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映潮诗歌教学课例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余映潮诗歌教学课例研究”课题组
诗歌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个崇尚“诗教”的国家,先人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诗歌遗产,《诗经》“楚辞”“汉乐府”,乃至“唐诗宋词元曲”,古代诗歌是中华文化星空的重要组成部分。曾经,国家选拔人才也要看诗歌创作水平。
近现代以来,随着白话文的兴起,现代诗歌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涌现了众多的诗人和优秀的作品。
在初中语文课本里,诗歌教学也占有相当的比重。在初中六册书中,计有现代诗歌20首;古代诗歌中,属于讲读诗歌29首,课外自读诗歌60首。由统计数据看,诗歌及诗歌教学无疑是重要的(分布见下表)。
初中三年诗歌分布统计:
现代诗 年级 中 七上 七下 八上 八下 九上 九下 6 1 0 0 3 4 外 0 2 0 0 2 2 诗 3 1 7 8 0 2 词 1 0 0 2 5 0 诗 8 10 9 8 3 9 词 2 0 1 2 7 1 课内古诗词 课外古诗词 小计 合计
14 20 6 21 29 8 47 60 13 对于现代诗歌教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以积累、体验、培养语感”为目标;而对于古典诗词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但由于主客观多种原因,诗歌教学不尽如人意,加强诗歌教学,向名家学习诗歌教学理念和方法,是提高诗歌教学的捷径。
一、问题的提出
诗歌教学现状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其原因也许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诗歌在初中教材中的比重虽然不低,但跟现代文相比,毕竟是处于劣势的。(二)现代文比较好把握,老师比较好教,学生也容易读懂。即使是文言文,也比古诗较好把握。(三)诗歌赏析并不是本学段的主要目标,对于初中生,主要是积累。(四)多数省市的中考,只考古诗识记,不考赏析,教师就不愿意在赏析上下功夫。(五)教师也是当代语文教学模式下出来的,自己在诗歌赏析上功夫不够。
但诗歌赏析毕竟是读诗、教诗的基本要求,教师在诗歌教学上也是必须付出许多课时的,回避不是应有的态度,学生也有学习赏析诗歌的需要。
可是,诗歌教学似乎比散文、小说教学要难,如何才能较快掌握诗歌教学的理念、流程与方法呢?按照合肥市初中语文学科培训基地
的统一安排,决定从余映潮课堂教学研究入手,本课题组同仁承担其中的子课题“余映潮诗歌教学课例研究”,期望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深入了解诗歌的内涵,认识诗歌教学的规律,提高组内人员诗歌教学水平。
余映潮老师,是当代语文教学大师级人物,也是全能型人物,他的课堂教学研究与课例涵盖了散文、小说、文言文、诗歌等不同领域。诗歌教学可能不是余映潮老师的研究重点,但他对诗歌教学仍然有许多研究,诗歌教学也有许多课例,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探究、学习、领悟。
二、语文界关于本课题研究的现状
从网上查阅的资料看,对余映潮课堂教学分析评价的文章不少,如程韶荣的《诗意手法成就精彩课堂》(《语文教学通讯》2011年5月),论述余映潮对教学细节的深度探索;彭红兵的《余映潮课堂教学模式反思》(《语文教学与研究》2006年01期);有王素娟的硕士论文《余映潮语文教学设计思路探析》(《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有徐国喜的硕士论文《余映潮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研究》(2010年);有专著《万千教育:余映潮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等等。
以上这些研究文章一般是对余映潮课堂教学的整体性研究,对其诗歌课堂教学研究,则比较少,朱常青的《浅析余映潮现代诗歌教学的诗意手法》(“语文潮”),是读余映潮《听余映潮老师讲课》的读后感,对余映潮诗歌教学有较深度的分析。其余,却不多见。
总体上看,余映潮诗歌教学的专题研究还是不多的,这片土地是
待开垦的沃土,研究空间广阔,前景比较光明。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本课题组“余映潮诗歌教学课例研究”,期望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深入了解诗歌的内涵,认识诗歌教学的规律,掌握余映潮诗歌教学程式与方法,提高组内人员诗歌教学水平。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本课题组将从以下方面入手。
1.研究余映潮诗歌课堂教学视频与文字实录,总结规律,把握内涵。
2.研究余映潮关于诗歌教学的学术作品,领会其思想,把握其精髓。
3.研究余映潮关于语文教学的研究专著,注重分析文章教学与诗歌教学的异同,比如教学目标与重点上的异同,朗读上的异同,语言品析上的异同等。
4.研读诗歌及名家对诗歌的品析。包括古诗与现代诗,课题组成员可以各自选自己的研读内容,比如有人重点研读唐诗,有人重点研读现代诗。也可以专人研究,比如专门研读杜甫的诗,专门研读舒婷的诗。研读余恕诚的《唐诗风貌》,孙绍振的《名作细读》等。提高自己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6.研究其他名师的诗歌教学,比如钱梦龙、程少堂、程翔等名家,研究他们的诗歌教学,比较与余映潮教学的异同,从中找出规律,汲取营养。尝试用余映潮诗歌教学模式进行诗歌教学。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学习、研究余映潮相关理论及课例视频、文字实录,学习其他名家关于诗歌的赏析作品,学习其他名家诗歌教学案例,总结规律,指导实践。
(2)行动研究法:定期开展诗歌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和诗歌教学方面的讲座,整理课堂实录和相关资料,优化教学设计,推选出有典型意义的教学设计。
(3)比较研究法:包括余映潮与其他名家的比较,课题组人员与余映潮的比较,课题组内部的比较,开展同课异构、一题多议的活动,在比较中探究、总结、优化。
(4)经验总结法:总结各阶段研究经验,组织撰写教育案例或者教育论文。
五、课题研究的几个阶段
本实验拟用这样的几个阶段完成:
课题立项阶段(2014年3月):完成课题实施方案。 课题实施阶段(2014年4月—2015年5月):全面实施课题研究,主要形式有:课题组内部走课,讲座;选优秀课例和讲座送教下乡;课例与论文参加有关评比等。
课题总结阶段(2015年6月—7月):整理论文、课例等,评选出优秀成果,完成结题报告。
六、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呈现方式 (1)搜集各类资料,设立教学资源库。
(2)进行课堂教学展示。 (3)汇编优秀教学设计。
(4)组织撰写课课堂实录、论文,参加市级以上获奖或发表。 七、课题组分工 姓 名 朱家芳 王 茂 李树端 余宏辉 蒯正聪 程 鸿 陈 晨 李凌云 操北云 陈维严 程增凤 宋美华 唐玉宝 王开春 程 新 李 阿 曹 敏 单 位 合肥38中 长丰县岗集中学 合肥市55中 经开区长岗中学 长丰县埠里中学 长丰县城关中学 学 历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职 称 中高 中高 中高 中高 中高 中高 研 究 分 工 课题组组长 课题组副组长 课题组副组长 课题组副组长 课题组成员 课题组成员 课题组成员 课题组成员 课题组成员 课题组成员 课题组成员 课题组成员 课题组成员 课题组成员 课题组成员 课题组成员 课题组成员 合肥市三十八中 南陵路分校 合肥市五十五中 合肥市行知学校 合经区社发局中 心教研室 合肥市第72中学 合肥市第59中学 丰乐中学 三河中学 上派中学 特殊教育学校 戴集中学 陈 进 王昌平 埠里中学 城关中学 课题组成员 课题组成员 课题组成员 课题组成员 课题组成员 郝春林 双凤中学 朱 鹏 汪必银
杜集中学 岗集中学 2014年3月19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