此,我把指导朗读的重点放在指导人物角色朗读方面,进入角色朗读也正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通过朗读,体验阅读的乐趣,感悟做人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件《游子吟》导入新课:

  二、二,生字词

  4自由读文,划出生字词,标自然段

  5 出示生字认读,交流识字方法

  6 出示词语认读,并用喜欢的词语说话

  既然   嗓子   晃荡   胳膊   沉甸甸   拎着 水桶

  荡”单独读第四声,在此词中读轻声;沉甸甸中的“甸”单独读第四声,在abb类词中读第一声,并通过学生拎装满水的水桶体会水重而沉就是沉甸甸的意思。(课件出示没有生字注音的生词,生齐读。)

  三、自读自悟、合作研讨

  师:老师发现你们今天都表现特别好,大家都是这个?(竖大拇指)同学们,这是什么?(生:这是“棒”、这是“行”的意思)哎哟,我发现大家还不够自信。同学们,你们就是最棒的,最行的。生字认得好,课文读的好听,孩子们,你们瞧,老师们在表扬大家呢。那让我们回忆回忆,在过去的生活中,你们的妈妈曾经怎样表扬过你呢?

  (学生自由回答。)今天,我们来看看课文里的三位妈妈是怎样夸自己的儿子的。

  1、读课文,找出三位妈妈的话。

  师:请同学们边读课文边找出三位妈妈评价自己孩子的话,用“———”画出来。

  2、全班交流:指名读、自读。

  3、指导朗读三位妈妈的话,体会阅读乐趣。

  (1)出示第一位妈妈的话,指名读,学生评价。

  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指导:谁来读一读?你为什么这样读?这位妈妈说这句话时是怎样的心情?(自豪、骄傲等)读后再指导:妈妈说这句话时会有怎么样的表情?(抬头,笑,眼睛放光) 再进行朗读练习。个别读。齐读。

  师:第一位妈妈这样夸奖自己的儿子,第二位妈妈也不甘示弱,她又是怎样夸自己的儿子的呢?

  (2)出示第二个妈妈的话,指导朗读。(提示:可边读边做动作)

  (3)出示第三位妈妈的话,指名读。

  师:两位妈妈都夸奖了自己的儿子,而第三位妈妈却什么也没有说,这是为什么呀?(指名说说自己的想法)

  指导:这个妈妈的话应该怎么读?你为什么这样读?(平淡点)

  这位妈妈说这句话时什么心情?(不好意思,没什么自豪,不爱夸耀等) 谁能谦虚地读一读?

  四.学习课文第7、8段

  品读文本,体会“孝敬”美德。

  (1)引导朗读7、8自然段:

  师: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三位妈妈打完了水向家走去。妈妈提着水桶她们走走停停,走走停停,这是为什么呀?课文的哪些词语或句子告诉了我们水重?你能把它读出来吗?

  1.读第一句话:一桶水可重啦!

  2.三个妈妈提着一桶水感觉怎么样?指导朗读

  他们最需要什么?(有人来帮他们)

  (2)引导朗读9——11自然段:

  师:三个儿子面对这么重的水,他们分别是怎么做的呢?请大家继续读课文,找出三个儿子的做法,画上自己喜欢的符号。

  说话练习:用“一个(只)……一个(只)……另一个(只)……”说一句完整的话。

  师:如果这三个儿子就在你面前,你想对他们中的谁说点儿什么吗?

  (3)引导朗读12、13自然段:

  师:其中的一位妈妈和老爷爷也有一段对话,请和同桌分角色读一读。

  采访“老爷爷”:奇怪了,明明有三个儿子,老爷爷您为什么说只有一个儿子呢?(指名回答)

  第三个儿子有什么优点,被老爷爷看到了? 在老爷爷心中怎么样的儿子是好儿子? 再读第三个儿子帮妈妈提水的句子。

  四、总结课文,升华主题。

  1、是啊,爸爸、妈妈给了我们生命,养育了我们,多辛苦啊!只有孝敬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好孩子。同学们,现在条件好了,水桶是不用你们提了,你觉得从今天开始你们可以帮爸爸、妈妈做些什么事来孝敬他们?(生自由说)回忆父母曾经为我们的付出、给我们的关爱,请在这张空白的心形卡片上写下你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几句心里话。

  4、请几位学生读一读卡片上的话。(及时鼓励、引导)

  六、小结:同学们,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师希望大家都能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用你们美丽的微笑去回报母亲吧!

  七、作业:从今天开始行动起来,每天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有心的同学还可能将这些记在你的日记中,我将是一份最好的成长记录。

  八,板书设计

  三个儿子

  孝

  只有孝敬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孩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