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元宵节的诗句大全

来源:华佗健康网
元宵节的诗句大全

元宵节的诗句1

1、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 2、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唐·李贺〕 3、海上生明月,天际共此时。——张九龄 4、露从今夜白,月是家乡明。〔唐·杜甫〕 5、秋空明月悬,光荣露沾湿。——孟浩然 6、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 8、举头望明月,低头思家乡。〔李白〕 9、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 10、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 元宵节的诗句2

1、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2、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3、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蒋捷《女冠子元夕》 4、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5、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元好问《京都元夕》 6、已是难听,中宵无用怨离别。厉鹗《齐天乐秋声馆赋秋声》 7、看灯记得年季节。赵佶《醉落魄预赏景龙门追悼明。》 8、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第 1 页

9、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姜白石《诗曰元宵争看采莲船》

10、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11、宣和旧日,临安南渡,芳景犹自如故。刘辰翁《永遇乐璧月初晴》

12、想今宵、也对新月,过轻寒、何处小桥。赵汝茪《恋绣衾柳丝空有千万条》

13、美人慵翦上元灯,弹泪倚瑶瑟。朱敦儒《好事近春雨细如尘》

元宵节的诗句3

11、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 12、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 13、松风吹解一带,山月照弹琴。〔王维〕 14、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 1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16、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马戴〕 17、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 18、露从今夜白,月是家乡明。〔杜甫〕 19、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杜甫〕 20、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 元宵节的诗句4

31、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第 2 页

32、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司空曙《江村即事》

33、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34、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35、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黄庭坚《登快阁》 36、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八月十五夜月》(唐杜甫)

37、露从今夜白,月是家乡明。——《月夜忆舍弟》(杜甫) 38、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39、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40、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元宵节的诗句5

风消绛蜡,露浥红莲,灯市光相射。桂华流瓦。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衣裳淡雅。看楚女纤腰一把。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

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钿车罗帕。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年光是也。唯只见、旧情衰谢。清漏移,飞盖归来,从舞休歌罢。 译文及解释

第 3 页

译文蜡烛在风中燃烧,夜露浸湿了花灯,街市上灯光交相映射。皎洁月光照着屋瓦,淡淡的`云层散去,光荣照人的嫦娥飘然欲下。衣裳是多么精致素雅,南国少女个个都细腰如掐。大街小巷箫鼓喧腾,人影攒动,条条路上暗香阵阵。不由想起当年京城的灯夜,千家万户张灯结彩犹如白昼。姑娘们笑盈盈出门游赏,香车上不时有人丢下罗帕。

元宵节的诗句6 《元宵月正圆》 闽南歌谣

闹元宵,月正圆,闽台同胞心相依, 扶老携幼返故里,了却两岸长相思。 热泪盈眶啥味道?久别重逢格外喜! 闹元宵,煮汤圆,骨肉团聚满心喜, 男女老幼围桌边,一家同吃上元丸。 摇篮血迹难割离,叶落归根是正理。

元宵节的诗词莫过于如下两首最为有名广为传唱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第 4 页

《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照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元宵节的诗句7

《上元夜》〔唐〕崔液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生查子元夕》〔宋〕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照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十五夜观灯》〔唐〕卢照邻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元宵》清李调元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格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圆。

《正月十五夜》唐苏味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骑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诗曰〔宋〕姜白石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第 5 页

诗曰〔唐〕李商隐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正月十五夜灯〔唐〕张祜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 元宵节的诗句8 《上元竹枝词》 清·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元夕影永冰灯》 清·唐顺之

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 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 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 《元夕无月》 清·丘逢甲

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家乡。 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元宵节的诗句9 汴京元夕 (明)李梦阳

第 6 页

中山孺子倚新妆, 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 金梁桥外月如霜。 元宵 (明)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 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 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 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 如何消得此良辰。 元宵节的诗句10 元宵 (清)李调元 元宵争看采莲船, 宝马香车拾坠钿; 风雨夜深人散尽, 孤灯犹唤卖汤元。 正月十五夜灯

第 7 页

上元竹枝词 (清)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 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 试灯风里卖元宵。 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 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 一进天上著词声。 咏元宵 (宋)姜白石 贵客钩帘看御街, 市中珍品一时来, 帘前花架无行路, 不得金钱不愿回。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 铁关金锁彻夜开;

第 8 页

谁家见月能闲坐, 何处闻灯不看来。 元宵节的诗句11 《正月十五夜》 (唐)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第 9 页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 元宵节的诗句12

生查子·元夕词宋·朱淑真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照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十五夜观灯》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远处的灯笼犹如坠落的星星,火红酷热,近处楼上挂的灯笼仿佛像月儿一样旁悬! 元宵节的诗句13 永遇乐宋·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水调歌头宋·辛弃疾 头白齿牙缺,君勿笑衰翁。

第 10 页

无穷天地今古,人在四之中。

臭腐奇妙俱尽,贵贱贤愚等耳,造物也儿童。 老佛更堪笑,谈妙说虚空。 坐堆?,行答飒,立龙钟。 有时三盏两盏,淡酒醉蒙鸿。

四十九年前事,一百八盘狭路,拄杖倚墙东。 老境何所似,只与少年同。 元宵节的诗句14

正月十五夜唐·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上林春慢宋·晁冲之

帽落宫花,衣惹御香,凤辇晚来初过。 鹤降诏飞,龙擎烛戏,端门万枝灯火。 满城车马,对明月、有谁闲坐。 任狂游,更许傍禁街,不扃金锁。 玉楼人、暗中掷果。 珍帘下、笑着春衫袅娜。

素蛾绕钗,轻蝉扑鬓,垂垂柳丝梅朵。 夜阑饮散,但赢得、翠翘双?。 醉归来,又重向、晓窗梳裹。 迎新春宋·柳永

第 11 页

管变青律,帝里阳和新布。 晴景回轻煦,庆嘉节、当三五。 列华灯、千门万户。 遍九陌、罗绮香风微度。 十里然绛树。鳌山耸、喧天潇鼓。 渐天如水,素月当午。 香径里、绝缨掷果很多。

更阑烛影花阴下,少年人、往往奇遇。 太平常、朝野多欢民康阜。

随分良聚,堪对此景,争忍独醒归去。 元宵节的诗句15 京都元夕 (元)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 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 也在游人笑语中。 元夕诗 (清)施闰章 燕台夜永鼓逢逢, 猎炬金樽烂漫红, 列第侯王灯市里,

第 12 页

九衢士女月明中。 玉萧唱遍江南曲, 火树能焚塞北风。 惟有清光无远近, 他乡故国此宵同。

第 13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