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自行车骑行绿道的景观设计探究
来源:华佗健康网
2017年7月 绦色科技 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第13期 城市自行车骑行绿道的景观设计探究 薅雨芊 i-● l (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摘要:指出了随着环保与绿色的大力实施,以及市民对大气质量的要求、共享单车业务的兴起、海绵城市理 念宣传的深入,许多城市在建设城市绿道上加大了力度。自行车骑行绿道将保护环境、提高国民身体素 质、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发展经济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提出了设计师在设计城市绿道中,应更多地思考结 合骑行和绿道两个功能的需求,将环保、健身、娱乐、美化与使用功能有机整合在一起。 关键词:城市骑行;绿道景观设计;空气质量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3 0083—02 1绿道的定义 绿道是指某些是公园路或绿带旁的条状或线型的 指标,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更适合作为一个休闲 娱乐场所来发展。 路,是可以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自然景观良好、以休 闲功能为主的绿色开敞空间。“绿道”主要分成三类: 郊野绿道、城市绿道和社区绿道。城市绿道建设推广难 度小,分布广,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公园和绿地等设施。 笔者仅就城市自行车骑行绿道的景观设计进行探究。 3 骑行绿道从景观设计各因素方面探究 3.1 地形 宜设计为缓坡慢拐弯,要考虑人在不同速度下视野 需求不一样,快速骑行需求大尺度的远山水域,而慢速 骑行人的视野需求植被和小品丰富。 3.2植物搭配 2骑行绿道的存在和发展是因为社会有 各种需求 (1)城市骑行绿道可以缓解市民的精神压力。在日 遵循因地制宜、生态环保、地方特色的原则,结合选 址现状资源特点进行绿化带的种植设计。植物搭选择 方面不仅要注重易活、外形美观、色彩丰富,还要注重节 约建设成本,降低后期养护成本。多种植乔木和灌木, 渐拥挤人来车往的都市中,骑上一辆单车,到一条鸟语 花香的林荫之路去享受一下绿色和清凉,是一件非常令 人向往的事情。现在城市生活节奏是越来越快,很多市 少种花草地被。保留和种植大量当地生命力强的当地 树种,充分显示地方特色和资源特色,彰显城市的个性 和特点。在条件适宜的裸露地,可以播种些生命力强 健、养护管理需求较为粗放的漂亮花卉作为地被点缀。 3.3结构铺装层 绿道铺设材料宜采用生态、经济、节能、环保的当地 材料,将海绵城市理念纳入骑行绿道建设中。铺装基层 和面层的设计要用心,在满足使用强度的基础上,注重 解决其透水性能。面层多采用透水混凝土、透水彩色沥 青。选用透水性面层和透水基层的处理手法,可避免雨 天路面过多积水,为骑行健身的市民提供一个舒适的空 间。绿道建设尤其要注重能有效快速排水的问题,主要 可通过两种形式解决。除了传统采用的排水沟形式,将 民开始出现了亚健康状态,健身运动提到了人们的日程 表中,闲暇之余,仅有公园用于打拳慢跑锻炼健身是不 够的,骑上一辆自行车去健身,是一项老中幼都喜欢、都 适合的活动,市区缺少这种既安全又富含负氧离子的休 闲骑行健身场所。自行车骑行绿道可以建在公园里,专 门用作休闲健身道;也可以在市区合适的位置专建一条 快慢结合的两用慢行道。绿道有优美的绿化带,清静、 安全,碧树成行,鸟语花香,将引导人们走出家门口,加 入到户外健身队伍中。 (2)建设海绵城市,非常适用于发展骑行绿道,可有 效地解决城市水涝忧患问题。骑行道的荷载小,结构层 便于做成海绵城市理念的模式。 (3)城市骑行绿道可以多为人们提供一个亲子交流 场所,喜欢骑行是幼童和少年的天性,大人可以陪小孩 一雨水汇集进人市政道路雨水收集管道外,还要大力加强 采用自然排水方法。首先,在做面层设计时,要注意使 路面具有微小的倾斜坡度,以便于雨水能直接流入到两 侧的绿地里;其次,在绿道两侧要设置条草沟,并间断地 起骑行锻炼。 (4)绿色出行,建设城市绿道,大量栽植,降低 PM 含量,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可以全面提升城市居民 的生活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发展品质。 设置一些沉淀雨水绿地,这种生态调蓄系统可以作为城 市的大片“绿色海绵”,将雨水直接外排的传统排水模 式,向就地消化转变,利用透水铺装、植被渗沟、下凹绿 (5)绿道符合低碳城市发展的要求。绿道和公园绿 地建设的显著区别是不用征地,也不需要占用建设用地 收稿日期:2017-06—15 地等景观要素,重建接近自然的水流自循环,将雨水分 散蓄留、逐步缓慢吸收,增强城市对暴雨的适应能力。 作者简介:蒋雨芊(1996),女,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学生。 83 蒋雨芊:城市自行车骑行绿道的景观设计探究 3.4景观小品 绿道沿线可布设一些主题雕塑、景观小品。设计要 活泼,有一定的表现主题,起到活跃气氛,降低人骑行疲 劳度的作用。人们骑行累了,可以下车拍拍照,休息调 整一下。景观小品的材质和加工宜简便、价廉。如果绿 道是建在水域边的,可增设亲水性平台,增加一些亲水 的乐趣。如果沿途有旅游景点,应在视野合适的地方设 置观景平台。 3.5 驿站服务 在较长的绿道设计中,设计要考虑驿站建设。驿 站,就像是一个多功能的中转站,承担着绿道管理、综合 服务等方面功能,让人们在补充能量的同时,还可以饱 览周围的景观。绿道驿站的服务系统可以依据规模大 小简化设置。大的游览设施服务点包括信息咨询亭、游 客中心、淋浴、更衣、医疗点、治安点、消防点等,并可视 周边自然环境设立露营点、烧烤点、垂钓点等。以满足公 众亲近自然的需要。一般驿站包括户外自行车运动用 品租赁、自行车维修、餐饮店、小卖部等;要设置亭、廊、 椅、座等供游人休息;为方便人们处理污水和存放各种 生活垃圾,防止对绿道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应配备完善 的环境卫生设施,包括垃圾桶、公共厕所等各种便民设 施。驿站可以设置停车场,停放共享单车,方便人们 选用。 3.6安全设施 地形险要的区域和水岸边,要设置一定高度的护栏 或防护绿带作为安全防护设施,以保证游人的安全。此 外,绿道还必须设置夜间照明系统。 3.7标识系统 绿道标识系统包括有信息公布栏、指引道路标志、 规章制度标志、警示提醒标志、交通规则标志、安全提醒 标志和教育宣传标志等。各类标志牌设计原则一般应 统一规范、风格一致、清晰简洁地设置,从而实现对绿道 使用者的指引功能。宜采用现代、简洁等风格,采取加 工制作方便,更换指示内容方便快捷的工艺。 4骑行绿道规划设计要注意问题 4.1综合统筹考虑 建设骑行绿道要将各种使用功能考虑设计齐全,与 84 园-*t-与景观 周边的休闲娱乐、游憩场所建设相结合,与体育健身、观 光游览、河道整治、美化环境、文物保护、生态建设相 结合。 4.2注重成本节约 绿道建设中,避免大面积土方填挖。充分利用现有 的地形、路径、植被、公园园道、水系等进行布置,避免大 填大挖,充分利用各种现有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4.3彰显生态理念 不破坏地质地貌和原有绿化,不破坏水利农田设 施,从简从优建绿道。绿道规划应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 提。让绿道尽量满足人类“回归自然”的朴素追求,避免 出现因人工建设的原故,造成现有生态环境的破环。 4.4 以人为本 骑行绿道上人是活动的唯一主体,绿道的建设就是 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因此要 充分考虑人在使用过程中的各项需求,尽量提高市民的 可参与性、可介人性,让人们能够在此休闲娱乐活动的 同时,满足健身、亲近大自然、热爱田园风光的心理 需求。 5结语 打造环境优美、功能完善、连通便捷的自行车骑行 绿道网体系是大势所趋。骑行绿道不仅仅是市民的休 闲健身之道,也是传播文明之道、旅游观光之道。设计 人员在骑行绿道设计过程中,要谨记把它建成一项深受 人民喜爱、深得民心的生态大道。 参考文献: [1]俞孔坚.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M3.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社,2016. E23金华市规划局.浙中城市群生态绿道及旅游一体化规划ER].杭 州: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2013. E33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珠三角区域绿道(省立)规划设计技术 指引(试行)[J].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2010(3):l~8. [4]郑燕宁.顺德绿道生态绿廊构造_J].安徽农业科学,2011(23). E53姬悦悦.城市雨洪生态化控制体系研究[D].西安:长安大 学,2013. E63高矗,曹东.海绵城市系统在绿道景观中的应用研究一以i亚 滨海大道为例[J].现代装饰(理论),2016(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