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四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四单元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第三单元) 总分:100分 题号 分数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总分
一、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3分)
说谎(huāng huǎng) 筛选(sāi shāi) 酿造(liàng niàng) ...拘束(jū jǖ) 执拗(ǎo niù) 衰老(shuāi shāi) ...二、圈出下的错别字并改正。(3分)
1.恩人 乱放 好歹 挑选 ( ) 2.叮嘱 催促 崩踏 后悔 ( ) 3.迟廷 悲痛 稀罕 蒲扇 ( ) 三、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海力布听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 ....
B.海力布把听来的消息都确确实实照实说了。 ....
C.有时候他还觉得美中不足,要是牛能说话,把了解的和想说的都一五一十地说出 .... 来,那该多好呢。
D.天上虽然富丽堂皇, 可是没有自由,她不喜欢。 ....四、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4分)
1.( )嘴里含着那颗宝石 ,( )能听懂各种动物说的话。 2.( )动物说了什么话 ,( )不要对别人说。 3.他想哥哥嫂子( )这样对待他,他( )何必恋恋不舍呢? 4.( )海力布焦急地催促大家,( )谁也不相信他。 五、同一个意思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请你照样子写一写。(4分)
成语 因小失大 畏首畏尾 直言不讳 孤掌难鸣 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吃水不忘挖井人 俗语
六、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4分)
1.下列句子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亲密的伙伴还在一块儿,离不离开家有什么关系?
B.亲密的伙伴还在一块儿,离开家没有关系。 C.亲密的伙伴还在一块儿,离不离开家有关系。 D.亲密的伙伴还在一块儿,离不离开家没有关系。
2.按要求写句子。(4分)
1)白蛇对海力布说:“您是我的救命恩人,我要报答您。”
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下涌出洪水,淹没了他们住的村子。
①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4分)
①人人都遵守交通规则,我们的安全和事故就有了保障。
②我们要保护漓江、太湖、故宫、北戴河这些自然风景区。
3.用心体会下列句中加点词句的作用。(4分)
(1)他总是挑很好的草地,让牛吃嫩嫩的青草;家里吃的干草,筛得一点儿土也没有。牛...渴了,他就牵着它到小溪的上游,让它喝干净的水。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力布急得掉下了眼泪,说:“我可以发誓,我说的话千真万确。”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默写古诗《乞巧),并完成相关练习。(1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__,诗中涉及的一个民间故事是________________。(2分)
2.“乞巧节”又叫______________,指的是农历_______________,这一天,人间女子通常对着______用五彩线穿针。诗中反映了女子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好心愿。(4分)
3.描写节日的诗句还有很多,请任写一句并写出节日名。(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有人说每年七月初七夜里,要是在葡萄架下边静地听着,就能听到牛郎、织女在鹊桥上亲密地说话。想象一下,牛郎、织女会说些什么?
谈到儿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谈到老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谈到将来生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按要求完成下列试题。(13分)
下图是《猎人海力布》一文的情节发展图,请将缺失的内容选填出来。(填序号)(5分)
①海力市从鸟儿的对话中得知村庄将被淹没的消息。 ②海力布变成了石头,乡亲们非常后悔,纷纷搬去别处。 ③海力布将得到宝石的前因后果告诉了乡亲们。 ④海力布劝乡亲们搬走,乡亲们不同意。
⑤海力布嘴里含着宝石,能听懂飞禽走兽的语言。
2.读完《牛郎织女》这篇故事,我想用四字词语来评价故事中的人物和老牛。(4分)
(1)牛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织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看图猜神话故事。(4分)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十、阅读理解。(19分)
女娲造人
开天辟地之后,世界上充满了勃勃生气,草木遍于原野,江河奔流四方,猛善出没,飞禽翱翔,鱼龙沉浮,到处涌动着活力。女神女娲目睹世间万象,非常高兴,但不知什么原因,她的心中总是隐隐浮起一种孤独感,总觉得万物之中还缺少一脱灵气。
一天,女娲来到河边,在静静的水面上看见了自己的倒影。这时,她才猛然醒悟到,如果世同有许许多多和自己一样的生命,相互说说话,不是就可以排解孤独和寂寞了吗?于是女娲决定按照自身形体来塑造新的、更有灵气的生命。
A.女娲挖了大量黄泥,掺着河水,对照着自己的倒影,揉捏起来。B.很快,第一个泥娃娃便创造出来了。C.这个泥娃娃刚落地,就蹦蹦跳跳,吵吵闹用,十分神气。D.女蜗心中非常满意,对自己的杰作反复欣赏,决定取名为“人”。E,他们容貌不同,性格相异,举止有别。F.纷乱的人群,围着女蜗,欢呼跳跃,但是转眼之间便又离开了女娲,分散到世界各地,去寻找自己的生活了。
女娲心中充满温暖,兴奋激动,捏出一个又一个泥娃蛙,日复一日,夜复一夜,疲劳不堪。但是,世界实在是太大了,无论女娲怎样拼命工作也无法满足需要。女娲停下手来想了想,终于找到一个绝妙的办法。她从山崖上_____下几根藤条,_____成一根神奇的绳子,把绳子的一头_____到水中,一头_____在手上,然后用力一_____,_____混了水中的泥浆,再使劲一_____,顿时,满河的泥浆点四处飞溅,落到哪里,哪里便跳出一个个、一群群的活人。没有多长时间,整个世界都布满了人。
从此,人类世世代代繁衍生存下去。
1.下面这句话是从第3自然段中抽出来的,将其放在A、B、C、D、E、F中的_____处更合适。(2分)
她劲头十足,不停地掺水和泥,捏出各种各样的人。 2.选择恰当的动词填在第4自然段的横线上。(4分)
挥 牵 搅 编 摘 抛 抖
3.“终于找到一个绝妙的办法”一句中“绝妙”换成“奇妙”好不好?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认为文章第1自然段与“女娲造人”关联不大,可以删掉,你认为呢?请说说你的理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描写女娲时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面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篇神话赞扬了人的可贵的灵气。 B.这篇神话赞颂了人的无穷的创造力。
C.这篇神话反映了古代的人们对人类由来的原始观念。
D.这篇神话运用奇妙的想象,科学地解释了人类的起源。 十一、作文。(20分)
缩写作文就是要求把一篇较长的文章缩写成较短的文章,但不能改变原文的中心思想题材,而且结构要完整。请你从阅读过的经典之作中任选一篇,将其缩写至300字左右。注意内容要完整。(作文纸自备) 附加题
在下面空格中填入恰当的神话故事名,使每组前四个字、后四个字各组成一个成语。 (1)茶余饭___ ___ ___ ___薄西山 (2)虎踞龙___ ___ ___ ___ ___ ___大物博
(3)横七竖___ ___ ___ ___市蜃楼 (4)神通广___ ___ ___ ___落石出
我国的四大民间故事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单元卷答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