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家鼠型流行性出血热暴发流行的调查
来源:华佗健康网
(职业与健康》2002年1月第18卷第1期AND HEALTH V.I.18 N.. I l.-,200267淄川区正常人群戊肝抗体水平调查于成富1于永峰2纪淑英2(I.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杨寨镇卫生院,255185;2淄博市淄川区卫生防疫站)关扭词:正常人群,戊肝,杭体水平中目圈书资料分类号:R186文献标识码:B文幸幼号:1257(2002)01一0067一01淄川区不同年岭、性别抗- HEV阳性率〔%) 戊型肝炎属肠道传染病,在第三世界国家流行广泛。为了解我区戊型肝炎的发病流行特征及发展趋势,制定预防和控制戊型肝炎防治对策提供资料和科学依据,我们对我区的部分正常人群进行了HEV(戊型肝炎病毒)抗体水平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年幼(岁)1- 10-合计 检查致 阳性阳性率检查阳性阳性率检查阳性阳性率数-62朋87数-29314761(%)15.214.0数 (%)(%)16.112.51材料与方法1.1调查对象参照1992年《全国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调查叨4822朽24520-12.518.818.28.9 14.3方案》,抽取1一59岁的正常人群502人。1.2调查方法采用不等比例多阶段整群系统随机抽样方法,调查由经过统一培训的流行病学医师负贵,使用统一的个案流行病学调查表格。静脉抽血3 ml,分离血清,一20℃保存备检。.13检验方法采集的血清标本送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所检侧。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指标为抗一HEV, EIA酶免疫测定)阳性。3040-50-::11.511.9明创92502咚礴2535252,才合计190:73讨论本次调查结果我区戊型肝炎的平均感染率为1 2%,高于山东省1990年抽样调查的结果(5.74%),并且1一9岁年龄组感染2结.与分析2.1抗一HEV位测结果共调查I一59岁正常人群502人,抗一HEV阳性60人,总阳性率为12.0%。其中男性调查245人,阳性35人,阳性率为14.3%;女性调查257人,阳性25人,阳性率高达16.1%,说明我区戊型肝炎的感染情况比较严重,提示应进一步加大戊型肝炎的防治措施。近年来我区由于开展甲肝疫苗和乙肝疫苗的免疫接种工作.甲乙型肝炎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戊型肝炎的预防更为重要。戊型肝炎属肠道传染病,在目前尚没有戊型肝炎特异性免疫制剂的情况下,预防戊型肝炎的关率为9.7%.阳性率男性高于女性,但性别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扩二2.48, P >0.05).2.2不同年龄组抗一HEV的感染情况本次检测结果低年龄组阳性率高,随着年龄的增长阳性率逐渐降低,1一9岁组阳性键措施为抓好健康教育,提高全人群的卫生知识水平,改变不良卫生习惯;树立大卫生观念,加强饮食卫生、饮水卫生和粪便管理,增强群众自我保健意识,把好病从口人关,方能降低戊型肝炎发病率。率为16.1%,50岁以上组为9.8%。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犷!1.56, P >0.05),见表to 《收摘:2001一01一06){本文偏栩:刘淑英) 一起家鼠型流行性出血热暴发流行的调查朱崇礼,黄玉奎2于华t(1.山东省临沐县第二人民医院,276700;2.临沐县卫生防疫站)摘要「目的]调查出血热攀发流行情况,为防制提供依据。t方法〕采用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血清学检查和鼠密度调查。[*&1R1主要传染源是村内的揭家鼠及小家鼠,感染场所主要在室内,发病对象多数为从事农业生产的青壮年,20-40岁年龄组发病占74.12%,男女发病之比为。t93:10【结论〕今后的出血热预防工作,除搞好野外灭鼠外,村内的灭鼠工作亦应引起高度重视。关健词:出血热,流行性,疾病基发流行.中日圈书资料分类号:R181.3文做标识码:B文章摘号;1004一1257(2002)01一006,一021材料与方法临沐县两乡镇1 999年1月上旬至3月下旬共发生流行性出血热(EHF)243例。经调查系家鼠型出血热暴发,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1流行病学调查对诊断为出血热者,按统一表格由专业人员进行个案调查医生在线68(职业与健康》2002年1月第18卷第1期AND HEALTH V.I. 18 N.. I J-20021.2血清学检查取病人恢复期静脉血3 ml,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抗体,由临沂市卫生防疫站检验科协助进行。1.3鼠密度调查及鼠肺标本采集用江西产H号铁板夹调查家鼠及野鼠密度,室内用夹日法野外用夹夜法川,并采集鼠肺置液氮雄内,由山东省卫生防疫站出血热室进行出血热抗原测定。2调查结果3.1临沐县地处鲁东南部,为山东省野鼠型出血热疫情较早的县,并为重点疫区。自1973年发生首例病人以来,病例逐年增多,至1998年底,已发生2 746例,死亡92例,病死率3.35%. 1999年1月以来,两乡镇突然发生出血热流行,1一3月份共发生病人243例,占全县同期发病人数的85.66%.鼠肺抗原检测结果表明,室内的揭家鼠带毒率(14.29%)较高,其次是小家鼠(6.67%),未检出野外的黑线姬鼠带毒。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在85例病人中,40人居住村中(47.06%),45人居住村边2.1流行情况两乡镇人口为82 461〕人,主要农作物有小麦、花生、地瓜、玉米等。(52.94%),二者之间无差别。发病前2个月内有野外住宿和外出史者仅2例。结合临床特征、鼠密度调查及鼠肺抗原检测结 1999年1月初,上述两乡镇相继发生出血热,据疫倩报告,1-3月份共发生出血热病人243例,其中白族106例,韩村137例,催患率为294.69/10万。发病多为1户1例,但也有I户发生2例以上者。果,根据山东省家鼠型出血热诊断标准[[z),我们认为此次为家鼠型出血热暴发流行。3.2从年龄、性别、职业分布看,发病对象多数为从事农业生产的青壮年,20-40岁发病占74.12,男女之间发病无差别,比例2.2临床特征在被调查的85例病人中,多数病例症状较轻,以发热、头痛为主,有五期经过者只有2例,占2.35;有皮肤出血点者16例,占18.82% ;肾脏损害较轻尿蛋白(+)以上者37例,占43.53%;血小板减少不明显,100 x 109/L以下者仅占24.24%.为0.93:1,与李太平等的报道I31基本相一致。3.3临沐县以往为野鼠型出血热疫区,预防措施以搞好野外田间灭鼠为主。本次调查证实了我县是野鼠型出血热和家鼠型出血热的混合疫区。今后预防不但要搞好野外灭鼠,村内居民区2.3鼠密度调查及鼠肺抗原检测结果我们在疫区的4个村,进行了鼠密度及传染源种类调查。村内布放鼠夹648只,捕鼠52只,其中褐家鼠占28.85,小家鼠占71.15%,鼠密度8.02%;野外布放鼠夹391只,捕鼠13只(背纹仓鼠3只,黑线姬鼠10只),鼠密度3.32%。共检测52只鼠肺(褐家鼠14只,小家鼠30只,黑线姬鼠8只),带毒率分别为褐家鼠14.29%,小家鼠6.67%,黑线姬鼠未检出。的灭鼠工作也应高度重视,而且携带出血热病毒的褐家鼠与小家鼠密度较高,与人群关系密切,较野鼠感染的机会更多,因而,杀灭家属更不可掉以轻心。4,考文献I]汪诚信灭鼠概论.第I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113 - 116[2」山东省委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山东省家鼠型流行性出血热诊断标准( 试行方案)1985.6.「3〕李太平,等石家庄市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中国鼠类2.4血清学检测结果共检测85份恢复期病人血清,阳性84份,其中,血清抗体滴度1:80 11份,1:320 19份,1:1280 54份,阳性率为98.82%3计价防制杂志.1 987,3(幼:59一601收稿: 2001一01一11)( 本文编辑:刘淑英)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和麻疹疫苗初免成功率分析黄亚民王桂平(江苏省高邮市卫生防疫站,225600)关健词:麻疹,麻疹疫苗,免疚水平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196文献标识码:R文1E编号:1004一1257(2002)01一0068一03由于麻疹减毒活疫苗的广泛应用,高邮市自1 982年以来全面推行有计划的儿童免疫接种后,麻疹的发病率已大幅度下降。1.2检测方法和判定标准80年代采用微量血常规法测定血凝抑制抗体(HI) < 1:2为阴性,X1:2为阳性。90年代采用为了摸清不同年代我市健康人群的麻疹免疫水平,我市分别于1985年1月和1997年8-10月对我市健康人群进行了麻疹血清抗体检测。同时为了考察评价不同年代麻疹疫苗接种质量,ELISA(酶联免疫吸附侧定)间接法检侧麻疹特异性「薛抗体,以血清抗体滴度率< 1 : 100为阴性,X1:100为阳性,以初免后血清抗体滴度}_4倍升高为免疫成功。 2结果我市又分别于1986年和1997年进行了麻疹疫苗初免成功率监测,现将结果分析比较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监测对象1985,1997年分别随机抽取我市健康人群748人和212人,分2一4岁、6一8岁,13一15岁、25一49岁(25一392.1不同年代麻疹抗体阳性率比较80年代共检测748人,阳性741人,麻疹HI抗体阳性率为99.06%,90年代检侧212人,阳性194人,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为91.51%,80年代麻疹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90年代(扩二37.17, P <0.01).2.2不同年代各年龄组麻疹抗体阳性率比较见表1,岁)4个年龄组进行麻疹抗体水平调查。1986,1987年分别随机抽取未进行过麻疹疫苗初次免疫的儿童54名和94名进行麻疹疫苗初免成功率监测。医生在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