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业应向韩国学习什么?
来源:华佗健康网
轻型汽车技术2014(1/2) 市场论坛63 中国汽车业应向韩国学习什么? 李永钧 2013年10月24日,以“中韩汽车产业的现 在和未来”为主题的第一届中韩汽车产业发展研 讨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本届论坛是我国层次最高, 规模最大,影响力最为深远的专题汽车论坛之一, 是国内研究探讨中韩汽车产业发展的盛会,其现 实意义重大。特别是通过借鉴学习韩国现代的成 功经验,以总结和反思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现状, 将为推动中国汽车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产生积 极的作用。 近年来,韩国的汽车企业成长十分迅速,不管 是现代汽车的崛起还是起亚的突变,都值得更多 汽车企业加以研究和学习。另外,与两家企业成长 的背后,则是近代韩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在汽 车产业的发展路上,韩国汽车工业都经历了从无 到有,从合资再到自主的发展模式,这和中国的汽 车成长发展类似,但时至今日,两个国家的汽车工 业成果却截然不同。 中国汽车产业在过去十多年时间里取得了高 速发展,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汽车产销第一大国,但 是大而不强。在乘用车市场中,自主品牌只占到 30%的市场份额,且绝大多数处于低端。201 1年以 来,随着小排量汽车消费刺激政策的退出,部分自 主品牌厂商发展遇到困难。中国自主品牌厂商急 需找到正确的发展道路和经营策略。韩国是新兴 经济体中唯一具有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国家, 韩国现代汽车公司是韩国汽车工业最主要的代 表,2012年已经成为世界第五大汽车公司,而且 全部是自主品牌。韩国汽车业的成功经验对于我 国推动自主品牌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 的参考意义。 中韩汽车数据对比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 年前三季度,国内汽车销量1588.31万辆,同比增 长12.7%,但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却继续 下降,份额降至39.9%,同比下降0.7%。除此之外, 今年上半年,除个别外,主要自主品牌厂家都出现 了10%以上的销量下滑,特别是7月份,自主品牌 乘用车市场份额更是创造了2008年9月以来的 新低。从汽车整车企业出口数据来看,9月自主品 牌汽车企业出口为7.81万辆,比上年同期下降 28.9%,降幅比8月有所扩大,表现出持续5个月 下降的发展态势。 数据只是一个侧面,本土品牌现实发展中的 艰难,甚至远过于此。一位自主车企内部人士抱怨 道:“北京采取摇号政策之后,我们的销量从原来 的每年20000台,到之后每年6000台,再到现在 每年4000—5000台,这样的影响对于自主车企而 言无疑是巨大的。”而除了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 一线城市之外,自主品牌在三、四线城市的优势也 正在随着合资企业的产品下探不断丧失,致使销 量持续走低。 市场表现是一方面,技术研发能力则是自主 品牌在发展过程中所陷入的另一个瓶颈。业内人 士例证,中国自主车企现有的发动机技术要落后 国际一流水平差不多5—8年,相当于一代产品的 开发时间。更加不堪的是:有时候中国自主车企研 64 市场论坛 发的混合动力,安装后的节油效果却竟然不如原 车,足以证明我们的技术水平还存在着较大的差 距。 反观我们的近邻韩国,当中国自主品牌举步 维艰,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以现代汽车为代表的韩 系车却早已在成熟的欧美市场乘风破浪,并一举 在中国市场奠定了自己的地位。 近日,2013年全球品牌价值排行榜发布的数 据显示,2013年现代汽车品牌价值超90亿美元, 同比增长20%,总排名第43位,去年总排名第53 位,提升10位。单从名次进步上看,汽车品牌价值 前十名中现代汽车集团提升速度最高。作为韩国 汽车自主品牌的代表,现代汽车集团在韩国国内 外市场所取得的成功引人注目。 统计数据表明:今年前三季度,现代一起亚汽 车集团在华销量达到l16万辆(其中现代品牌 76.09万辆、起亚40.03万辆),一举超越雷诺一日 产集团的88万辆,其第一阵营的地位进一步得到 巩固,排名仅次于大众汽车和通用汽车。而在全球 范围内,2012年以713万销量位居世界第五的现 代汽车也有望在今年晋升到前四的位置,“现代 速度”势头不减。 数据显示,2000年,现代汽车的全球销量是 240万辆,市场份额是4.4%。而到了2012年,现代 汽车的全球销量则突破了700万辆,市场份额提 升至8.8%。此外,2012年,现代汽车的营业利润率 达到了9%,在全球整车企业中处于最高水平。品 牌价值方面,现代汽车也从2005年的35亿美元, 上升到了去年的90亿美元,跨越式的发展堪称世 界汽车史上的奇迹。 相比之下,中国自主品牌去年销量最高的上 汽集团,包含五菱在内仅有174.59万辆的销量, 其比例只占据上汽集团整体销量的39.1%。而排 在之后的长安、东风等大型国企,其自主品牌销量 也不过刚超百万。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自主品牌轿 轻型汽车技术2014(1/2) 车销量累计229.45万辆,虽然同比增长9.2%,但 增幅低于整个轿车市场10.6%的平均水平,整体 数字并不乐观。 对于中国汽车工业来说,自主品牌汽车面对 的挑战愈发严峻。自从汽车行业在国内发展以来, 自主品牌的发展一直都是关注的焦点。如何走出 去,如何强化本土市场的份额,国内自主品牌在发 展过程中总是面临种种问题难以破局。而与中国 市场咫尺之遥的韩国,却在本土品牌现代汽车集 团的带领下,在国内外市场均取得了成功。俗话 说,三人行必有我师。那么,韩国汽车自主品牌发 展能给我国自主品牌带来哪些启示呢? 六大经验值得借鉴 其实,与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思路类似,韩国汽 车工业最早也曾采取过“先引进技术,后自主开 发”的模式,但短短十年间,中韩汽车产业为何会 走出如此截然不同的发展路径?政策导向与发展 思路是其中的主要原因。 一是回顾韩国汽车产业发展过程,政府政策 到底起到了哪些作用?他介绍到,作为后发汽车企 业,韩国的汽车产业是二战后韩国唯一发展成功 的增长模式,韩国的产业政策为韩国汽车产业提 供了良好的环境,来进行技术研发、营销,企业自 始自终都是这些领域的主导者,并非政府。韩国汽 车产业政策的制定相对比较灵活,随着市场环境 的变化,这种政策的制定方面也是很好的迎合企 业的需求,尤其在前期,汽车产业的政策也是经历 一次次的失败以后,得到这个改善,来调整、改进 这个政策。 二是韩国汽车市场得到质的发展,是因为政 府引人了竞争机制,在竞争中促进本土企业的自 主研发,从而在国内站稳脚跟,同时走向世界。而 且与此前的认知不同,韩国政府对于汽车产业的 支持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因为他们出台 的政策主要是引导性的、扶持性的,关键还是在于 轻型汽车技术2014(1/2) 市场论坛65 车企自身的发展。韩国政府并没有针对现代或者 汽车产业的特惠政策。与中国不同,当初韩国制定 的汽车产业发展方向就是面向出口经济,所以它 策,之后每五年发布一个相关的补充办法。另外, 政府在推进韩国汽车获得成功的相关政策上,其 实没有给予特别多的资金支持。在1990年代中期 以后,韩国不再限制外商投资,而进口市场在1988 年以后就彻底开放了,1987年之后关税大幅度降 的导向也是出口经济导向,政策主要是这方面的, 但并不仅仅针对汽车产业。 三是韩国汽车重视研发,从1990年的时候, 现代研发了自己第一台小型轿车,现在经过了差 不多23年的时间。韩国企业一直注重研发,而且 这种研发不是短期行为。现代起亚的经验是从小 型车开始的,从小型车,包括它的发动机、汽车整 体的设计、各方面能力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慢慢向 中型车以及高端车迈进。反观中国,从独立的研发 能力,中国本土品牌已经具备一定技术能力,甚至 在某些领域比较出色,但是中国自主品牌目前追 求大而全的发展路径,各个领域都在涉及,这样对 企业各方面会造成一定的浪费或者不太聚焦。 四是韩国宏观经济以出口型经济为主。汽车 产业作为国家重点扶持产业之一,在政策制定方 面必然会以出口为导向。让韩国自主品牌发展强 大,并不是单纯的为了发展某一个品牌,更多的是 以出口为目的。面对“出口”强行要求,韩国汽车 产业必须要在产品层面过硬,不仅要发展汽车产 业本身,更要注重汽车零部件相关研发。因此,韩 国在零部件领域的外资引入方面没有过多的限制 性条款,反而采取鼓励政策。 反观中国,加入WTO之后,随着进口税率的 逐步降低,国内几大汽车生产企业同时面临着巨 大挑战。但在这个时候,中国政府却没有出台适时 的扶持政策支持自主品牌参与竞争,,反而是走向 了“市场换资本,市场换技术”的发展之路,导致 合资企业越做越大,产能布局充分完成,从而进一 步压缩了自主品牌的生存空间。 五是韩国汽车政策的落脚点就是技术的进 步,以环保和节能技术为例,韩国从2005年之后, 发布了有关环保汽车和节能汽车的相关办法和政 低,1995年韩国本土的进口量是250万辆,进口 关税降到了8%。在这样一个竞争环境中,反而促 进了本土企业的自主研发,从而在国内站住脚跟, 同时也走向世界。 六是韩国汽车发挥后发优势,加快在新兴市 场产业布局,从而确保了强占市场的先机。在扩大 生产线方面,现代企业采取“绿地”模式,在新兴 市场进行本土化建厂,快速解决生产设备等困难, 尽量使设备能够在短期内可以正常开工。现代起 亚在2012年销量一举突破700万辆,增长速度达 到3倍,居世界第五。在品牌价值层面,2012年已 达90亿美元的品牌价值。至此,现代起亚真正从 量变达到了质变,“现代速度”堪称世界汽车史上 的奇迹。 自主品牌如何破局? 经过十几年的高速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上 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和最大的汽车生产国,但是 中国汽车工业在发展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其中 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自主品牌竞争力较弱的特点 表现得尤为突出。这些问题目前急需破局,如果不 改变将会直接威胁到我国汽车工业在未来的顺利 长效发展。 当下,“调整我国汽车产业政策”呼声再起, 反观其他国家汽车产业发展道路,韩国“现代速 度”进入眼帘。韩国经验能否帮自主脱困?“现代 速度”能否复制?作为中韩汽车产业发展研讨会主 办方之一,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 长明表示,韩国的成功经验中国肯定可以学习,但 是照搬现代模式肯定行不通。 不能复制,学什么?徐长明认为,作为后发国 66 市场论坛 家,中国的情况与韩国日本恰恰相反。在汽车产业 方面,韩国市场开放的比我们早,“中国可能对外 是开放的,对内有一定程度的封闭,我们的民营企 业想进入汽车领域的门槛是很高的。”在不同背 景下,我们还有没有向他们学习的东西?他认为, 在市场均衡化的问题上我们自主品牌应借鉴学习 韩国汽车企业的发展战略,如何平衡发达国家和 新兴国家市场?在国内市场如何平衡自主品牌和 合资品牌?将是中国自主品牌车企绕不过的课题。 在2013年全球汽车论坛上,东风汽车公司总 经理朱福寿的一番话让自主品牌陷入深思。朱福 寿坦言,外资品牌跟自主品牌在中国国内市场的 竞争是目前这一阶段的主要矛盾。国汽车逐渐走 向国际市场的决心亦是不可逆转的,但与此同时, 受贸易保护主义,受全球经济影响,阻力也会相伴 而生,国际化的进程必然遇到重重阻碍。他表示, 中国的汽车产业目前处于战略机遇期,这是非常 难得的、宝贵的,也可能是最后的唯一的战略机遇 期。在中国经济长期增长趋势中,加之即将召开的 十八届三中全会将进一步释放改革的红利,这些 无疑会对汽车产业产生巨大影响,尤其能大大增 强中国参与全球经济的话语权。 中汽协秘书长董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认 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首要条件还得依靠 自身的不断进步,增强自己的竞争力,要调整一些 战略,比如不要搞太多品牌,集中力量要提高管 理,降低成本,用提高服务的方式来增强自己的竞 争力。 中国现代汽车经营研究所所长柳基千说: “不要为短期目标推出不好的产品。现在很多自 主企业看国内市场不行了,就加强海外市场。实际 上他可能在这个领域并没有竞争力,但他一定要 推出这个产品,这不是好办法。我认为中国自主品 轻型汽车技术2014(1/2) 牌企业没必要那么着急,可以从小型车开始,包括 发动机和汽车整体设计,各方面能力达到一定程 度后再慢慢向中高端车迈进。” 而对于这种说法,奇瑞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 助理刘志佳也表示认同。他表示,作为自主品牌, 能够把8万元市场站稳、站牢,质量能够上去、有 竞争力、有利润,短期内是非常好的。然后我们才 能够逐渐的向上走,并往有序的国际化发展。与韩 国汽车产业不同的是,自主品牌在国际市场角逐 的同时不能放弃或者忽略中国广阔的本土市场。 十二五总体规划中,对于汽车行业提出自主品牌 汽车的发展方向是到2015年,自主品牌汽车市场 比例将进一步扩大,自主品牌乘用车国内市场份 额超过50%,自主品牌轿车国内份额超过40%。 2015年,大型汽车企业应具备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的自主产品平台开发能力。届时,几大车企间的淘 汰赛必将愈演愈烈,谁将最终胜出?我们拭目以 待。 尔 筇 筇 尔 不 . . 乔 . 乔 !矫 . !矫 (上接第72页) 接密实妥当,使油流回油箱或燃油过滤器,一面 把喷油的压力调小一些,以防止喷油压力过大造 成漏油。 10.蓄电池外壳破裂 因蓄电池固定不牢等原因,可能会使蓄电池 外壳破裂。如果发现及时,应首先堵漏。将蓄电池 倒向不漏的一侧,擦干外漏的电解液,在蓄电池 盖处挖些沥青,在排气管上烘热后补漏。如果是 长条状裂缝,应用钢锯开V型槽后再补。如果电 解液已经基本漏光,补好后可加注普通水,静止 20min后摇车发动汽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