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蛋壳》教案

来源:华佗健康网

  活动目标:

  1.通过看表演,理解故事,学说故事中的对话;   

  2.知道不同小动物有不同的家;   

  3.学习小蛋壳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精神。   

  活动重点:   

  理解故事并愿意学说故事中的对话。   

  活动难点:   

  知道不同小动物有不同的家。   

  活动准备:   

  1.教师与5名幼儿排练故事做情景表演;   

  2.小蛋壳头饰一个,小蜜蜂、蚂蚁、小青蛙、蜗牛、金龟子的头饰若干;   

  3.教师自制故事图片,小蛋壳哭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欣赏表演,激发兴趣。  

  1.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图上画得是什么?(出示孤独小蛋壳的图片)   

  幼儿回答(一个小蛋壳在伤心的哭……)   

  师:你们想知道这个小蛋壳为什么会伤心流泪吗?想帮助小蛋壳吗?让我们赶紧来了解一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然后一起来帮助小蛋壳,好吗?   

  幼儿回答(好、愿意……)   

  2.情景表演开始:由教师扮演小蛋壳,5名幼儿分别扮演小蜜蜂、蚂蚁、小青蛙、蜗牛、金龟子。大胆地表演故事。   

  二、 教师看图分段讲故事,学说故事对话。   

  1.师:通过看刚刚的表演你们知道小蛋壳会什么会伤心难过吗?   

  幼儿回答   

  2.师:原来是:“噼噼啪!”小蛋壳裂开了,钻出一只毛茸茸的鸡宝宝。鸡妈妈带鸡宝宝去散步。刮风了,鸡妈妈张开大翅膀,鸡宝宝赶快钻进去。这是它的新家呀!小蛋壳有点孤单。“现在我不是鸡宝宝的家了,对了,我再去找一个小宝宝,做它的家。”它咕噜咕噜滚走了。   

  3.师:小蛋壳伤心的离开了,它遇到了谁呢?(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图片,比如幼儿先回答遇见了小蜜蜂)   

  4.提问:小蛋壳对小蜜蜂说了什么呢?(幼儿回答)                          

  师:原来小蛋壳对小蜜蜂说:“蜜蜂宝宝,我做你的新家吧!”那么小蜜蜂又是怎么回答的呢?我们一起说:“谢谢你,小蛋壳。我不是蜜蜂宝宝,我是 蜜蜂阿姨,我的家在大树上,那个圆圆的蜂巢就是我的家。”(边讲边指图片)师:哎呦,原来蜜蜂阿姨的家在大树上啊,后来小蛋壳遇到了谁呢?(教师出示遇到小蚂蚁的图片)                                            

  5.提问:小蛋壳跟小蚂蚁说了什么呢?   

  师:蚂蚁是怎样回答小蛋壳的呢?我请一个小朋友告诉我。(幼儿回答: “谢谢你,小蛋壳。我不是蚂蚁宝宝,我是蚂蚁姐姐,我的家在田埂上,那个小小的泥洞就是我的家。”)   

  6.教师模仿青蛙叫声,师:咦,小蛋壳遇到谁了呢?(幼儿回答:青蛙)        

  提问:谁和他的好朋友一起来告诉我们小蛋壳和小青蛙说了些什么?(2个幼儿表演对话)   

  7.教师出示遇到蜗牛的图片。提问:小蛋壳遇到了蜗牛,那么发生什么事了呢?我想请男生扮演小蛋壳,女生扮演小青蛙,你们帮帮老师告诉我发生了什么?(男女幼儿表演对话)   

  8.师:谁也不要它,小蛋壳有点难过。就在这时,金龟子出现了(出示遇到金龟子的图片)

  提问:金龟子说了些什么?我请刚表演金龟子的小朋友告诉我们,故事的最后小蛋壳是否如愿以呢?   (请扮演金龟子的幼儿到前面来说:“太好了,我的宝宝正缺个摇篮,这只蛋壳做摇篮刚刚好!”)音乐《小宝贝快快睡》响起,师:“快快睡,小宝贝。”金龟子给睡在蛋壳摇篮里的小宝宝唱起了歌。 小蛋壳听着,听着,也睡着啦。   

  三、完整听故事,知道不同动物有不同的家,体会小蛋壳的乐意助人的精神。     

  提问a:小朋友们故事讲完了,你们从小蛋壳的身上学习到了什么?   

  (幼儿自由回答)                                                                

  提问b:你们知道其他小动物的家在哪里吗?和旁边的小朋友讨论一下告诉老师这个知识好吗?(讨论后,幼儿回答)比如:茂密的森林是狮子的家,清澈的小河是小鱼的家,冰天雪地是企鹅的家……                                                                

  总结:原来不同的小动物有不同的家,小朋友们今天从小蛋壳身上学习到乐于助人、关心他人、不怕困难……的精神。   

  活动延伸:  

  朋友们,你们知道小蛋壳还可以做哪些小动物的家吗?小朋友们想一想,让我们一起演一个新的小蛋壳的故事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