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模拟检测试卷(两套带答案)
时间:90分钟 (第一套) 满分:100分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总分 一、积累与运用。(40分)
1.看拼音,写词语。(8分)
mó guǐ dān wu pái huái chuī yān
bì miǎn zhí xínɡ yī wēi nuó yí
2.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并画“√”。(3分)
(1)杂拌儿是用花生、胶枣、栗子等干果和(hé huo)蜜饯掺和(hé huo)成的。 ..(2)他一边哽咽(yàn yè)着,一边狼吞虎咽(yàn yè)地吃着桌上的食物,显然已..经饿了好几天。
3.下面选项中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聪明 聪慧 C.娴熟
熟练
4. 辨字组词。(4分)
饺( ) 宵( ) 贩( ) 骆( ) 脏( ) 校( ) 消( ) 饭( ) 络( ) 桩( ) 5.查字典,完成练习。(3分)
“浅”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 ,再查 画。“浅”在字典里的意思有:①颜色浅;②程度不深。“浅蓝”中的“浅”的意思应选第 种;“浅见”中的“浅”的意思应选第 种。
6.下列选项中,不是劝诫人们珍惜时间的一项是( )。(2分)
A.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B.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C.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 D.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7.下列诗句中描写中秋节的一项是( )。(2分)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C.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D.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8.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聪颖 B.不计其数 不可枚举 琳琅满目 娴静 D.勇夺第一 摘得桂冠 拔得头筹
A.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拟人)
B.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排比) C.我会激励自己把中文自修好,像这本默书簿的成绩那样。(比喻)
D.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设问) 9.按要求,写句子。(8分)
(1)随着铁索桥一座接着一座地架起来,藏戏的种子也随之撒遍了雪域高原。(仿写) 随着 , 也 。 (2)比灶矮了许多的八儿,回过头来的结果,也不过是看到一股淡淡的烟气往上一冲而已。(仿写)
,也不过是 而已。 (3)这是她用所有的全部的青春、信念和生命换来的荣誉。(修改病句)
(4)玛丽.居里不但埋头苦干,所以取得了成功。(修改病句)
10.根据语境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6分)
(1)姐姐本来是一心一意要做摄影师,只是业余写作,没想到写的小说大火。这真是“ ,无心插柳柳成荫”啊!
(2)虽然老师批评我的话语非常尖锐,但一语中的,直接点明了我学习上的问题。这就是“良药苦口利于病, ”的道理啊!
(3)叔叔经商后,生意兴隆,日子越过越红火,花钱也大手大脚了,爷爷就用“ ,莫把无时当有时”来教导他想想以前的苦日子,注意节约,不要浪费。
二、阅读与欣赏。(30分)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3分)
【材料一】
望子成龙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我国几千年来父母对子女成长的殷切期望,也是一个经久不衰的热点话题,从孔子“因材施教”、孟母三迁的故事到今天的“虎妈”“狼爸”,各界人士都有对教育子女成才的方法与认识。请观察以下文本,完成题目。
【材料二】
亲爱的孩子:你并非是一个不知感恩的人,但你很少向人表达谢意。朋友对我们的帮助、照应与爱护,不必一定要报以物质,而往往只需写几封亲切的信,使他们快乐,觉得人生充满温暖。既然如此,为什么要以没有时间为推搪不声不响呢?……沉默很容易招人误会,以为我们冷漠忘恩,你很懂这些做人之道,但却永远不能以此来改掉懒惰的习惯。人人都多少有些惰性,假如你的惰性与偏向不能受道德约束,又怎么能够实现我们教育你的信条:“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
(选自《傅雷家书》)
1.下列句子的意思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3分) A.你并非一个不知感恩的人 B.你并非一个知道感恩的人 C.你是一个知道感恩的人
2.认真观察图一、图二,请你从中提炼“虎妈”“狼爸”教育子女成才的两个共同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材料二】虽只节选了《傅雷家书》中的一封,但傅雷对孩子的教育观可略见一斑。试比较傅雷与“虎妈”“狼爸”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有什么不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的父母是怎样教育你成才的?你对他们的教育方法满意吗?简单写一写。(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我能行。(17分)
美的启发
我家住在古城一角,窗外有一块空地,附近的居民竟把它当成了堆垃圾的地方。怎么办?我制了个“禁止倒垃圾”的木牌插在那里,可人们连看都不看它一眼,这里照样垃圾成堆,臭气熏天。为此,我们伤透了脑筋。
一个星期天的早晨,爸爸妈妈嘀咕了一会儿,爸爸对我说出了一个好主意。我听了,乐得直拍手。于是,我们全家动员,先将垃圾铲成堆,再从河边挑来石块,砌成一个椭圆形的花坛,再糊上水泥,并在石缝外勾出美丽的图案,又在花坛的垃圾上面堆上一尺多厚的细土,栽上各种花苗,还就近挖来了两拢翠竹,栽在花坛东西两旁。一天工夫,这儿变成了另一番景象。附近的居民不但没来这倒垃圾,而且纷纷把家里珍贵的花木奉献出来,
为这小小花圃增美添色。
春去秋来,这里花团锦簇,翠木葱茏,竟然成了古城的一角风景。人们工作之余,便来到这儿休息聊天,看书下棋。你瞧,一位小姐姐正坐在花坛边抚弄着琴弦呢!
窗外,飘散着动人的琴声;窗外,洋溢着沁人心脾的清香;窗外,小鸟在枝头欢乐自在地歌唱……
看着窗外美丽的风景,我蓦然懂得了:只有用美,才能启发更多的人爱上美! 1.照样子,概括文章的有关内容。(4分)
第二段写建造花坛的经过是:铲垃圾、挑石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栽花苗。
2.在文中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4分)
窗外空地上,以前是________、_________;而今,这儿变得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正确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内。(3分) 文章第四段使用了( )的修辞方法。 A.拟人 B.排比 C.拟人和排比
4.第二段中“爸爸对我说出了一个好主意”。请简要介绍一下这个主意的内容。(3分) 爸爸对我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你有什么感想?(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分 三、习作与表达。(30分)
在你美好的童年生活中,一定发生过许多快乐、难忘的事,它使你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现在你就可以把这些事记录下来,无论是老师和同学之间发生的事,还是父母与你之间发生的事,都可以写,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中检测试卷2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四 总分
一、听力测试:认真听老师念《北京的春节(选段)》,完成下面的练习。(6分)
1.这段材料主要讲北京人过元宵节的风俗有 、 。 2.短文中除了描写灯的形状和颜色外,还从 、 的角度写出灯多。
3.作者在写这个片段时采用的结构方式是( )。
A.总——分 B.分——总 C.总——分——总 二、积累运用。(44分)
1.看拼音,写词语。(8分)
rán shāo rǎn gāng yíng lì tiān tī
fù miè qī liáng dān wu pò zhàn
2.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8分)
( )然不同 能歌( )舞 青面( )牙 天涯海( ) 知足( )命 千( )万户 ( )头丧气 衣衫( ) (1)丽丽( ),做文娱委员正合适。
(2)真正的朋友,即使远在( ),也如近在咫尺。 (3)春节将到,( )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4)这次比赛他输了,只好( )地走开了。 3.选择正确的答案,在括号里填上序号。(11分) (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2分)
A.腊.月(là) 稀粥.(zhōu) 肌脏.(zāng) 哭泣.(qì) B.凄.凉(qī) 寂.寞(jī) 盘旋.(xuán) 磕.
绊(kē) C.揉搓.(cuō) 念叨.(dāo) 凝.聚(níng) 梗.概(gěng) D.僧.人(sēng) 吞噬.(chì) 皎.洁(jiāo) 机杼.
(zh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褛
A.贩卖 嘟哝 汤匙 鼻涕 量解 B.依喂 挽回 空虚 理智 徘徊
C.妩媚 彼此 肿胀 摊贩 栅栏 D.猜想 倒霉 彩绘 鞭泡 控制 (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正月 正午 正好 正义 B.脉络 脉搏 山脉 叶脉 ........ C.藏戏 西藏 躲藏 矿藏 D.牲畜 家畜 畜产 畜牧 ........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①凛冽的北风呼呼地刮着,怒嚎着,如咆哮的狮子。 ..②那大虫一声咆哮,朝武松扑了过来。 ..
B.①人类的现代文明是从野蛮进化而来的。 ..
②日本侵略者野蛮地屠杀平民。 ..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怎么,黑的!”八儿同时想起了染缸里的脏水。 B.观众团团围坐,所有的剧情全靠艺人们用说唱来描述。
C.“我知道小狐仙住在什么地方,”他低声说:“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我愿意告诉你。”
4.根据语境填句子(8分)
(1)“ , 。”这句话 告诉我们,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的脚力如何,相处久了才能看出人的心肠好坏。
(2)《寒食》中描写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和皇宫园林风光的句子 是: , 。 (3)写织女整天在织布的诗句是 , 。
(4)读了《十五夜望月》,我从“ , ” 两句不由得联想起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沉浸在清美的意境之中。 5.根据你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填空。(9分)
(1)《腊八粥》围绕“ ”全家吃妈妈熬煮的腊八粥的经过,展现了 一幅淳朴、和睦的图景。从“迫不及待”到“苦苦等待”到
再到“亲见时的惊讶”,文章随处可见八儿 的情形。
(2)《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通过汤姆的讲述,介绍了他和 在 的历险经过。
(3)《那个星期天》写了一个小男孩盼着母亲兑现在星期天带他出去玩的
的事。小男孩的心情变化是由开始盼望中的 ,到后来由于
母亲的一拖再拖而产生的 ,到最后因母亲没有兑现承诺的 。 三、阅读理解。(20分)
1.课内阅读。(8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
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1)“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运用了什么修辞方 法?说明其作用。(2分)
(2)作者用了一连串问句,表达了他( )。(多选)(2分)
A.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B.对没有作为的自责 C.对自己要有所作为的渴求 D.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
(3)“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写出了作者对 的思索,思索的结果是 。(2分)
(4)时间是这样的来去匆匆,自古有志者都很珍惜时间,请你写一句珍惜时间的名言,
送给同学。(2分)
2.课外阅读。(12分)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1659年9月30日。我,可怜而不幸的鲁滨逊·克鲁索,在洋面上遇到可怕的风暴,
翻了船,全船的伙伴都淹死了,自己也几乎丧命,今日来到这凄凉而不幸的岛上,我不知这岛的名字是什么,姑且名之为绝望岛吧。
我整天为这凄凉的环境而悲痛着,没有食物,没有房屋,没有衣服,没有武器,没有
出路,没有被救的希望,眼前只有死,不是被野兽所吞,野人所嚼,就是冻饿而死。当晚,因为怕野善,睡在一棵树上,虽然整夜下而,我却睡得很熟。
10月1日,早晨睁眼一看,吃了一惊,因为那只大船已经随着海潮漂了起来,被冲
得离岸更近了。这件事虽然一方面使我很快慰,因为我看见它仍旧挺然直立,没有被海浪打碎,希望等风停之后,上去弄些食物和日用品来救急,另一方面却让我为那些失散的伙伴而悲痛,我想,假使他们当时都留在船上,我们也许可以挽救我们的船,至少他们也不至于被淹死;假使那些人不被淹死,我们一定可以用大船的残余部分造一个小舟,把我们载到别的地方去。这一天,我花了大部分的时间去琢磨这些事;可是,后来看见那船没有进多少水,我便走到离它最近的沙滩上去,泅到船上。这一天雨还是下个不停,但没有一点儿风。
10月1日至24日。这几天,我连日到船上去,把我所能取到的东西都搬下来, 趁涨潮的时候,用木排载到岸上来。这几天雨水仍旧很多,虽然间或也有天晴的时 候。看来,这项工作需要付出许多的时间和劳力。不过,反正我的时间和劳力都不 值钱,无论花在哪一方面都是一样……
10月25日。下了一天一夜的雨,夹着阵阵的风,到了后来,风刮得更凶了,竟把那
大船打得粉碎,只有在退潮的时候,还可看到它的碎片。我费了一整天的工夫,把我所抢救下来的那些东西盖了起来,防备它们被雨打坏。
10月26日。我在海边上跑了差不多一整天,希望找一个地方来作为我的住处,我
最关心的是不让野兽或野人夜间来袭击我。傍晚,我终于在一个小山的下面找到了我的地方,在那里画了一个半圆圈作为宿营的地方,决定沿着那半圆圈安上两层木桩,盘上缆索,外面加上草皮,做成一个坚固的工事、围墙或堡垒。
(1)小说是用第 人称按 顺序来叙述的,主人公是 。 (3分) (2)荒岛上“这凄凉的环境”是怎样的呢?(2分)
(3)短文主要写了几件事?请简要概括出来。(2分)
(4)鲁滨逊初到荒岛的这些活动,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征?(2分) :线:
(5)从鲁滨逊的经历中,你得到什么有益的启示?(3分)
四、习作。(30分)
题目: 给我带来了快乐
谁给你带来了快乐呢?是家庭、学校?是同学、老师?把题目补充完整后再写作,
做到重点突出,内容具体,用词恰当。
期中测试卷2答案:
一、1.挂花灯 观花灯 2.灯的种类 灯的数量 3.A
附听力材料:
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
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大年初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名形各色,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 二、1.燃烧 染缸 盈利 挑剔 覆灭 凄凉 耽误 破绽
2. 截 善 獠 角 安 门 垂 褴 (1)能歌善舞 (2)天涯海角 (3)千门万户(4)垂头丧气 3.(1)D (2)C (3)B (4)A (5)C 4.(1)路遥知马力 日
久见人心 (2)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3)纤纤擢素手 札札弄机杼 (4)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5.(1)八儿 美妙的猜想 急切想吃腊八粥(2)贝琪 洞中(3)承诺 兴奋期待 焦急无奈 失望委屈
三、1.(1)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日子的逝去比作轻烟被吹散,薄雾被蒸融,化抽象为形
象,表现了“我”在逝去的岁月里没有留下什么痕迹。 (2)ABC (3)生命 生命短暂,需要珍惜 (4)【示例】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 培根 2.(1)一 时间 鲁滨逊 (2)没有食物,没有房屋,没有衣服,没有武器,没有出路,没有被救的希望,眼前只有死,不是被野兽所吞,野人所嚼,就是冻饿而死。(3)①翻船遇难,“我“漂落到荒岛;②”我”发现沉船到船上搬运东西;③“我”寻找地方,构建住处。(4)鲁滨逊面对困境无所提惧,努力寻找生存之路,表现了他的实干精神和英雄本色。(5)【示例】我们应该学习他不怕困难、乐观向上的精神,无论何时何地都坚强地活下去,哪怕只有一线希壁也要争取,决不能放弃。
四、【写作指导】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要认真审题,把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写人、记
事、写景都可以,不过表达的感情应是快乐的。
试卷1参考答案:
一、1.魔鬼 耽误 徘徊 炊烟 避免 执行 依偎 挪移
2.(1)hé huo (2) yè yàn 3. C.
4. 饺子 学校 元宵 消灭 商贩 吃饭 骆驼 联络 脏水 木桩 5. Q qian 氵 5 ① ② 6. D. 7. D. 8. C
9. (1)示例: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也从青春年少逐渐变得老去。 (2)示例:学习年代不努力学习,还得意扬扬,也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 (3)这是她用全部的青春、信念和声换来的荣誉。 (4)玛丽.居里因为埋头苦干,所以取得了成功。
10.(1)有心栽花花不开 (2)忠言逆耳利于行 (3)常将有日思无日
二、(一)1.B 2.用暴力的手段教育孩子,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孩子身上。
3.傅雷在教育子女时采取鼓励的手段,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让孩子明白错在什么地方。而“虎妈”“狼爸”采用暴力的手段,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
4.提示:根据实际情况来读。
(二)1.砌花坛 糊水泥 勾图案 堆细土
2.垃圾成堆、臭气熏天 花团锦簇 翠木葱茏 3.C
5.提示:最后一段
三、习作例文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