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四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语文版

来源:华佗健康网


四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语文版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1. 古诗词阅读。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土膏欲动雨频催, 万草千花一晌开。 舍后荒畦犹绿秀, 邻家鞭笋过墙来。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土膏(______):A.膏药 B.泥土滋润状

晌(______):A. 晌午 B.一天以内的一段时间 [2]笋: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_______,再查_______画

[3]诗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 [4]本课所学的《四时田园杂兴》,描写的是______季的景色。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季的景色,根据诗中的词语__________可以看出。 [5]用自己的话写出后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还知道哪些范成大的古诗?写一写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古诗品鉴。

雪梅

______________,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1]补充诗句。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朝代)______。 [3]关于这首诗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本诗采用了比喻的手法写梅花与雪花相互竞争。

B. “评章”即评价。以为一挥而就,由于难于评判,只好停下笔来思索。 C. 此诗将梅与雪的不同特点用两句诗概括了出来,写得妙趣横生。 [4]有人说“梅雪争春未肯降”中“争”字用得很妙,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最后两句诗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6]我还能写出与梅花有关的其他诗句:________, ________。

3. 课内阅读。

清平乐·村居

________________,溪上青青草。

1 / 9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溪头卧剥莲蓬。

[1]按原文填空。

[2]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翁媪:________ 亡赖:________ 村居:________

[3]《清平乐·村居》的作者是_____代词人__________。“清平乐”的“乐”读音是_____,“亡赖”的“亡”读音是_____,“卧剥莲蓬”中“剥”读音是_____。

[4]全词围绕着小溪布置画面,展开人物活动。“溪上”有_______ ,溪东_______在锄草,溪头________卧剥莲蓬。

[5]全词在写人方面,写了一对翁媪和_______ 个儿子,大儿锄草,中儿_______ ,小儿_______ ,各具情态,表现了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农村生活。

[6]“一所低小的茅草房屋,紧靠着一条流水淙淙、清澈照人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碧绿的青草。”课文中表达这个情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关于《清平乐·村居》说法错误的是( )

A.此词描绘了农村一个四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借此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

B.作者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以及他们的美好的农家生活描写得有声有色。

C.该词的描写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现出作者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

D.全词以白描手法描述了农村的乡土风俗,呈现出一种清新宁馨的风格。

4. 读《绿》,完成练习。

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处是绿的…… [1]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_修辞手法。

[2]“到处是绿的”,你能说说“到处”是哪些地方吗,至少写两处。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 [3]诗句中省略号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课文精彩回放。

绿

艾青 (现代) 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

到处是绿的…… 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 墨绿、浅绿、嫩绿、 翠绿、淡绿、粉绿…… 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刮的风是绿的, 下的雨是绿的,

2 / 9

流的水是绿的, 阳光也是绿的; 所有的绿集中起来,

挤在一起, 重叠在一起, 静静地交叉在一起。 突然一阵风, 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 所有的绿就整齐地 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1]春姑娘用巧手为我们调出了哪些绿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到处是绿的…… ”,这一句中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填空。 风中的(______)是绿色的。 雨中的(______)是绿色的。 水中的(______)是绿色的。 阳光下的(______)也是绿色的。

[4]春天,大自然的一切都充满了生机,充满了绿色,你见过“所有”的绿集中起来的情景吗?试写一两句话描绘这种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古诗文阅读。并完成练习。

夏日绝句 [宋]

生当作人杰,_______________。 至今思项羽,_______________。

[1]我会把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借_____________的故事,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7. 读古诗,完成练习。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1)找出诗中的两组反义词,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这首古诗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所作。诗中写景的诗句是________,

3 / 9

说理的诗句是________。

(3)诗人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面目”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春的消息 风,飘绿了树枝, 水,漂白了鸭的羽毛, 盼望了整整一个冬天, 你看,春天已经来到! 让我们换上春装, 像小鸟换上新的羽毛, 飞过树林,飞上山岗, 到处有春天的欢笑。 看到第一只蝴蝶飞, 它牵引这我的双脚; 我高兴地捕捉住它, 又怜爱的把它放掉。 看到第一朵雏菊开放, 我会禁不住欣喜地雀跃, 小花朵,你还认得我吗? 你看我又长高了多少! 去年叶落的枝头, 等待它吐出新的绿苞; 再去唤醒沉睡的溪流, 听它唱歌,和你一起奔跑。 走累了,我就躺在田野上, 头顶有明丽的太阳照耀。 是谁搔痒了我的面颊?

啊,身边又钻出嫩绿出的小草……

[1]读诗歌,填空。

(1)这首诗押“(___) ”韵,第三节诗的韵脚是(_____)。 (2)读诗句,照样子写一写各小节写了哪些“春的消息”。 第一节:风摇绿枝条、水漂白鸭的羽毛 第二节:人们换春装 第三节:_________________ 第四节: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节:__________________ 第六节:太阳明丽、小草发芽

(3)这首诗描写了情趣盎然的春天,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之情。 [2]给诗句选择合适的朗读语气。

A.惊喜 B.欢快和急切 C.渴望和欣喜 D.自豪、亲切 (1)盼望了整整一个冬天,你看,春天已经来到。 (_____) (2)飞过树林,飞上山岗,到处有春天的欢笑。 (_____) (3)看到第一只蝴蝶飞,它牵引着我的双脚。 (_____) (4)小花朵,你还认得我吗?你看我又长高了多少! (_____)

[3]第五节画“﹏﹏﹏”的部分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者为什么说是“沉

4 / 9

睡”的溪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的结尾用“……”说明还有很多春的消息没写,你能仿照第三节或第四节诗写写你眼中的春天的消息吗?注意分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比较阅读。

春雪 [唐]韩 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①, 二月初惊②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 故③穿庭树作飞花。

注释:

①芳华:泛指芬芳的花朵。 ②惊:新奇,惊讶。 ③故:故意。

村居 [清]高 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①醉②春烟③。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注释:

①拂堤杨柳:杨柳的枝条轻拂着堤岸。 ②醉:迷醉,陶醉。

③春烟:春天水泽、草木间蒸发形成的烟雾般的水汽。 [1]读两首古诗,完成练习。

(1)《春雪》中,选用了______、______这两种景物来表现春天的特点。诗中一个“惊”字,表现了诗人__________。

(2)《村居》写诗人__________________时见到的景象。诗中通过描写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象,表现了春天的特点。“忙趁东风放纸鸢”表现了儿童______的心情,同时也描绘了一群儿童__________的热闹场面。

(3)这两首诗同是描写春天,在内容上却有许多不同之处。完成表格。 比较的内容 《春雪》 《村居》 5 / 9

地点 庭院 ___ 时间 ___ 盛春 天气 ___ 晴天 表达的情感 ___ ____ [2]除了本单元所学的古诗外,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写出其中两句即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阅读检测台。

繁 星(七一) 这些事——

是永不漫(màn mó)灭的回忆:

月明的园中,

藤(téng tén)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繁 星(一三一)

大海啊! 哪一颗星没有光? 哪一朵花没有香? 哪一次我的思潮里

没有你波涛(shòu tāo)的清响?

繁 星(一五九)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1]给诗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2]《繁星(七一)》中的“这些事”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繁星(一三一)》一诗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大海的____之情。

[4]《繁星(一五九)》中,“天上的风雨来了”中的“风雨”指的是

6 / 9

________;“心中的风雨来了”中的“风雨”指的是_______。

11. 阅读。

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____________________。己是悬崖百丈冰,

____________________。 俏也不争春,只把________________。待到山花烂漫时,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词补充完整。

[2]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___。词牌名是“__________”,题目是“__________”。

[3]词的上阕写了梅花所处的__________,赞美了梅花__________的品格。从词的最后一句中的“_________”字可以看出作者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赞美了梅花__________的品格。

12. 现代诗阅读。

奇怪的事 我奇怪得不得了, 从乌云里落下的雨, 怎么会闪着银光呢? 我奇怪得不得了, 吃的是绿色的桑叶, 怎么会长成白色的蚕宝宝?

我奇怪得不得了, 谁都没碰过的葫芦花, 怎么会自己“啪”地就开了花?

我奇怪得不得了, 为什么问谁谁都笑着说, “那是当然的啦。”

[1]诗歌主要写了“我”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自然现象感到奇怪。

[2]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从儿童认识事物的角度来写,语言幽默风趣。

B.全诗充满了儿童对大自然的好奇,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C.诗歌的最后一节写出了大人对“我”所问问题的嘲笑。

D.诗歌通过写作者对大自然现象的细心观察,表现了作者勤于动脑、乐于思考的品质。

[3]你对生活中的什么现象产生过疑问呢?仿照诗歌写一写。 我奇怪得不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课内阅读。

白桦

在我的窗前, 有一棵白桦, 仿佛涂上银霜,

7 / 9

披了一身雪花。 ( )的枝头, 雪绣的花边潇洒, 串串花穗齐绽, ( )的流苏如画。 在朦胧的寂静中 玉立着这棵白桦, 在( )的金晖里 闪着晶亮的雪花。 白桦四周徜徉着 姗姗来迟的朝霞, 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 又抹一层( )的光华。

[1]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词语,补全诗句。

[2]读了这首诗,你从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感情?( ) A.诗人对冬天的赞美之情。

B.诗人对像白桦一校报事物的喜爱之情。 C.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下列对诗的理解,正确的打“√”,错的打“×”。

(1)这首诗,以白桦为描写对象,从一个角度描写了它的美。(_______) (2)“披了身雪花”“雪绣的花边”“晶亮的雪花”等表现了白桦的一种高洁之美。(_______)

(3)这首诗对白桦的描写,既有色彩上的鲜明变化,也有动态上的变化。(______)

(4)这首诗在描写白桦时运用了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_______) [4]读了这首诗,白桦给我留下了_______、 _______的印象。

14. 补全古诗,完成练习。

题西林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补全古诗。

[2]《题西林壁》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_。 [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不识:________________ (2)只缘:_______________

[4]本诗后两句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

[5]你在日常生活中还积累了哪些富有人生哲理的诗句?试着写下来。(写两句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古诗词阅读。

忆江南 [唐]白居易

8 / 9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①。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②。 能不忆江南?

(注释)①谙:熟悉。 ②蓝:蓝草,其叶可以制青绿染料。

[1]《忆江南》是一首词,题目“忆江南”是_____(词牌名 曲牌名)。 [2]“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的意思是( )。 A.江南风景如画,美中不足是经常阴雨连绵。 B.江南风景如画,那里的风景我曾经很熟悉。 C.江南气候很好,风景也一如既往,没有改变。 D.江南风景优美,那些古朴的风景让人眷恋。

[3]词中的对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词中的“___”这句话点明了诗人对江南的留恋。这是一个____句,可以把它换一种说法:__________。

9 /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