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网络环境下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对策
论文关键词:网络环境;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知识产权保护
论文摘要:网络环境下的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模式,是可以跨时空地为用户 提供全方位文献信息服务的共享模式。目前我国在文献资源共享方面存在着意 识薄弱、缺乏统一的协调管理机构、法规滞后、人才紧缺、缺乏统一标准和通 用规范等问题,因此需要变革传统观念树立共享理念,建立统一协调的管理机 构,加快法制建设,建设高素质的人才管理队伍,推进文献资源共享的标准化、 规范
网络环境下的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主耍是指利用以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对 文献信息资源进行存储、检索和传递,跨时空地为用户提供全方位文献信息服 务的一种共享模式。随着信息技术、通讯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何 改变传统的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模式,建立适应网络环境的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模 式,己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中存在的问题
其一,共享意识薄弱。目前,尽管图书情报界在理论上认可了信息资源共 享的重要性,但共享实践却不尽如人意。传统图书馆习惯于“s给自足”式的 管理模式,共享意识薄弱,在馆藏建设方面,不考虑本馆的实际情况和服务对 象,追求“大而全”的建设模式,不仅无法实现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预期目标, 而且导致了大量资源的重复浪费,这与当今社会所倡导的“合作双赢”理念相 去甚远。
其二,缺乏统一的协调管理机构。目前,我国存在公共图书馆系统、科技 系统和高校图书馆系统三大文献信息服务机构,它们分别隶属于不同的行政主 管部门,相互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和统筹规划。这不仅不利于文献信息资源的共 享,而且导致资源的大量浪费。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与共享是一项系统工程, 涉及到多个系统和部门,需要建立高层次的具有宏观调控功能的共享协调组织, 通过科学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对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加以保障。
其三,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制约共享。随着现代信息资源网络化和数字化的 飞速发展,许多传统的知识产权概念受到强烈冲击,如何在网络环境下有效地 保护知识产权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一方面,在网络环境下,以数字化的形式 传输、下载、复制信息产品不仅成本低廉,而且非常方便,如果不加约束,必 将严重损害著作人的利益,从而违背“法定许可”和“合理使用”的版权通行 制度。另一方面,为了切实保护产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世界各国都制定了相 关的法律法规来保护知识产权,这将严重制约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
其四,专业化的技术型、管理型人才紧缺。人才问题与我国信息资源共享 的成败息息相关,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队伍是做好信息资源共享工作 的重要保证。但目前我国从事信息系统、计算机应用系统的研究人员较多,从 事文献信息资源管理和研发的人员相对缺乏,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文献信息 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影响了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顺利实施。
其五,缺乏统一的标准和通用的规范。众多成员单位的共同协作是文献信 息资源共享得以实现的前提,然而在现实当中,很多文献信息中心和图书馆各
自为政,采用的存储、检索与数据传递标准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既导致了文献 信息资源建设中的重复和浪费,又严重制约了各个信息服务部门的发展。 二、网络环境下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对策
其一,变革传统观念,树立共享理念。更新观念是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 享得以实现的关键因素。为此,图书馆必须从战略高度上认识文献信息资源共 享的重要意义,彻底根除资源共享中的本位主义、利己主义,切实树立全局观 念和共享意识,将本馆的馆藏资源看成是社会的资源,将本馆看成是文献信息 资源共享平台的成员,将共享看成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另外,图书馆应该充 分认识到,任何一个图书馆既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把所有的文献收全。在网络 环境下,用户对信息的需求具有多样性和个性化,图书馆之间必须建立起相互 信任、密切合作的新型关系,才能在满足用户信息需求的同时,实现自身的跳 跃式发展。
其二,建立统一协调的管理机构。要打破图书情报部门之间条块分割、各 自为政的格局,营造一个良好的文献信息共享环境,必须建立一个由政府统一 领导的、具有宏观调控功能的横向协调管理机构。该机构应该具有制定统一的 信息资源共享发展规划、确立统一标准及资源共享规范的权力,由它组织开展 联合采购、联合编目、馆际互借,还可以在数据库加工、联合进行图书馆员工 培训和继续教育等方面进行协调。另外,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享还应该建立 网络信息资源控制中心,一方面对网络建设布局实施调控,另一方面在网络内 部确立明确的共享关系。
其三,加快法制建设,寻求均衡发展。我国应该尽快出台《图书馆法》以 及配套的法律法规,以立法的形式对网络环境下文献信息资源在传递和利用过 程中涉及到的文献复制、计算机检索、本馆资源的保护和加密、用户隐私权不 被侵犯以及文献信息资源不被窃取和篡改等作出明确规定,以实现网络信息资 源的“公共借阅”。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部分信息资源共享法规、条例,但 其远远不能适应文献信息资源网络化发展的需要,为此,我们应该充分借鉴英、 美等发达国家在确保文献资源共享活动顺利进行方面所取得的成功经验。文献 信息资源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代表了 用户的利益,而知识产权则代表了创作者或投资人的利益。如果过分保护知识 产权,就会严重制约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反之,如果不限制文献信息资源共享, 又必然给知识产权人的权益造成侵害。因此,在切实保护知识产权的同时,应 按照市场规律,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保护期限和保护方式作出合理的规定, 便于科技知识的扩散和传播,使各国共享科技进步带来的利益。总之,网络环 境下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应该兼顾知识产权人、传播者、网络提供者和用户利益 之间的平衡。
其四,建设高素质的人才管理队伍。人才是图书馆开展文献信息资源共享 工作的重耍保障。为此,图书馆必须高度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除了要 有计划地引进懂技术、会管理的专业化人才之外,还应该加强对内部工作人员 的培训,提高其文献信息资源管理、数据库加工和参考咨询服务等方面的能力, 如强化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网络技能,使其充分发挥网上资源与用户之间的桥梁 作用。
其五,切实推进标准化、规范化工作。数据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是实现文献 信息资源共享的前提和根本保证,例如元数据的定义标准、文献类型描述标准、 联合目录编制的规范化和数据库建设的标准化等,均要求在统一的平台上进行
信息加工,才能保证信息产品的-致性和共享性。因苎’我们必
准体系的研究和制定,遵循开放互联的标准协议与国际化接轨。[5]巧在数目数 据库建设中采用同一规格的MARL格式、同一系统的文献分类和主题标引工具、 标准的著录规则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