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百年

来源:华佗健康网
百年“老功臣”掀开新一页 外白渡桥重返苏州河口

( 2009年2月27日 )

修整后的外白渡桥又回到了履职已逾百年的“岗位”,她的风姿依然绰约,她的使命依

然重大。

搬迁大修回放 2008年3月,工人们拆除桥面马路,为外白渡桥搬迁做准备。

2008年4月7日中午,外白渡桥北跨“乘坐”驳船,经黄浦江运往杨浦大桥下的民生路

码头。

在民生路码头,工人师傅们对外白渡桥桥身进行了细致周到的彻底维修。

25日清晨,风雨中的民生路码头。“镇航工818”大吊机将修整一新的外白渡桥北跨桥

身吊离工地,装上驳船。

施工人员正为修整后的外白渡桥准确复位做好各项安装工作。

市民们对这座见证上海百年风云的老桥感情很深,25日尽管下着中雨,许多人还是撑着

伞在江边迎候。

百年风貌回眸 1907年落成时的外白渡桥(横向)。

1907年落成时的外白渡桥(纵向)。

1908年3月,外白渡桥上开通了有轨电车。

1910年代初,外白渡桥以及毗邻的浦江饭店风貌。

照片由上海档案馆提供

外白渡桥标志性的两跨桥身,2月26日又矗立在苏州河口。继北跨桥身前天率先“回家”之后,南跨桥身2月26日下午3时30分也复位成功。尽管2月26日潮汛比25日来得晚,但由于风势小潮位没有前天高,驳船下午4时45分就抽身而退,反而比前天提早了45分钟。

2月26日上午10时20分,外白渡桥南跨桥身在风雨中离开民生路码头。11时左右,“上船方驳5号”驳船在大拖轮助推下,运送南跨桥身来到苏州河河口。11时13分,驳船换由2艘小拖轮推动,缓缓驶进苏州河。

由于25日北跨桥身已经复位,留给南跨转身的空间非常有限。11时20分,驳船在拖轮推动下,以南墩挂脚在前、中墩挂脚在后的姿势,半个船身紧贴中墩进入南跨下的河道,随后耐心等候涨潮。中午12时30分,随着潮水不断上涨,两条拖轮一起发力,将驳船斜向顶往南墩位置;南墩附近的防汛墙已拆除一部分,由于桥身要比驳船长一些,驳船上的一小段南跨桥身正好可以伸向岸边,为船尾转身腾出了空间,拖轮推动驳船尾部慢慢进入南跨下的河道;等南跨桥身基本垂直之后,驳船又慢慢向中墩平移,使两侧的挂脚对准桥墩上的基座。下午1时左右,经过一番闪展腾挪,南跨桥身终于基本就位。3时30分左右,驳船抽取了近千吨河水压水助沉,顺利把南跨桥身放到桥墩基座上。 外白渡桥南北两跨桥身复位后,离真正意义上的“牵手”还有“一步之遥”。上海船厂船舶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叶锦文告诉记者,南北两跨连接处还有70厘米左右宽的缝隙,等桥身完成精确定位之后,施工人员将在两跨连接处安装小梁,然后铺上盆板,两跨这时才能连为一体。

整修后外白渡桥计划4月初开放交通,将设双向3车道,其中南向北1车道,北向南2车道。另外,外白渡桥的木质人行道板基本确定采用龙脑香木,这种产自东南亚的木材材质优良,可耐风吹雨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