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提高(较难)
一、选择题:
33
1. 如图所示,实心铝块,(ρ铝=2.7g/cm) B、C 的 体积均为10cm,当B浸没在水中时,木块A恰能在水平桌面上向左匀速运动。若用铝块D替换C ,使A在桌面上向右匀速运动,则D的质量 应为:(铝块B始终在水中,水与B之间的摩擦及滑轮处的摩擦均忽略不计)( )
A.7g B.10g C.17g D.27g
2. 如图所示,一个两端开口的弯管形容器, 从粗端向容器中灌水,在细端用一个横截面是0.01m质量为1kg的活塞堵住,活塞可在细管中无摩擦的滑动。当H=30cm,h=lOcm时,在活塞上放置一个质量是lkg的砝码,活塞静止。由此可知 ( )
A.水对活塞的压强等于砝码对活塞的压强 B.水对活塞的压力大小等于砝码所受重力的2倍
C.砝码对活塞的压强相当于20cm深的水产生的压强 D.撤去砝码,当两侧液面相平时,活塞再次静止
3. 已知两个实心圆柱体A、B的底面积之比为1∶3,高度之比为2∶3,构成A、B两个圆柱体物质的密度分别为ρA和ρB.将B放在水平地面上,A叠放在B上面(如图甲所示),B对地面的压强为p1.若把B叠放在A上面(如图乙所示),B对A的压强为p2.若p1∶p2=1∶2,则ρA∶ρB为( )
A.3∶2 B.9∶4 C.2∶5 D.1∶3
4.一个如图所示,有一个梯形物体浸没在某种液体中(物体与容器底不紧密接触),液体的密度为ρ,深度为H,物体高度为h,体积为V,较大的下底面面积为S,较小的上底面面积为S,容器的底面面积为S,则该物体受到水向下的压力F是( )
A.ρg(H S—V) B.ρgV—ρghS C.ρghS—ρgV D.ρg(H—h)S
5. 如图所示,柱形容器的地面积为500cm,重为5N的木块A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绳子的拉力为3N,若绳子突然断了,待木块再次静止时,容器中的水面将下降( )
A.0.6×10m B. 0.4×10m C. 1.6×10m D.1.0×10m
6. 一个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圆柱形容器,内装密度为ρ的液体.将木块B放入该液体中,静止后木块B露出液面的体积与其总体积之比为7∶12;把金属块A放在木块B上面,木块B刚好没入液体中.若已知金属块A的体积与木块B的体积之比为3∶8,则金属块A的密度为( )
A. 14ρ/9 B. 9ρ/14 C. 5ρ/12 D. 12ρ/5
1
-2
-2
-2
-2
2
2///V
H h
///// 力学提高题
二 、填空题:
2
1.底面积为50cm的容器中装有一定量的水,用轻质细绳相连的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球悬浮在水中,如图所示;将细绳剪断后,甲球漂浮且有
2的体积露出水面,乙球沉入水底;若细绳剪断前、5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了40Pa,g取10N/kg,则乙球的质量为 __g。
2.一木块浮在水面上,露出水面的体积占总体积的2/5。在木块上部放一个重物A,或在其下部吊一个重物B(不计细线的重力和体积),可使木块刚好全部浸没在水中如图所示。 A、............B的密度均为,则A、B两物体的体积之比是 。
3.如图所示,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杯底,另一端拴住小球A.向杯内缓慢注水,小球A逐渐上浮.当小球A露出水面的体积为总体积的三分之一时,细线对小球的拉力为1N;当小球A浸没在水中时,细线对小球的拉力为3N.则小球A的密度 ____ kg/m.(g=10N/kg)
4. 一个底面积为50 cm的烧杯装有某种液体,将一个木块放入烧杯的液体中,木块静止时液体深h1=10cm,如图甲所示;把一个小石块放在木块上,液体深h2=16cm,如图乙所示;若将小石块放入液体中,液体深h3=12 cm,如图丙所示,石块对杯底的压力F=1.6N。则小石块的密度ρ石为 kg/m。(g取10N/kg)
3
2
3
三、综合题:
某提升装置中,杠杆AB能绕固定点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水平地面上的配重乙通过细绳竖直拉着杠杆B端。已知AO:OB=2:5,配重乙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S且S=200cm2。当用动滑轮速提升重1000N的物体甲时(甲未浸入水中),竖直向下拉绳子自由端的力为T1,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配重乙对地面的压强为P1且P1=3.5×104Pa;如果在动滑轮下挂一个质量为动滑轮质量5倍的实心物体丙,并把物体丙浸没在水中匀速提升时,如图22甲所示,竖直向下拉绳子自由端的力为T2,T 2的功率随速度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22乙所示,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此时配重乙对地面的压强为P2且P2=5.6×104Pa。如果不计杠杆重、绳重和滑轮轴间摩擦,图中两个滑轮所质量相同,取g=10N/kg。求:
(1)提升物体甲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保留一位小数) (2)实心物体丙的密度。
2
丙 图甲 0 0.1 0.2 图乙
0.3 乙 P/W A O B 80 60 40 20 v/(m/s)
0.4 力学提高题
39.解:
(1)当用动滑轮提升物体甲时,以物体甲和动滑轮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1所示;以定滑轮为研究对象,受
力分析如图2所示;杠杆A点、B点受力分析如图3所示;配重乙受力分析如图4所示. 2T1 =G甲+ G0 ① FA1 =G0 +3 T′1 ②
A O B2T1
F A 1
N1 FB1
G0 G2 FA1lOAFB1lOB ③ N1+ FB1 = G乙 ④
4''G0 3T1′
F′ A 1
图3
F′ B 1
G乙 图4
N1p1S3.510Pa0.02m700N
T1 = T′1 , FA1 = F′A1, FB1 = F′B1 可得G乙–G0=1300N
图1
图2
当物体丙浸没在水中匀速上升时,以物体丙和动滑轮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5所示,以定滑轮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6所示;杠杆A点、B点受力分析如图7所示;配重乙受力分析如图8所示. FA2=G0 +3 T′2 ⑤
2T2 F浮
G0 3T2′
F′ A 2
图7
F′ B 2
G乙 图8
F A 2
A O BN2 FB2
FA2lOAFB2lOB ⑥
N2+ FB2= G乙 ⑦
''G0 GN2p2S5.610Pa0.02m1120N
T2 = T′2 , FA2 = F′A2 , FB2 = F′B2 由图像可求
42图5
图6
T2P20W200N v0.1m/s可得5G乙–2G0=6800N 解得G0=100N,G乙=1400N
W有W总G甲G甲G动90.9%
(2)G丙= 5G0=500N
2T2+ F浮= G0+ G丙 ⑧ 可得F浮= 200N
V丙V排F浮水g200N30.02m1.0103kg/m310N/kg
丙
mG500N2.5103kg/m33VgV10N/kg0.02m
3
力学提高题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