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2-2023学年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来源:华佗健康网
2022-2023学年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期末

考试数学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口算和估算 1.直接写得数。

8×50= 360÷90= 250÷50= 24×5= 150×4= 125×8= 0÷36= 66÷6=

二、竖式计算

2.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460×30= 508×19= ★145×28= 168÷24= 552÷12= ★650÷26=

三、填空题

3.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是149600000千米,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是( 千米,省略亿位后面尾数约是( )千米。 4.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面积单位。 (1)小明家的面积约134( ); (2)光明小学的占地面积约是5( ); (3)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面积约1100( )。

5.过一点能画( )条直线,过两点只能画( )条线段。 6.在横线上填上“>”“<”或“=”。

54070800000 5470800000 48万 480001 900000000 9亿 57080000 50780000

7.6时整,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 )°;3时整,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 8.日照至曲阜段的高铁每小时行350千米,这列高铁的速度可以写作( 高铁3小时能行( )千米。

9.梯形有( )组对边互相平行,它有( )条高。 10.伸缩门就是利用平行四边形( )的特点制作的。 11.288除以24的商是 位数,商的最高位在 位上。 12.如图,已知★1=45°,★2=( )。

试卷第1页,共4页

) )°。 ),这列

13.用一个100倍的放大镜观察一个15°的角,这个角的度数是( )°。 14.一只平底锅上只能同时煎两条鱼,用它煎一条鱼需要4分钟(正反面各2分钟),那么煎五条鱼至少需要( )分钟。

四、判断题

15.算盘记数时,一颗上珠表示5,一颗下珠表示1。( ) 16.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都是计数单位。( ) 17.因为16÷3=5……1,所以160÷30=5……1。( ) 18.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 19.被除数的末尾有0,商的末尾一定有0。( )

五、选择题

20.在下面各数中,一个零也不读的数是( )。

A.8000960

B.18600

C.8080600

21.捏住平行四边形两个对角,向相反方向拉,( )。

A.周长变长

B.周长不变

C.周长变短

D.不能确定

22.一个周角等于( )个直角。

A.2

B.4

C.6

23.□÷25=6……□,要使余数最大,被除数是( )。

A.155

B.156

C.174

24.6□348≈7万,□里最大能填( )。

A.6

B.4

C.9

D.5

六、作图题

25.过A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26.用量角器画一个60°角。

试卷第2页,共4页

27.画出下面图形的任意一条高。

七、解答题

28.学校共有612名学生,每18人组成一个环保小组。可以组成多少组? 29.红旗小学合唱团40名同学要定做新演出服,每件上衣118元,每条裙子82元。一共要付多少元? 30.王老师带了800元钱去买办公用品,买红墨水用去170元,剩下的钱正好买了14箱粉笔。每箱粉笔多少元? 31.一块长方形果园,长900米,宽400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公顷?如果每公顷施肥300千克,这块果园一共需施肥多少千克? 32.汽车上山的速度为每小时36千米,行了5小时到达山顶,下山时按原路返回只用了4小时。汽车下山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33.看图回答问题。 车辆分类 自行车 小轿车 电动车 面包车 数量/辆 24 16 30 4 经过学校门前车辆(20分钟内)统计图

(1)把上面的统计图补完整。

(2)经过学校门前的车辆中,( )的数量最多,( )的数量最少。

试卷第3页,共4页

(3)电动车比自行车多( )辆。面包车比电动车少( )辆。 (4)小轿车的数量是面包车的( )倍。 (5)一共有( )辆车经过学校的门前。

试卷第4页,共4页

参考答案:

1.400;4;5;120 600;1000;0;11 【解析】略

2.13800;9652;4060 7;46;25

【分析】(1)(2)(3)使用整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从个位乘起,依次用第二个因数每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用第二个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得数的末位就和第二个因数的那一位对齐,再把几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4)(5)(6)使用整数除法法则进行计算:从被除数的高位起,除数是几位数,就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要多看一位。除到哪一位就要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得的余数都必须比除数小。

【详解】460×30=13800 508×19=9652 ★145×28=4060

验算:

168÷24=7 552÷12=46 ★650÷26=25

验算:

3. 14960万 1亿

【分析】将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将万位后面的4个0省略,换成一个“万”字; 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根据千万位上数字的大小来确定用“四舍”法、还是用“五入”法,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亿”字”;据此进行解答。

【详解】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是149600000千米,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是14960万千米,省略亿位后面尾数约是1亿千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整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注意改写和求近似数时要带计数单位。

答案第1页,共9页

4.(1)平方米/m2 (2)公顷/hm2 (3)平方千米/km2

【分析】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面积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填空即可。 【详解】(1)小明家的面积约134平方米; (2)光明小学的占地面积约是5公顷; (3)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面积约1100平方千米。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地选择。 5. 无数 一 【详解】略

6. > < = >

【分析】整数比较大小时,要看他们的位数。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数位相同,就看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看下一位,哪一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

【详解】54070800000>5470800000

48万=480000,480000<480001,则48万<480001 900000000=9亿 57080000>50780000

【点睛】本题考查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两个整数比较大小,要先比较位数大小,位数相同时,从高位起,依次比较相同数位上的数。 7. 180 90

【分析】(1)3时整时,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3,中间有3个大格,每个大格所对的角度是30度,所以3个大格是3×30°=90°;

6时整时,(2)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6,中间有6个大格,每个大格所对的角度是30度,所以6个大格是6×30°=180°;据此解答。 【详解】据分析得出:

3时整,时针与分针夹角是90度,6时整,时针与分针夹角是180度。

答案第2页,共9页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和每个大格所对的角度是30度。 8. 350千米/时 1050

【分析】速度可以写作“千米/时”的形式;利用“路程=速度×时间”可求出这列高铁3小时行的路程;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每小时行350千米可以写作:350千米/时 350×3=1050(千米)

【点睛】熟练掌握速度的写法及路程、速度、时间三者之间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9. 一 无数

【分析】根据梯形的定义: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在梯形的上底任意一点作垂直于下底的线段叫高,梯形有无数条高。据此解答。 【详解】梯形有一组对边互相平行,它有无数条高。 10.容易变形

【分析】由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可知,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所以容易变形,伸缩门运用了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性。生活中人们利用这个特性制作很多实用工具,如:升降梯、折叠椅等;据此解答。

【详解】伸缩门就是利用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点制作的。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平行四边形不稳定性知识的掌握和灵活应用。 11. 两 十

【分析】288÷24,由于除数是两位数,所以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因为28>24,说明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够除,所以商的最高位是十位,商是两位数。 【详解】288÷24,28>24,商的最高位在十位上,所以商是两位数。 12.135°

【分析】观察图片可知,★1和★2组成了一个平角,平角=180°,用减法即可求出★2的度数。

【详解】★2=180°-45°=135°。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知道平角的度数是180°。 13.15

【分析】放大镜只会改变角两边的长短,不会改变角的大小,依此填空。 【详解】用一个100倍的放大镜观察一个15°的角,这个角的度数是15°。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关系,熟练掌握放大镜放大角的特点是解答此题

答案第3页,共9页

的关键。 14.10

【分析】先煎两条鱼,需要2×2=4分钟。剩下的三条鱼分别为a、b、c;第一次煎a、b的正面;第二次煎a的反面和c的正面;第三次煎b、c的反面。所以煎剩下的三条鱼需要3×2=6分钟。这样煎五条鱼至少需4+6=10分钟。 【详解】2×2+3×2 =4+6 =10(分钟)

那么煎五条鱼至少需要10分钟。

【点睛】在优化问题中,要统筹安排煎鱼的顺序,使锅里始终没有空位,这样才能保证需要的时间最短。 15.√

【详解】在算盘上,一个上珠表示5,一颗下珠表示1,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6.×

【分析】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都是数位。个、十、百、千、万……都是计数单位。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都是数位。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位和计数单位的区分。 17.×

【分析】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余数要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因为16÷3=5……1,所以160÷30=5……10,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商的变化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8.√

【分析】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叉开越大角就越大,反之越小;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只与角的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系,

答案第4页,共9页

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影响角的大小因素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19.×

【分析】根据题意可分别举例计算出200÷4和200÷8的商,然后再根据计算结果判断即可。 200÷8=25,【详解】根据分析:例如200÷4=50,被除数的末尾有0,商的末尾不一定有0。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通过举反例的方法解决类似问题。 20.B

【分析】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详解】A.8000960读作:八百万零九百六十,读出了一个零; B.18600读作:一万八千六百,一个零也不读; C.8080600读作:八百零八万零六百,读出了两个零; 故答案为:B

【点睛】熟练掌握整数的读写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1.B

【分析】因为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就是围成它们的线段的和,因为每条线段长度没有变化,所以周长不变,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就是围成它们的线段的和,因为每条线段长度没有变化,捏住平行四边形的两个对角,向相反方向拉,四条边的长度不会改变,所以周长不变。 故答案为:B

【点睛】关键是要学生理解在图形转化以后哪些量会发生变化,哪些量保持不变。 22.B

【分析】360°的角叫做周角,90°的角叫做直角,4×90°=360°,则一个周角=4个直角。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一个周角等于4个直角。 故答案为:B。

【点睛】熟练掌握周角和直角的定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3.C

【分析】根据被除数=商×除数+余数来解答。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一定比除数小,当

答案第5页,共9页

除数是25时,余数最小是1,最大是24。当余数是24时被除数=25×6+24,据此解答。 【详解】余数小于除数,余数:25-1=24 被除数:25×6+24 =150+24 =174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总比除数小,得出余数最大为:除数-1,最小是1。灵活应用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四个量之间的关系。 24.C

【分析】省略万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的数,根据四舍五入的原则,若千位上的数字大于等于5,就向万位上进1;若千位上的数字小于5,就舍去千位及其后面数位上的数。据此可知,要使6□348≈7万,□里的数应大于等于5,小于等于9。 【详解】由分析可知:

6□348≈7万,□里最大能填9,最小能填5。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整数的近似数,省略万后面的位数要看千位上的数,根据四舍五入法的原则解答。 25.见详解

【分析】过直线上或直线外一点作垂线的方法:先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沿着直线移动三角尺,使直线上或直线外的点在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上。再沿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并画上垂直符号。这条直线就是已知直线的垂线。

【详解】

【点睛】本题考查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的方法,旨在考查学生利用三角尺作图的能力。 26.见详解

【分析】画角的步骤是:先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和射

答案第6页,共9页

线重合,然后在量角器60°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最后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依此画图并标上对应的度数即可。 【详解】画图如下:

【点睛】熟练掌握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7.见详解

【分析】从梯形上底上一点,作下底的垂线段,即为梯形的一条高。

【详解】

【点睛】熟练掌握梯形高的画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8.34组

【分析】要将612名学生,平均分成18人一小组的环保小组,用学生总人数除以每组人数,即可知道可以分成多少组。据此解答。 【详解】612÷18=34(组) 答:可以组成34组。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掌握。熟练运用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29.8000元

【分析】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先用加法求出1套上衣和裙子一共需要多少钱,再乘40套,列式解答。 【详解】(118+82)×40 =200×40 =8000(元)

答:一共要付8000元。

【点睛】灵活应用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注意,计算时可以利

答案第7页,共9页

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30.45元

【详解】(800-170)÷14 =630÷14 =45(元)

31.36公顷;10800千克

【详解】900×400=360000(平方米) 360000平方米=36公顷 36×300=10800(千克)

答:它的面积是36公顷,这块果园一共需施肥10800千克。 32.45千米

【分析】根据路程=速度×时间,求出山脚到山顶的距离。再根据速度=路程÷时间,求出下山时的速度。 【详解】36×5÷4 =180÷4 =45(千米)

答:汽车下山时平均每小时行45千米。

【点睛】本题考查行程问题,关键是熟记公式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 33.(1)见详解;(2)电动车;面包车;(3)6;26(4)4;(5)74

【分析】(1)根据统计图所提供的数据,用纵轴上的数所表示车辆种类,横轴上的数据表示车辆的数量,每格代表2辆,即可绘制出条形统计图;

(2)由统计表可以看出各种车辆通过的辆数,从而知道哪种车通过的最多,哪种最少; (3)由统计表可以看出各种车辆通过的辆数,进而求出数量之和、之差; (4)用通过的小轿车的数量除以面包车的数量即可; (5)通过的各种车辆之和就是一共通过的辆数。

答案第8页,共9页

【详解】(1)如图所示:

(2)30>24>16>4

经过学校门前的车辆中,( 电动车 )的数量最多,( 面包车)的数量最少。 (3)多:30-24=6(辆) 少:30-4=26(辆)

电动车比自行车多( 6 )辆。面包车比电动车少(26 )辆。 (4)16÷4=4

小轿车的数量是面包车的( 4 )倍。 (5)一共:24+16+30+4 =40+30+4 =70+4 =74(辆)

一共有( 74 )辆车经过学校的门前。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条形统计图的灵活应用,根据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解答即可。

答案第9页,共9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