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全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1、负数、正数与0的关系:负数都小于0,正数都大于0,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甲地海拔—150m,乙地海拔—120m,则甲地更低,低30m。 3、80分记作0,则78分记作—2 第二单元
1、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推导过程
答:①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剪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
②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凑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的底是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是三角形的高,他们等底等高,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③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凑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所拼成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梯形的(上底+下底),平行四边形的高是梯形的高。 2、长方形周长:(长+宽)×2 面积:长×宽 正方形周长:边长×4 面积:边长×边长
3、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及隐藏公式:
图形 面积 高 底
s=ah 平行四边形 h=s÷a a=s÷h ,
三角形 s=ah÷2 h=2s÷a a=2s÷h
s=(a+b)h÷ 梯形 h=2s÷(a+b) a=2s÷h—b 2 4、常见的面积单位从小到大及进率(字母表示)
cm²—100— dm²—100— m²—10000— hm²—100— km² ( 1个这样的面积单位都有多大) 5、等底等高的三角形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①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比三角形面积多12平方厘米。则三角形的面积= ②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面积之和是48平方厘米。则三角形的面积= 6、等底等面积的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高是平行四边形高的2倍。 7、积的变化规律:积的变化与乘数相同。
①三角形底和高同时扩大2倍,则面积怎么变?
②梯形上底和下底同时扩大3倍,高不变,则面积怎么变? 第三单元 1、小数的意义: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二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2、小数数位顺序表: 数位 计数单位 百位 百 十位 十 个位 一 小数点 . 十分位 0.1 百分位 0.01 千分位 0.001 3、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0或去0,小数的大小不变。 4、小数的比较方法:先比整数部分,再比十分位,以此类推。
5、小数的改写:找——找到万位或亿位。点——在万位或亿位点上小数点;去——去掉小
数末尾的0;添——添上万或亿字。
6、精确到十分位,就是保留一位小数,要看百分位。
①一个三位小数精确到百分位是8.00,则这个三位小数最大是: 最小是: ②大于0.1而小于0.2的两位小数有9个。 第四单元
1、小数加减法的对齐方式是相同数位对齐。
2、小丽在计算5.1加一个数时,把加号看成减号,得2.76,则正确结果是:
第五单元
5、常见单位之间的进率: 重量单位:g kg t
长度单位:mm cm dm m km 体积单位:ml l 金钱单位: 元 角 分
6、单位换算的步骤:①确定进率;②大变小,乘进率;小变大,除以进率:
7.2小时=( )分钟
二变一:5元9分=( )元
一变二:6.05公顷=( )公顷( )平方米
7、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求法:先整格数,再数不满整格的,不满整格的按半格计算。 8、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意义:一位小数表示( ),二位小数表示( ),三位小数表示( ); 小数的性质:
9、小数数位顺序表(组成部分、计数单位、进率) 10、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先比较( ),如果相同,再比较( )……..
11、改写成用“万”或“亿”做单位的方法:找到万位或亿位,在后面添上小数点,再在
末尾添上“万”或“亿”字。
12、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精确到( )位,要看( )位,…….. 13、小数加减法竖式对齐方法——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
小数乘除法竖式对齐方法——末位对齐 14、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
乘法计算方法:按照整数乘整数的方法计算,再看两个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除法计算方法:
小数除以整数:①按整数除法计算;②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③除到小数部分有余数
添0继续除;④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小数除以小数:①利用商不变的性质把除数转化为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
被除数的小数点也要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位数不够时,在末尾补0)
②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计算 15、加、减、乘、除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及变化规律: <1>加法: 加数
+加数=和 ①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差 ①减数=被减数—差 ② 被减数=差+减数
变化关系:加数增加几,和增加几,加数减少几,和减少几 <2>减法: 被减数—减数
变化关系:被减数增加几,差增加几,被减数减少几,差减少几(被减数和差变化相同) 减数增加几,差减少几,减数减少几,差增加几(减数和差变化相反) <3>乘法:因数×因数
=积 ①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商 ①除数=被除数÷商 ② 被除数=商×除数
变化关系:因数扩大积扩大,因数缩小积缩小 <4>除法: 被除数÷除数
变化关系: 被除数和商变化相同;除数和商变化相反
商不变的性质:
16、①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小于1的数,会变小(积比本身小);
②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大于1的数,会变大(积比本身大) ③一个数(0除外),除以一个小于1的数,会变大(商比本身大) ④一个数(0除外),除以一个大于1的数,会变小(商比本身小) 17、加法、乘法运算律字母表示公式:
18、减法、除法简便运算:①减法: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减去后面两个数的和;
②除法: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后面两个数的积;
19、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①先算括号里的;②先算乘除,再算加减;③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