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预制装配式建筑防水施工关键技术分析

来源:华佗健康网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

预制装配式建筑防水施工关键技术分析□ 宁波电商经济创新园区管委会建设管理局 徐宏斌

摘要

文章从屋面和外墙两个方面,对预制装配式建筑防水施工关键技术进行论述。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预制装配式建筑防水效果的提升有所帮助。关键词

预制装配式建筑;防水;施工技术1、预制装配式建筑屋面防水施工技术要点为在降低预制装配式建筑屋面防水施工难度的前提下,确保防水效果,可以采取防水涂料+防水卷材的复合式防水体系,其中防水涂料可以选用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卷材则可选用双面自粘式防水材料,下面重点该复合式防水体系的施工技术要点进行论述。1.1 清理基层将基层表面上所有杂物清除掉,使基层表面保持洁净,若是基层存在局部不平的情况,应当进行修补。预制装配式建筑屋面上的板缝较多,对此可在防水施工前,用膨胀水泥砂浆进行填缝,不平的板缝应当进行打磨处理,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扩大薄弱位置与防水涂料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强防水性能。1.2 弹线定位先对防水卷材的铺设方向进行确定,以此作为依据,按分格的方法进行弹线,对防水涂料的施工范围加以确定,方格的面积可以按照屋面的大小进行设计,但为了便于施工,尽量不要超过5.0󰀂。随后根据控制线将防水卷材摆放好,再将卷材从两端向中间卷起。1.3 刮涂防水涂料将加热后的防水涂料装入专用的容器当中,随后把涂料直接倒入格子当中,每平方米格子的涂料用量控制在2.5kg,根据弹线的范围,将涂料刮涂到基面上,通过反复刮涂的方式,使涂料的薄厚达到均匀一致,不得漏底。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涂料的温度和刮涂的温度尽量不要太高,以免对聚合物的理化性能造成影响。1.4 防水卷材铺设与压实在对防水涂料进行刮涂的同时,对防水卷材进行铺设,要确保卷材铺设平整,不得出现扭曲、褶皱的现象,搭接宽度不得小于80mm,应当将搭接缝留设在屋面与天沟的侧面。防水卷材铺好之后,应进行压实,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对卷材进行横向碾压,使其与之前刮涂的防水涂料粘结到一起,要防止碾压时出现空鼓的情况,卷材的搭接边应当进行纵向反复碾压,确保搭接紧密牢固。1.5 细部节点处理为提高预制装配式建筑屋面的防水效果,应当加强对细部节点的处理,具体措施如下:1.5.1女儿墙的处理措施。沿着女儿墙平立面两条直角边对防水涂料进行刮涂,厚度控制在2.0mm,随后在涂料上铺贴纤维网格布,再对防水涂料进行刮涂,使其覆盖在纤维网格布上,同时,对防水卷材进行铺设、压实,使用金属压条对防水卷材立面收口处进行紧固,以专用的密封胶进行封闭即可。1.5.2管道口的处理措施。伸出屋面的管道口是最容易出现渗漏的部位,必须对此处进行妥善处理,具体做法如下:用防水涂料在管道口的周围进行刮涂,厚度控制在2.0mm,加铺纤维网格布对防水效果进行增强,确保平立面的宽度在25cm以上,刮涂防水涂料,并铺设防水卷材,对管道进行包裹,随后用金属箍打钉对卷材立面进行收口,同时用密封胶进行密闭,最后用预先拌制好的细石砼对防水卷材进行覆盖。1.5.3拼接缝的处理措施。在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屋面上,有大量的结构拼接缝,这些都是渗漏水的通道,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的防水处理,避免水从该部位渗入,破坏结构的整体防水效果。对屋面结构拼接缝进行处理时,可采取如下技术措施:先用专用的密封胶对结构拼接缝进行嵌填,随后以空心板的板缝作为中心轴,在其两侧分别刮涂防水涂料,宽度控制在15cm,同时在防水涂料上铺设玻纤网格布,再刮涂防水涂料,并铺设防水卷材,对此处进行施工时,应使卷材的拼缝处向下凹陷10mm。2、预制装配式建筑外墙防水施工关键技术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外墙上有着数量众多的拼接缝,这些全部都是渗漏通道,对外墙拼接缝进行防水时,最为简单且效果较佳的方法是密封胶防水。在预制装配式建筑外墙防水中使用的密封胶需要具备良好的抗位移性能、粘结性、耐候性等,聚氨酯防水密封胶同时具备这些特性,由此使其成为预制装配式建筑外墙防水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密封材料。下面对密封胶防水的施工关键技术进行分析。2.1 施工技术要点2.1.1拼接缝处理。使用角磨机对外墙拼接缝位置处的水泥浮浆进行清理,随后用钢丝刷将基层上的杂质清除干净,再用羊毛刷对缝隙内残留的灰尘进行清除。将破损及松散的混凝土剔除掉,铲除鼓包,并用预先拌制好的防水砂浆进行分层修补,防水砂浆抹好后,应当进行压实、压光,从而使之与基层DOI:10.16116/j.cnki.jskj.2018.08.03281工 程 管 理 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及未来发展□ 嘉峪关市居安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薛建锋

摘要

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各行业对信息化的应用在不断地提升。建设行业也逐渐认识到了信息化技术的重要性。但是,信息化技术在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应用中,效果却不明显。本文通过对信息化建设在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中的现状分析,提出了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未来的发展方向,并阐述了信息化建设在建设工程中应用的重要作用,旨在提高信息化建设在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应用的意义,促进建设工程行业的发展进程。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及未来发展现代社会互联网的普及以及对其越来越成熟的应用,给现代社会带来新面貌的同时也成为了现代化标准之一,工程监督工作也不得不向着网络化、信息化迈进。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化主要是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住建部于2011年发布了《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这标志着我国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体制信息化建设力度正在逐年加强。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下,人们生活质量在不断提升,对于房屋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工程建筑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方法已经无法满足信息化时代发展的需要,需要及时地摒弃传统质量管理方法,进行管理观念与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进一步规范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制度,加强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管理手段。1、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信息化的现状近年来,我国在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DOI:10.16116/j.cnki.jskj.2018.08.033之间紧密结合。此外,当外墙上拼接缝的宽度超过0.4cm时,必须进行修补。2.1.2背衬填塞。这道工序的主要作用是对聚氨酯防水密封的施胶深度控制,同时,还能防止密封胶三面粘接的情况发生。填塞的背衬材料应当大于接缝25%,可使用圆形的聚乙烯泡沫棒,这种材料具有柔软、闭孔的特点,适宜作为填塞材料。2.1.3底涂、施胶。进行底涂时,应当确保一次性刷好,不得出现漏刷或是反复涂刷的情况,以免影响底涂效果,当底涂完全干燥后便可进行施胶。在施胶之前,应保证基层洁净、干爽,施胶的过程中,应当将胶嘴伸入到墙面拼接缝的底部,匀速且连续低向缝内打入足够的密封胶,直至有少许溢出为止,需要注意的是,应当防止胶体与胶条下出现空腔,对于宽度在30mm以上的拼接缝,应当分两个部分进行施工,具体做法是向缝内打入一半的密封胶后,用刮片进行下压,使胶体密实,然后再打入另一半密封胶。2.1.4修整。当密封胶施工完毕后,应使用刮片或其它工具进行刮平压实,并用抹刀进行修边,增强密封效果。向拼接缝进行施工时,应从下向上进行,确保密封胶能够填满缝隙;施工完毕后应当进行淋水试验,对防水有效性进行检验,若是有渗漏点,应及时进行处理。3、结论综上所述,预制装配式建筑的特点,决定了防水的重要性,鉴于此,应当针对容易出现渗漏的屋面和外墙进行防水施工。为确保防水效果,作业人员应当了解并掌握相关的施工技术,并将之合理运用到实际工程当中,以此来防止建筑渗漏。C参考文献[1]朱宏.预制装配式(PC)建筑外墙防水密封设计与选材[J].中国建筑防水,2016(3):35-37.[2]林翔.DSTD系列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在工程中的应用[D].湖北工业大学,2017.[3]郝杰.建筑防水工程中常用材料及施工技术经验分析[J].山西建筑,2017(8):99-101.[4]叶丽华.建筑工程中屋面防水细部节点的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7(9):106-107.2.2 施工注意事项在进行打胶施工前,应当对背衬的深度进行检查,打胶厚度应当与设计要求相符,打胶处的墙板应当进行底涂,借此来增强粘结力,若是因故需要中断打胶时,必须留设施工缝;在对竖8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