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招投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谈建筑工程招投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建筑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加强建筑行业的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以及加强建筑市场的立法,可以为施工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发展空间。经过多年的实践,工程招标投标制度对于开展建筑市场的公开、公正、公平竞争,确保和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建设工期,降低工程工程造价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为保护市场公开竞争机制,规范建筑市场交易行为,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保证建设工程的工期和质量,降低工程造价,提高资金利用效益和质量,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特别是防止暗箱操作,加强权力制约,预防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对建设工程招投标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建议提出如下对策与措施。
1 我国现阶段招投标存在的问题
1.1 社会法律意识不强,建筑市场行为欠规范。《招标投标法》的颁布实施,以及一些招投标管理规定陆续出台,全社会对招投标的工作的认识有所提高,但建设单位由于受到“利益驱动”或“创工作政绩”需要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法律约束,造成招投标行为不规范,这种现象比较严重。建设单位集中反映在选择施工队伍、确定招标方式、过分要求缩短工期以及招标领导小组主导招标工作等问题上。
1.2 招投标中“围标”与“陪标”现象。其严重违反了招投标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违背了招投标的目的,扰乱了建筑市场的秩序,使得业主方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1.3 标底编制方法难以适应。目前招投标中,由于编制的理论和方法基本相同,不能反映各投标单位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在同条件下,会造成不同资质级别和性质的企业由于取费标准的不同,产生不平等的竞争。
1.4 制订客观、公正、科学的评标办法。评标办法设置不合理,评标存在人为因素评标工作是招标投标过程中的关键工作,评标办法是招标文件中的重要内容,招投标工作是否公开、公平、公正,关键要看评标工作和制订的评标办法是否客观、公正、科学。目前评标办法欠科学合理。主要表现在经济标评标设置上,目前在定额计价模式向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过渡时期,很多地区推出最高限价或拦标价等招标办法,各投标单位为经济标得高分,都靠近招标文件规定的最大下浮比例报价,使得经济标拉不开距离。技术标上评委在评标过程中,打“人情分”现象时有发生。造成评标存在人为因素,没有充分体现公正、公平的原则。
1.5 招标投标中的履约保证体系不完善。目前,除了在招标开始前可以审查建设单位资金来源和落实情况外,还没有其他制约建设单位在工程单位存在着被拖欠工程款的风险。另一方面,除了在招标文件中规定了履约保证外,一般施工单位对履行合同也没有明确的保证。
2 建议采取的对策及措施
2.1 增强法律意识,坚决纠正和严厉查处不规范招投标行为,提高招投标工作的透明度。各建设单位、行政主管部门、监管部门,要加强对《招投标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努力提高整体素质,增强法律意识,增强责任感,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和依法招投标的思想,以对国家、对人民、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把招投标工作放到重要位置,真正做到:知法懂法、自觉守法、严格执法。特别是国有投资项目,要对招投标提高认识,依法办事,其次各方主体要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有序竞争。要坚决纠正和严厉查处不规范招投标行为。
2.2 严格审查投标单位的投标资料。在开标、评标时,应严格审查所有投标的施工单
位的级别、资质以及近年来相关的中标工程情况,对所编制的投标资料应逐一认真审查,对有不认真编制,资料抄袭的就可以明确判断是陪标行为,招标单位有权对此行为进行更深一步的处理,以弥补由此给投资单位带来的损失。
2.3 改变当前标底的编制方法。应在招标文件中提供工程量清单,这样可以避免施工单位重复计算。将施工单位的主要精力集中到经营决策上来,使其可以根据自己的管理水平、材料消耗水平、劳动生产率水等情况来衡量投标带来的利益得失,自主报价。同时,在标底中要增加工期、质量等因素。如果招标的施工工期比定额工期短,施工单位就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增加相应的措施费,这种费用是由建设单位承担的。建设单位要求工程质量达到优良的工程,应在标价中增加一定的奖励额度,这样可以对施工单位进行一定的补偿。这样在标底中对工程的造价、工期、质量都进行了有效的控制。
2.4 改进评标办法。衡量投标文件是否最大限度地满足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各项评价标准,可以采用折算为倾向的方法、打岔的方法或者其他方法。需要量化的因素及其权重应当在招标文件中明确规定。施工招标项目采用综合评估法的,应根据工程技术要求的不同,编制不同的评标方法。
2.5 建立招标投标的经济保障制度。凡是招标工程,其资金都都应有明确的来源,不能有缺口。投标单位要审查建设单位资金来源和落实情况,除此之外,可以让银行来为建设单位提供建设资金的来源担保,银行在提供担保的同时,也要考虑相应的风险,所以一旦银行出具了担保,说明建设资金是有保证的,对投标的施工单位也是一种激励。但对于没有履约担保的招标企业,應在招标文件中写明,一旦中标应在合同签定时交纳一定数额的保证金。工程的招投标只是工程建设其中的一部分。而工程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除了招标投标中存在的问题外,还应加标中标中工程建设全过程管理,对违反合同规定内容的行为加以制止和处罚,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节约建设资金、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发挥出
招标、投标工作的重要性,多出精品工程。
2.6 建议招标代理机构库、招标文件审查专家库。拥有自己的技术支持团队有助于提高招标文件质量及在招投标过程中对于投标文件的审核。对于重点、难点及偏离常规造价较多的方面给予把关,有助于今后现场工程管理工作的展开。更细致地明确合同双方权利、义务及有关各方的协调、监督关系,使今后现场管理有法可依,提高工作效率。
2.7 融资能力的考量。一些大型项目采取BT合同方式,缓解本公司资金压力的同时,需要特别考虑投标人的融资能力。由于这些项目造价巨大,建设周期较长,对于一般企业的资金链运作是一个大的挑战。如若在银根收紧等特殊时期产生资金缺口,虽然在合同中有违约责任处理等条款,但毕竟对工程本身产生重大影响,不论是对于确保工程质量还是按照合同进度的有力推进都是不利的,建议在资格预审等环节中对于投标人的选择是否可以侧重考查上市公司,这些企业除了银行贷款、发行企业债券等方式外还拥有资本市场融资等不同手段,可以较大缓解资金压力且经济成本在运作上可相对较低,也有助于降低本公司回购成本。
工程招投标已经成为推进现代化建筑市场体系建设的重要手段,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招投标制度,进一步健全制度、完善机制、强化监督、规范行为,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净化建筑市场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