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旋转(一)》教学设计
图形的旋转(一)
教学目标:
1.能在观察图片资料和旋转实验中得出数学结论,初步从奇妙的图形中体会所隐含的数学道理。发展学生对具体图形的概括能力,培养几何直觉;
2.通过对旋转图形的探讨,培养学生的探索发现事物变化中的内在规律;
3.能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并用几何图形旋转的知识解释一些现实旋转变化现象。
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学习活动沟通联系,理解旋转含义,感悟特征及性质。
教学难点: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旋转过程及会在方格纸上画出线段旋转90度后的图形。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ppt出示生活中的旋转运动图片学生欣赏
2、认识旋转概念
3、揭示课题:图形的旋转。
二、探究新知
1、观察钟面,说说时针、分针、秒针是怎样旋转的。
(1)生思考,并连麦发言
(2)师小结:(时针、分针、秒针都在绕着中心点旋转;秒针1分旋转1周,分针1时旋转1周,时针1时旋转1大格)
时针、分针、秒针旋转的方向就是顺时针方向,相反的就是逆时针方向。
2、从实物到线段,认识旋转的特征。
(1)课件出示教材28页汽车进公路收费站的情境图。
出示问题1:汽车进入公路收费站时,横杆打开时是怎样运动的?尝试用手比画横杆旋转的过程。
课件演示横杆逆时针旋转90°的过程。
出示问题2:汽车通过后,横杆关闭时又是怎样运动的?尝试用手比画横杆旋转的过程。
课件演示横杆顺时针旋转90°的过程。
(2)再仔细观察并想象横杆打开和关闭的过程,引导学生思考:
①想一想,横杆在旋转时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旋转中心相同、旋转方向不同、旋转角度相同)
②PPT进行验证,引导学生掌握旋转的三要素
(3)尝试练习:说一说这些三角形是以哪个点为中心旋转的。
3、动手操作,加深认识。
课件出示教材28页“画一画”。
画出线段AB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后的线段。
画出线段AB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后的线段。
(1)独立完成操作
(2)PPT展示作品,总结画法
(3)小结:在画线段的旋转时,首先要确定旋转中心、旋转方向以及旋转角度,然后借助三角尺画图。
4、要想把一个旋转过程描述清楚,应该说哪些方面?
(1)Ppt出示图形运动,学生尝试用语言描述.
(2),老师引导小结:要说清图形绕哪一点、向什么方向旋转多少角
三、巩固练习:
P29练一练1-4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五、板书设计:
旋转三要素:
中心点、方向、角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