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汽化和液化》学案 [名校原创]
【互动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一、知识目标
1、体验蒸发现象,通过实验探究知道蒸发的吸热本质,了解蒸发可以制冷的应用;了解沸腾现象;知道蒸发和沸腾的异同。
2、知道蒸发和沸腾统称为汽化现象;汽化时吸热;与之相反的过程为液化;液化时放热。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现象,记录数据,描绘图象,经历科学实验的基本过程,体会物理实验的魅力,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了解图象是一种比较直观的物理变化的方法。
2.通过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概括,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做液体沸腾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及实验能力。 三、德育目标
通过教学双边活动、实验操作、探究学习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意志品质;通过对“坎儿井”的了解,激发民族自豪感。 【互动学习过程】 一、汽化
1、老师用毛笔蘸些酒精在黑板上写几个字。提问:
(1)一会儿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黑板上的“酒精”字跑到哪里去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种现象说明了物质由________态变成了________态。
(4)你烧过菜吗?为使菜更烂一点当锅内水烧开后继续加热一段时间你会发现锅内的水量变_____________(多或少)。这种现象也说明了_____________ (5)你还在生活中见到过类似的现象吗?试举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汽化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汽化的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探究蒸发现象 1、蒸发概念及作用
(1)实验:同学们在手背上涂上一些酒精,观察酒精的变化,手背上涂酒精处有何感觉?
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将一支温度计插入烧杯内的酒精中,测量出酒精的温度,再把温度计从酒精液体中拿出,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有什么变化。 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两个实验说明了汽化现象只发生在液体的___________,且这种现象发生时需要_________(放或吸)热。
(3)蒸发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液体蒸发时需要________(放或吸)热。蒸发具有______________作用。
(4)问题:蒸发需要温度条件吗?试举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你晒过衣服吗?请你说一说怎样晒使衣服干得更快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经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火洲”里的坎儿井
修建坎儿井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蒸发的应用及现象解释
①在夏日的都市,洒水车给人们带来一阵阵的清凉.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天气炎热,小狗靠什么来降低自身的体温?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盛夏酷暑,奇热难熬,防暑降温,全靠风扇。请问:人吹电风扇时,为何会感到凉快?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探究沸腾现象 1、提出问题:
水在沸腾时有什么特征?水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是不是温度会越来越高? 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按实验装置图安装实验仪器.用酒精灯给水加热至沸腾.当水接近沸腾和沸腾之后连续记录水的温度,观察水沸腾时的现象,并作出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图像曲线。 3、实验器材:
铁架台、酒精灯、火柴、石棉网、烧杯、水、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实验步骤:
(1)按装置图安装实验仪器.
(2)用____________给水加热并观察.
(3)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0.5min记录一次_______,并观察水的______现象. (4)完成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 5、观察现象:
1、沸腾前、沸腾时气泡上升时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
2、沸腾前水的温度变化?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是不是温度越来越高?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数据处理 时间∕min 温度∕℃ 温度∕℃ 0 0.5 1 1.5 2 2.5 3 3.5 4 时间∕min
7、实验结论:
(1)沸腾是在液体 同时进行的 的 现象。
(2)水在沸腾时____________,这个温度叫做_____。虽然继续对水加热,但水吸收的热量用来使水_______了。
(3)如果停止加热,水的沸腾立即__________,说明沸腾_______(吸或放)热。 (4)综合以上几点,液体沸腾的条件是①_______②________ (4)为有效利用课堂实验时间,你认为缩短加热时间的办法 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试比较沸腾与蒸发的异同点:
汽化方式 异同点 相同点 不 同 点 五、液化 1、观察水的液化
发生部位 温度条件 剧烈程度 蒸发 沸腾
①在烧瓶中注入适量的水,用酒精灯加热,液态的水变成________从烧瓶口冒出,仔细观察瓶内和瓶口的上方,你看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瓶口上方倾斜地放置一块玻璃,仔细观察玻璃的底面,你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物质由_______态变成了______态,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用手摸一摸玻璃,你的感觉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这种物态变化是_________(吸或放)热.
③大自然中雨的形成过程与这个实验类似:水蒸气与热空气一起上升,在高空遇______(冷或热)时,水蒸气就凝结成______________. 2、液化的概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液化,液化过程中气体________(放或吸)热. 3、液化的方法:
①实验:用注射器吸入一些乙醚,用橡皮塞堵住注射孔,先向外拉动活塞,当针筒中的乙醚液体消失时,再推压活塞,你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这个实验说明了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方法使气体液化. ②总结:使气体液体的方法有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液化的应用及现象解释
①壶嘴上方冒“白气”,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壶嘴处却没有“白气”,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石油气贮存在钢瓶中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学生练习:解释图中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题分析】
1、人被100℃的水蒸汽烫伤要比100 ℃的开水烫伤历害,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一人感到热一人感到冷原因是________
3、火箭发射时,为了保护发射底架,需在发射塔底部修一个大大的水池,为什么?白色气团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冬天手冷时,用嘴向手上“哈气”,(缓慢吹气)手会感到暖和。若用劲儿向手上吹气,手不但不会暖和,反而觉得更冷。都是从嘴里出来的“气”,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感觉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饺子放在水中煮,怎么煮都不会发黄变焦,而放在油中炸,过一会儿就会发黄甚至发焦.这一现象表明油的__________比水高.
6、干湿球温度计是用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在使用时,右边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包着湿布.由于水在蒸发时要_________,因此右边温度计的读数要比左边温度计的读数_________.因为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较少,水的蒸发就会越快,这样,干泡和湿泡的温度计示数差值大,就表明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__________.
7、在通常情况下,已知液态氧的沸点是-183℃,液态氮的沸点是-196℃,液态氦的沸点是-268.9℃,利用液态空气提取这些气体,随温度升高而先后分离出来的次序是( )
A.氧、氦、氮 B.氧、氮、氦 C.氦、氧、氮 D.氦、氮、氧
8、深秋的早晨起床时可看到房间玻璃窗上有许多小水珠,这些水珠在( ) A.窗玻璃朝房内的一面 B.窗玻璃朝房外的一面 C.窗玻璃的里外两面 D.不能断定在哪一面
9、生活中常用碗炖食物(碗不与锅接触),当锅里的水沸腾后,碗中的汤( ) A.会沸腾的慢一点 B.同时沸腾
C.不会沸腾,温度为100℃ D.不会沸腾,温度低于100℃
10、在烹炸食物时常会见到:滚开的油锅中,溅入一滴水后,会有剧烈的响声,并溅起油来。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11、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会拿一个带把的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烧一烧,然后放入病人口腔内,通过小镜子的反射来看清牙齿的内侧.医生把镜子烧一烧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12、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第5实验小组记录了如下的实验数据: 时间/min … 温度/℃ 6 7 96 8 97 9 98 10 98 11 98 12 95 13 98 14 98 15 98 … … … 95 (1)从记录数据看出,某一次观察记录中明显错误的是第 min时的数据; (2)此时水沸腾的温度为 ℃;
(3)在水沸腾过程中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
(4)如下图是小组同学作出的水的沸腾图像,其中正确的是
【教学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