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蜜蜂口风琴教学

来源:华佗健康网
 小蜜蜂

教学目标:

一、通过本课内容的聆听和表演,感受音乐所表现的“飞” 的形象。渗透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教育。

二、能准确地吹奏口风琴,用“sol、re”为歌曲《小蜜蜂》伴奏。 三、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难点:歌曲学会后,用唱名再唱一唱旋律 用口风琴为歌曲伴奏。 教学过程: 教学行为 学生行为 1、给大家猜个谜语,你兴趣吗?第一个:小小建筑师, 合力做房子,何时最忙碌,待那花开时。 第二个:翅膀一展亮晶晶,整天飞舞花丛中,手足不闲爱劳动,酿造蜜糖好过冬。 蜜蜂 2、教师出示蜜蜂的图片。 蜜蜂是勤劳的小动物,辛勤忙碌的采花蜜,值得是我们学习它的这种精神。音乐家们为了歌颂它为它谱写了很多的歌曲,让我们来听一听。初步完整的聆听歌曲。 学生聆听歌曲 1、这首歌曲的曲名叫《小蜜蜂》,请大家跟着音乐动 嘴巴不出声的跟着一起唱一唱。 学唱歌曲 2、跟着钢琴不出声的来一次。 学唱歌曲 教师让学生跟着钢琴完整的演唱一次。教师在钢琴上纠正不正确的地方。 3、教师整理学生的声音,让孩子模仿教师的声音,教师纠正孩子的口型,音量。 学生调整音色再次演唱 4、跟着钢琴完整的演唱一次歌曲。 5、小朋友们能够完整的演唱出歌曲,那你们有信心来用口风琴吹奏出歌曲吗?请小朋友们拿出口风琴来自己在口风琴上找一找音,按照我们唱的节奏来弹一弹口风琴。 学生自由练习 6、观察一下这个节奏类型,我们来把这首歌曲的节奏来念一念。边拍手边念节奏。 学生练习节奏 试唱旋律歌谱 7、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钢琴来演唱一下歌曲的旋律。 8、然后请小朋友跟着老师钢琴来不出声的弹奏一遍去。小朋友自由练习。跟着老师的钢琴集体吹奏口风琴。 吹奏口风琴 9、以前都是小朋友唱老师弹奏钢琴给小朋友伴奏的对不对?今天我想请小朋友自己弹奏口风琴然后小朋友自己来唱,哪几个小朋友能够来不出错的弹奏口风琴给其他小朋友伴奏?分成两部分小朋 分组合作练习 友,一部分小朋友弹奏口风琴另一部分小朋友演唱歌曲。 分组自由练习后合作表演 10、小朋友的表现很不错,能够自己弹奏为自己演唱歌曲伴奏,了不起。我觉得我们还可以演唱的更好。怎么做可以让歌曲增添光彩?对,我们可以通过控制自己的音量,速度等方法来演唱歌曲。 讨论如何给歌曲增色 11、我们来制造一种蜜蜂从远处飞到我们周围来的意境。从远处飞来离我们越近声音就越响,是的,我们来试试吧,跟着老师的钢琴。 根据教师的处理,让孩子们跟着钢琴来演唱 12、小朋友在演唱的时候要稍微轻巧一点,不要唱的太沉重了,小蜜蜂要有飞动起来的感觉,跟着钢琴我们再来试试。 像这类歌唱小蜜蜂的歌曲还有很多很多,小蜜蜂一生勤劳,忙采花蜜,辛勤的劳动,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大家的学习,我们要学习蜜蜂饿勤劳,努力学习,勤奋学习。

学生在音乐中离开教室

教案点评:

一、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

音乐是一门感染人的艺术,任何一个人只要走进音乐的世界,无不为它的神奇魅力倾倒。教案首营造一种良好的音乐氛围,引领学生进入音乐的神奇世界。

二、改变教学观念,变“师教生”为“生要学,师指导”。

学生不能主动学习的另一个原因是以往的音乐课他们都在等老师教,几年以来这种老的教学观念使他们形成了思维定势。避免老师一句句带唱,学歌曲时等老师带唱歌词。由于只要机械地重复,学生不需要动脑筋,当然不可能积极主动地学了。所以转变观念就很有必要了。学新歌时,教师范唱后,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你们也能唱得象老师一样好,先试一试好吗?老师会帮你们的。”教师的鼓励使学生开始尝试自己动脑筋学习了。最难的是曲谱的学习,学生视唱的能力不强,一开始总是多花点时间让他们试,一发现有进步及时表扬他们。这样,教师并没有去“手把手”地教他们,而只是充当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慢慢地,学生学习的能力提高了,不用老师提醒也能主动去学习探究,学习的效率也明显地提高了,以前的“师教生”变成了现在的“生要学,师指导”了。

三、改变教学方式,变“枯燥的练习”为“有趣的玩中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要学生保持学习的兴趣就不那么容易了。现行教材上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学生往往只对唱歌感兴趣,而对音乐知识、活动与练习等一些枯燥难懂的内容不感兴趣,每次学习这些内容时,学生总是愁眉苦脸,勉强为之,而这些内容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又很有帮助。内容都设计成好玩的游戏或比赛,让学生在玩中学。学生兴趣很高,玩得也很开心,同时又区别清楚了两种拍子不同的强弱规律。学会了歌曲后,再用这两条固定节奏为歌曲伴奏就非常容易了,学生发现原来音乐学习这么容易又好玩,自然就能保持很高的学习兴趣了。口风琴的应用大大降低了学习声部、曲谱的难度。

四、改变表现方式,变“单独表现”为“小组表现”。

学生的学习主动了,效率也提高了,但却仍不敢站出来表现自己,其主要原因是缺乏自信心,他们害怕在大家面前丢丑。为了鼓励学生大胆表现,我采用了小组表现制。新学的歌曲、视唱、节奏等抽组表演,由于是一组同学一起表演,学生的恐惧心理消失了,就能

大胆地表现自己了,表现好的组我还会给予加分鼓励。学生有了压力,也有了动力,新学内容时就更加积极主动了,如此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采用小组制还有一个优点,就是不会丢下一个同学。因为想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加分,每个组里音乐好的同学就会督促成绩不太好或有点懒惰的同学做好抽查表演的准备;而这些音乐天赋稍差的同学如果单独表演的话,那要达到加分的程度的可能性也比较小,但在组里就不一样了,一个是自信心加强了,敢于表现,不用怕丢丑,第二个是有优生的帮带,他们往往也能得到加分。由此,这些同学的学习能力也就越来越强了,甚至不需要别人的帮带了。

五、改变评价方法,变“单一评价”为“分层次评价”。

传统的评价方式是一组学生唱一首歌,老师打分,形式较为单一,采用课堂表现记分制,学生积极性都非常高,准备得也很充分,考查时每个人的进步都很大。 有助于学习习惯、兴趣的生成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