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来源:华佗健康网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学生爱上信息技术课,但这种爱好往往表现在爱玩游戏,或者上网聊天、看Flash动画。而对一些基本的知识、技能却不愿认真地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导入,诱发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所设的情境引导和任务的驱动下,让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留给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切实体验和思维过程,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1、以游戏导入,提高应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

既然学生爱玩游戏,那么就让学生通过玩游戏来激发他们想学的愿望。把信息技术课的学习寓于游戏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如学习指法是非常枯燥的,传统教学中,学生不但学的很累,而且很不愿学,又不能强迫学生练习。我在教学中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通》软件中的游戏,比赛谁的成绩好。学生在“青蛙过河”等游戏的实践中发现,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于是就有人提出如何能够打得又对又快。在这种情况下,我再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学得就很认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们再玩这个游戏时就感到轻松自如了。

又如在学习鼠标使用方法时,让学生通过WINXP附件中的纸牌游戏,不断练习鼠标的移动、单击和双击的技能。

通过游戏导入,既保持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还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去学习计算机知识。

2、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动物的分类》一课教学中,最终目的就是要完成“宣传保护动物的演示文稿”或“保护动物的倡议书”,而之前怎样去作好资料的准备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在信息缺乏的情况下,如果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并让他们能主动地、积极地去思考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再去搜集有关的、有价值的信息便水到渠成了。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我这样安排的:首先,我播放一段事先准备好的有关保护动物的图片展示,这里只出现动物的图片,没有为它配上必要的解说文字,也没有配上音乐,让学生在欣赏美丽的动物图片时,感觉到作品中的不足,激发学生尽快找到解决问题的欲望。

信息技术课堂的导入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教师精妙的构思,高超的授课技巧,这也对信息技术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们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课堂导入的重要性,努力探讨、挖掘课堂导入的多种呈现方式及其应用,正如唐代大诗人杜甫所写的那句名诗:“语不惊人死不休”,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更应该以高度的责任感,设计好每一堂课,做好“导”不惊人死不休,使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充满活力、充满快乐的地方,成为学生永不枯竭的知识海洋。

徐俊卿 2008年9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